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与以前的国债拍卖不同,周一进行的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拍卖的结果并没有传递太多关于美国经济的信息,因为作为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量化宽松”(QE)努力的一部分,联储已经开始购买美国国债。) d$ {; A' `6 L: F3 C8 U9 I
- Q: y$ y) M9 K) f2 T) Y" n# i 直到近期之前,美国长期国债获得大量竞标还是一个有利信号,说明美国经济强劲。但是伯南克正在购买长期国债,据说是为了让美国经济恢复强劲。
% x$ N/ Y( }5 G2 j( u) E5 w6 B- v, ]/ q1 E* T
这让许多人陷入焦虑,而下述消息显然也无济于事:联储可能最高支出8000亿美元购买国债,而非最初提出的6000亿美元。
' V/ e3 v: ], u" K. K6 h3 q9 c) s b1 X/ y; E6 U& Y
即便联储的目的确实是刺激经济、推高股市和压低利率,伯南克政策的实际效果仍可能是为美国不断膨胀的债务进行铸币,即印刷新货币为赤字支出提供融资。) a$ Z' X5 }4 O! D( G- p
+ t9 m( R% z% F
过去两年来,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即其购买的债券和其他工具——已经扩大两倍,达到约2.25亿美元,然而伯南克似乎丝毫不为所动。他还否认联储在2003-2004年的宽松借贷吹起了房地产泡沫并从而导致2008年的崩溃。在那12个月里,中央银行向大型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利率仅为1%。$ f, p3 O/ h- _2 H
5 u4 A; g1 _* _
如今,在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附近两年以后,伯南克仍然没有表现出任何通胀忧虑。相反,他还在大谈通缩的威胁。( H! u+ o8 U9 z! ^
% s7 v6 R7 s" U
然而,作为通胀的可靠指标,大宗商品价格和货币汇率正在发出前方存在危险的信号。
' b/ ]* w# r8 E# m) `0 x6 Q7 G3 j0 _3 E5 l% j
油价正在逼近每桶90美元,贵金属则在不断创出新高。包括铜、橡胶(32365,570.00,1.79%)、小麦(2579,-5.00,-0.19%)、燕麦、猪肉、咖啡、蔗糖和棉花(26815,605.00,2.31%)在内的一篮子大宗商品过去12月来已经上涨50%以上,这也是一个响亮的通胀警报。3 }' m+ F. ^7 v$ F
6 t5 _' M9 P9 o
怎么可能是相反呢?当制造商的成本上升(我们已经从大量指标中目睹这一点),消费者物价的通胀就不会太远了。在美国存在贸易逆差和华盛顿推动美元对外国货币贬值的情况下,物价怎么可能不上升呢?
6 w' W: L% x! I% ?3 f
" v3 [' k: K3 p9 X- r! t5 I: G 通胀和货币贬值必将最终推动利率走高,这些对美国消费者而言全部是坏消息。但如果伯南克的政策被广泛视为债务铸币和货币印刷,真正的危险就是美国出现清偿力危机,最终摧毁美元并引发全球金融混乱。! i2 B& f; y e" F- K
& q" P+ V% C% e! H( z( t7 T; ` 下面是危机可能的展开过程。$ r! Y+ X4 k5 t, I5 N3 ]0 u4 f
[! f: O4 T7 D; B7 }0 P6 h& ?
对于被公众持有的大约9.14万亿美元国债,目前财政部每年支付的混合成本大约为2.45%,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低的利率。但是通胀和美元贬值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投资者要求更高回报。) o3 C; }% }9 e, g
! ^2 N; V& |4 z7 Q
如果利率逐步回到5%左右(当前成本的两倍和接近历史均值),那么这种负担是可以管理的。但如果出现信心危机,将会导致债券收益率和利率急剧飙升。! k+ k3 m6 y1 U
6 V2 B5 \5 G& H+ w 我们正在日益逼近两种可能触发这一危机的境况。一个触发点将是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膨胀到非大幅折价难以有序清算的地步,另一个触发点将是美国国债的无序(失败)拍卖,即投标人预计风险超过回报故而转身离去。, r, L0 T$ W) V) s
' |+ B9 _) X. S2 b
这样的危机可能意味着联邦债务的服务成本(即还本付息)将急剧飙升,从而触发螺旋性下坠的流动性危机,最终美国政府无法为其偿债责任获得融资。4 S$ q) @1 Z8 G3 {3 D
1 V! e( D0 i* B X9 t
尽管德国和欧盟能够救援希腊和爱尔兰(到目前为止),但没有谁能够救援美国。
# L7 E2 K( R0 i: @0 |' B& n
) A2 n/ L( S- k* `7 V) [ 怎么办?明年1月,新国会必须不单单着眼于真实赤字、债务和支出削减。我们需要更大的联储透明度,比如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公开审计,实施压力测试以评估利率急剧飙升可能带来的冲击。
: F9 g/ d6 j/ V( o; B& B- W$ {6 ?: F, s- N- X0 B7 ?
结果可能很糟糕,但唯有残酷的现实才能赢得公众支持,让大家做出必要的牺牲来避免美国走到债台高筑触发清偿力危机的拐点。(诚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