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9|回复: 4

李永波:老实过头就是笨 林丹与小鲍没有可比性

[复制链接]
鲜花(1033) 鸡蛋(0)
发表于 2009-4-23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李永波:老实过头就是笨 林丹与小鲍没有可比性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4月17日07:59  三联生活周刊2 A% C/ R; C) V- M1 T
  中国羽毛球队选择3月份的全英公开赛作为2009年的起点,蛰伏3个月后,在这项百年历史的传统大赛上豪取全部5项冠军,成为全英赛71年以来的第一次。上一次是英格兰在1938年包揽全部5项冠军。随之而来的,是媒体的质问和对手的不满,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中国队缺席国际羽联一系列赛事的“我行我素”及涉嫌“让球”。对于这支“豪门球队”的总教练李永波,外界评价也是毁誉参半。李永波似乎对这一切并不在乎:“你再装,也有人不喜欢;再率直,也有人不喜欢。老实过头了就是笨。”“何必为别人活?”
( m' Y% [2 |5 s' ?0 F1 a2 x
0 x$ u# m3 G% j0 B# i4 o  记者◎李翊' t- B. |. {1 v8 X' C# t% d8 o! {
6 G0 X  s* _: o
  临危受命: u0 _8 O5 C- k+ H

/ b* F" [. Z5 v& P, V  空旷的半边球场上,男男女女,长枪短炮围成一个圈,圆心是李永波。鲍春来的伤,是本周二女记者们集体关注的话题。这让李永波有些抓狂:“你们怎么就这么喜欢鲍春来呢?”
/ r& H1 _' G; z& y/ O# g& ^+ R: Y' N9 T) ]% C$ X# f
  “他长得帅啊!”一位女记者说。. B+ H4 E6 J9 [* R* b

