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9-9-1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我又来给施主们说我的故事了》 第12节, w/ ?6 m$ g* K, p D. j
作者: 释戒嗔
; G Y( l3 f- R6 m t$ O: ~
: K7 N; i; ^* i# }2 M' ]+ W日期:2007-6-11 13:53:51
* [! w9 B9 h( J6 m 中午的故事来了
/ ^: x7 Y2 l: B% y: V
$ y9 b* V4 c: L( p% M+ E! X 茅山上有很多植物,每逢秋风吹满山谷的时候,山上就会出现很多不知名的野果,在哪个季节,我和戒傲就会一起进山去采果子,把各色水嫩的果子放在山泉水仔细洗干净,用僧袍满满载上一兜回寺里和师父、师兄弟们一起分享。
/ Q: a+ o8 R+ N$ |) r 戒嗔会挑出几个最大的放在三位师父前面,几位师父都会交口称赞戒嗔懂的尊敬师长,特别是智惠师父还会以此事教育戒痴,要他向戒嗔学习。1 P$ \0 T7 c6 X- _: c
戒嗔这时也有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刚才在路上的时候,我和戒傲已经把更大的吃光了。3 @& K+ c/ Z3 j- B( L3 q
山果里有种粉红色的果子,这种果子香甜多汁,只是特别稀少,有时候跑遍了全山,都找不到一两个。如果找到这种果子,我和戒傲是不会偷吃的,会带回来让师父分配。
' r$ p' Q. X: c6 c( B7 g 记得是三、四年前的,有次戒嗔又采到这种果子,师父便它给了戒尘,戒尘吃了后,晚上拉肚子不止,发起高烧,差点送了性命,从此寺里再也无人敢吃这种果子。
; h) ~" N, ]: V; v: ` 记得是去年,有几个游客在山里游玩,中途经过天明寺,便想进来休息一下,戒嗔搬了几张木头板凳请几位客人休息。
& R6 H0 u) R# I0 ?! d; i0 j 有位客人在寺里的水龙头处洗山果,戒嗔忽然看到中间混杂着粉红色的毒果,正准备大声告诉客人,谁知道他已经张口吞了下去。
3 d% m* k! z" o- g! i* a; e' t7 T 戒嗔把几年前戒尘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几位客人都很紧张,也不敢立即外出了,戒傲还跑去山下请沙大夫来寺里,生怕出了意外。
: J" `! |# Q0 o4 v$ N% ^0 j! {) z" ` 等了很久,客人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便告辞下山而去。
$ \, K, l3 X& \! E1 l' u W! \, g 戒嗔看着他们背影想,也许那一年发生的事情只是一个巧合,和水果无关吧。
& D& @7 @' e0 ~" } 有时候,人们的偏见与一无所知更无趣。
% Q2 d! v! S' ^& g' W7 ?! v 6 \+ T7 j w' n& p2 }/ `9 r
日期:2007-6-11 13:56:34" b- o8 [) @: G, c, N/ L) L
中午的故事来了8 Q: k* }8 e4 f, Z
" D0 l& u* p4 Z" D! N( \ 茅山上有很多植物,每逢秋风吹满山谷的时候,山上就会出现很多不知名的野果,在哪个季节,我和戒傲就会一起进山去采果子,把各色水嫩的果子放在山泉水仔细洗干净,用僧袍满满载上一兜回寺里和师父、师兄弟们一起分享。" } q" A, F3 S$ H
戒嗔会挑出几个最大的放在三位师父前面,几位师父都会交口称赞戒嗔懂的尊敬师长,特别是智惠师父还会以此事教育戒痴,要他向戒嗔学习。+ f6 G& C$ @0 e A
戒嗔这时也有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刚才在路上的时候,我和戒傲已经把更大的吃光了。
