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69|回复: 0

失业大军是潜在的大麻烦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17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虽然过程缓慢,但是近一年以来,我们确实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所谓经济复苏与失业率的降低无关。
2 [3 ~2 A# \8 Z  对于这一点,经济学家也好,政治家也罢,了解得都没有大众那么早——为什么?还需要问么?
0 d: D2 U; t8 ~# f0 R- y  一个又一个的调查结果都显示,美国人并不相信经济正在复苏。甚至,从MarketWatch文章所收到的评论看来,对于任何试图宣称金融市场或者宏观经济情况正在改善的文章,读者都是充满敌意。2 j6 {7 V$ x& ~& k9 o0 T
  可是,要经济学家们改变他们的看法,我们还需要实打实的数据。在过去短短几个月当中,愈来愈多的经济学家都得出了他们的结论:由于这场衰退,以及作为其根源的金融危机的独特性,两者的相互作用,已经使得我们的经济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其结果之一就是,美国的“自然”失业率因此成长到了高得多的水平。
9 O% @; o3 i) O& }5 W  如果他们的看法正确的话,对于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失业者而言,他们的前途无疑将变得更加暗淡。与此同时,这也就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将与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嘲笑的欧洲更加相似,而区别在于,我们还没有欧洲国家那样的社会安全网体系。
8 Y+ _: j  Z% z, W1 t& b7 f  我希望我的判断是错误的,我更希望我一直以来信赖的美国智慧——其标志性人物之一乔布斯(Steve Jobs)不久前刚刚离我们而去——能够拿出新的办法,激发新的热情。' r. s3 X( \4 o% c5 H
  然而,更加切合实际的可能性却是,这一次我们真的没有万灵药了。1 [) g: J1 G. d1 K( ]; m
  我们不妨听听费城联储总裁普罗瑟(Charles Plosser)在几周之前的演讲当中是怎么说的。
0 }3 o1 g* p; w8 q4 ~5 P+ U1 U+ B& I  “这些数字确实令人烦恼,尤其是在失业人口当中还有超过40%,即大约六百万,已经至少二十七周都找不到工作了。”他指出,“数以百万计的失业人口要找到新的工作,很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要么是他们的技术已经贬值,要么是他们需要转换自己的行业。这些结构性问题要得到解决,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在整个经济当中,就业机会和劳动者都需要重新配置,这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
# Z- J, N1 [! g6 b6 i  结构性变化
: l# [4 N, }' E; T$ l" a3 M4 u) B  听到了吗,他在说“结构性”?这可不是心血来潮提出的说法。比如说,亚特兰大联储总裁罗克哈特(Dennis Lockhart)几天前也抛出了类似的说法。
& _9 z8 p: A  [  “在我看来,要填补这些就业的缺口,究竟需要克服怎样程度的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目前还不好判断。”他表示,“同样难以确定的是,长期失业人口当中有多少已经长期失业人口彻底变成了永久失业人口,造成一些欧洲国家那种所谓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 M' |( G" u1 g1 A, D# F; A  看看,他也说到了“结构性”,而且是两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罗克哈特在谈论“永久失业人口”出现的可能性时,还念念不忘这是“一些欧洲国家那种”的。
  r" k3 {; c' e6 U  当我们重量级的经济主管官员一再这样说话时,那么我们可以肯定,确实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 a, H0 m" J3 S" [# C" T, W( g  (尽管联储主席伯南克还没有接受所谓结构性失业的观点,但是他近期的若干声明当中,对于经济,尤其是长期失业问题的说法也的确是非常压抑的。)& O* W5 C9 C8 h+ k: u, n1 V6 s9 x
  长期失业问题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程度:劳工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400万失业者当中有600万已经超过二十六周都没有找到工作了,而且平均失业时间达到了四十一周。这样的水平相当于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代早期衰退之后的大约两倍,而经济学家之所以在纷纷修订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就在这里。