9 A+ m( f2 \; o( |, M0 H  “我怎么没觉得鲍春来帅?男孩子应该阳刚一点,有男子汉的气概。”9 B! }: j+ U+ V: y$ X/ E
' U; c& w% q# r9 O
  “那李总,你觉得羽毛球队谁最帅?”
: U$ J2 X! Y) i/ B' _' Q- V1 Y
1 G; H) p# w; F& A  D8 ?  “我觉得我就挺帅的。”李永波整了整棒球帽,一本正经地回答。- Z  U+ q4 x' d. D  x/ ~2 C
9 s# O/ f. z! f  w4 [
  隔着球网的那半边,杜婧、于洋、赵婷婷等在训练,这边角落里,刚训练完的郑波和正用冰袋冷敷脖子的何汉斌坐着休息,两人默默打量着这乱糟糟的一群男女——只要没有大赛,每周二下午是媒体接待日,李永波定下的规矩。“目的是与媒体形成良性沟通,维护羽毛球队的形象。”国家羽毛球队副总教练田秉毅告诉本刊记者。5 ]& C7 O& y' V% f) L+ [) f% X2 A' x
* t1 h; x/ n! w3 f$ S- K1 ?# D
  运动员时期,来自武汉的田秉毅是李永波的男双搭档。田秉毅和李永波的性格截然不同,用田秉毅的话说:“他外向开朗,我内向含蓄。”田秉毅告诉本刊记者:“在省队我们就认识了,关系不错。到国家队后,我们本来都有自己的男双搭档,有一次训练,叉开来配对打积分训练,我正好和他配。没想到,我们俩特别默契,第一次配就赢了当时队里的第一男双。那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来从省队回北京后,教练就安排我们一起训练了。”. j( c) z, o" z) c0 {. l
6 |5 a5 S5 z  |* N0 l
  配男双后,两人训练不顺的时候也会吵架。不同的是,“别的队员吵架了可以几天不说话,我们不会。最差是晚上回到房间解决,绝不会拖到第二天”。田秉毅说,那时候管得严,也没什么钱。“1984年,我到国家队3年,打了不少国际比赛,银行存款才500多块。那时候比赛奖金少,我记得拿过一次1000美元,分到手的15%不到,在国外买点电器就没了。”训练之余,两人唯一的放松方式是周末从食堂偷偷带点凉菜出来,买上几瓶啤酒,待在宿舍里喝酒聊天。性格互补,成就了他们的友情,也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从1986到1990年,是中国男双最好的时候。1992年,李永波30岁,田秉毅29岁,羽毛球第一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是李永波和田秉毅参加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奥运会,虽然他们仅获得了铜牌。
- z4 Z$ c( o% L# h! T
! f- {1 O( H/ q* j7 P8 S  1993年底,羽毛球界大换血,李永波、李矛、李玲蔚、田秉毅入主中国羽毛球队,李永波时任国家队副总教练,李矛是男单主教练。田秉毅说,李永波原本是想去经商的,最终选择当教练,李永波认为“这是历史赋予的角色”。李永波对本刊记者说:“1993年我当总教练,是个偶然机会,也是我抓住了机遇。我当运动员的时候想赢球,拿冠军,退役的时候并不想当教练,太枯燥,没自由。但是大家都希望你做的时候,你没有其他选择。”
. ^+ X+ O3 W8 Y! D9 B1 U
8 s% j: N: J. O2 z. \0 z) K9 H  走马上任后,李永波抓的第一件事是队伍管理。“以前的管理相对松散,对队员纪律约束、意志品质锻炼不够,以致后期水平出现滑坡。李总上任后,招了一批年轻教练,大家一起制定了很细的规章制度。”
# `% Q) a& V. B* }1 V
( x0 H$ ^/ U3 L$ z) M+ t  田秉毅举了两个例子:“晚上到时间不关灯睡觉,如果被发现,第二天罚跑1万米。早晨出操,现在我们规定7点点名,迟到要罚钱。李总想了个好点子:有人迟到,全队80多号人就在下面等着,天气好的时候还好,天冷的时候全队的人要跟着在下面挨冻,迟到的队员会挨全队人的骂。”
. l4 k. J1 i# \! U. t& r4 j
: B  [2 v4 x# w, n  意志品质怎么锻炼呢?“每两周爬一次香山,来回两趟。我们爬山有时间限制,男的18分钟、女的23分钟内,从山底爬到山顶指定位置。当时缆车从下面到终点也要17分钟。”田秉毅还记得,第一次去爬山是大年三十前一天,教练先出发,在山上掐着表等队员。“我们那时候刚退下来,体格还行,也感到爬起来很艰苦,完全不能停。风又大,爬到山顶鼻涕眼泪全出来了。”
! B& X4 Q! j$ Z' [6 P/ }( v- W4 F% t1 U9 a" `! u% ^  x% g
  那段时间,整个羽毛球队团结一心,用田秉毅的话说,吃饭的时候,教练们在一起就是研究和探讨训练方式、手段、技巧。“说一个简单变化,以前我们的训练时间很固定,上午练一段,中午吃完饭午睡,下午再练一段。但是出去比赛不可能这么规律,有时候比赛时间正好安排在中午,队员上场就犯困。也是李总提出来的,灵活安排训练时间,到后来,任何时候比赛,队员们拿着拍子就能上去打。”
& d4 ^1 t/ F+ z- X$ c( R0 Y6 L: ]8 S1 P5 T
  新组建的中国羽毛球队迎来的首项大赛是1994年广岛亚运会,中国队收获7枚铜牌,被外界讥讽为“破铜烂铁”。用田秉毅的话说,那是最低谷。直到1995年在瑞士洛桑,中国队在弱势的情况下首夺苏迪曼杯,李矛和李永波相拥而泣。“当运动员的时候,队伍实力很强,却连续3届没拿到苏杯,反而是1995年以教练的身份带队拿到苏杯,高兴啊!”. d" [+ S# i4 F, s! o1 J  ~

: E# `1 q, X. o6 V  然而,1998年,处于上升期的羽毛球队遭遇“弹劾”事件,在引起内部动荡不安的同时,也成为李矛和李永波这对曾经的“铁哥儿们”关系的分水岭。: Y6 q9 _5 N; k1 M
5 A; |. \- H+ z: b, G
  “二李”之争$ D) r/ w1 L6 U

