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8-2-1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6
第六章 善终(第五福)
) x- B3 p8 R, ?! L: _ 一、善终很难
2 ^# A3 |1 `# W; r4 ~) k) G; U* g3 N m1 X0 c! Z, _. W
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说的‘好死’。
" s4 ]* H, \$ V2 q0 C* U. E9 c$ J. v) R j1 E, V
善终很难,假如你曾看见别人临终时那种挣扎痛苦的样子,你可许会感叹地说:‘我这一生别无所求,只要求个善终就好了!’
# X7 o2 i: u: y" h p. O; @, y5 Y6 H) ^% A4 a
一般人临命终时,都会手忙脚乱、六神无主,急得像落汤的螃蟹和热锅中的蚂蚁。身体上会产生脸部筋肉抽动:瞳孔放大、视觉迟钝痴呆、呼吸急促等现象。佛经上说,人要死的时候,就像乌龟脱壳那么痛苦。我们平常看到的,只不过是外表挣扎的样子,其实,他内心的恐惧、痛苦和彷徨,那才真是笔墨难以形容呢!+ D* ~9 y% B5 ?& f
! r% d2 X- a, I4 v& W/ R3 w0 A2 C
大富大贵的人不一定能善终,长命百岁的人也不一定能死得安详。古今中外有许多英雄豪杰,不得善终的也多得很。例如;驰名世界的文学家海明威、川端康成、三岛尤纪夫、画家梵谷、影星乐蒂等都自杀而死。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晚年脑神经衰弱很严重。音乐天才莫札特临终时,只有六个人送葬,中途还遇到了一场大雨,最后只剩下抬棺材的人和他的遗体被孤零零地送到坟场。有些从政的人下场就更可怖了。有被迫下台和被篡位的,也有被放逐和被处决枪杀的,有些被下毒身亡,还有五马分尸和千刀万剁,甚至还有鞭尸和连诛十族的。
+ c0 H3 @( s) v- ?3 y" }; \9 w% m2 l* J& `6 d0 a
‘善终’得来不易。因为我们不知道阎王爷何时会给我们‘召集令’,也不知道临终时会遇到什么障碍。不管在任何时候、死亡随时都有突袭我们的可能。也许是明年,也许是明天,也许就在今天?!——真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呢。
' K8 S) j, d, N' n# V$ v
5 R- \) W1 o( f X7 } 二、善终的的重要性
9 @; ~2 s( y1 h2 L1 Y8 f8 q
, b! ~% h% Y" _' ~5 f+ i 为什么善终很重要呢?因为,假如一个不是寿终正寝,而是由于横死、车祸、癌症、饥、渴、猛火烧伤、溺水、被杀而死的话,那么他可能便会含恨在心。心中一有了憎恨、就会投生到一个很不好的境界去,比方说做毒蛇来报复等等。所以《十二品生死经》说:如果是因为福报享尽了,饥饿或者渴死,他极可能会变成饿鬼。被捆绑而死的,来生常作畜生。被火烧死的人,有许多会入地狱。5 g, ]$ `; h1 `8 W
+ j% k0 B( O: y/ H: }1 z& h$ f 还有,横死时,身体受了极大的苦楚,心中忧怨交加,不但很难提起善念而且心中愤恨不平,很容易怨天尤人,把平常的道德修养破坏无遗。所以古德教我们要经常发愿:‘临命终时,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并且期望圣人前来引导。’
( T% Z) Q- Y E; o/ Q2 Z# ~* K% `3 s% E: x6 Y2 _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M" {. d, o$ ?
7 g8 C! H/ h3 Q( y" V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 k) d7 F; v8 B' ]) Z3 B. \1 p& D7 x2 }
2 D7 K4 u6 I |/ ^0 j G ‘愿我临终无障碍,弥陀圣众远相迎;
- x) _ D& ?7 ?+ K1 K
# @. s! u7 ^- i8 ]! r 速离五浊生净土,回入娑婆度有情。’9 h3 e" O' Z* ~, i5 N2 D
' r$ W8 r3 O7 e+ r6 {* Q. Q+ W7 x3 Z
三、善终的种类' X0 e& u# a% M5 T( i, M/ _' J9 h" o
& g( g4 ]% M- F- i4 x5 J5 ^ y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如鸿毛。苟且偷生不如舍生取义。如果是为了利益众生,再大的困难都值得做,如果真的能救世济人,就该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所以我们应该观察一个人志的高尚与否,而不可以死的形态来判定一个人的好坏。经上记载:一位妇女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溺水而死,尚且生天,何况为利益众生而牺牲生命呢?
