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5)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3-4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迭儿 于 2011-3-4 22:11 编辑 4 n, V1 g1 y. x3 P$ r
# R$ e' D. K# N9 b& D: m* t* G5 c在网络上,盛传“hu77”造句,利用“胡主席一行到____看望,看到____正在____,胡主席亲切的跟他拉起了家常:‘每年____多少次 能不能承受的起 ’ “77次,承受的起。” 胡主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的句式,众多网友造出了各式各样句子:涛哥一行到重庆视察,看到官员们正在唱红歌,涛哥亲切的跟薄熙来拉起了家常:“重庆的同志每天要唱多少遍红歌啊 身体能不能承受的起 ” 薄熙来大声说:“我们一天只唱77遍,承受的起。” 涛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s* S! J' f) d3 c5 j' a" E 涛哥来到乐清看望,推土机来来往往,涛哥轻轻的握着司机手,亲切的同大家拉起了家常。 “每月碾死多少上访人啊 能不能承受的起 ” “每月只接碾77个,承受的起。” 涛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 \) E: O9 K( v- c. c
& R, E- r5 {' X" h涛哥来到某市某局,轻轻地抚摸着局长的手,亲切的同大家拉起了家常。“我们一年要出去国外考察多少次啊 能不能承受得起 ”局长说:“一年只考察77次,承受得起。” 涛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6 d6 q9 W: Y' J1 j
9 A, x$ ?) A9 f! U+ ~% C3 k涛涛来到拆迁办主任家中,亲切的拉起家常,涛涛问道:主任你每月拆多少间房子,能不能承受得起 主任说说:一月有77间呢,承受得起。涛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9 K& X4 s. P; l; h& Z! o' E4 q7 `, g2 X( H
涛哥到中国政法大学视察。涛哥轻轻抚摸着萧瀚的手,亲切地拉起了家常。“我女婿那个新浪审核那么严,删了你不少微博吧,转世多少次啦 能不能承受的起 ”“转世77次了,还能承受得起。”涛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萧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师,在历次公共事件中,从“孙志刚案”,到“刘涌案”、“黄静案”、“畲祥林案”,屡屡能见到萧瀚的身影,后被停课,引发关于学术自由的讨论风波。——编者注)
, E' K- ~/ J: U 涛哥一行到当地有线电视监控机房看望,看到同志们正在紧盯屏幕、辛勤工作,涛哥亲切地跟一位工作人员拉起了家常:“每天要切多少次迎客松 (中国领导人会见外宾时背景常出现迎客松画卷)能不能承受得起 ”“77次,承受得起。”涛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x. I* H' e' Y. L: v1 E* [6 W- @' {; _2 N9 N4 n3 I0 F. P
涛哥来到腾讯公司,亲切地跟马化腾拉起了家常:“每年做多少艰难的决定 能不能承受得起 ”马化腾说:“一年77次,承受得起。”胡主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s; S) l, G* {) a S P. ^; v8 n7 N
涛哥来到北邮视察,轻轻的抚摸着方滨兴(被认为是中国防火墙之父)的手,亲切的聊起了家常。 “一年要升级多少次 能不能承受得起 ”“一年77次,承受得起。”涛哥欣慰地笑了。# k; D. [# H; ]& W$ L
胡哥来到路边煎饼摊老板的家慰问,亲切地拉起了家常。每个月被城管追打几次,能不能承受的起答:77次,承受不起! 胡哥露出欣慰的笑容。……: R5 U0 \8 J1 }7 l& n
其中不乏针砭时事之句,有网友评论,这“是一种愈发强大的语言解构力量:因为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任何一位政治人物都是可以被公开评论的。以前的语言解构力量还没有涉及中国社会权力金字塔顶端的人,现在渐渐浮现,虽语言稍显重复,但乐见此事发生。”+ L! D4 d! X2 C% i( J1 M7 p$ F7 w
' b) F# N( N6 H- \
12月30日在中国官方电视台全国播出的一个新闻节目报道,胡锦涛前去探望最近搬入北京政府廉租房的郭春平母女,交谈中,郭春平透露其租住的45平米(平方公尺)的房子每月仅需要77元人民币租金(约11.6美元)。但在北京,类似住房月租至少要2,000元人民币,因此很多网民都表示郭春平的话难以置信,并怀疑整件事根本就是假消息。但这件事的真实性后来得到证实,但在很多老百姓都认为楼价过高的时期,此事在网上引起广泛质疑与猜测。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表示,此事反映民众对国家媒体诚信的质疑。这与政府多年来惯于歪曲或隐瞒事实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