# s& Z2 V$ x0 e2 p9 a2 t  2008年1月27日,韩国羽毛球超级赛决赛,林丹对决韩国选手李炫一,因一个关键球判罚与边裁产生争议并与时任韩国男单主教练的李矛产生矛盾冲突,林丹被传“摔拍砸向李矛”,李永波事后站出来力挺林丹,由此开启了一段尘封了15年的恩怨往事。2 c+ b$ q7 L  y: H+ b% M
; n  M; A5 P) q0 K; u+ X9 y. m- U( @& M! Q
  这段往事和李矛这个人,是采访中李永波最不愿提及的话题。此外任何话题,他都可以讲得眉飞色舞。倒是在林丹摔拍事件后,形象一度很负面的李矛,因为在之后的媒体采访中大谈坎坷往事和自己曾在外漂泊却心系祖国的经历而引来更多的同情和支持者。
# O7 a; p7 r! z7 L7 h8 m- H
3 ~0 }& ~# p) o1 }/ {" R# g  其实,李永波与李矛关系的源头是,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因羽毛球队参赛队员的奖金较长时间没拿到手,部分教练员和队员开始怀疑队中存在经济问题,对李永波在工作中的作风不满。1998年3月,包括李矛在内的多名教练和近20名队员联名上书有关领导。
2 ]! {0 w. P6 m! ?* `" m; n4 o4 t' t6 U- t* y
  李矛曾这样回忆:“联名弹劾李永波前,我和李永波谈过3次,他还说要将总教练的位置让给我,他当男单教练。1998年2月,我在菲律宾马尼拉和李永波进行过彻夜长谈,谈完后第二天挺好的,李永波当面叫我哥,但他回来后还是未改。我们联名写信给了当时的中央领导,李永波知道了,提前一个一个找人谈话。他找叶钊颖时,叶钊颖不买他的账,说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李永波很讨厌她,两年后的悉尼奥运会半决赛,李永波安排叶钊颖让球输给了龚智超。”0 k/ y% D: c1 h- T
+ b: Z& E+ I  }9 G
  1999年4月12日新华社的《中国羽毛球队官方说法,李永波没有贪污》报道,算是官方对此事的一个明确说法。据新华社报道,当时乒羽中心副主任杨树安说:“李永波个人不存在贪污和挪用公款的问题,李永波主要负领导和管理不善的责任。”杨树安当时对这场风波的结论是:“这不单纯是李永波和李矛个人之间的矛盾,而是国家队中长期积存矛盾的总爆发。”杨树安说:“李永波做了很大贡献,但他从运动员一下子当上总教练,工作上比较主观武断,在一定程度上刺伤了部分教练和队员的自尊心。”0 S8 z! ?+ q$ Z* j

4 [0 ~" `( ]; [, K. k8 ~# s+ @  此事发生后,李矛辞职。在他离职前后,当时的中国羽毛球队7名主要教练有5人选择离开。李矛和老乡李玲蔚,一个远走他乡,一个消失在羽坛一线。$ V& l0 m  \4 i% L. V) _
" ^  E9 W3 `. e  G8 y
  跟踪报道羽毛球近20年的新华社记者梁金雄认为,李矛和李永波爆发矛盾的原因还是性格问题。“李永波的性格开朗,直率,喜欢交朋友。李矛对业务比较专,但性格不太合群。一般打完比赛后其他教练会在一起喝喝饮料、啤酒,开开玩笑闹一闹,但李矛不爱喝酒,一喝就脸红,他老是在屋里琢磨,时间长了,显得不合群。在运动队这种环境下,无形中出现了隔阂,就会出现互相顶牛,不信任。”
4 F: x9 q  k6 `9 H6 U. j% q. A3 ?0 r1 e* ?
  李永波精力充沛,个性张扬,这也使中国羽毛球队打上了深深的“李永波印记”。在管理上,李永波认为:“运动队是个很特殊的集体,不同于企业、文艺队,它是半军事化的团队。企业不可能军事化,文艺队更自由,运动队既自由又不自由。既要释放个性,又要有所收敛,不能完全释放,要恰到好处。既要充满激情,又不能太自由,要有规矩,不然就成了散漫。”挑选运动员的时候,场上精神面貌是很重要的一个选拔标准,其次才考虑技战术水平。; x0 a' d) N7 z3 \
% b) I- ?4 u$ c5 Y
  田秉毅的低调某种程度上衬托了李永波的高调。“我体质不如他,盯一天训练下来,累得直想休息。他精力比我旺盛,我和他一个办公室,说不上两句话,他的手机、座机没断过。他要管的事情很多,队里的事、媒体、赞助商、企业、地方队,方方面面都要他出面,别人是做不了主的。经常在饭店,休息时间和别人谈事情。”
( T3 b) ]) P3 A' m& F0 k
$ N. C6 f0 _, n0 [" |  人品太差是田秉毅对李矛的评价。“李永波对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很不错,哪个教练家里遇到困难了,只要找到他,他都会帮忙,他也有这个能力。当年,他帮过李矛多少忙啊?住房、奖金、生活条件,哪样都没亏待过李矛,还帮他老婆解决了工作问题,结果他忘恩负义煽动队员和教练整李永波,他就是自己想当总教练。”7 G; h- K& N5 ]8 O; }. S

