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hadowman 的信箱 】
7 q: R5 y" A* N+ g. o* N0 W- B发信人: McKinsey (纽约的司机驾着北京的梦), 信区: AdvancedEdu6 d/ e- u& G, [
标 题: [转载] 怀念黄渝——一位中国数学怪才在美国的经历 (ZT) 6 Q \- H1 {* n" L& ^! _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Jan 8 16:43:37 2005), 站内
# s0 g& t% [7 i+ D% r# z6 j+ H
* C9 h+ I5 r/ N4 e' v' M/ g$ d发信人: phantom (纯净水), 信区: ChinaNews
) j" [ s& Z% I3 I9 @( n+ l" [( D0 y标 题: [转载] 怀念黄渝——一位中国数学怪才在美国的经历 (ZT)
; t: e& l! ^* |% b& L0 m: }& m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at Jan 8 01:33:51 2005), 转信 3 n& `0 D- @6 y! C& o S
- w$ x+ N2 y" ^& R) F" F# Q
Huang Yu passed away in a car accident on Dec 24th. He lived in Kearny, NJ. It t. v6 \% W: p* V. t! U2 o
happened at around 4 am when he was on his way to work to deliver newspapers.
5 `7 X' B& l9 a* x2 |He had a flat tire on Route 22. He was replacing his flat tire when another / X, v% D; u( t3 ?$ q3 O- s2 r* w+ z
driver, apparently with DWI, struck him from behind. 3 G* o+ [: J ]* E
1 k& x# ?5 i" T$ C3 u( r
It's said he left with no money, less than $100 in the bank
& k8 c% {4 L8 U: L) ~
3 `8 k* K% @& N! F$ o* X3 G, W怀念黄渝
: v( j, V% g) Y0 h H- l) d) W 5 | J( E8 `, j# u) v) `
黄渝是1989年底来到Johns Hopkins的,我是1990年10月来的,他比我高一个年级,我们 , \7 ?+ A: E5 e0 K4 T- Z5 I$ d# u/ T
虽然不久就认识,但成为很熟的朋友大概是在一两年后了。同在数学系的时候,我和他办
. X6 y; r6 j |9 R$ F( b过讨论班,还试图合作做过问题(很可惜没有结果)。2000年他搬到纽约后,更是我们家的 3 |0 Q3 R8 s; a. q* l' s
常客,我们一起吃过无数次的饭,吹过无数次的牛,实在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朋友,他这些 , l4 R" V# v. l, N5 G
年的生活,我应该是最了解的人之一。
: Q9 E( I" }# e) O: b* B* ?7 b 4 U. G% _$ ~$ F. J
黄渝是2000年12月搬到纽约的,他在我所在的公司工作了近八个月,2001年7月份被layof ' B" @. p$ ^" r8 u s! }
f。其后的一年多他没有工作,然后从2002年9月份开始他在CUNY的John Jay / I8 r" c p8 c7 ?7 z
College当Tutor(他跟我说过这是沈珂兄给介绍的)。后来为了增加收入,大概从2003年初 $ v4 {7 ?6 _4 w/ p+ i% h# W$ k
开始他开始早上送报纸。这两个工作他一直干到了最后。此外在CUNY的这两年半他每个星
