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奴化中国人的英语到了该废除的时候了6 }" g4 Q3 y& Q% U
作者:黄释儒6 A' ?( W/ y: ?; ~( V# Y8 h2 b
1 ^9 `6 W2 r9 n/ n) x0 S9 K" d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就沦为外国人的奴隶了。1842年魏源受林则徐嘱托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全新命题。师夷长技当然要学习外语,但是外语也只应该是中国人师夷长技的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当代的中国人不再把外语当做工具而是目的,因而国人被奴化了。
) y! w9 M! |8 F0 i4 {
6 N! \ f3 B3 M( A; S# t1919年到1960年间,中国流行的是俄语,因为马列主义是由苏联传入中国的;1972年至今中国流行的是美国英语,因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军事力量太强大。学俄语时苏联人拿中国当小弟,随随便便地就指手划脚,学美国英语时美国人就对中国暗搞和平演变。学外语,只有极少数人学到了技术(长技),却有绝大多数的人学到了外国的糜烂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已经被这些学外语的人丢弃了。能学到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当然是好的,但是那些学不到外国优秀文明的人不但抛却了老祖宗们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却变成了思想被奴化了的假洋鬼子。鲁迅提倡了拿来主义,可是这些后人们把外国人的什么东西都拿来了,甚而至于现在还有人拿白种的雅利安人当中国人的老祖宗(可参看苏三客厅)。% p8 _5 m2 i0 p1 k8 A( u: h. x. e
( n. H. \+ ~( I) w: J4 I
奴化中国人的英语到了该废除的时候了。
2 R! N* R' J& q D b0 O; [% N
一、语言是同化的一种工具。5 U# s @3 F% [/ } B' l
强势文明在奴役弱势文明时总是先从语言上开始同化。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向世界推进它的殖民主义时常常先从传教开始,传教,办教会学校,进而在殖民地推广英语,进而把英语变成当地的官方语言。中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过程,中原文明向周边辐射的同时就是周边民族被同化入中原大家庭的开始。古语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然而同化了语言文字之后,就可以打着“同文同种”的旗号方便行事。9 |! [% r, l. |( a) d
语言被同化,人民的思想就相近了,强势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就渗透来了。被思想奴化了的民族永远也只能是强势文明的跟屁虫。) L9 M. l0 F; k, X3 o+ B- e7 H0 F
# n: ?2 M7 g* M二、学习外语造成了民族的自卑心。
4 Z) \* d$ j- ~$ K/ L1 y; m/ c自卑的人不但自己瞧不起自己,也会让别人瞧不起。自卑的民族永远也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师夷长技之时还自以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没有什么自卑心,可是到了单纯地为了学外语而学外语的时代自卑心却空前强烈。学俄语是为了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为了学习苏联大哥的先进技术,当时学了俄语的中国人也的确在国家建设各方面做出了贡献。学美国英语呢?这是因为中国在经济上跟不上美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初衷是好的,可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那些学精了英语的人就看不起中国转而去为美国做贡献去了。
1 U8 z! C6 X: y; p外语的学习造成了人们中国人不如外国人,黄种人不如白种人的结论,自卑的心理到现在空前了。学俄语是觉得不如俄国人,学英语是觉得不如美国人,学日语之后就觉得日本人的确不简单。自卑的国人没有了创造力,没有了自豪感。
) x/ b6 N) C3 X0 W" e, \ l' l% ~. N) h& {- O2 d) }) {% b$ E
三、英语被法定为中国的第二母语造成无数英语不通的才能之士被埋没。+ G$ ?& C1 H% I- a2 c
中国恢复高考之后,那些自以为留过洋十分了不起的假洋鬼子就把英语定为高考科目了。现而今,凡是有中学
/ @3 Y; w$ } I: |6 L* n
% v+ M- Y% b6 b* {生的地方都开设了英语课,中国的年青一代都接受了英语的教学。首先是纯文字的考试,考语法,考单词,然后再加听力。中国人并没有学习字母文字的历史经历,初学者很难接受,汉语尚且说不圆的中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在这纯粹是为了升学而后几乎一无用处的英语学习中。本来汉语就难学,科学科目也不容易,
: s' z0 g% w" i" V1 P7 }1 s
- ~3 D$ V/ @6 U/ ~# l7 l _0 p再加上英语,中学生们往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之后再去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去学英语混个毕业文凭。中国的这些青年人,在20--25岁的黄金时段再也不能创造出什么来了。上亿人学会了英语,可是这上亿人有几人真正用上了英语呢?无数青年才俊之士因为在求学期间花了大量精力学英语,而原本应该学好的专业课就荒疏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年青求学青春茂盛时做了大量的无用功,三十而立之前再成家立室,而后哺育子女,再为了生计奔波,哪里还有时机去开展其它。而且很多在科技方面有建树的人要想发表科技方面的论文还要先写就英文简介,那些搞科研的人却是非英语刊物不读,奴化的思想意识顺便奴化了那些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就这样,英语埋没了无数才能之士。8 N8 D8 }1 s7 |, i( T
8 S8 f5 @" V: x: O4 f四、没有英语行不行。& m( `! \; y& C" t0 o8 t1 Y
中国没有英语完全可以。中国人口在先秦时代占世界1/3,现在占世界1/5,十几亿人呀,既使只1/1000的人有创造力,中国的科技水平也就上去了。没有了英语,青年的中国才俊就多了几分升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就多了几分精研科技知识的机会,就多了几分创造创新的机会。没有了英语,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将很快回归,糜烂的外国流行思想就少了几分毒害中国青年的空间。
2 b* u7 g* h* {: a" w( X* q& ^
- ], U! H- S a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V0 ^' C- e1 ^8 S& o& A; Q
中国缺乏科学精神,古代有儒学,现代有英语,人文思想始终是社会的主流。从“五四”运动提倡科学精神,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几十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上去了,但是中国人的科学精神却仍然没有出现。从市场经济看人们着急的求富心态,到普通民众匆忙地打工发财,再看国人安于工作求生计的不求有福但求无过的保守理念,科学精神已经淹没在孔方兄制造的汪洋大海中了。青年学子忙着学语言寻求进身门路,应付了难度颇高的高考,随应着学外语的潮流混个大学文凭,再削尖了脑袋挤进打工族的行列,再也无从谈起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了。4 ]# m5 D% M4 w2 U: N1 G
科学精神不单是要学习科学科目,还要对科学科目的内容非常熟悉才行。不加大对科学科目的重视,不在科举取士时加以引导就无从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H6 [0 O3 M5 v( I: i+ ~, m& G4 [4 O& g
因而,本人呼吁:1、在高考中取消奴化中国人的英语科目。2、高考中加大科学科目的分值比重。3、大学英语设为选修课,加大专业课水平检测力度,不要让那些60分万岁的人漏网。4、在各地广泛设立科研机构,网络有创造能力的人才。5、重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社会新秩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