2 U! [, i1 a% O3 i1 A  至于当年的奖金风波,田秉毅说:“关于奖金,中心都有账。每次发奖金,怎么分,每个人分多少,是队委会根据成绩研究决定的。”
+ K9 X$ y$ S3 _! w2 B' ?+ M& Q# a" \. ?0 b" `
  无论孰是孰非,李永波和李矛的恩怨,如今已延续到各自弟子身上。; S9 h4 |/ e6 T7 `- V
: I) C/ L( c1 ]. o! Y& N. C
  离开国家羽毛球队后,李矛和李玲蔚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1999年,李矛出任韩国羽毛球男单主教练,之后在马来西亚和韩国之间辗转,以打败中国队为目标,李矛认为“我干的事业就是曲线救国,打败中国队,李永波的问题就会暴露”。而李玲蔚在退居幕后不久,2002年5月从中国羽协副主席任上当选为新一届国际羽联理事会理事。2003年,她考取北京体育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何振梁。在此期间,李玲蔚赴北京奥组委任国际联络部副部长一职,表现出了突出的能力。2008年11月17日,李玲蔚正式调至乒羽运动中心任副主任,自始至终一直低调。
' U( Q& ?3 R4 `% C6 g
8 v9 A3 T( T9 q2 h  或许是巧合,李玲蔚回归的第二天,2008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在上海举行,李矛破天荒高调出现。他一改以往“在中国不做现场指挥”的习惯,在上海亲自指导了朴成焕的全场比赛,而朴成焕则在男单四分之一决赛中,漂亮地以2∶1击败了陈金。当时,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就在现场督战。今年初,兼任羽协主席的蔡振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再强调“运动队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具体到李矛时,他没做正面回答,“现在不谈某一个人,也不要把焦点放在某件事上,中国羽毛球的成功与否不是个人而是集体”。千里之外的李矛则在第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随时听候祖国的召唤!”5 [4 G& ^  z9 |& N; T" ~
: \3 |5 R" u+ Q) `
  而就在2008年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开始对下属各运动中心负责人进行轮岗调整时,李永波对媒体表示:“我在中国羽毛球队的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我的梦想就是在我退休之前,培养100位世界冠军,现在已经培养了60个了,还差40个。我一定会在退休前完成任务,到100个我就退休了。”% f# _) m: D" U+ j8 \; p
6 ^) {* A0 i: ^( Y2 U* E4 [  A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输不得。第二就是没人喜欢。成功是有标准的,而这个标准是统一的。企业做不好了可以跳槽,运动队有困难有压力也要顶下去,没得选择。”采访最后,李永波说。-
9 s2 i  O% D2 a
  a. z" a2 ]. q' x3 a" x  对话李永波
3 q" W7 F) B" s8 u& _1 C" e9 _# ]0 W2 i0 Z* W
  三联生活周刊:与其他运动项目比,感觉羽毛球队比较特别,比如并不禁止队员之间谈恋爱?6 f1 J. L- y* b