# B& N6 R+ Q3 M3 @7 `9 V7 W6 s& r$ |# a2 X' ~5 R
在《十二品生死经》中佛陀分析描述了死亡的十二种类别,因为其中牵涉到许多专门术语,在此不便引述。现在谨就我个人的浅见将一般善终的情况分为下列三种:: p/ T" a2 V7 n8 z! V! w( M1 U) e: `
9 {* `9 S$ L+ `8 l' u 1、小善终—没有遭到意外横祸,无病而终的。) j1 q( p7 X/ M& V5 W
/ O* g. G& ]" W+ n5 r
2、中善终—不但没有病苦,而有心中没有怨气和内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安心地逝世的。
9 u( w1 x7 {/ t; Q9 U- Z1 `% s2 M P" j0 }% T
3、大善终—自己预先知道临终的时间,而且身心了无挂碍,走洒脱,甚至还亲眼看见佛菩萨来迎接,往生到佛菩萨的净土,这才算是成功的人生。高明,高明!* ?: W+ ]& _% l7 X8 K
5 K1 A$ \, V, _. K
四、善终的原因$ N7 V; _4 a2 B4 C
7 L1 ?( U) L6 K1 Z4 `
善终绝对不能凭侥幸,一定要广修福慧才能达到,善终跟过去的善业有关,但最主要还是在我们今生的好德和宁静的心灵。除非我们能在广积阴德和止息妄念上多下功夫,否则临命终时便很难得到自在。善终的原因很多,但大致归纳起来还是离不开下面三个条件:, ~% K5 n6 L; A6 R6 u$ q, k+ Z$ i
. _7 ?. S3 ?7 q( D
(一)诸恶莫作—不要做杀害动物、偷盗、淫邪、妄语、饮酒等行为。不做亏心事,不占别人的便宜,以免冤仇结得太多和太深,临终时被冤仇债主来扰乱;甚至像《地藏经》的第八品上所说的:‘行善的人,临终时也有百千位恶道鬼神变成我们已故的父母和亲属,来引诱我们进入恶道受苦。何况平时造恶的人呢?’
5 o4 l4 h3 I% [7 y1 j- |' D- w1 M# u$ b# ?$ X0 U; F
(二)众善奉行—常发利益众生的愿望,然后从语言和行为上去实行。例如,时常放生、救济、印经、供养师父等。我们平时广结善缘,不但身心可得到快乐,临终时还能心情平和安然往西方。好处可真多哩!! ?. j7 J( H# o! _: x4 }
5 x* h/ ?0 N0 G4 _3 M% C" x: }. C (三)自净其意—无论行善、读诵经典或参禅,念佛都要会归心上,才能得到受用。除了常修行,事情很忙,也要做到事忙心不忙,保持清净心。如果我们能够这样下功夫,临终时身心就不会有所贪恋和牵挂了。" ] T2 [/ K3 s& G9 L+ T$ O
9 H' C B1 `* T! J 五、善终的预兆
/ e# U. d( A# ?1 L' g+ r, U1 t) o5 }" g3 G9 Z- a
《净土三昧经》上说:‘如果一个人平日行善,临终将要升天时,他会看到天人拿著天衣和乐器来迎接他。但假如造恶而要堕地狱时,临终时便会看见许多士兵(鬼卒)拿著刀枪矛戟围住他。虽然这两种人所见到的不同,可是嘴里说不出来,只能随他们所造的善恶业而受果报。’
* Q" P0 G8 p D! y$ D3 u* C3 }
4 e" N/ {; M$ L8 U1 C7 [ 《华严经》上也说;‘一个人快要死的时候,会见到阴相(即神识,俗人叫做灵魂)。平日造恶的人会看见自己在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三恶道受苦,有时看见阎王和鬼卒拿著刀杖要抓他去,有时会听到三恶道受苦的声音。但是平时行善而将要升天的人,临终会看见天上庄严的宫殿、仙女在游戏和快乐的样子。’ 6 [/ P5 {9 P9 [3 W+ C! N( {7 h
$ o4 Q- m6 S0 a, k+ f9 S 捕鱼的人,临终时看见无数的鱼来索命。打鸟的人,临终时看见许多鸟儿在啼叫和追逐他。杀牛的人,临终时看见所屠杀的牛群现形索命。甚至他还没死时,别人看见这屠夫已变成了一只牛。这是他将投生恶道的征兆。《地藏经》上还有所谓‘业报论对’的说法。+ r$ g# \5 X9 K5 X7 s2 P1 d0 L
# V: c' e* e. M4 h9 @ 《地藏经》第六品上说:‘有的人临终前病得很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时常梦见恶鬼和家里的亲人,有时行走在种种危险的道路,有时发觉自己被鬼压著动弹不得,或者和鬼神同游各种恐怖的境界。日子久了,身体变得更为虚弱,病情更加严重,每晚都不得安眠,甚至在睡觉中也会叫苦连天,十分凄惨而丝毫不得安宁。这些都是他过去恶业所造成的。因为他的冤家在阴间告了状,法官尚未判定罪的轻重,所以他很难舍去世寿,疾病也很难痊愈。’% n' @9 i0 X. G j
0 R$ A" `: U% B* I0 H 遇到诸如此类的征兆,我们应为他念‘地藏王菩萨’名号,并且广造福事,回向给他和他的冤家,以化解这一场纠缠。要了解详细的情形,请研读《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8 w" M7 N( |1 \# O4 P
q8 s+ O: i1 B, s2 J( I/ B
六、善终和梦的关系
; E- \( {9 l, ]0 b! r6 @, m& Z2 I8 P
有把握得善终的方法,我想大家一定很希望知道‘自己今生能不能善终’这一问题的答案。
: v% j: N, T+ }3 S3 G' M; g/ I/ K
