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位大师的话有点刺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说,全球经济的第二次崩溃不可避免。大摩的首席经济学家罗奇则说,全球经济面临再次探底的可能性还很大。' F( y) Q+ O9 ^7 u) q$ }1 j; y
$ H( U( h7 _7 K8 X$ P! g
此时此景,这两个人与大多数经济学家格格不入的论调,多少显得有点煞风景。当前,全球经济微弱复苏,正是需要打气和提振信心的时候。大多数经济学家谈起经济前景,总是乐观和积极居多,有道是“办法总比困难多”。1 a1 F% W. C' D1 A' B5 A' _+ D/ M
# f; N5 x# E* d, f, P9 F* y: m# u 但记者认为,尽管刺耳,但是这样的警世危言还是需要的。不能因为要打气,就显得盲目乐观。 ( l( k; V" P* l5 ]+ Y( b5 Y5 ?/ m' K- |) y' U/ @5 p1 {0 S& O
环顾全球经济,积极的因素当然不少。除个别经济体外,大部分地区的GDP都实现了增长。消费者和企业的疑虑情绪也有所缓解。美国也控制住了之前令人担忧的失业率上升势头。国际贸易20%的降幅亦已扳回一半。3 }) ~' c& A' x7 x$ @9 u, a
7 p4 U( @$ [. e0 T6 O
但是悲观的因素也很多。尽管还没有哪个国家公开出现债务违约,但是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比如冰岛的国债已经被降到垃圾级,是否向英国、荷兰赔偿冰岛银行破产造成损失还有待全民公决。若是赔偿的话,每个冰岛人要背上1.8万美元的债务,因此否决的可能性很大。若是赔偿法案被否,会否引发欧洲国家公开撕破脸后的连锁反应,还有待观察。# ~7 g7 g- G/ T6 X" l
& I' W0 o, a& D6 o: h+ O/ m4 { 英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高赤字导致投资者对英国国债担忧,英国的基金遭遇大幅抛售。在欧元区,刚刚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11月份零售额的降幅达到最高历史纪录,有关消费支出将助推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希望因此破灭。/ @/ h5 w$ w) M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