, h% w. L* s1 o, G' p" F( Y期四都去听数学系的一个俄国教授Kolyvagin的课。Kolyvagin是数论学家,原来在Johns
! R# K' }" M1 e; M! M1 VHopkins待过,那时黄渝就听过他的课。 " L) P5 I( T# {3 ]4 \& k
6 h% `- h: L j: A5 s2 K
黄渝是个非常奇特的人,是我见过的人里最有特点的人,非常与众不同。他的故事多的说
$ P6 X( e* O m不完。有时候我觉得他不象个生活在尘世间的人,好象是生活在一个另外的世界里一样。 7 {: P9 t* W. N' S% J
其实细想起来,这都是有原因的。
2 d; C& z d9 U4 }
# Y1 X0 _/ W6 b9 `/ s' [首先黄渝的英文非常差,他是我见过的中国学生里英文最差的。那时Johns Hopkins的学
1 K: Q' u. _6 N生都知道黄渝闹的笑话,他资格考试的时侯,考他的是数学系的两个教授,Igusa和Zucke 9 j' ]( ~& w- ^5 L9 T# b
r,他们问了黄渝三个问题,黄渝全说错了,都是答非所问。好象是问他什么是sheaf,他 \! s \4 @ }
说成了什么是scheme,问什么是variety,他说成了什么是valuation,等等。Zucker非常 H2 x0 a5 ^4 j4 |; [: n
恼火,要fail他,但德高望重的Igusa先生坚持让他过了。最后Zucker
$ L0 d- t9 ?' N5 ]' x5 n对他说:“OK,you passed。”但这句话黄渝也没听懂,所以他考完后不知道过了没有。
$ E0 I# A. V! A3 @6 g6 H等过了两天黄渝找到另外一个同学刘刚,请他到Zucker那里去问问到底通过了考试没有。 + g3 [4 R( R, c7 e/ ^/ u% V
Zucker气得跳出来对他吼:“You must improve your English!”黄渝只是愣愣地看着 * b* g Q @( b7 k2 _' H
他,不知道这句话听懂了没有。 4 E9 {& q' m6 Q9 n
# L: n0 l2 O9 _
黄渝私下里和我说起过他的英文问题,他说一讲起英文来他嘴里说的和他脑子里想的不是 . u% }7 v0 V0 w2 U
一回事,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劝他要多大声朗读,最好要背一些经典的文章。我记得
9 M( V) a3 ` [ j- U0 k4 s我还借给他一本凯恩斯的小书,要他把前 & {0 V/ G) B# W! }
言给背下来,但估计他也没干。
2 c5 F$ I: o8 P; ] $ s1 ]6 y/ v; u0 o( u
到纽约之后,我发现他的英文比以前反而还要退步了!两年前我知道他有意在CUNY把Ph.D
5 s0 ^9 L: d# d/ }- i! X3 d读完,就劝他尽早去和Kolyvagin谈一谈,黄渝为难地说怕英文不好讲不清楚,我说如果 0 L9 F& }' q3 q7 ]8 N! V
实在不行就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给他看。几个星期后黄渝拿了一页纸来,说写好了,给我 4 j# E: q; i9 E: s3 a7 I
看看。我看了之后哭笑不得,大概有十行字,几乎每一行都有语法错误,还有一句的意思
% j. u- E& |( Q! Z( h+ |正好是说反了!全是小学生都不应该犯的错误,我不明白怎么会写成这样,他不是每天都 # E1 S+ v/ M$ B( _! |; k
在看NewYork Times么? 我不相信他是不认真,这个语言问题真的成了他的一个无法克服
+ N% V/ Q+ M& Z" _) w# ?# @5 o* ^的障碍了。在美国的十几年,他的英文交流障碍一直困扰着他,不知让他受了多少罪。
# f: g( h: n' B1 t ; c; k) @& V; m2 G9 B& y9 A' V# B
有一次出于好奇我问他中文的作文怎么样,他告诉我中学的时候他最怕写记叙文,不知道
. L8 u% ~2 _& r* f( T4 `& s' Z6 H该写什么好,但不怕写议论文,“只要瞎议论就行了。”黄渝好高谈阔论政治问题,2004
