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8|回复: 2

购并潮其实是恶兆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8-25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周一,似乎是购并上帝苏醒了一样,一股浪潮突然兴起,在三块大陆上一同发动了攻势,着实有些让人吃惊。不过,所谓“咬人的狗不叫”,如此高调的购并大合唱,反而会让人产生色厉内荏的观感。) [8 _% P& i' T7 a" E1 p. q7 N
# R0 b8 i& h8 U: x+ `
  市场也确实是一派怀疑的态度。惠普(HPQ)突然宣布加入对数据存储技术提供商3Par Inc.(PAR)的争夺战,报价较之收购对象周四的收盘价足足高出了120%。不过,对这件事投资者似乎还并没有特别重视起来。在很多人看来,惠普就像是一个什么都想要的孩子,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错误的事情,他们觉得这一次可能也不例外。
% f3 n! U) e1 _& Z1 U. \4 s0 }: E9 ?5 z
  不过,对于英特尔(INTC)上周对McAfee Inc.(MFE)做出的狂热表态,市场也不怎么感冒,就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了。看起来,投资者似乎是在对当前的具体环境有所不满——由于联储的货币政策,融资成本极低,那些想要寻找成长机会的大公司便可以不顾一切,为了收购有助于成长的资产,什么价格都愿意掏,因为他们知道,反正自己可以很轻松地在债市上获得融资。6 Y! k* [( e  ^, ^0 |

4 J7 J: P/ h+ e, ?- e, i3 d  流通游戏; x6 T. z$ }  Q& b9 e2 D) T

" x& b* J, _/ U* L3 u  然而,机构投资者的态度却是非常值得玩味的。事实上,他们是正在利用当前的行情在高位上退出市场,锁定自己的利润。假如情况真是如此,那么这显然是针对未来几个月的一个不吉之兆。7 m3 u5 A! t# T' H3 N4 f; ]
/ }7 t6 |$ I1 `7 w7 w
  说起来,现在所发生的事情本质上说起来其实多少有些可笑,只可惜,谁也无法笑得出来。% N1 I' \1 B: S  Z0 \! D; `3 h
( R9 c4 y2 L" m0 [" Q! J1 D3 w* o
  上周末,主流媒体都在谈论那些保守的年长投资者的选择,他们已经放弃了股市,正在将自己的退休资产转入债券基金。然而,他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尽管自己的这些投资当中相当一部分确实是投入了国债,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是投入了企业债券基金。
% N; E4 p6 v0 I; G9 |0 C- `7 P& d* @7 V: C6 n' c, C5 t7 N1 j
  这只能说投资者多少有点幼稚,难道他们以为债券基金的经理人会将他们的投资送到火星封存起来?当然不是,经理人们必须为这些资金找到合适的出口,而他们又不必受什么约束,自然他们便会将资金交给那些企业,尽管后者恰恰是这些寻求安全的投资者千方百计想要避开的。
9 x+ _4 l6 l2 X" |. t* z% I. @6 m
  于是,经理人们允许IBM(IBM)这样的老牌科技公司轻松完成债券再融资,而三年的利息只有1%;他们允许前途难测的摩托罗拉(MOT)考虑推出百年债券;他们允许家得宝(HD)这样局面一团糟的零售商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股票回购,尽管许多研究都已经证明,这种行为对于股东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经济价值。(家得宝在过去十二年间确实一直在回购股票,看起来这样的做法应该会对股价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现实是,这只股票的价格十二年来几乎是在原地踏步。)
' N* D" _3 t7 J1 B& |7 |' R
+ [4 J7 [; t" K! _& F6 B) e5 {  归根结底,我们在信贷市场上所看到的,是一个超级宽松的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散户投资者的恐惧情绪——于是乎,资金便循环流向那些乏善可陈的企业,那些对增加这个国家的财富最没有帮助的企业,他们对这些资金的使用方法几乎帮助不到任何人,除开他们自己的管理团队。, @* \" I3 q" s( @7 S* D) F% D1 B

