 鲜花( 0)  鸡蛋( 0)
|
还手了?中国检出菲律宾输华香蕉块有毒物质严重超标 2 Y; ^* A, Q5 H9 ^- x0 L
/ ^+ s3 {) X, I/ |& q0 z
--------------------------------------------------------------------------------
4 R& j7 n+ d0 Q2 {. U# O5 t) U: c
- C7 M- v/ Q' Q6 Thttp://www.9999cn.com 海外中文网 发表日期:2007-08-02 " Q) L( |% n7 E3 F; i* |' N
3 H& Q3 Q1 H, Z$ `' b# X
# P V7 a6 M$ v4 n 4 p; ]( B+ z6 j' P; ?, G
新华网北京8月1日电(记者郝亚琳)记者1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中国日前从菲律宾进口的一批糖渍干燥香蕉块中检出二氧化硫含量严重超标,检验检疫部门已将这批货物全部封存,作退运或销毁处理。国家质检总局同时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菲律宾输华食品的检验检疫。
4 K' k4 n- q: z8 ]1 \! R8 I& m) Y0 c+ X2 t% P
据质检总局介绍,7月31日,山东检验检疫局从菲律宾进口的一批糖渍干燥香蕉块中检出二氧化硫含量高达1286mg/kg,超出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最高限量(50mg/kg)的24.72倍。
- s. h( Q5 o6 `8 o/ P' z5 [! G+ L m8 b/ }. h
该批货物由青岛秀爱食品有限公司从菲律宾空运进口,贸易方式为来料加工,重2吨,件数为100箱,货值13159.75美元。
! f n/ W2 p g# F: ~6 A
" [* C. m. j- K; J专家介绍说,作为漂白剂使用的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等对食物有漂白和防腐作用,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进入食品会发生分解,其产物之一的二氧化硫会残留在食品之中。经口摄入二氧化硫的主要毒性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此外,可影响钙吸收,促进机体钙丢失。人类长期食用二氧化硫超标的食物,将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可能致癌。
- g& t) G" E( T5 ]7 h: i1 F/ j" P" M) i% C# _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检验检疫部门已连续13次从菲律宾进口的食品中检出不合格情况,包括从菲律宾进口的鱿鱼干、章鱼干产品中检出镉含量超标;从菲律宾进口的冻海螺肉产品中检出O15:H3沙门氏菌;从菲律宾进口的干齐尾羽鱼产品中检出无机砷等。
. L {! ]" c' y' p: B$ r# f$ s7 n' i
对这些不合格进口食品,中国检验检疫机构均已依法作退运或销毁处理。国家质检总局也已将上述情况通报菲律宾有关部门,要求其切实采取措施,确保输华食品的质量安全。4 E# x5 _) c- Z* R
' p+ Z$ m$ Z0 c" U! s# S: T国家质检总局同时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菲律宾输华食品的检验检疫,并提醒广大进口商在进口菲律宾食品时,要在合同中明确中国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以降低贸易风险。5 Z( q8 \$ X6 u- r( L* f( ^
! c3 S! {% P" G; V& S# ^( g/ ?, E
此前,曾有境外媒体报道,菲律宾称从中国进口的大白兔奶糖中含有甲醛。但是,质检总局表示,既没有接到菲律宾政府有关方面的情况沟通,菲方也无法提供中方要求的相关资料。
{( b7 D7 Y( u6 p; f/ ^8 d/ {* {0 E: R' e
经过中方的检查和测试,大白兔奶糖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添加甲醛。# U8 [" a e; n" j* L: d/ M
4 W. G2 S( |$ ]2 Y
事实上,中国的出口食品质量一直长期保持高水平。据统计,近几年中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都保持在99%以上。2004年至2006年,中国对美出口食品的平均合格率高于99%,也高于同期美国对华出口食品的合格率。2004年到2007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出口食品的合格率均达到99.8%以上。# `& }- d1 n; K2 F/ _1 e
0 i! Y+ ^8 F" B+ p9 K" w日本厚生劳动省日前发布的2006年度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也显示,中国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达到99.42%,超过美国、欧洲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
( G* q/ ?) q4 c: P* D$ e3 p: i2 ?6 k1 D1 u* V
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表示,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解决好质量问题,是保护我们全人类的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使命,它需要各国政府通过合作、沟通来共同面对和解决,而不能盲目地大肆炒作,甚至恶意攻击。加强国际磋商和合作才是解决质量和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