这其实不难,只要我们回忆或反省一下,自己所做的梦就行了,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从我们平时所做的梦当中,可以反映出我们修养的好坏,乱攀一通,当然是修养功夫不到家的象征。修养不好,又怎么能有把握得善终?% R* X& L" p# O
8 Z/ ^ j! w/ F
明代的高僧紫柏大师说得好:‘必须睡觉和作梦时,能够念佛不间断,才能解脱人生的苦厄,而有把握得到善终。否则功夫不够扎实,临终时还是得不到受用的。’
( o5 t/ w8 x0 V7 Y" p' A- J: a
, C- J% d3 l' [/ F, E5 ~4 G 因为作梦和善终有著这么密切的关系,所以紫柏大师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成就得快,早一点有把握得善终或往生佛菩萨的净土,每天早上一醒来,便应反省昨夜的梦境。假使昨天夜里我们作了一个乱七八糟的梦,今早就应该像丧了父母一样的伤心流泪,然后责打自己,恳切地忏悔和发愿,再加努力用功。每天都这么做,心智锻炼的功夫就一定进步得很快。& u; A# R; t7 J$ S7 r) @( D
" e& B3 p! g" E* P
为了让诸君了解什么叫做‘乱七八糟的梦’,我们必须说明一下梦的种类。
; {& ^( f2 ]% o, {' {& q {# S( T; C* } K6 P9 P
根据《善见律》的记载,梦有四种:
7 z/ [7 _, S, W, W5 j
`( p. r' B. L* O7 u2 K (一)四大不和梦——这是因为身体的机能不调适所产生的,比方睡觉时梦到山崩,或者在虚空中飞腾,或者见到有老虎、狮子、野狼来追逐,这些都是虚假而不实在的梦。# s& X' U& r+ M3 d
$ C6 e+ n5 B: s( [+ \, M1 v2 Z
(二)先见梦——一般人所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指的就是这种攀,因为从前看见某些事物和现象,留有深刻的印象,再加以不断地思念而把内容排列组合,浮现在梦境当中,这也是虚假而不实在的。
* S9 B/ b t" o: z; f& `' k3 G( T! l3 N5 }& h6 j5 F
(三)天人梦——天神为行善的人示现吉祥的梦境,使他能继续行善。为造恶的人示现不祥和恐怖的梦境,以劝阻他为恶。为造恶的人不现不祥和恐怖的梦境,以劝阻他为恶。这种梦是真实的。
- n+ ?6 P9 L7 e r) U, z8 V5 y% }7 t( {- }8 c9 j
(四)想梦——这是因为人们过去的福德和罪障所感现的梦。例如:有福德的人,常梦到吉祥和行善的事情。有罪障的人。常梦到恐怖和不善的事情。梦见我们在礼佛、诵经、持戒、布施 也是属于善于梦。梦到吉祥和行善的事对我们道德修养有益处。
/ E) s) M% d2 N8 n9 j0 _2 u4 Z+ d3 q7 Z! N
所谓‘乱七八糟的梦’。指的是那些虚假而不实在,并且对我们的品德修养又没有益处的梦。
$ x7 G/ w3 M; d2 p
2 m' s8 @0 b6 p; O 诸位可千万别小看梦境地!因为梦中的感受很真实,它是我们品德修养的指标。同时作梦也有善、恶、无善无恶三种。梦到拜佛、听经、说法、救人是属于善和功德。梦到杀生、偷盗、邪淫和妄语等事情是属于恶。梦到柴米油盐、逛百货公司、去公园玩乐是无善无恶的。梦到行善对于我们的品德有帮助,梦到造恶和世俗的杂事是表示我们的修行不力,应勤加忏悔,努力用功才好。% _& j/ H$ t0 g/ N- y& f" B5 H8 s( H
. Q- o& V5 h* |" f: R' x+ O 在这里要顺便附带说明的一点就是:‘梦中造恶业,因为心业赢弱,所以不感果报。’有关戒律的书上也说:‘梦到偷盗和邪淫等恶行,不算犯戒。’因为梦是虚而不实的,在梦中,被我们所侵犯的众生并没有实质上的损失:况且我们不是有意去犯戒造恶,而是意识心田里恶的种子和习气太强,控制不住,所以才会作恶梦。
, ]( w" A2 l- C. n) S4 s5 ]2 W
& d( o' R4 \+ M 所谓‘乱七八糟的梦’,在这里指的是有关造恶和世俗杂事的梦。
" b, Q2 V, Y5 {3 z+ H# }) |/ o* o* z" P9 N; L, |, L7 r) X7 e
七、怎样验知人死后的去处 3 y" I; C1 A, ~9 m y; {
& Y4 b0 J4 W% M" L 断除烦恼的圣人,死了以后,不会再投胎;除非他想行菩萨道,可以‘乘愿再来’这世间,度化众生。这种境界当然很自在。
+ f/ W) n: s4 S+ a- @8 x# A8 u) Q/ t
9 ~% k7 H0 C0 [; `9 E 另外有人用念佛的方式,把烦恼调伏住,凭著佛菩萨的愿力和自己的念力,可以往生佛菩萨的净土,接受佛菩萨的教化,而得成就智慧,出离苦海。4 z$ F: \' u. _$ j
: v% v c6 j0 q n9 o( `2 u+ p( A
除了上面这两种人以外,死了一定会再投生,投生的地方总离不了天界、人间、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这就是‘六道轮回’。从一个人死了以后身体各部的温度,可以测知他的投生到什么地方。
4 a4 `5 |5 v2 z Z' v- a$ p- U4 X! f4 C6 F" G. f
