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儿性教育方面,我们以为京沪走在了全国前列的时候,殊不知,就在郑州,一所幼儿园自2008年起已经开始上性教育课,并利用“真人”布娃娃讲解性知识。(8月31日《郑州晚报》). Q1 B' w0 S. v0 m* V8 e+ t
近年来,关于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不仅“非礼勿视”等儒家思想被视为道德禁锢屡遭批判,一些大中城市更是争相建立青春期教育基地、推出性教育教材,正视青春期性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但是性教育从青春期延伸至幼儿园,笔者认为有点矫枉过正了。 + x v0 k( q& K' }: J+ B/ F; ^一是操之过急。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当务之急是练好两项本领:一是学会衣食起居,二是启蒙文化和艺术。而性教育对于幼儿而言既用不到、也理解不了,“用不到”是因为白纸一样的童真,离青春期还有很长一段光阴,等小步入中学后再学习犹未晚也。“理解不了”是因为幼儿对新生事物的认知,以及知识结构的健全还需要一个过程,1岁学说话、5岁学识字、10岁学骑车,学习新知本身就是循序渐进,需要一步步地走。幼儿园性教育显然是“三步并两步”,对孩子的成长既不科学也不健康。) q0 L. Q& ]; ]- Q0 w
1 N, G' K5 g- R5 v; p% S
- y% q1 ^/ C8 c# K9 G( x' d二是埋下隐患。幼儿的特点是分辨是非能力弱、自我把控能力差、猎奇模仿能力强,如此“有图有真相”的性教育必然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换句话说,老师只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性”,而没告诉他们“怎样面对性”,将性知识原汁原味地传输给自我判断能力弱的幼儿,极易使他们在猎奇中产生尝试的心理。因此,没有“德育”同步保驾护航的性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性教唆”,其风险不言而喻。 3 H( i2 I, h. w. D性启蒙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教育者应该注意尺度的把握,不能因为性教育长期以来的“裹足不前”,而放开闸水“超前教育”。如此拔苗助长,不仅会给孩子们带来一个沉重的童年记忆,更会催生孩子早熟,为以后的早恋甚至偷尝禁果埋下隐患,这对于孩子们显然有失公平。希望对儿童开展“多彩教育”时,不妨多加强励志教育,毕竟让孩子们自尊、自爱、自强,才是顺利跨过成长门坎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