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6|回复: 2

[加国新闻] 为父母团聚移民,我们该不该去游行?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23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金子 $ i0 z" h7 P- [
身为一个海外游子,无论你的事业多么成功,无论你的生活多么精彩,远离故土,远离亲人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大的遗憾,所以很多人在事业稳定,安居乐业之后所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国内的亲人移居到自己的身边以享天伦之乐。而在所有亲人中最令人牵肠挂肚的就是生养了我们的父母。 9 w$ d2 L" K# O

' E9 U- }5 d- z, P作为一个移民为主的国家,往往出于人道方面的考量,会加设此类移民以满足为人子女及为人父母者的心愿,加拿大也不例外。加拿大移民局每年会制定一个总体的父母移民数量,这个数量是对全球所有的申请者都有效的。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这个总数拆分成配额的形式按地区进行分配,然后再由移民官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审批。
) ~$ \+ A8 U1 D+ _: j! G4 Y! U: m( p, G0 A2 U: H
这个方案听起来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在于你如何平衡各地的配额。因为排除移民官自身的工作效率及个案复杂程度等影响甚微的因素之外,此类申请的审批速度,也就是申请者等待被批准的时间长短实际上最终主要取决于配额的多少。配额多,速度就快,而配额少,速度就要差了很多,相应地申请者需要等待的时间自然就要长很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配额的公平与否对申请人至关重要。
. S: [( }: O. w  r3 V7 r% y4 b. U% h+ _
然而不幸的是,根据对各地申请速度的比较,这个配额的分配似乎并不公平,尤其是对中国大陆的申请者。目前欧洲地区父母移民申请处理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香港是一年半,印度新德里是两年,而北京却需要等上6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种漫长的等待有时对人的心理真的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 n# {8 y( l; J! J1 o  i* s0 q+ P8 [# S! P' L  M2 N1 V
其实单纯从数理的角度来讲,按照申请者比例来分配是最公平的一种手段。当然移民局不是计算机,只会从数字方面来考虑问题,他们制定配额的时候肯定会融合进一些具体的社会因素,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可问题在于公众对于配额的制定依据并不知情,而且即便有其它因素需要平衡,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异是无论如何也交待不过去的。 ) l4 p5 Z3 _2 U3 x- F; O( t

  _) ]' X  k2 X5 U于是就有网友发起了对这种不公正进行抗议的游行。面对着如此不公正的局面,这个游行示威的举动应该说是很有必要的。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可以用合理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心声。 ; i* e) @0 O& }7 _

) Z) T% W) j# s, a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有赞成的,必然就会有反对的,所以尽管支持此次游行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可反对的声音也不在少数。而反对者们所反对的并不是针对此次游行示威的起因,他们也认为这种不公平的确存在,他们实际上是对父母移民本身的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一是针对申请者来加拿大的目的,二是对于申请者来加拿大以后生活状况的担忧。
3 G" n' z# R* p% |
$ N5 g5 \; I1 }- ?首先,反对者认为,因为有很大一部分申请者来加拿大的目的就是为了领老人金,而目前对于担保人的收入要求过低,所以收入高的纳税人相应地就吃了很大的亏,起码应该将担保人的收入水平提高到年收入10万以上。
6 R% [1 j* k: m9 m0 ?9 k" x; p3 b6 f3 i4 p# O5 G; ^
对于此条理由我个人却有着不同的理解。老人金毕竟得是10年以后的事情。在这没有老人金可领的10年里,他们不是靠空气过活的,他们也要穿衣,也要吃饭,说白了,他们首先得要在这里消费10年才行,腿脚灵活的,还要想法做做工。即使仅仅给自己的子女看看孩子,做做饭,洗洗碗,那也是对社会做出的间接奉献,因为子女们在解除了后顾之忧之后,就会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9 u4 w' H' ~; r7 v/ ^0 i$ _
  f2 k9 v* N! a4 \' _再者我还是相信单纯冲着老人金而宁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的肯定不会是大多数申请者的真实想法,而子女之所以强调这个方面主要是想给老人吃一颗定心丸,能够在这里安心的颐养天年而已。我们不能否认有一些人就是冲着老人金来的,对于这少数人,我们只能用尽量完善的制度来进行约束,而不能因此对大多数的申请者进行责难,这对他们是非常不公正的。
6 W/ H  f: V4 b5 Q7 ^# g; x6 o" q6 ~. \6 A
担保父母移民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担保人要具有一定的收入水平,这样才能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对父母的生活有所保障。这个收入标准实际上是权衡了整个社会的综合生活水平得出来的。实际上自2002年新移民法实行以来,根据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及工资调整情况,移民局已经对此标准进行了六次的上调。因此可以说目前的标准已经反映了当前社会的总体收入状况。 % F# O6 b# x1 R  M9 o5 @* \9 J

' F( H! m3 a) J& X至于那个将标准调高到10万以上,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社会负担的建议,我相信至少建议者的收入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所以才会有此建议。即便我们不提那个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美德,单纯从这个建议本身来看,实际上最终是会把每个建议者自己逼近一个死胡同的,因为那些年收入20万的人可能会认为即便你收入10万也还是占了他们的便宜,所以他们最终会建议将标准调到20万。依此类推,30万、40万的延续下去,最后就成了你来我往的擂台赛,而前面的人却都成了牺牲品。所以一项福利制度的制定还是要让大部分人群获益,最终才能存在得长久。 6 t. S3 k5 G9 d+ c5 j% K# H

# q1 I- P- s! C4 }另外还有一些反对游行的人士认为,人情世故很复杂,婆媳关系、翁婿关系都极其难以理顺,与其来了后鸡飞狗跳,不如防患于未然,所以不来也罢。 ' U0 R0 W. ^5 [5 T0 F! V! V8 J

( U/ C3 @8 ^: t) j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是事实。可是现实生活中能够和睦相处的家庭肯定还是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否则这个世界岂不乱了套?当然居家过日子,锅碗瓢盆擦擦碰碰,有点小摩擦都属于再也正常不过,因为这点小问题而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的毕竟少之又少。所以我们也不能因为怕噎着,最终连饭都不吃了不是? & c: w" z( a) K; r' V
: z* s/ \/ U/ x9 D
上次跟随一个旅行社去美国旅游,车上竟有一半是来自中国的老年人,他们是来自一个本地的老年团体。看着他们幸福的神情,载歌载舞的言行,还有每天一大清早在宾馆外面打着太极拳的悠闲姿态,那一刻心里除了羡慕还有一丝丝的感动,正是有了做子女的那一份孝心,才会带来他们今天如此快乐的心情。 4 K9 u* B+ k- Z  T" B/ f% P- h4 G
2 I  ]+ x% \& T! A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老人们在国内其实已经有着不错的生活,很多人也是因为割舍不下对儿女的牵挂才会千里迢迢移居到异国他乡。引用某位网友的话来说,如果中国的护照也能够像加拿大人到美国那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而无需那些纷繁复杂地签证审批手续,谁还会如此费心费力地来做这个申请呢?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讲,他们能够来,他们愿意来,这应该是我们每个做人子女的福份,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个游行真是应该去的,不管我们是不是有着此类的申请。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23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什么时侯?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24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7 18:29 , Processed in 0.09810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