( X% d; R2 d# o  L3 q  信心受挫, g7 a& x  p9 g+ M0 v3 n  `3 R
! V2 R) d" W# u* j- N
  近期以来,在许多情绪低沉的市场上,都在发生着类似的自相矛盾的故事。有人可能会说,市场的倦怠是因为夏季的缘故,但这个借口未免太过陈词滥调。事实是,联储正在努力将资金塞进银行家和债券持有者的手中,希望这些资金可以变成建设性的贷款,然而遗憾的是,现实事与愿违,资金最终是彻底拥挤和堵塞在了一个充满扭曲动机的,浑身毛病的系统当中。2 J2 X2 B- S4 `) ^) S
9 G' a* e* R$ y3 H* `4 U1 }
  例子不难发现。WJB Capital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月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现代信贷市场历史上债券最理想的一个月份。正常情况下,我们是应该为此欢呼庆祝的,可是当我们看到企业正在大手大脚地浪费自己得到的资金,将其滥用在不值那么多钱的收购对象身上,或者是用来给管理团队加薪,用来回购股票,我们就会明白,那些按照正常逻辑应该出现的好事实际上并没有发生。
; }3 k' n  b5 _" m# o$ e3 a3 |0 z* s3 V' g2 r
  我们原本期盼着这些资金能够用在厂房的扩建上,用在新店面的开设上,用在研究开发上,用在更多新人手的雇佣上,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像惠普这样的企业已经做出了表率,他们实际上是将资金用在了各种财务技俩当中。这样的一个债券牛市又能走多远?事实上,我认为,情况早已恶化到了多数人还没有充分认知的程度。每一天,这些浮华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购并消息都会攫取媒体的头条,我们却看不到关于企业开发新产品或者是布设新生产线的新闻,这只能让投资者最后失去信心,让他们认定那些决策者们已经忘记了该如何去做正确的事情。! t8 _2 D+ ~3 C% ?( Z% i6 T* n4 m
) S$ }+ f  J. H6 g2 k2 E3 X
  看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局面吧。我们据说现在伴随着复苏一同走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当中,我们受着超过史上任何时候的财政刺激的眷顾,可是英特尔和惠普这样的企业却没有进行建设性的投资,他们发现——同时投资者也发现——他们的成长速度已经见顶。他们确实交出了不错的利润数字,但是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内部的成本削减和再融资,现在他们正考虑着未来六个月和十二个月的问题,为此设计着种种障人耳目的伎俩。他们的决定是打购并牌。
( o) [$ @- {# ?1 H0 ~- ?
% @4 W0 Y) U8 e6 Z% \. T3 ?  我们之所以会突然看到大量购并交易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便在这里,而人们之所以会对这些交易的前景表示怀疑,最根本的原因也在这里。对于成熟的企业而言,自己创造成长动力和购买成长动力相比,还是后者来得合算。 然而,投资者却已经学会了怀疑,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研究,这些研究都证明,那些被看好的购并交易其实很少能够真正创造出最初所许诺的美满结果,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成本削减,也没有多少协同效应。事实上,这样的交易更常见的结果是成千上万人被裁员,是管理层不得不长时间与消化不良作斗争,而无法将更多的时间和预算投入真正的正途。
$ F' F& p# }  i5 Y. R& v0 s! ^
" `5 R7 u2 f: d. I8 x& X  当然,现在还有时间,企业还来得及去做那些真正有意义的决策,而债券牛派还可以因此而给予他们丰厚的报偿,只是剩下的时间确实已经不多了。很快我们就要进入第四季度,到那时过去一年所犯下的种种错误就将彻底浮出水面,而关于明年也就只剩下了警告,而愤怒的投资者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他们很可能会迅速关闭信贷的闸门,就像他们因为同样的原因迅速逃离股市一样。(子衿)
鲜花(62) 鸡蛋(0)
发表于 2010-8-25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10-8-25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kanka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24 00:04 , Processed in 0.08299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