# G% {5 ]3 ?7 i; ]* b" I1 P年初的时候他从我这儿借去了《走向共和》的VCD,看完之后非常激动,和我讨论了好多
3 H2 l8 g+ \7 [8 l8 l, m. a7 U次。他非常关注去年的总统大选,和我说过竞选造成的社会分裂很明显,连他的同班同学
; f$ Y6 g9 g5 X2 F) N5 N. z都出现了矛盾。 % D' [* ]" B3 N: F( \
4 `( t, W& |" |& k/ D
黄渝另外的一个特点是一种出自天性的宽厚和善良,这方面他也是一个极端,从来只考虑
( S" b5 O! _. W别人,不考虑自己。到美国十五年来他孤身一人,贫困潦倒,好象什么厄运都撞上了,不
: L- X& }' M" q" C4 b' S知道吃了多少亏,但我从未听他抱怨过。黄渝跟我说:“我这人没什么,就是有点脾气。 2 H6 |* e" K2 G8 U9 |* C/ M5 C" G8 w
”他对生活要求得很少,既使这样他也长期挣扎在边缘,可他的脾气从来没变过,我们总
3 L/ C; D9 p6 ]5 v8 o( l4 k* Q说,黄渝永远是黄渝,总是这个样。 2 \( ]$ c1 i5 G4 ^; I
/ I' U% Q/ C: Z8 ]% y8 b+ _在Johns Hopkins的时侯黄渝是有名的夜猫子,每天半夜三更叼着根烟在校园里野走,谁
: H6 z. f# k8 n6 a+ e要找他讨论问题只要半夜去数学系找就行了。黄渝总说:“晚上多安静呀,是看书的好时
! R4 Z/ f& D8 ], T) ~间。”但他好象白天也不太睡,我们的同学庄德谦说他是“无时不睡,无时不醒”, 是
3 k* U# D4 s& |9 }- N6 U很传神的写照。 0 m- @1 ~8 u- a! f
3 t9 i& X2 ?4 Z5 v9 a" U% H
大约在92年左右数学系决定黄渝的英文没法上习题课,把他的钱扣了一些,那时黄渝在感 ' L; z8 E' b" R$ i1 N$ d
情上好象也有些挫折,一度挺消沉的。那时黄渝的导师Shalika,在数学研究上早就不活
. C; R% R1 M a. Z& G# A5 L跃了,而且还在闹离婚,是个在生活和事业上都在走下坡路的人。Shalika开始的时侯对 ) _' M4 p% e& t6 |4 r5 j
黄渝是基本不管,到了93,94年就催他快毕业。 & r7 Q; H( l0 M3 X
# G0 Z3 M5 o+ T$ E* e
我不是很清楚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据黄渝说是Shalika给他了一个题目,但他实
. Z2 c, o B% k, u在没有兴趣,就没做。大概还有其它的一些miscommunication,总而言之,94年的时侯Sh P C4 m/ N0 v' G" j7 T
alika对系里说黄渝已经不准备读学位了。从那时起黄渝就离开了Johns Hopkins。 ( e$ I9 m5 ~8 e: R
- q' \" O+ J2 x4 l
但是黄渝对Shalika一点怨言都没有,他总说:“Shalika其实对我不错。”我说:“可他
& q9 Y+ v, r9 Q8 w, h把你的前途都毁了。”黄渝说:“我其实无所谓。”怎么可能无所谓?我觉得他是不愿在 3 f0 x: d4 E5 R; {% V
别人面前说他老师的坏话,他为人的厚道在此也可见一斑。
( N' O' L0 p2 h! m , D7 L, m3 b- C, ?
94年的夏天黄渝回国住了三个月,这是他在美国的十五年中唯一的一次回国。
, E5 K4 @& p) `, [- Z" N
' ?8 d8 |. o; M% `- a他虽有6.4绿卡,但没有工作,所以回来后就开始在外面打工。那时他还住在学校附近, ' S& A- y! R5 F1 F: j) E3 X
我们还能经常见面。他找的工作也是在晚上的,所以有时白天他还到学校来听课。 我问
4 ^+ p4 j/ Z2 O1 O他干什么工作,他说:“就是干点活。”我说:“到底干什么活?”他说:“你问那么多
& Z* @+ k: Q, R7 ?; P干什么?”在一个仓库里扛东西。从那时起黄渝在经济上就一直生活在边缘,一贫如洗,
0 [: k1 R8 j) X; j& ?9 m/ Z到最后都没有翻身。
" ^+ ?2 v, {& P* R4 y4 E5 G( f 2 Q5 V6 m; s& E0 J* [
我太太问他:“黄渝,你为什么总是生活在边缘?”黄渝说:“很多人生活在边缘啊。”