" N8 T8 l  k6 S  李永波:你的思想怎么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12岁想谈,你说不能谈,20岁凭什么还不让他谈?运动员从小远离家庭,教练像父母一样,很多事情不能不管。但是20多岁了,谈个恋爱也不让,也不公平。不过,不能因为谈恋爱影响训练,教练要引导他,怎么处理好这种关系。我看我们队员有的虽然谈恋爱了,但在一起训练效果也不错。( H& {8 r( v1 J

5 Q. P/ D3 b- {5 r# r  三联生活周刊:怎么算是影响训练呢?5 A) h3 q) l& O! V3 b! ]" v8 [

* q8 U  o8 C% j# U. k+ W7 i  李永波:训练不积极,比赛消极,违反纪律,比如队里规定晚22点熄灯睡觉,你不睡,谈情说爱去了,这肯定是不允许的。时代不同了,对运动员不能事事干涉,但凡事有个底线,你不能越过这个底线。
# |  S9 ?* u3 P" p. h6 |& ^, z( H& Q, U& C$ s3 m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羽毛球队在国外比赛完了,队员们很爱逛街买一些时尚用品,你也不会反对?
$ H* R) m; C4 O% V" [! N
% Z5 w( r- Z0 R: S( W  李永波:这也是要看情况的。比如上午比赛完了,下午和晚上没有比赛,那么我鼓励队员出去,逛逛街,放松一下。我当运动员的时候就希望是这样。难道非要在房子里憋着才叫好运动员?闷在屋子里更紧张。关键是运动员自己要把握好分寸。我和这些队员在一起这么多年,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自控能力。对于自控能力差的运动员,我也不会太放任自由。
* g+ ~! |1 j! Q) f8 ?9 R5 D7 i8 q  V0 {# C1 \$ q7 a9 `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不是更喜欢有个性的运动员?大家都说你最喜欢林丹?
2 K0 c" u; J" W3 T2 H! j, V5 Q( N5 R: j, a: q# g, n' _
  李永波:运动场上需要个性,你没发现吗?冠军需要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普通人很难成为冠军。生活中你可能会喜欢老实的、可爱的,但是到了场上,还是喜欢有个性的。林丹在场上很霸气,其实训练最认真。他很有韧性,练得不好,会生自己的气,不服气,不下课,这说明他对事业是很忠诚的。不喜欢他的人认为他调皮、惹事、不顺从,包括之前说他顶撞教练、队员,摔拍子,其实他生气的表达方式可能就是摔拍子。也有队员回去躲在宿舍里摔呢,他不是,他当时就直接摔拍子,这当然引人注意。我倒是觉得,你与其回去躲着摔,在房间里偷偷生闷气,还不如当着面摔。你们媒体就是喜欢走两个极端,要么美化,要么丑化,真实的东西太少了。捧的是这些人,毁的也是这些人。
2 W% k0 w1 [% S; {  d* }: A1 n: G1 F$ V+ Z. \3 e* P6 Y, Y
  “超级丹”是你们叫出来的,“林一轮”也是你们叫的。捧多了,百分之百起了副作用。运动员需要有自信心,但又要摆正心态。当年,“超级丹”让林丹心态起了变化,真把自己当成超级了,以为自己怎么打都能赢,不输才怪呢。不过,现在林丹比以前成熟了,看问题不偏激,心态平稳,比赛输赢看得淡定,能以正常心态面对外界干扰。/ b4 s8 r. u2 M* ^! K
$ ]0 |: b- `- r% V" B7 v
  鲍春来平时看着老实、腼腆,可能很多人喜欢拿他和林丹比,说他没有霸气,但是其实几次重要的比赛,包括汤杯,他都立了大功。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拿A和B比,根本没有可比性,人比人得死。
" e" l( f3 x- V: t1 D, {, x2 N7 U( W) y6 A, ]1 D$ I1 T$ Z- r  u
  三联生活周刊:从全英赛到瑞士公开赛,女单方面王仪涵表现非常抢眼,最早拿到世锦赛冠军的朱琳反而表现低迷,是因为受奥运会落选的影响吗?: t3 \6 v; ]9 \. m* ~) W

