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当亚运会第一次来到中国时,中国的民族品牌也第一次走入了亚运。以今天的眼光,北京亚运会中民族品牌的商业推广显得有些青涩与稚嫩。4 z4 N! a S: B) q# [, o
1990年“健力宝”以1600万的赞助费成为了与亚运合作的第一个民族品牌。6 Y& G* q2 N7 H: i# P* i
; D/ I: q' U0 X 0 i/ k8 S& d3 U当时刚创办不久的“李宁”集团,也成为了北京亚运会的赞助商。亚运火炬传递手服装和运动员领导奖服都是“李宁”牌。; C4 J1 c6 L' X+ N. D
6 F9 w, ~1 \7 j% \ 7 ~6 W+ p* `) H. y d6 u从北京亚运会起,中国的民族品牌开始伴随中国队一起征战各大赛场。但可能由于地域和观念的原因,在1990年后的几届亚运会中,中国企业一直没有大的动作,多以中国队的指定服装,指定饮品等形式出现。7 e9 {) G, _/ a% K# S# C
3 K' H( Q# @4 Q
, l" t/ `% T. z: w* K8 e! ]! A 9 I1 ]5 T* S& B* v % q6 e n7 @+ Q# A' e2 U- h. q& l$ G) s: P
2010年亚运会将重回中国,经过20年的发展与磨练,特别是奥运的血腥洗礼,大多数国内企业对体育推广活动有了更加成熟与理性的认识。为了在金融危机下的后奥运时代,更好的利用亚运会这个平台,大量的民族企业借地利之便,成为了广亚会赞助商。据统计此次亚运会的赞助商数和赞助费已超过了历届亚运会,而这其中以国内企业居多。至于品牌推广活动,各商家更是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精心打造。 , G; N6 ~) ]. D( `; M与昔日北京亚运会相比,今天广州亚运的品牌推广已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 k8 v' v6 {- U ?% t# ~% A6 k9 k @ 6 L: y! S u* S 1 t) {! X$ ]& u- [- M: C - x! `' `% b6 n0 d; ? 0 l. {3 J V! ~. x- t . `6 g. u' r7 T3 Y 4 u( o3 ]( I. Y8 U2 Q! M' ^! T) _TCL的“快乐亚运新视界”科技馆' }# K5 {) K, T7 \4 ~5 h' L
5 }' q3 w' R( w( D$ R' H 8 _3 |8 h8 K5 z H. L7 X* Y3 ]
2 z1 q, D- V0 O$ k2 X/ U9 J2 k4 ]2 r! k6 i! G6 c
g. d9 C) }8 d$ z3 l# U-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