9 e/ \& Q( S& y, R" g6 [& j我太太说:“可你并不deserve这个样呀。”黄渝默然不语。别人经常为他着急,而他自
. V' G2 T* p$ X己反而是有些漠然了。黄渝是个明白人,我觉得他不是不想去改变现状,而是觉得已经是
0 T+ G: V, U; e+ K9 q0 M无能为力了。我对他说:“咱们在这世道上混,心不一定要黑,但脸皮一定要厚,是不是 5 N! ^% J+ N" O% s# H9 K
?该吹就得吹,该要就得要,否则岂不亏了!” 但黄渝的脸皮从来没厚过。
2 I9 R+ f9 Q0 ]. |& Y# ]: ?
& v/ R# J( E! ?3 I& S几年前我的同学告诉我黄渝从前的朋友徐飞,在Harvard访问的时候一直在找黄渝。徐飞
6 \/ d/ C; Z5 m( Y9 T; H在国内已是晨兴数学所的负责人了。我因此问黄渝愿不愿意回国发展,还能回数学界去。
]2 L9 y* l& m+ }2 A黄渝坚决地否定了这个建议,并叫我不要把他的现状告诉国内数学界的人。我知道他是放
4 a: f5 K! f/ q* e, e p" \4 M不下面子,黄渝毕竟是当年最有希望的学生之一,这也是人之常情。
/ y6 h3 ~2 d' H* f- Y4 u
2 `3 M2 s2 w2 G7 I去年四月份我回国探亲,我父母家离苏州大学不远,我抽空去那里找到黄渝以前的好友余
: E d' }- z$ T% y- {& k4 ?红兵兄,我们谈了很久黄渝的事。临走的时候余红兵对我说:“请你转告黄渝,我现在也 6 N* K; N, _; Y' q3 L9 O; U4 J: g
不是以前的余红兵了,为了钱我也干很多下三滥的事。”我知道他这话是真心的,只有黄 ( A; ~, F2 m( S j7 C7 S
渝的朋友才会说这样的话。 9 p X" X+ V3 P4 T; [4 w0 T* a4 I k
! A% T( J& C5 d# A' X
虽然为了基本的生存黄渝都不得不苦苦挣扎,但他从来不是个悲观厌世的人,恰恰相反他
9 j# X% @ ~! q; }" w非常热爱生活,我们见面的时候他总是有说有笑。黄渝还特别擅长做菜,自己还独创了一 . ] [* A# G6 [: Q9 k( d- U: x
些新的花样,这些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吃过他的菜。来到纽约后黄渝的主要业余爱好好象是
. u, G1 E9 W4 l! V+ B钓鱼,这两年来他很多个星期六都是在海边度过的,他说在海边时他一边钓鱼一边有时还 # Q' M" v5 `" i; R8 U- b* p* ?
读读数学文章。
5 e; V: m% Q1 Y& P 7 _0 j0 c/ m$ t5 P
几年前的一天黄渝到我们家吃饭,他拿来一本读书杂志指着一篇文章说“这是篇好文章!
