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0-5-7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钻石小猫 于 2010-5-7 12:47 编辑 ) ]4 q ]0 g6 y- h5 M
! B# r U% W7 `, Z) h钻石小猫% G, _0 J# ?, h1 h( B% N+ v) h
第一回 雷老师英年早逝 姚班长随父升迁, Q% u( J" d& j! C* B, a* n) Q
/ u, O3 G" _1 G 初三下学期班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班主任雷世杰老师得了胃癌,很快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才只有四十岁,孩子还在上小学。另一件事是姚峰转学了,他的爸爸从乡水文站调到了省水利厅,好像是他爸有个大学同学在水利厅出面走了路子,他也转学到了武汉市东湖中学。一时之间,班主任死了,班长走了,在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大家都无所适从了。学习也放了鸭子,课堂纪律一团糟,在随后而来的中考面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当时六门课才考了三百三十分,其中英语只考了十五分,多项选择题我全部都选D,基本上是一题都不会。中考落榜以后,也没有别的出路,只好在家里务农。记得是八月份的一天,我挑了一担猪粪去田里,在田埂上碰到一个女同学,她告诉我姚峰考上了湖北省重点中学--华师一附中。那天晚上,我平生第一次失眠了,难道我就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活一辈子吗?我对自己说不行,我不能这样过一生。我要象姚峰那样考上重点高中。我说服了父母,换一个学校再读一个初三。九月初,我又背起书包走进了教室,这个新学校学习风气和教学质量都要好一些,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我终于以压线的分数考进当地最高学府---县一中。重点中学里日子也不好混,班上都是从各个乡镇考上来的尖子,我拼命学在班上也只能搞一个中等水平。好的时候排二十几名,差的时候三十多名。高三下学期,学校有一个保送上大学的名额,是去恩施师专历史系(大专)。恩施师专的人到学校来挑人的时候,学校舍不得把尖子生给他们,就把我和另一个也是水平中等的同学推荐上去,两个选一个,结果我落选了。回家把这个事告诉我爸爸的时候,他好大的失落,山里娃一辈子能吃上个商品粮,那就了不得了。随后而来的高考,我发挥得还可以,高考成绩在班上排二十一名,是我历来最好名次,其实倒不是我考好了,而是班上有几个尖子考砸了,落到了后面。但是我的高考分数离重点本科线还差十分,上恩施师专倒没有问题,上好大学就不行了。我当时听老师说如果是定向生可以加十分。如果这十分能加到我身上,我就可以上重点本科了。我一路小跑回到家,跟我爸爸讲了这个事,我爸爸一个农民,一辈子都没进几回县城,也不知这个事该怎么办,还是我妈脑袋转得快一点,说村里有个人的熟人在县教委上班,先托村里人的熟人问一下。很快消息反馈回来了,说是我们县是国家级特级贫困县,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有照顾,每年上大学有两个定向的指标,文科一个,理科一个,今年理科那个指标已经被县教委的何主任的公子占了,现在只剩文科那个了,今年县上干部子弟参加高考的人数少,即使高考的分数也相差太远,这个文科指标就剩下了。那个熟人说要我们买点东西活动一下,还是蛮有希望的。爸妈一听,连忙把家里十几只正在下蛋的母鸡捉起来,便宜卖给了鸡贩子。然后买了几条红金龙香烟,几瓶白云边酒,加上一些乡里的土特产,由县教委的熟人带着,跟教委的正副主任,管事的科长等等送礼。这个事最后搞成了,我顺利地到省城上大学。以致若干年后还有人说起,说是自从七七年恢复高考以来,县里那两个定向指标就一直被县里的干部子弟垄断着,只有某某年有一个例外,让一个乡下娃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