假如一个人死时,从脚下开始冷起,一直冷到头顶,最后只有头顶暖热,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是圣人。
/ }/ R ^, o8 F# N5 f- S% y) j2 P% e6 y( `
假如一个人死时,从下面开始冷起,一直冷到眼睛,最后只有眼睛暖热,而其他地方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是升天。
( K% C; L8 m# t8 O' ^: c) W
H& H, {9 [/ O) o. k+ v2 F 假如一个人死时,从下面开始冷起,一直冷到心窝暖热,而其他地方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下辈子还是做人。
+ |: X5 v1 o+ X" U, n
6 a0 K, V5 l3 ~3 y6 X1 f 假如一个人死时,从下面开始冷起,一直冷到腰部暖热,而其他地方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下辈子去做饿鬼。
8 o7 ] a' j7 r" W$ [
8 K; O: w, ~$ ?6 ^6 X 假如一个死时,从上面开始冷下来,一直冷到膝盖,最后只剩下膝盖暖和热,而其他地方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去做畜生了。
6 Z4 @ r8 E+ O1 y7 N" Z$ e9 I
! z! G2 m/ Q/ S 假如一个人死时,从上面开始冷起,一直冷到脚下,最后只剩下脚底暖热,而其他地方冰冷的,那么他就是到地狱去受苦了。8 O0 y3 T! x' O0 [
- q& P2 U8 i% M% F8 v( r0 v6 Q
为了便于记忆,经书上有了一偈诵,可以帮助我们:
% E- ]6 \# h4 t# N# g' t% A9 k& p0 h+ d
‘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足底出。’- b$ D+ I5 V- U
( l. c. g& I! M# w. B( Q 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上面这一测验方法,只供你作参考用,诸位千万不要随便到处乱摸死人的体温,以免使死者产生憎恨和厌恶心。因为临终时一旦有了憎恨和厌恶心,恐怕会出生到地狱、饿鬼或畜生等三个不好的地方去。
% ]2 C) r# Z7 ~2 g4 Z! S1 u! h% g" d, H7 G, R
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利用《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本轮相法’,来测知人死以后往生的地方。另外也有人因为虔诚拜佛、念佛、感动了佛菩萨来告知亲人往生的地方。(参见《地藏经》)
; q; _5 C! T4 u9 }3 B$ L% ]$ E3 x
1 V7 w. u) S/ P 八、杀害动物不得善终+ C, p4 }, l" r& z" Q$ S) r, s
7 w& M4 f- W: X# Y( a
《法句譬喻经》上记载:) \( C7 t4 l) q& n/ m; D) U( B! ]
; B0 S8 P. V1 O; c9 `4 U- X& e
从前佛陀在祗园精舍讲经说法时,有一位很有钱的长者,住在通往精舍的路旁。他的财富多得很难计数,可是只有生了一个宝贝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二十岁时就结了婚。结婚不七天,因为夫妻恩爱,就一同到后花园游玩。后花园有一棵奈树长得很高大,树上开了很美的花朵。新婚的妻子想要这种花,刚好四周又没仆人在场可以代劳,他的丈夫就亲自爬到树上,越爬越高,所攀踩的树枝,因为太细而折断了,人就从高空摔下来,一命呜呼哀哉,全家大小都非常伤心,哭个不停。/ l) Q3 B+ P- v1 B' F4 D' \
% A1 O) I2 g1 z9 {) {
佛陀怜愍长者,来到长者的家中慰问。并且告诉长者‘万法无常’、‘有生必有死’、以及‘罪福产生的原理’,接著又说了一首很有哲理的诗偈:(《法句譬喻经》)
% l( T; E1 ], R, W" s5 s4 p5 H6 ^% o: t* F$ J
‘命如华果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2 R% H+ [& M- J) h5 D
\0 H3 k5 P( k 从初乐爱欲,可望入胞影,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
$ c9 T/ Y$ C9 L: \$ U7 p
6 g$ B H$ [0 Y0 M1 `" B7 `- B( a 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作命死复生,罪主不败亡。, y: Q$ ?+ D3 T
4 Y6 j/ O$ R; w# u 始终非一世,从痴爱长久,自从爱苦乐,身死神不丧。’
4 Z* S6 R: p' z# k( C" n( T" |/ a- Z; y y
长者听了佛陀的这段话,心开意解,忘记忧愁,跪下来问佛陀说:‘我的独生子前世到底造了什么罪业,为什么这么早就夭折了?请您告诉我吧!’