5 Z$ ?4 D2 L; x+ r”要我好好读读。这真是篇美文,在读书的2001年第4期上,题目是“信仰只一细柱香”, ; i0 A9 F& B+ O7 G' ]
说的是二三十年代著名的才女林徽因的故事。我暗暗地想:“看不出来黄渝这小子还这么 6 F$ u0 @/ ~" K- W+ @) `4 t
小资,这么sentimental!”这是黄渝难得的流露这方面的感情世界,谁知道呢,也许在
/ C( i: ?! E }4 X/ h他笑咪咪的外表之下,他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 t; ?# s: c% u
5 u9 }. `7 p# z; |7 L1 P我和黄渝虽然无所不谈,但我们说的最多的还是数学。众所周知黄渝是个非常有数学才能 * W! h9 U5 N# ~/ C8 b
的人,李尚靖兄说黄渝是最应该拿Ph.D的人,我完全同意。他在数学上非常早熟,来美国 9 ]2 n/ ~, c6 U* Y: M4 B
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数学家了,这在我所见过的中国学生里是独一无二的。此外他
, x, T* i( O* k9 Z0 \5 }# K7 G在数学上有非常准确的判断力,而且他在数论,代数和表示论方面的知识几乎是百科全书
5 a! `6 }" N" s式的。 * ~2 S! T+ m4 y" j6 t
6 i& b. w0 {: Z8 `( V7 h0 X
李尚靖兄提到的黄渝在本科时就解决了一个open problem,黄渝和我仔细讲过这段经历。
6 h' K/ b3 n8 r: k p) h$ z0 a* ]0 m这个问题好象是某种矩阵的分类,在许以超的书上做了正定的情况,黄渝的一位学兄做了 6 _% o1 N3 O+ u5 b% Y) c
半正定的情况,而黄渝做了所有不定的情况。他说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开始算,算到深夜好 9 f" p5 f1 ^5 v* p5 p
象差不多了,但第二天早上一下就发现了问题,于是到了晚上又从头开始算,如此反复算
/ C) Z5 \ |. S k4 A了一个多月才最后成功。那时真是黄渝的一个创造高峰期。黄渝说他的文章由他的同学窦 . p9 i$ u4 K! [% J
苍柱帮助译成了英文,两部稿子都没发表,还在箱底放着。我想如果在他的遗物里能找到
7 H2 p H, J* m$ A! A这篇文章,应该找个机 . G( _4 S9 F/ B* l9 ^
会把它给发表了,这大概是黄渝唯一写成的数学文章了。 7 H& \/ v( F# p( R8 c
) n9 v+ e! ^5 b+ W
最近我读到一篇吴文俊先生纪念陈省身的文章,提到早年做数学的历程,竟有和黄渝完全 7 t7 @, R1 V8 z% B/ o
类似的经历,英雄的道路大概都是一样的。本来我想和黄渝说这事,可惜现在已经没有机 2 l& n G" r* \3 w- W ^" i
会了。
2 _$ y7 R( o5 J# m6 m; X- h0 a
/ `8 @) U7 g5 e9 V( K3 q3 {到美国之后黄渝没能做出和他的才能相称的数学结果,这是非常令人遗撼的。有时我想也
, z4 R: m% C) Q! b" b) k8 i" _许是他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多少影响了他的创造力。黄渝经常说:“这些问题都做
1 E% r3 W( b9 V4 y不动。”好象数学里的问题都做不动一样。科学创造是个复杂的过程,有时不一定需要很
$ f8 _8 t; {$ r1 @5 t多知识,反倒是更需要一些false sense of self-confidence,或者是reckless
" A, g8 u7 h; m' i" t4 L# Iself-regard,简单说就是要一些狂妄,一些冲劲。现在的著名数学家年轻时多半是个狂 ) x/ s4 M- Y" [9 }+ i& h7 {
人,而这些东西黄渝一点都没有。
: M' M2 M8 U0 c, Y 9 p/ }, d( `; s1 U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好的数学工作都需要一些起码的外界条件来支持,而这些条件黄渝早
3 N! ~5 D7 z H8 i. K就没有了。
+ I( A* o5 W: X) i8 B2 o
# O- P* `! I) U* v9 D在所有的数学问题里,黄渝最喜爱的是Hilbert第12问题,我清清楚楚地记着,十几年前
c3 R/ K: e. W- c的一个晚上,在Hopkins数学系的Help Room里面,黄渝仔细地给我讲了这个问题,说是给 8 ^/ [) ?! e: Y/ ~
定一个数域,如何找到一个超越函数,使得它在某些特殊点上的值生成了给定数域的所有 1 V& c! |: F+ n/ F
阿贝尔扩张。当这个数域是有理数域时这是分圆域的理论,当这个数域是虚二次域的时候 7 M% L5 Y4 [& R5 _( P
这是复乘法的理论,所以Hilbert第12问题问的就是如何推广分圆域和复乘法的理论到任 4 s7 k2 T" Y7 p) s. v
意的数域上去。学过数论的人都知道,这个问。这个问题有个诗意的名字,出自于当年Kr
* k; ]- a: y( U! Fonecker给Dedekind的一封信中,“The dearest dream of my youth。”所以经常被称为
9 h3 M1 s3 d* s1 b& ?+ s4 _“Kronecker青春之梦”,我想这也是黄渝从青春时代就开始的梦想,这个梦他一直做到
3 W% X; R) }/ S @' t* L% I% R了最后。 6 Y Y: J% F6 t9 W, h% a5 Q
6 l9 }* q2 G6 \" q' b7 J, |- |8 y8 Q
大概是两年前,对一类特殊的数域,所谓全虚域或者CM域,我有一些新的想法,我把这些 9 k5 T; u! p: t f6 ?