+ t. N, O4 p$ L4 c3 g  李永波:大的世界性比赛落选、输球,对队员都有影响,但是优秀的运动员不可能因为这样一个挫折就起不来。优秀的运动员应该有和常人不一样的自控力。羽毛球队伍竞争很激烈,谁努力谁就能超越你。朱琳身体比较薄弱,性格腼腆,王仪涵比较泼辣,能豁得出去,她和张宁、朱晶晶、周蜜都属于一种类型的运动员,在关键时刻能顶得住。当然也有缺点,比如有时候处理球不够细腻。$ [$ P" L0 h+ Z' Y
0 c& w* N1 _! |1 P
  王仪涵是年轻运动员里向上冲击的代表,但是还不能说是领军人物。作为领军人物,应该是在世界锦标赛、尤伯杯团体赛、奥运会等一系列赛事里都有良好表现,在生活和训练中属于队伍核心的人物。王仪涵还需要通过更多的比赛来证明自己。2 _# x" m( c7 H) ~8 v8 t0 n
- u7 r; Y4 z, L+ M& [  z( o# O, I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谢杏芳呢?奥运会后她好像就经常在公开场合提到想退役?
5 _/ e# R: N7 j% B: |3 b6 X6 e1 T$ Z+ F' H6 B$ D% g% }) T( o
  李永波:关于是否退役,谢杏芳有点犹豫,我的态度是顺其自然,解决想法,供她参考。如果她努力,完全可以保持这种水平,延长运动寿命,只是时间的问题。像张宁,2002年她就考虑过退役,我太了解她了,她能力强,只是想得简单,想不到自己的潜能有多大。结果呢,坚持了6年。
% B# w9 ]% W9 c: G; `' N0 x
# @) `$ ?, V. h% l0 x0 L, n9 o- w+ _. Y  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奥运会选择让33岁的张宁上,你是不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 O* r  q6 y( ^5 Q4 r* A8 h5 q: t" s
  李永波:最后选择张宁,不是我一个人做的决定,是教练组一起研究决定的。我们和主管教练一起开会研究,根据这些队员对国外选手的胜率、心理素质和表现,综合评分考虑,最后队委会7个人一起决定选择了张宁。我们比球迷更了解这些队员。如果永远听别人说,这个教练别当了。# [( P! H/ a% ^4 |- v$ M9 Y6 I

  |8 t2 }" z" }; ~2 e7 c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6 y" I8 o: S2 [: _$ ]
+ j0 a5 V$ F( J7 ]
  李永波:我不装,直接,什么情况说什么,喜怒哀乐都在脸上。你再装,也有人不喜欢;再率直,也有人不喜欢。老实过头了就是笨。我性格开朗,也容易被人说骄傲,如果别人说得有道理,我会考虑,但是很多时候,我不太在乎,何必为别人活?
1 G$ b9 d5 K/ C" ^) b7 C: f
1 V3 C, }' F$ G6 W2 t+ I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你爱穿名牌,开好车,最喜欢阿玛尼?
% y5 ]* _9 H1 \% P$ U9 B  Z5 k/ R+ H' ~
  李永波:30岁前我做运动员的时候,只能穿运动服,每天就是宿舍、食堂、运动场三点一线。现在当教练了,有一点自由了,年龄也不小了,中间就这么点时间,我喜欢穿得时尚一点。另外,现在也算个“公众人物”,要维护自己和羽毛球队的形象。在队里,我也算“核心人物”,年轻队员喜欢你,可能会以你为标杆,如果我穿着讲究,精神饱满,队伍也会讲究。我注重个人形象、举止,是想带给运动员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2 g5 Q# E/ S$ f- o% Y- |# s0 G8 Q* j: w0 c( `  O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有氧运动,又是一项全身性运动,所以你看,羽毛球运动员全身舒展,形体好,皮肤也好。羽毛球运动员女孩漂亮,男孩帅。现在很多年轻时尚的白领、成功人士都喜欢打羽毛球,像我们这种总是被人盯的人如果拖拖拉拉的,对这个项目也有影响。我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干净利落的服装。阿玛尼,我们全羽毛球队都喜欢。; M8 V  L6 y+ F) V# o2 k6 E
5 y- R; r* L7 [" q0 u/ k& E
  三联生活周刊:有人说你爱好太多,不属于业务型教练?
: H' Y: O' B" }' v5 b
0 x: e6 b0 g7 ]. J: G0 r- r  李永波:我认为,业务型教练是指掌握了中国羽毛球的发展和竞赛规律,对对手情况了解,重要比赛前很专一的。但是太敬业,有点傻,不懂得生活。在规范的环境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老是闷在一个环境里,没有创造力和思想。8 {2 s" U/ k  Q- n