) Y. t& F3 M# P, \: w8 {0 J7 v; E- h* G+ L+ C N' I) ?
佛陀说:‘过去有一个小孩子拿著弓箭在游戏,旁边有甲、乙、丙三个人陪著。这个小孩子看见树上有一只鸟,想射杀它。旁边那三个人就怂恿这个小孩说:‘你假如能够射中树上的这只鸟,你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那小孩子被美言所动,拉开弓箭射中了小鸟,小鸟当场死亡。甲、乙、丙三人都在旁边喝采,大家都很高兴地离去。# ^0 t3 b; T5 o8 _. c$ e
; A. K3 W0 {" C! L3 u 这三个人因为见杀随喜,所以生生世世常受丧子之痛。这三个人当中,某甲因为过去种的福较多,出生在天上,某乙出生在海中做龙王,某丙则出生在人中,他就是您老人家。而那一个射杀小鸟的孩子前两世出生在天上做某甲的孩子,也因为从树上摔下来而命终。后来又投生在海中做龙王的儿子,他出生的那一天就被金翅鸟吃掉了。今天投胎做您的孩子,也只活到二十岁就夭折了。因为您过去世曾经见杀生随喜,所以今生遭到丧子之痛的果报。您的孩子因为过去世曾经杀害无辜的动物,所以今生受夭折的果报。真是因果报应,如影随身,丝毫不差。’; k4 R8 z1 |+ D. [ R
% h% ^4 Q* Q% k
接著佛陀又说了两句启发性的诗偈(《法句譬喻经》):' R/ G$ U, R. P
6 x" Q$ c& i2 T% W$ V! s4 q ‘识神造三界,善不善三处,阴行而默至,所生如响应。; s0 X% h. { c# h$ }
7 k4 z& W: _& S5 ?2 V H
色欲不色有,一切因宿行,如种随本缘,自然报如影。’$ Y" Y r5 ~4 n% N( b: `! p3 }
8 q0 ?0 i. I' O! O 长者全家大小都非常欢喜,当下证得初圣果。
: A5 w$ K2 v/ } H8 f0 N
4 I. o9 o$ t$ F3 H* ` 九、施舍衣食,临危免死6 m/ P* e; H+ U: c6 w9 c
" l2 e' S& z( M 《左传》上记载:% v9 k; S- N; Q7 D* A3 S6 M$ t+ x( i
, M9 i6 `+ Y8 \$ B* H! c
春秋时代晋国的赵宣子在首山的下面耕田,看见桑树下面有一个人已饿了三天三夜,于是他就请他吃饭。吃了一半,那人就不吃了。赵宣子问他原因,他说:‘剩下的这一半是留给我年迈的母亲吃的!’赵宣子请他把饭菜吃完,然后又再送他许多新鲜的食物,托他拿回去孝敬老人家。
, |" K/ i% f$ K( W9 N$ X3 x0 ~# h
后来灵公要杀赵宣子,正当赵宣子快要被刺到时,忽然有一个勇士挺身倒戈而救出赵宣子。赵宣子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就是从前在桑树下,那一个差点饿死而被你救活的人。’赵宣子问他的姓名,他不告而退。/ p( H9 n; _& V6 ^0 ?, O0 M }& c
$ F: C6 ^4 b/ [0 F# y7 K! y 由此可知,布施衣食救济饥寒贫病的,遇到危难,可以逢凶化吉,延长寿命而保善终。难怪《付法藏经》上说:‘佛陀的弟子薄拘罗,过去世本来是一个穷人,因为看见一位修道的出家人患了头痛,便发至诚心,送他一粒果实而治那位修道人的病痛,从那时候起,九十一小劫,常在天上人间享受快乐,从不夭折,也没有病苦。他在佛陀那一个时代,出生以后遇到了许多灾难危险,都安然渡过。从来没有生过病,而且还活到了一百六十岁,得大善终。’# K: O: m" L5 v% W/ [: i, g7 ^
% h# D- l& D# j9 i% u0 S1 {
十、专心念佛得善终
: y3 O) T% l1 K/ Q' w" {
9 e7 C5 \' i5 {4 j ? 念佛得到善终实例很多,像〈净土圣贤录〉和〈念佛感应见闻记〉里都记载得相当详尽。 \3 @( x6 t9 F! h
9 q* Q& W7 M$ m; Q
据我所知,临终时因为别人帮他念佛,而得善终或往生菩萨净土的人非常多。除非我们自己真的修到有把握往生,否则一定要借助‘临终助念’才行。因此成立‘莲社’、‘念佛团’、‘临终助念服务团’是非常重要而且刻不容缓的事情。
0 ]5 _5 V( `( L# p+ Z
