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牧涛! F$ V- G' _+ f
继早些时候房地产、建筑市场曾连续两天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之后,昨日(周五)来自本国就业市场的不利数据又给人们泼了一盆冷水:据联邦统计局最新出台的报告,7月份本国新增失业人口45,000人,超过了业内预期的两倍多,而失业率则稳定在8.6%;同时,多伦多市的失业率则达到了10%,升至15年来的最高点。
+ J9 s4 x* |- r* q& Q0 L0 w- Q
7 d0 E' |4 s) w- \+ Q! b全职兼职岗位皆缩水
. u: c) O/ `) N# Z. y/ e1 t2 D' c! t0 b2 o( A+ z
据悉,劳动力市场在经历了春季的不景气之后,曾在6月份出现过一次小的“回暖”。受兼职和自雇岗位增加的影响,6月份的净增失业人口只有7,400人。 * s6 t- @8 m8 t) k; r4 g+ Y
3 Y% z7 {( J2 u2 }不过,劳动力市场显然还比较疲软,没能在7月份里“守住阵地”,又回到了春季时、每月净增失业人口数以万计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7月份失业人数有巨大增加,但失业率则稳定于8.6%的水平,较6月份没有变化,这表示寻找工作的人数正在下降。 / d* d( I8 S1 F8 ~1 J
! S% R8 ?+ W6 ?3 G9 W
令人颇为担心的是,7月份不仅全职岗位(full-time jobs)出现了缩水,连先前一直增长、并能冲抵失业人口数据的兼职岗位,也出现了下降。在45,000个净增失业人口中,全职就业人数减少约2.91万人,兼职就业人数减少约1.54万人。
; Y: `1 q& J# a7 ], j( o$ d$ G) F* [# U
3 }! f5 d% {4 V3 i
2 V, Z2 w& a! J% ]( ?. G. L' Q- \2 ~( m9 n
就各部门来看,公共部门的就业减少4400人;私人企业的就业则减少7.49万,仍延续着前几个月的下滑趋势。不过,私人企业中大部分流失的就业人口都被自雇岗位所弥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份自谋职业者增加75,000人,大多数在金融、保险、不动产和租赁、专业领域、科学和技术服务行业。 . W; X" r o" T" R) D
8 K' `0 y {9 @; r
据悉,自雇部门在近几个月出奇地“兴旺”,大大抵消了前两个部门的损失。不过,本网的评论版上有人指出,将自雇人士全部算入就业人口、冲抵失业数据显然太有些水分,令失业率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情况。
# A5 A& S# t0 L' ]- ^: B! h/ ?+ _( p0 k2 [% R h6 ]( n
就工作种类来看,膳宿和食品服务业受冲击最大,当月就业人数减少2.22万人;其次是建筑业,减少1.78万人;制造业就业减少6,500人。贸易部门就业增加2.35万人,商业以及其他技术支持性的服务业就业增加9100人。总体来看,7月产品生产业就业减少2.98万人,服务生产业就业减少1.47万人。 ( {6 ?/ m8 s/ Z$ n# B9 l
: s- c }0 M7 P! U* J
全国各省、区的情况:7月份最饱受失业冲击的是魁省,失业率上升至9%,居04年1月以来的最高点。其中,全职岗位减少38,100个,兼职岗略则有增加,对前者有所弥补。萨省、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的就业人口同样也有所减少,不过没有魁省这么高。安省的劳动力市场则传出好消息,全职岗位增加50,700个,大大缓和失业压力。据悉,这些新增就业人口主要是集中在服务业,它弥补了建筑业岗位的损失。至于其它省份,则较六月份的变化不大。
6 h7 B; w) ]1 N0 M' R4 d V
- @0 B8 r, B8 N) Q, V; G; k7月份的暑期就业仍旧冷淡,学生失业率上升至20.9%,同比去年增加7.1个百分点,也是有记录以来学生失业率最高的一月。 4 Z2 O+ S8 S% v
/ Y( r7 c1 c5 a# z7 o+ J# `- t% k报告还指出,自本国从08年10月陷入经济衰退升期至今(09年7月份),本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缩减了41.4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居11年来的最高点。 6 x) z# Z" u( t& P2 ~; P' X( _9 M, r
& w; m( d6 u; o* B- O4 f渥太华大学劳动经济学家格雷(David Gray)表示,出衰退过后,就业市场将是最后一个复苏。如果加拿大央行的说法正确,即经济已开始复苏,就业市场依然很可能继续消沉12到18个月,失业率在明年年底时达到略低于11%的顶点,然后才会下滑。 2 B9 c4 e2 K' c& f: W& C# I
