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MarketWatch纽约2月23日讯】各位请注意,危险:通货膨胀就在前面。+ f: c3 G, N$ w3 t) ]: b+ l! }
6 J4 b! R6 `! F# K7 G 本周晚些时候,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在议会面前就这半年的货币政策做总结报告。在这一报告当中,他很可能会花很大的篇幅来向议员们保证,让他们安心——联储会让充足的流动性在美国经济体系中再多呆一段时间。, V- B$ N1 l/ T5 x3 K
) ?# x) D9 j. A4 w
虽然这种做法从政治面来考虑确实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伯南克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却是恰好相反,现在再不踩刹车可能就来不及了。8 o" K7 |/ m+ B' r1 T# O" Z
6 D' @& h$ p( [" W
诚然,失业率仍然是居高不下,而企业的产能多有剩余,但是事实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通货膨胀还是回来了,哪怕你第一眼看去,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变化中还感觉不到这一点。# X8 Y& k" v$ K z+ p
# \, x z+ j2 G
然而,若是你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再进行一点细致的研究,你就会获得和第一印象全然不同的结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在于,我们必须整体观察这一指数,即将食品和能源的部分纳入考虑。: T( }% K$ R, a0 e
" V, n! u4 g9 v" c 专家们强调的所谓“核心”通货膨胀率是不计入食品和能源的,但是这实际上会产生很大的误导。原因非常简单,对于消费者而言,食品和能源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9 k+ e- \8 S3 G C# u
% }' o( i1 M3 ~ 在现实世界当中,我们身边一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已经在上涨了,而且有的还涨势强劲。一家加利福尼亚保险公司宣布将保费上调39%,搞得自己声名狼藉,但这就是现实,而且涨价的地方也远不止这里。很多东西的价格都在上涨,而且与此同时,很多商品的包装都在悄悄地缩小。6 \" r: c1 m% ~+ t& I8 E9 n2 j
9 p8 V8 S8 P- f U8 h
涨价的东西离我们并不遥远,相反,它们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处。除开能源之外,还有食品、健保、交通、地方税等等。当然,我们还可以加上电话费和上网费、化妆品、护理产品,当然,还有理发的费用(我自己理发的费用还好,只上调了8%)。
7 u2 |/ F- `* L+ Y9 F0 X0 a; x3 T% ^) M# {* k
然而,这些遍布我们生活当中每一处的涨价却被其他的一些东西掩盖住了,因为与此同时,另外一些东西的价格在降低,而这些东西的单价往往又非常可观,比如住宅,比如汽车,比如移动电话等。问题在于,降价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每天都会花钱去购买的,而涨价的东西却属于这样的范畴。
7 i! I l% c" Y" V& q5 ?* \' @1 ]- t+ l0 Z! J3 V# c
可是,由于这种物价并没有上涨的假象,消费者价格指数看上去便也在控制之内了,因此,联储也就觉得他们还不必要立即收紧银根。
. [3 T1 D- ^/ q) j6 Y6 N- a* X ?
2 q: T6 h8 O9 A, c; L# } 那么,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何以会在眼下这样的当口上涨呢?
3 { \7 p& K- s. g
: w; }4 d- k" g; M3 B 其实,这也不复杂。现在,我们已经经历了连续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长,而与此同时,销售面仍然是一片疲软,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想要追求利润的企业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涨价。
6 ^# t2 `( D p! Q
; y+ B6 o0 o$ j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明白的是,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其实都是没有什么弹性可言的。换言之,很多东西,哪怕价格再高,人们该买也还是不得不买的。企业显然也相信,消费者将默默接受更高的价格,而不进行实质性的抗争,毕竟在这方面,他们也有过成功的心得。+ [7 E8 E, V' }8 A2 M
+ \3 g; d/ o5 |0 [# E. P6 K! G' E$ ]
毋庸赘言,还是有一些消费者会抗争,迫使一些企业退后几步。不过,归根结底,宏观上说来,一旦涨价的攻势启动,大多数企业总会变换各种方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
+ {) h8 P5 l$ a l5 B1 U& E* b8 m K
1 l' n$ B: D1 O Y 正因如此,我们才强调,联储主席现在正该履行他的职责。现在就动手,时间还不算晚,我们还有机会将一场小小的通货膨胀扼杀在萌芽中,使它来不及成为心腹大患。
O8 E9 e- d& |7 \ K6 B/ E) n" g
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说得好,“通货膨胀总归是一种货币现象。”) }* Q+ j6 [& h1 z& y9 ?
7 ~* z1 ^" I6 D
(本文作者:Irwin Kelln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