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Raspberry 于 2011-8-2 14:58 编辑 7 M0 p: J; u4 j- H/ O
, f2 T8 l& k& H' ]( r3 q$ V
豆角徒长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0 @7 _$ ?5 H r; h" ^ m$ `( y, `; Z1 j
越夏蔬菜在各个时期出现徒长的原因是不同的,实践证明大棚豆角在越夏时事最容易引起徒长的,主要原因可归为两大类:
8 d ^- E8 [9 I8 j# S" F! s
+ d9 M7 M" `1 Y1 U9 M r# @; b- H) E2 ] 一、苗期徒长引起秧苗徒长的主要原因温度过高,尤其是夜间温度过高,呼吸消耗过多时更易发生。此外,氮肥和水分过多、播种过密、移苗不及时等也容易引起秧苗徒长。苗期徒长可分为以下四类: 8 v+ A, C. S: `' f4 P6 s2 @, `
/ t7 p# b/ r4 U2 z. D# w, P E2 o ①出苗到子叶展开期是最容易引起徒长,这时的徒长主要是由于播种过密,出苗后又未及时揭去覆盖物,使幼苗过于拥挤。 & l. H ~3 q8 {9 F
: M- J3 U' i* J' Z! a4 k, H ②出苗后未及时降温,也容易使幼苗的上胚轴伸长过度,出现徒长。
+ j3 h% T9 F- E0 u- b: i+ ~9 p ^9 u/ U0 P7 |' q4 w
③子叶展开到2-3叶期,未及时间苗,或由于温度过高而又未及时假植(移苗进钵),使秧苗过分拥挤而出现徒长。
j2 m5 R6 B6 y. I
& {, ?& i- X) Y) p$ I3 _4 { ④假植缓苗后到定植前,由于苗床内土壤和空气湿度过高,营养土氮肥偏多,而管理上未能及时通风透光、排稀拥挤的秧苗,也会出现徒长。
" m/ T0 B7 n- a) k: [7 m0 x6 F% X6 Q! ^7 L
解决方法:
% S, n6 Q" i8 f% K
, ]/ k. n) d" |$ s4 u' w 1.播种密度不宜太大,以免出苗后幼苗拥挤。同时,出苗约有30%后及时拆除地面覆盖物。
1 ~& V! }: F- t) G
1 K: J( W5 ^6 o' f: ?: @" g 2.及时间苗和定植。
2 U& ~+ {0 i/ Z7 i1 W6 q3 |# [ Q" d
3.加强通风透光,控制温、湿度。在秧苗出土后、定植前均应进行通风透光、降低温湿度,加强低温锻炼,控制秧苗的过度生长。 T' @% z. L6 K) g: K/ G
' c) a, H) `# J1 F9 F0 A% a 4.合理进行肥水管理。营养土的制备中,应该注重磷、钾肥用量,控制氮肥用量。苗床内严格控制水分和追肥,需要追肥时,不能偏施氮肥。 ( n1 G( J2 y" ^, g( j0 {
7 x) e: }1 b" n2 C 5.及时间苗。定植前20天左右,秧苗常常出现过度拥挤现象,此时应当适当移动秧苗,使大小秧苗分开,并扩大单株的生存空间。
2 a& A0 D0 n8 S, w6 y( `' x
- ]1 D# Z/ M4 a) [+ { 6.药剂控制徒长。一旦出现秧苗徒长,除了采取上述有关措施外,还可用50%矮壮素2000-2500倍液喷雾。 7 c( _, }/ A% U8 T. ^
/ P; v& R( L% R7 c1 X3 L 二、植株徒长造成植株徒长的原因同样包括温度、湿度、氮肥过多或营养过剩等因素。
# S2 ]0 U& x& g7 K5 x0 H; H, n: e7 h) C% i) w
解决方法:
, s% a( w, {6 {. y
/ g6 M" y. I$ x) j9 v4 L 1.少施速效氮肥:各种作物在栽培过程中,特别是结荚期,往往因氮肥过多,造成长势过旺,落花落荚严重,使得营养生长过剩,而生殖生长不足。因此,施用氮肥宁少勿多; / X9 f# x, ^2 Y
6 x$ @4 e9 }4 J
2.营养调控:根据腐殖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在一定浓度下能控制生长势的特性,结合防病治虫,添加助壮素、矮壮素等激素药物效果好,且果正色纯,产量高; 7 T& l2 z0 @% F3 L% X
5 K6 A$ D4 N4 |
3.划锄断根:当植株长势过旺时,可采取“划锄法”.一方面增加土壤透气性,另一方面可使部分根类断掉,有利于次生根下扎;
: Q5 L [# o3 m5 X! P! ]0 U9 C6 x0 f- N' b& I8 B; K5 i g
4.小水勤浇:满足作物需求的同时降低土壤湿度; 7 a C1 Z9 x' s! n# G5 U' D0 i
# F& v# s# h r9 k 5.遮阳网等辅助措施降温
b" b3 s8 J7 m8 }8 i. e1 q7 ]/ i, [8 x$ ^) `# X# v
http://www.lz-agri.gov.cn/Articl ... 18083237_11196.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