3 U/ f! A: C: Z7 Y- ~
多伦多市失业率达10%
3 }' ?( s0 x. X- p
- D+ E7 ]; a& f7 e q- }- `尽管安省在7月份新增了五万个就业人口,但是多伦多市的失业情况却一点也没有得到缓和。目前,本市的失业率已从六月份的9.6%上升至10%,是自1994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
# D" p) X: m& D' E z9 o' b% a
0 r2 O& K; l' j8 S目前,多伦多的失业率排在全省(也是全国)第四,仅次于温莎、伦敦、圣凯瑟琳和尼亚加拉地区。后三者皆饱受汽车制造业萧条的冲击,失业率都超过10%的水平,特别是温莎市的失业率已经将近16%,居民生活和地区经济饱受失业之痛。 " g! |$ b- c1 D( j- V
( |* o' }/ t5 M
满银副首席经济学家波特(Doug Porter)指出,多伦多的失业率持续走高主要是受到旅游业和建筑业萧条的影响。受经济衰退影响,今年夏天前来旅行得外国游客大大减少,而7月份进行的罢工也对旅游业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先前房地产市场冷却,本地的建筑业也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大量工人失业。
8 \* y7 a c1 N% P0 t( s6 P# W6 X* B+ g }& X% {$ [% m o
尽管央行表示,本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恢复期、而近期股市、房地产市场屡现佳绩,但是在各大经济领域中,就业市场总是恢复最慢、问题最多、最不容易见到“经济复苏的迹象”。即便是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本国就业市场也要在年底才能平稳。换句话说,在此次的经济衰退中,多伦多的失业率将超过10%,基本已经是肯定的事情了。 0 H8 v% `/ _; N X& ?9 z- Y
2 n" K7 ~% F% b. f, [
财长称更多人将会失业 8 Y% F/ e: l* m! ]
+ w, ?! M, X. p. C4 D
在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的失业情况后,联邦财政部长费拉狄(Jim Flaherty)坦言,本国正面临着一个“漫长的”经济复苏期,加上就业的回升往往落后于经济恢复,故人民应做好看到更多人失业的思想准备。 # p2 R6 ?1 _, @& r0 c# ?- C
; o# |& s+ g+ }- m1 ^ p) ~1 {统计局的数据和财长的言论招来了反对党们一阵炮轰,他们纷纷指责政府的刺激经济措施“没有成效”,以及在救助失业人士方面的“无所作为”。
* M. r; ]1 ~* O, L& q; C4 f
8 T9 r8 |, |; G2 L6 }6 E同时,自由党也重申了要求EI改革的立场。据悉,从今年夏天开始,保守党和自由党一直就失业保险改革一事进行会晤。自由党指责,哈珀政府不接受自由党的降低失业保险领取条件的提议,而又拿不出其它的解决办法。
! V! F8 d: C, \% v! K6 |. f0 S5 ]4 ^3 V% }) B: B& E# B
自由党金融评论员麦家廉(John McCallum)称,7月份的失业数据佐证了自由党要求修改EI的立场。他表示,正承受苦难的加拿大人需要同情和帮助,尤其需要能够领取EI这样的帮助。 3 j) h: f! W* ^7 _
5 v6 b8 Z2 s- d4 D& m& r0 T
麦家廉还表示,自由党是否推动秋季大选,唯一影响因素就是EI改革。同时,自由党还希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医用同位素以及公共安全问题上能有进展。 ( a: y* z2 @4 v% y; j- P
" Y% R R" H% D0 {$ \& ]' h
附:7月份全国主要城市失业率(括号内为6月份失业率)
$ b: v; z9 `+ Y% v+ e" l8 L& U4 X
— St. John’s, 8.1 (7.6)
6 M: L+ V+ ~4 Q# n— Montreal 9.6 (9.5)
5 i3 q% o8 }* P* l( j— Ottawa 6.0 (6.4) 0 {% v# {1 V3 O V
— Toronto 10.0 (9.6)
7 B$ z$ [ z) A: N— Hamilton 8.2 (7.1)
0 |# Y7 N( {: A9 c. {6 {! A0 t— Oshawa, Ont. 9.7 (8.7) " t4 v" t$ K9 _
— Winnipeg 5.3 (4.9) 4 Q# t8 Z; {' u' m* s
— Calgary 6.9 (6.6)
5 K; \0 |# V$ T% J2 w! P; N- n- i2 S— Vancouver 7.0 (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