4 q) @# Z `+ R7 s% z' z 山果里有种粉红色的果子,这种果子香甜多汁,只是特别稀少,有时候跑遍了全山,都找不到一两个。如果找到这种果子,我和戒傲是不会偷吃的,会带回来让师父分配。
0 a9 F5 G/ G1 L# E; i* B 记得是三、四年前的,有次戒嗔又采到这种果子,师父便它给了戒尘,戒尘吃了后,晚上拉肚子不止,发起高烧,差点送了性命,从此寺里再也无人敢吃这种果子。
3 Q+ q( H2 r: S; a0 k 记得是去年,有几个游客在山里游玩,中途经过天明寺,便想进来休息一下,戒嗔搬了几张木头板凳请几位客人休息。
; `$ V/ n6 U! w: @8 l 有位客人在寺里的水龙头处洗山果,戒嗔忽然看到中间混杂着粉红色的毒果,正准备大声告诉客人,谁知道他已经张口吞了下去。( D, b3 G. w4 x2 l. j, J0 l, M
戒嗔把几年前戒尘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几位客人都很紧张,也不敢立即外出了,戒傲还跑去山下请沙大夫来寺里,生怕出了意外。
. r+ L; ~4 n. h/ O' W3 ^! X2 G: ? 等了很久,客人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便告辞下山而去。8 Q b. U* ~* X+ y( |* }- ?9 q
戒嗔看着他们背影想,也许那一年发生的事情只是一个巧合,和水果无关吧。* ]* e- x: D3 O; t( I5 I
有时候,人们的偏见与一无所知更无趣。+ k! r; D! L: L: g- ?6 D) o- z
. F1 r* `, p; _* z- U3 w
日期:2007-6-11 20:38:109 D* M: [# S# C' s5 d- m
晚上的故事来了1 N9 |7 C. v' }
0 t3 s# [! g8 j " h: D1 Y. v! p8 B
前些日子,戒忧师兄在城里的表弟齐施主来淼镇旅游,齐施主在城里有着不错的工作,但总是不快乐,戒忧师兄便把她带上山来,希望师父可以给他排忧解难。
! c( v8 Y7 i; E 那天正是智缘师父讲故事的时间,在聚精会神的听众中,惟独只有齐施主心不在焉的听着故事,仿佛心事重重。
$ s6 k* I4 V4 a% H/ y/ ~ 讲故事结束的时候,戒忧师兄把齐施主带来智缘师父面前,并说明了来意,智缘师父就问齐施主有些什么烦恼?
' l$ Z$ E/ X/ l- p4 l, {2 \ 齐施主说,我有很多烦恼。他从随身的行李中拿出一本日记本,一页页翻开给智缘师父看,一边向我们诉说他的生活中苦恼。, y4 x( l% n, _) E! H
智缘师父静静的听着,然后对齐施主说,施主你留在我们寺里住上一晚吧,明天下午,我帮你解决所有的烦恼。+ d6 r s# F0 _! h# Z3 j: N
齐施主又惊又喜,甚至还有点怀疑的离开了。* n) i B2 z" w. U% M' X/ ?
那天晚上,智缘师父把戒嗔叫到禅房里,给了戒嗔十块钱,让戒嗔第二天一早去淼镇的商店,买一个日记本回来,戒嗔不知道师父的玄机,但是还是照做了。
9 C' R5 a, ]/ f/ T! K 第二天下午时分,齐施主早早的站在佛堂前等着智缘师父的到来,智缘师父从怀里掏出戒嗔买来的日记本放在他的手中。( |; m% z$ ^% n8 [0 M9 Y. A5 Z
齐施主翻着空白日记本,茫然的看着师父。
$ n) f1 a- O+ t, { 师父笑着说:“同样是精美的本子,为什么要写满烦心事呢?”3 `0 J) ~ B/ t
师父把手伸出来,对齐施主说:“拿来”。
8 c# ~/ F: N5 G8 [ 齐施主一楞,忽然明白了师父的意思,把自己的日记本交到师父手中。$ b) Z& g% B$ R
师父说,精美的本子可以记载着快乐,也可以记载着烦恼,选择权始终在你的手中。
( O' @: f* Y! r2 o( Y 人心或许一样吧,为什么要承载着忧伤呢?