/ G0 t# F. z, U/ M; v) B) t* A9 B 念佛不但能消业障、增福慧,甚至有‘起死回生’的功效。譬如:一个人死了十二个小时,本来他的表情一直很难看,后来有人帮他念佛的名号,念了几小时后,第二天,那死者的肢体柔软、表情很好看,甚至还有面带笑容的样子。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实。死了十二个小时才帮他助念,都有上述的效果,更可况临终时就一直帮他念佛,那效果是当然更大了。9 s6 R5 [" ]5 i1 a
. ~' t3 y) w: ^
下面我们引用一段经上的故事,来证明临终念佛的效力:
6 O- S' B5 O& Q* a% ?+ J: M' ~7 }* G; A) d2 o
〈杂譬喻经〉上记载:
: P; i7 j2 R) |& J. b
# t$ {8 U' _8 C0 @, G& z% n 从前一个人了家学道,证得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并且断除了所有的烦恼。他成道以后,凡是对他有恩的众生,他都运用神通和智慧去救度他们。只有他自己的母亲在地狱中,尚未得到救济。因此他就想尽各种办法,要来救的母亲出离苦海。, t7 j/ K: ?3 ^+ k9 R; Z9 {- n6 x
* U' u$ p( H5 g! C 当时他入定观察时,他发现一位杀害父王、篡位自立的国王,再过七天就要死了,而且死后受罪的地点恰好跟他的母亲在同一处。+ N0 t$ O; T6 Q0 a, u# l# u
$ j% r+ Z8 N0 H# E; H 那一天晚上,这一位罗汉就运用神通进入王宫,在墙壁上现出半个身体。国王见到了很恐惧,拔刀砍去,刀子却脱落在地上,而那罗汉仍然动也不动。国王知道他是一位得道的高僧,急叩头谢罪。) T# x9 N0 r& z' M* {6 ^! Q
+ ^0 y- C% c2 e6 n9 |6 Z/ T 罗汉就问国王:‘你是杀害父亲篡王位的人吗?’国王回答说:‘是的。’罗汉又说:‘我知道你的命只剩下七天,你死后会堕入地狱,所以我特地来告诉你。’
( Q6 K" \6 ?2 g& N8 Z- p% g; R! ~7 {$ T
! A0 _5 b ^1 l4 u: w1 Z 国王立即苦苦哀求罗汉救他。罗汉说:‘只剩下七天,假如要作大功德,恐怕来不及了。假如你在这七天里能专心念佛不间断,就可免得这场灾难。’4 p8 W4 Y! u6 A5 m* r! O1 |
( z0 E: b+ L6 F6 a 国王听了罗汉的话,果然一心拼命念佛,七天当中都没有懈怠。死后,他的神识仍然很清楚,知道自己到了地狱门,于是他赶紧继续念佛。说也奇怪,才念出了一声‘南无佛’,炎热的地狱的突然清凉了下来。所有种种刑具顿时化为乌有,所有在地狱受苦的众生都脱离出了地狱。那罗汉便向他们说法,罗汉的母亲、国王以及地狱的众生都一齐解脱苦海。
6 U4 f: a" m3 r# M6 v( x5 B% ~" x2 E1 ~+ { {* z0 t
十一、临终时急需善念而不是哭泣% k( B& ~+ J7 r' V% K) s) M5 u4 J
6 u6 O: Q0 ~$ f) b! I- R) v# o 一个人死在医院比较可怜,因为临终时没人帮助他念佛号,加上疾病的痛苦使他身心不宁静,所以可能投生到不好的境界。更可怕的是,医院附设有‘太平间’,病人一断气,就马上推送到那里去。可是一个人呼吸刚停止不一定就已死亡。佛典上说:‘体温完全消失,神识(灵魂)离开了身体,才能叫做死。’(根据《大毗婆沙论》第三十八卷,《瑜伽师第五卷》第八十四卷、《发智论》第二卷、《法蕴足论》第五卷。8 m5 B: a. a w9 }
. k: c3 y6 o. }5 z$ Q/ K( {' H 住在高雄市三民区凯国路邹太太的父母,因为发生车祸而被送到医院,还没有‘死’,就被送到太平间去。后来死者托梦给他的女儿,说他死得很冤枉,没有死就被送去冷冻。邹太太不断的放生、修福、请高僧诵经回向,才平息了父母的冤情和怨气。
& R3 b: u; I- K$ M7 g m( H$ J. P3 }4 I
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看见亲属死了,应马上为他念佛或者说法,而不要在他面前嚎啕大哭。因为在死者的面前哭泣,会激发死者的眷恋和贪爱心,影响他投生的境界,所以临终时哭泣,不但对死者没有丝毫的益处,反而会害了他。为此,古来的祖师大德都认为:不要在死者的面前哭泣,如果您真的很想痛苦一场,那么就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哭个痛快吧!千万不要在死者的附近嚎啕大哭,以免扰乱他的心思,又增长了他的情执。" @: j* G3 o8 S$ q" \