想法和黄渝讨论过,黄渝大概是挺受刺激,也开始重新想这问题。在2004年春天的时候他 ) c) c6 H6 P! s
告诉我对所有的数域他觉得都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我问他在全虚域的情形下他找到的超越
$ V, ^% `2 B: O/ a函数是什么,他说他不是在这种意义下来解决这问题的,他用的是一个抽象的方法,类似 3 M% p# a" q; K( }: [6 F# ~
于形式群的理论,他说主要是从函数域的Drinfeld模理论中得到了启发,关键要把函数的 , F3 _5 y# a4 l) q% {8 [
意义进行推广,但推广成什么?他没说,我现在也不知道。
$ e& y% s0 `3 G ! w/ H [+ Z( b1 M% z% C
黄渝嘱咐我不要把他的想法告诉任何人,他说要利用暑假的空余时间好好地把这想法给检
: A' N* S2 X3 [查一遍,如果没有问题再告诉我细节。夏天过后我问他进展怎样,他说看上去好象过去了 : ~ E2 C4 H) {% {7 d% m
,但有一步总是有问题,他还需要时间。年底前我又问他,他还是说有一步有问题,需要 1 j# V1 K, S2 C. |9 C
再看看。黄渝是个懒于笔墨的人,我怀疑他是否把自己的想法给写了下来,如果没有的话 . q+ o1 [- H8 L7 r9 K: n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就真成一个谜了。 - W: c2 t4 {" [( F2 ^ V2 o
, ?* j0 `1 H% J0 U* q) A
说实话我一直对他的想法有些怀疑,因为我觉得任何关于Hilbert第12问题的解答都必需
+ S9 @/ u- r/ T4 L! \! G! W: G和Hecke L函数的变化相符合,也就是要和所谓Stark猜想相符合。按黄渝所说他的解答是
1 c* \% P c, F) y( t) h5 W8 A一种抽象的函数,我不知道和L函数会有什么关系。这好象也不是Hilbert提这个问题的本 % D% f* X& T$ X# ?( }
意。我把这些疑问和黄渝说过,黄渝并不以为然。谁知道呢,也许他看到了些我没看到的
, j2 t3 h5 _& [% ]0 ?. N7 n6 `! ]东西,黄渝是能创造奇迹的人。
1 k# U7 E [. R- P! t# P: S 1 Q, r8 h" G" g" o4 l
在他出事三个星期前的星期六晚上十点,他突然跑到我家里来,原来是他的车坏在了去钓
1 |. T! @- a+ x2 P; L2 k- p: Q' ?* x鱼的路上,他辗转坐火车跑了回来。我对他说:“你的这个老破车,如果修要超过1000块
) ^' L) e N. g9 C钱,就不值得去修了。”他表示同意,但有些惶然地说:“我现在这个样子,如果没了车
& }$ M6 [$ P* ?1 A/ x9 a4 N就好象什么都没有了一样。”最后他的车修了700多块钱。 1 y6 b4 |9 W/ i' k
- o% S- d0 T- j" L w事后我和公司的同事刘怡说起这事,刘怡要我劝黄渝不要再去想读Ph.D了,应该去学校里 # M$ r/ H* w. H
找一份稳定的技术工作,把生活安定下来。我觉得也有道理,在学校里工作也符合他的性 2 G! U! T! F1 j, F8 a* j3 p7 M
格,准备过了年和他好好谈一谈,没想到再也不可能了。
" A7 Y( N9 m" D/ V! F5 W! Y * w* \* K+ n9 a$ O* ?. |) ?. J$ i$ e
上个星期一,12月27日我接到他的凶讯,欲哭无泪。这么一个至善至诚的人,竟会死得这