6 s) @3 E% Z' l  [2 v* ~/ D; x7 \  我觉得,本职工作做好后,属于我的时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上班8小时,下班之后谁管得了你?每个人都有安排自己时间的权利。那些喜欢指责别人的人,把时间花在指责别人身上,没有做好自己的事,不是更无耻?还不如打打球,唱唱歌健康。爱好多,只要对工作没影响,对社会无害,生活方式健康,任何人都可以享受这种爱好。我这个人就喜欢交朋友,写写歌,唱唱歌,不能就说我不务正业吧?难道运动员除了睡觉,就非得时刻在场地待着?
0 k* s! b+ E% T
: N; w2 K( b# S3 f* r; Z& x  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奥运会后,我们注意到羽毛球队各单项的主教练大多由年轻人担任,有的甚至是刚退役的奥运会冠军。你不担心他们太年轻缺乏经验?
# n" j, {1 E9 e( X/ H
9 ~% ]; c. Q  _$ z: ~  李永波:每个冠军都出自团队,历来是集体培养出来的,不要过于表现个人。我以前就有这个想法,羽毛球队的教练必须都是世界冠军,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他们很年轻吗?我30岁就当总教练了,这些世界冠军也快30岁了,才做个主教练,完全可以做得了。只要有集体,任何人都能在集体里成功。像张宁,本身有世界冠军的经历,又有老教练在身边帮助,成功转型为女队主教练只是时间问题。人总有老的一天,老教练也有干不动的时候,需要及早培养年轻教练。难道要到干不动的时候才让年轻人做?对后备力量的培养,教练和运动员是一样的。
, _; h/ Q3 {/ i" Z, q. n1 M) ]( o# j* N/ t4 F" X, I9 W' |
  三联生活周刊: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主教练?' f- W! S# s8 W( H; Q' i

5 d! T! b' Q$ O$ x9 Z7 D% Q  李永波:有经验,敬业,当然人品很重要。
, s5 M- \% I7 r% ^, V
' ?0 M5 E1 Z0 ~! B! G  ]  三联生活周刊:应该有什么样的人品?
! r" ?$ }9 @1 l. C. G, j# `. T$ L: D
  李永波:正直,心地善良,爱岗敬业,思想健康。
鲜花(103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有氧运动,又是一项全身性运动,所以你看,羽毛球运动员全身舒展,形体好,皮肤也好。羽毛球运动员女孩漂亮,男孩帅。现在很多年轻时尚的白领、成功人士都喜欢打羽毛球,…”
, z( k4 E+ b# \6 W" {! `
# L" B3 X* V7 h( ~& c7 Q看耒选择玩羽毛球是对的哦!
鲜花(91) 鸡蛋(0)
发表于 2009-4-30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球”当然是好的,有人会说乒乓球是国球,但我相信打羽毛球的中国人更多。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5-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现在打羽毛球的人比打乒乓球的人多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5-8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乒乓球比羽毛球省钱多了,而且也方便,占地面积小。
- h" @+ x# O+ f就是没有羽毛球跑起来的的时候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18 03:30 , Processed in 0.15121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