* @. ]; p; A9 q& j9 n4 E 遇到临终时,不管是自己的亲友或陌生人,都应为他大声诵念佛的名号,并且勉励他心生善念,或者称赞他平日的善行,以启发他的信心。你帮他念佛,他的心自然也会因为念佛而变得高尚,不但不会贪恋世俗的杂物,而且对死亡的畏惧也会消失。这岂不是一举数得吗?
- W4 I; V9 S6 L3 p/ J/ B) w3 t6 F
2 Y6 M6 H. y, a6 E$ \ 遇到亲友临终时,不要急于搬动死者身体或者为他更换寿衣,以免打扰死者的神识,使他产生痛苦和烦恼。
~+ o0 k) n% I9 H f- R6 t
8 e. d, T5 A. E+ d& H 念佛真是不可思议!借著佛菩萨的愿力,念佛会使临终的人心中没有恐怖和挂碍,心中充满著虔诚的善念,必然会投生到一个很好的地方——佛菩萨的净土!0 ^) w" r8 Y3 ]9 b* p: q
5 b. `# j2 y) [0 \9 V4 y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临终时,安排亲朋或莲友们,大家轮流为他不断地念佛,连续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念佛。例如轮班念佛时,第一班由两个人念,每次念一至二小时,念到时间,然后换另外两个人来接班,继续地念佛,这样,亡者一定会往生佛菩萨的净土。4 \/ k: ]: c5 k4 |
; B% [6 B; }8 o/ R4 O; j# w1 D1 W 遇到亲友临终时,我们应好好想一想:只要他能升天或者往生佛菩萨的净土,那我们还有什么好忧伤的呢?还有,不要盲目地为死者烧金纸,因为纸钱只对往生鬼道的死者有用。往生人道、天道、畜生道和地狱的众生都无法用纸钱。所以不如把烧金纸的钱省下来印经送人,功德较大,也不如行善念佛回向给死者,比较经济实惠而且功不唐捐。3 {, s1 J. X, W. X: o7 v7 ~
) W3 ]5 s) Y7 @9 Z8 i0 D 《地藏经》上说:为亡者行善作功德,亡者起码可以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剩下的七分之六由生者自己受得。(见‘利益存亡品’)假如把布施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可以得到百千生的福报和微妙的快乐。如果只回向给自己的家属或者利益自己本人,只能得到三生的福报。(见‘较量布施功德缘品’)
% ~2 B1 X+ d4 _, p; n1 t" ~4 a) L: v
关于临终的正确知识,请参阅《地藏经》、《临终津梁》、《临终须知》、《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和《中阴救度密法》这些书。
% q& G7 h$ O0 A! y2 }4 S1 ^7 T6 n' O7 f8 [
十二、诵经可以超度亡魂; s. m; U* C( q; `
# T" }$ z# [: F; F' |& w2 b5 ? 诵经可以消业障,开智慧,解冤结,也可以度亡魂,使不得善终的众生,得以投生到较好的境界。7 @/ ^# e- e+ V. ~; }+ m% }, B5 t
$ i, L7 n' ]/ f o0 N+ M2 u) O
《感应篇汇编》上记载:
- L9 Q4 B2 S- G: F1 e( ^
3 H) X: b" h) ~ 明朝平定倭寇最出名的将领域戚继光,每天都读诵《金刚经》。 有一天,梦以一个已死的部下请他帮助诵一卷《金刚经》以求超升。因为戚继光是一位虔诚而且乐于助人的佛教徒,所以也就答应照办了。
/ m, V4 }4 v2 L& ?2 Z! R0 F0 m& y# e# v: n6 U1 E2 Y3 K3 C2 s. G
然而,正当戚继光在诵《金刚经》时,恰巧有一婢送茶来,戚继光急忙摇手说:‘不用。’没想到,当天晚上,那部下又来了。他说:‘您今天诵的经典很好,可惜诵时多了‘不用’两个字。所有效力还有完全发挥出来。明天请您再重新帮我诵一遍!’
