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8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5)魔鬼训练4 f; q8 \9 B, [* s9 w! l
5 w! G# _+ V9 @2 `! z7 t _
我们系是很小的一个系,一共只有两个班,一个年级一个班。每一个班只有一个或两个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
' z8 ?; N6 J7 k+ w
w& Z$ G n: b2 y' r" s: h5 {1 w我们班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位东欧女子的母语不是英语。她叫丽蒂亚,是陪读来加拿大的,在入读我们系时,已经来加五年了。来之前是老师。丽蒂亚的英语比我好多了。入读我们专业之前,丽蒂亚已经在U of A读了一个语言方面的硕士。除了她的母语之外,她还精通德语、俄语和英语,并且会欧洲的另外几种语言,但不是很精通。加起来,丽蒂亚差不多会八、九种语言。东欧人和加拿大人相通的地方很多,丽蒂亚很快就和一些同学打成了一片。而我则用了很长时间。* ^% A) v# V% k' V- \0 J6 I, ~% K
7 D* j7 ?$ D, z5 t& X8 p我们将来的工作要与人及知识信息打交道,就是帮助人们获得他们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培养人们寻找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为了培养我们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几乎每堂课都要针对一些话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有一个人代表本组在全班发言。大概因为英语非母语的缘故,丽蒂亚和我刚开学时都坐在前排,所以有机会和她在一个组。丽蒂亚的发言总是显得很幽默、很有见地,同学都说她聪明。而我刚开始几乎只有听的份。因为讨论的题目都是当堂才给,所以我那提前预习的招数也使不上了。一点不夸张地说,课堂讨论是我当时最痛恨的一项活动。
, E, W+ ?; U e3 `8 O- [6 Y$ w0 @$ c* \9 B& |; m: K6 v
还有一个痛苦的地方就是做“presentation”。一学期修了四门课,门门都要做“presentation”,每门都要做好几次。但这个比起课堂讨论还是好多了,因为可以自己偷着多练几次,说起来就流利多了,因而就显得有思想多了,也聪明多了。
7 {4 W! n9 _' h$ d! W% f$ X P+ Z) Y: L( W3 E7 L" b) l
这两种训练对英语是母语的人来说,可能是小菜一碟,可能比写paper还容易。可对我来讲,真的可以称得上是“魔鬼训练”。9 v* \+ N( z! k
5 ~& n: I6 s2 Y5 s, q$ H不过回过头来看,还真得感谢这两年的训练。我现在一点也不发愁用英语参与讨论、做“presentation”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