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王迅雷3 {( J' p- E9 z5 w* F [5 `
「我们是否越来越肥胖了?」这正是现在加拿大人不断自我警醒的问题。
6 G* h; M6 }2 C: q* ?' X" N3 l' K" _* p8 r
本周一项本地英文传媒的民调显示,有近九成的被访者感觉加拿大人是越来越肥胖了。
- U/ N- c, q, v& i- G- e# ?0 a4 H2 V& N4 Y$ s, \3 q5 Y/ V
更重要的是,现实生活中,加人的普遍感觉是,加拿大陷入了肥胖危机,痴肥人数大增,体质下降,活力减弱。本周加拿大统计局也公布了廿年来首份加拿大国民健康与肥胖调查报告,从中显示所有年龄层都越来越肥胖,而且约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及四分之一的儿童超重或痴肥,加人平均腰围增加了10厘米。肥胖问题同时造成了全民医疗的很大负担,心脏病、糖尿病及癌症等发病率不断攀升,肥胖已是全民都不可?避的健康大问题。 3 I8 e4 n; j+ I( e8 P8 r( @
5 y5 n6 d9 @; B x) {( a# x$ n/ U% A
减少肥胖最关键是在於运动及健康饮食,这已是社会的基本意识,肥胖情况日趋严重,相应的减肥健身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不仅促使本地健康餐饮、专业健身等行业市场不断成长,而且健身运动日益走向平民社区。在多市一数百户住家楼区担任休闲活动经理的Susie,见证了这廿年来的变化。她称,以往只是在健身房举办一些普通健身班,人数并不多,只是间断性举办,现在各种名目的休闲健身班越来越多,而且常常人满为患,需要长年连续举办,包括有舞蹈班、瑜珈班、健康饮食班,甚至还有不少华人老人自行组织气功班等,大家互相之间还会交流减肥健身心得。
2 \0 C V! R3 k0 ^( b. U7 x0 M. Q% x5 l, _+ ]2 B
子女肥胖成华人父母之忧/ n/ P8 @) X- m% U7 x
* Q2 B. l- ] |8 G; G4 i0 R6 I) h虽然没有族裔性健康研究结果的佐证,但一般认知,由於饮食习惯及遗传因素,华人痴肥的情况并不太严重。传统上,华人成年人对於肥胖也大多以「发福」称之,不过近年来由於健康意识的提升,华人移民社区健身运动也发展很快,推动了华人体质提高。但现在许多华人父母困扰的是在本地长大的子女肥胖问题,很多父母都归结於快餐饮食及太长时间玩电脑。
7 T' p4 Z$ E1 D4 x/ A
& m7 L4 G. L: K% W9 H {来自香港梁太的儿子在本地出生,学业一向很好,但到了青春期因长时间呆在电脑前,就变得越来越肥胖。梁太无奈的说,现在学生出外运动时间实在太少了,饮食都是匆匆忙忙解决,喜好都在电脑上,怎麽可能不肥? + D+ q! p: u5 t1 C0 V8 E- ^ d
7 [) o) m7 q8 V9 d/ |4 g2 w/ j+ [. o% l来自广东的黄太夫妇俩人身材都不高,喜的是一子一女都长得很高大,外人还以为不是亲生的,但忧的是随着年龄成长子女就变得越来越肥胖,女儿心脏还出现毛病。黄太认为,这是水土及饮食关系造成的,华人小孩在加拿大大多都会长得高大些。现在唯有做的就只能是督促子女多出外运动,少吃油炸食物。 3 y4 y8 c& u* a Y0 c' o/ N
) M. f" f- y; x
一向爱美丽时尚的Rose对女儿有很高的寄望,甚至想让女儿未来参加华裔小姐选美,但现在问题也是出在女儿肥胖之上,14岁超重近20磅。Rose对於肥胖还自有一套见解,她称,西人普遍体型很好,所以胖得也比较有型。可是东方人一肥就是全身肥肿,特别是腿很粗,体型非常丑,所以更需要控制体型。华人子女移民後容易肥胖,一是饮食关系,还有就是活动圈子太小,特别是女孩子,父母不敢让她自由出外玩,缺乏运动及朋友圈很容易造成子女长时间呆在家中,变得越来越肥胖。 ' p5 Y6 E( b! l7 A, c" [6 \" r
1 Y$ @. s% i5 b
从华人家庭普遍情况而言,除去个人遗传或病理特殊情况外,造成子女过度肥胖甚至痴肥的原因主要在於,缺乏积极的户外运动,集体活动有限,过於追求学业,而且上电脑时间过长。另外,华人家庭虽多注重子女营养问题,但有些过度盲目「施肥」,造成子女调养不佳。还有许多移民家长忙於工作,疏於子女饮食整理,子女多以油腻快餐或餐馆食物为主,长期处於营养不平衡的状况。 $ r) X' n& ~2 C" N3 u& e3 l2 v
5 w1 T- J( h$ B- T+ d) q2 q此次加拿大统计局的报告可以再次给加人敲响警钟,同样也警示华人社区,肥胖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对於本地生长的儿童,肥胖可能造成未来人生很大的阻碍,绝不可轻而视之!(王迅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