$ R- [/ L, o. D( f( z h) h7 x' Y& O3 b, [* B. h6 ~* B% B: G
第二天,戚继光特别吩咐仆人不可来打扰,而且聚精会神地把经诵完。那鬼魂超生以后,又再托梦来致谢。: _2 j- x; @* H3 m
2 O, Z, ~! u+ j2 W" g% [
凡是遇到亲友病故,请高僧大德到家里来诵经时,最好家里的人也要看著经书,跟著诵念礼拜,效果才会更佳。如果只听法师诵经,自己不看经本,恐怕会因听不懂法师所诵念的经文,而站在那里发呆或胡思乱想。不看经本,随法师拜忏时,也不知所拜的菩萨圣号是什么,超度亡魂的力量当然会减弱了许多。- k, q" Y9 i8 e) W' i' Y6 y
2 T4 y. v+ x5 C$ {! v: _: j9 U
由于悲心和念力恳切的缘故,自己的家人轮流抽空在四十九天以内不断为亡者诵读佛经(尤其是《地藏经》、《金刚经》、和《阿弥陀经》),效果特别好。
5 B# F) W& C* A2 T P7 c: g
+ }' _8 K3 X! E1 | 十三、杀生祭拜,损人损己
* `! z8 i6 }) P9 x- A: D
8 v' N/ H# l" @+ w+ B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所著的《竹窗随笔》上记载:
1 z4 G6 Y3 t9 S7 w7 H9 N! v4 d1 ~: ~, j2 `1 g1 M
浙江省钱塘这地方,有一位金先生,平日奉持斋戒相当虔诚。他死后神魂附在一个孩子的身上说:‘因为我的善行不够广,没有往生佛菩萨的净土。可是在阴间却来去自如,相当快乐。’+ S. b8 ^2 q! P/ W
% h0 s1 `* C$ u' O
有一天,他的神魂又附在那孩子的身上,呵责他的妻子说:‘你为什么要杀鸡来祭祀我呢?因为你杀生,所以现在我走到哪里,背后总是有阴间的官吏随在后头看管著我,所以我无法像从前那么自由了。’有一位孕妇问了她自身的吉凶,他说:‘这一胎是生男孩,母子都平安无恙。下一胎又会更生男婴,生第二个男婴时,母子都会死亡。’到了后来他讲的话,果然都应验了。
2 V# _0 ?+ `/ Y& H* a4 `7 F0 I- |: P1 r3 V) ~! D9 O! T4 r2 T
《大藏一览》上记载:" P r7 q! b: ~) a) y
; w: Z; _% C% w 佛陀跟他的弟子阿难在河边行走时,看见五百个饿鬼一边走路一边唱歌,阿难问佛陀,佛陀说:‘这五百个饿鬼的子孙,正在替他们修福,他们快要解脱苦海了,所以他们唱歌跳舞,表示高兴。’后来又遇到好几百个饿鬼很伤心地走过。阿难又问佛陀,佛陀告诉阿难说:‘那些饿鬼的子孙正在为他们杀生祭祀,而不肯作福,所以饿鬼身后有火逼迫他们,因此他们在啼哭。’! c& R% v( }% e1 X
9 f1 S) F+ j, B' o4 h
世俗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祭祀时多准备一点丰盛的酒肉,就可光耀祖先,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害了他们的祖先。(见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
) @% f& D+ i/ P# E- {
( x% x" N' x& _; o! f) u 大部分人办丧事,不但杀生请客,而且弄得杯盘狼籍,鸡鸭和鱼的骨头到处乱扔,真是减损福德,增加恶业。这种办丧的方式极不合理!《地藏经》告诉我们:办丧事不可杀生,以增加亡者的负担和痛苦,而且一切新鲜水果和饭菜都要先供养十方佛菩萨和圣贤,才能食用。饭粒和菜渣不可掉在地上,一则表示惜福,二则不致引来蚂蚁和其他小昆虫,无意中被践踏而死。
# Z+ S7 d- W3 \
t# Y4 a+ }& C
! h6 ^& \/ G6 J, I2 M- F0 K" s8 j4 Q! J6 `" ~& Q6 _
[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08-2-12 00:1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