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8)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5-7-2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早去晚归,回来后转告他——任凭她磨薄了双唇,芊子就是心坚如铁,不肯见他。% i$ E' p' y/ W% ^2 X: m
- B6 K* O6 M" U' y% m+ B5 D
“她……她恨我?……”
$ ?+ Z, y$ L+ P. F( u- p8 t$ S& P# j7 _" P: h w' X5 r& D; C
“不。您想哪儿去了?她怎么会恨您呢?您若这么想,对她可更加的不公道了!”
7 A F4 [; D; y ?/ x- I9 T2 z3 A+ V2 i
: F5 S9 U4 a/ t1 v9 |# v “那究竟为什么……”
0 H6 K1 ~* V0 t- d% m
0 V2 z ]7 e5 f7 Z; Y& O" W “她说——她不愿拖累您。说当年她就没存过非你不嫁的想法。现在更不会这么想了。说她当年暗恋了您,她命运多舛,并不是您的什么责任。还说……”2 d7 {, ?+ K1 Z: e
! u, v" L" n8 w! A4 d9 n! ~ “还说什么?还说什么?”
& y: _" I% k% A9 \0 P3 b4 q" W
" d& p; q/ U9 Q' S/ o% J) ]- D- M “还说,您也是受了十年苦的人了,已这般年纪了,找个更适合做您妻子的女人,过几十年安安泰泰的好日子吧!说就是按八十岁推算,你也只有一万来个属于自己的日子了!她绝不忍心再拖累你一个日子……我觉得,她的话,句句都是真话,都是内心里话。我看出,她可绝不是一个善于作伪的女人……”0 m7 D$ Q) {' u' o% ?9 l5 S4 d
# Z, d- X& x9 |( N “……”
* h) r8 k$ ?5 D9 X: o/ m- v4 u3 P
7 o! n# p$ n2 i “我们以前也没太注意到那个穷村里有她这么一个女人。全县二百来个村,我们很难对每一个村每一个妇女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听她自己讲,她丈夫当年并不像现在这样儿。当年还能干些活儿。当年就痴傻到这种程度,她也不会怀孕生下双胞胎呀!那男人是近十来年才一年比一年变得痴傻的……”2 }, y% L! U% O7 H: V& j3 M
5 d$ m+ k, [6 K, c$ z “……”
- U1 x/ T6 h% ?2 u. u, r# |+ K6 c/ H6 ` h% k# Z3 B/ z$ V
“戴老师,我们妇联认为,您还是先回省城去吧!我们以后会对她家予以关照的。这也是我们妇联的责任嘛……至于您和她之间的关系,我们觉得,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当然了,我们也会经常去那个村看她。去一次保证代您劝她一次……”/ G2 p' _5 R, c, j1 m& f
/ @, u' w0 P" v" L i: V- u1 l 戴文祺在县里住了一个多星期,希望能够等到更好点儿的结果。他渐感人们对他的态度由最初的同情变得冷淡了。但是他不在乎,决定继续等下去。其实人们并没开始嫌弃他。人们都有各自分内的工作,谁也没精力和时间奉陪他将全部心思都放在某一个村的某一个女人身上。尽管都被他和芊子之间的往事今情所深深感动过……
/ ]; d, c3 e. d' X3 u7 V, q* }, B1 C# p% l
有一天省政协来了两名机关工作人员,是县里通知的,怕他因心理抑郁病倒在县里而承担什么责任。5 U4 G. |0 y D* Z: w# A
+ @3 a. G9 I) w) {/ ^ 他被接回省城去了……7 ^- n8 |& U8 ~
9 L6 l' w: b6 u; i
以后他每月都按时往那县的妇联汇款。妇联以“慈善救济金”的说法,派人转送给芊子。
6 _: G+ \! h' D$ o6 v. \
+ c' [) F7 Q$ F+ G5 H; A- X 但芊子仿佛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她拒收。她一再强调——自己靠自己的劳动,是能养得了她的四口之家的。
5 \4 L8 J5 I5 k' A
, Y- W( T! ?7 G# ^: H9 D 她给县妇联写过一封信,是用毛笔写的。蝇头小楷,工整娟秀,措辞也很“文”。信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遭命运抛掷,受悲苦摧挫者,何我芊子一人?慈可他善,救当济急。舍我一草芥女流,庇二痴子,侍一废夫,实天意耳!芊子甘顺定数,不以为劫。望勿复以慈相扰,以济相羞……
" c. T3 r. Y# o5 }( {; ?. K8 b4 E O" I2 D) [
妇联的女人们,传阅此信,无不肃然,无不扼腕而叹。都道是这么漂亮的字,这么有文化的一封信,全县也找不出几个能写得出来的女人啊!
, P' `0 f* B, F6 ~& a# U# V% A' ]) P
A0 D) i' Z/ L 她们没将这封信转给戴文祺,不愿再伤他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