. b- l0 G% r' T! Q% I1 |8 I么惨烈。我没法接受他的死,我们全家包括小孩早就把他当成了家中的一员了,叫我怎么 0 V, _6 D8 ^5 X) v) i: J" F6 y
去和他们讲。我再也见不到他笑眯眯的样子了,再也不能和他吹牛了,再也不能吃他做的 - i& l- n- D/ P# m% O3 y' y
菜了,他的突然离去留下来的空白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来填补。
( F) Y- C4 O6 Z* x 5 H5 J& C( }1 H7 W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面对生死总让人多想想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本质。黄渝这后半
0 A( p6 [& S6 d( Y4 A生,漂泊异乡,历尽磨难,到死也没有翻身。说实话,我看不出什么意义来,我只知道, . ~! {' v1 ~5 e
我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朋友了。我会常常想他的。
) B6 f$ b8 u" O5 ~" E/ W0 X# Z
% j! D; l8 x, c: S& V( Y有时我想做数学这东西也会害人的,象黄渝这样痴迷数学的人,数学就是他的命,一旦离 ( d( X4 v# l: o' Y' }
开数学界,他的精神就全垮了,生活上就随波逐流无所谓了,以至于一路沦落到这个地步
4 }6 {0 H0 o' J: M, D: P0 k。 9 K+ W) x9 ^& D7 A6 h8 r
7 m0 }5 {$ X- V
最近一两年来,黄渝常常和我们说起他小时候的一些往事,在上学以前他住在云南的一个 9 k+ P y' V# A- u; w) O" m
小县城里,那时总是阳光明媚,四面是郁郁的青山,山上有无尽的野果和野蘑菇。黄渝说 . u3 G2 {) q0 H/ t7 `6 M1 Z
这些时,眼睛里闪着光。我知道他是有些想家了,游子悲故乡,自从94年后,他已是离开
; {, Y8 V {/ i; @! f, x9 f% q4 R* B故乡十年了。有时见到我们为了照顾小孩而狼狈不堪,黄渝会说起小时候因为父亲在外地 * Y+ f- p5 J+ L" m5 D0 f8 Q
工作,他的母亲一个人照顾他们兄妹三个的故事。那时他母亲从事一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 # L0 G! J P* A( ~7 w* [+ g
作,经常需要下乡去。每次下乡都带着他们三个,母亲推着一辆车,他的妹妹坐在车里, : J: ]% P/ x1 ]' m
他和哥哥在后边跟着走
" x$ H, }7 ]0 [$ u7 U. k5 d w( g在乡间的路上,周围是青青的山,天上飘着白云,我想着这幅图画,这是多么温馨快乐的 # Q4 |. k+ C. U& K4 T+ {
时光。这些童年的点点滴滴,一直深深刻在他的心里。 9 ?. o) {- [/ P. g# u2 V# Q
; q/ [9 }) I) e1 [9 i+ l) f6 u现在这流落异乡的游子就要回到他梦魂萦绕的故乡,永远地安息了。愿故乡的青山和白云 1 i; j( A9 T y
永远陪伴着他! 9 L/ \, v% G- p& q0 w9 {* D
) E, T6 R4 Q' `9 J3 G
曾思欣 # a. _4 ~7 t2 q$ j
2005年1月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