5 r! r6 u3 v( V& `
/ ^6 C, o1 i @- D日期:2007-6-12 13:14:22; b4 X$ L/ R: w3 v& E% J# [) ~
中午的故事
+ J0 {( o8 H" m/ j& e 0 \, Z- O# b# g7 J
淼镇里有个小学教师,口才很好,人也很热心,唯一的缺点就是脾气有点暴躁,看到什么做的不对的事情即使不关她的事情都会立即上前纠正。
1 Z. E/ g4 f, g" F. t0 L+ ?, h% g 为此镇上很多人都和她吵过架,甚至有时候被她帮过的人,也会不领她的情,和她吵架。# V% J. z/ T4 d/ a/ l
这位女施主,有天又和镇上的人吵了一架,回到家里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整整一夜,细细思索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却找不到任何理亏的地方。
) s6 ]) i: b. O' F0 y9 T5 Q 她为此很苦恼,便上山请教智缘师父,她把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一一告诉智缘师父,每说一件事,便问智缘师父,她观点是不是正确的。0 x! N: ?. H" B: w; L
智缘师父频频点头,同意她的所有观点。
/ e5 ?+ M4 L1 V$ M1 a 她更加不解的问智缘师父,既然所有的事情都是她做的都是对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领情呢?
; f, y- p& \7 f% D9 I, G. N 师父回答她,每件事情虽然你的想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处理事情的方法却有很大问题,不懂得顾及别人自尊心的劝告,即使做的再多,说的再好,就是没有用的。2 C" O2 \ m+ B7 f. v1 r
师父说,在处理一件有争议的事情的时候,谦虚的表达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是非常有必要的。6 G. Z! m' ^$ ]' \0 M
日期:2007-6-12 21:30:57/ H4 Y7 S! m( A6 o$ J
晚上的故事. K/ B- S6 _& R: D7 S* o s
- X& C* {2 E! x* `# [6 B 这几年来进香的客人可真不少,小镇附近的几座寺庙香火都很旺盛,我们天明寺所在的茅山并不太知名,即便是这样,来寺里的香客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 F) h/ b$ q' l* g' W& i3 M 香客来自全国各地,什么人都有,有商人,有上班族,有学生,甚至还有官员5 E8 S! s; h- }* v0 J
大部分人都会在这里为佛祖上一注香的,寺里没有专门的人卖香烛,有位山下老施主就在寺里摆上个摊点卖香维持生计,这里的香只有一种,一元钱一注。
V. J, l9 S: c' ^ 上香并不在次数,有心上香只要在大殿前的大香炉中点上一炷或三炷香就可以了。9 C/ F, x& B, g. ]& t$ H
上香时,要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剩下的三指合拢,双手将香举到眉部,冥想佛在眼前。
# L1 z* t5 E& l/ ]5 ? 如果是上三炷香,第一炷插中香炉中间,第二炷插右边,第三炷插左边。1 e8 d' Q/ F" G7 l N
上香的规矩并不那么简单,不过戒嗔也不想讲的太仔细了,只怕戒嗔讲完,下次施主们上香时又都忘记了,还是到时多请教寺里师父吧。. `6 {5 r+ H2 g
有次一位穿着很破旧的施主来寺里进香,他对师父说,他很穷,没有办法给寺里香火钱。3 y, d1 R5 C$ c) c# U' ]4 x
师父说,你已经上过香了,心意已经到了,何必一定要额外给香火钱呢?。6 O$ g0 [. K: W/ v3 |. A' [ m
那位施主却有些心里不安,觉得亏欠了我们,师父便递给他一把笤帚请他帮忙打扫寺院,并告诉他并不是单纯的给香火钱就叫布施,用身体布施也是一样。
& }5 ]+ I& K5 @: J5 m1 l# c8 y1 M1 _1 P" m 施主很高兴的接过笤帚,开心的扫着戒嗔中午才扫过的寺院。
2 V' H) N* E+ c. P, n 只一小会,扫完寺院的施主问师父,是否可以多留在寺院里一段时间,替我们做些杂事。
; G7 Z$ p" e# M6 X" ] 师父笑着对他说,用身体布施是种布施,但并不一定要局限在寺院中。1 l2 w: L U5 G# z
施主恭敬向师父行礼,转身下山。
! q v6 \) k! G1 Z+ p5 h: M5 @ 其实戒嗔还是很希望施主继续身体布施几天的,因为负责打扫寺院的一直是戒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