! H% G/ ~# B( a7 x) W- r, E! }- U/ o  他们所专注的,是所谓“自然”失业率——未免有点太咬文嚼字,我会争取尽量简短地将这一问题解释清楚。! X2 Y4 u$ R- E& z
  NAIRU,即所谓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官方失业率数字低于这一水平,通货膨胀就会上扬。不过,它现在已经成为经济走出周期性衰退时“自然”失业率的同义词。/ ?1 _: K- i5 H4 ^% {
  多年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将NAIRU确定在5%的水平。我们近年以来看到的最低官方失业率是2000年的3.8%,2006年到2007年,它曾经达到4.4%。
% {. P: W# G1 r* i3 ]0 s- s  7%已成常态
7 W$ f9 p( @/ p1 C0 }9 c2 X  不过,经济学家们现在已经开始将“自然”失业率确定到了——听好了——7%的水平。(目前的官方失业率为9.1%。)- z. j# i3 f8 M. H
  这就意味着,即便失业面的情况也达到了完全复苏的地步,在现有的体系之下,失业率也将徘徊在7%左右。换言之,哪怕景气回归,那些现在的失业人口中也将有超过三百万还是找不到工作。
  ?0 L: C1 g$ j! q* C7 m3 p  上个月,高盛证券就做出预言,称当前的趋势如果继续下去,“结构性失业率将从现在的5.75%增长到2015年的6.5%,乃至2020年的7.25%”。
' |( B" f6 f/ P9 L$ P5 S- x  旧金山联储的两位经济学家则估计,现在的自然失业率应该是6.7%,他们并补充说,“劳动力市场的严重疲软还将持续数年之久”。
# M' v0 }, G; Z" G0 d$ g  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是所谓自然失业率这整个概念的创立者之一,他目前估计的自然失业率是在7.5%左右。
1 F9 ?2 g5 V' U0 N0 r4 b" r  n% G4 N  国际货币基金的经济学家埃斯特维奥(Marcello Estevao)和楚安塔(Evridiki Tsounta)最近研究发现,在扣除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之后,自然失业率现在或许是6.75%。$ n% ?1 `% l1 u* B# B6 @# T) D
  埃斯特维奥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失业问题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因于周期性因素,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上也确实发生了某些事情。”+ j: z- \9 [5 j7 n
  这所谓的“某些事情”,其中很大一部分自然是疲软经济和可怕房市联合作用的结果。他们解释说,“人们之所以不搬家,是因为他们没有工作”,因为无法负担兑现房价的损失,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3 {( P8 ?  m- q9 l
  几十年来,美国人一直以这个国家劳动力的适应性和流动性而感到自豪,尤其是在和欧洲相比的时候。然而,正如埃斯特维奥所说,现在“这些再不是可以想当然的了”。+ D8 D8 Y- j7 d1 M3 ^
  至于原因,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外包使得很多行业的就业机会都大为减少,比如纺织品、服装和家具等等,还有,科技的发展变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自从衰退以来,美国企业都在利用技术来降低成本,与此同时,他们还囤积大量现金,而不是增加人手。! O2 {3 y# _; B2 ]+ a8 a- a
  解决方案阙如
2 d  u" N, F/ }$ h: o+ v. u  不过,那些现在依然存在的就业机会,要找到合适的人选其实也非常困难。
5 \; O" r( j7 R9 J  卡特彼勒(CAT)在美国和在海外一样,都在扩张之中,但是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欧博赫曼(Douglas R. Oberhelman)上个月在讲话中也抱怨说:“我们找不到合格的兼职工,不仅仅是在一些技术和工程服务之类技术性较强的领域,甚至焊工都没有合适的,我们在美国的制造基地正在因此受到损害。”
5 [" O$ J# c- K5 ~* h- k# v3 ~  遗憾的是,无论是奥巴马总统未能在议会通过的《美国就业法案》,还是一些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提案,都没有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总统的计划只是个“超级创可贴”,旨在确保失业问题2012年大选前不会变得更加糟糕,而共和党人则只知道诉诸减税,尽管后者在2000年代就已经被证明是很难对就业问题作出贡献的。
* Y, s! F. B$ I5 {, X6 w3 ~  劳工统计局告诉我们,现在,美国有1400万人找不到工作,930万人因为找不到全职工作而只能去做兼职,还有250万人随时可能从劳动力统计中退出——技术上说来,他们已经四周时间没有试图去找工作了。9 q9 \, J3 q- c+ o
  加在一起,他们约有2600万人,几乎相当于劳动力总数的17%。这支失业大军的规模几乎相当于美国真正军队的十倍。
4 v. _9 H; @5 E. k  现在,他们正灰心丧气。不过,如果他们不再沮丧,而是变得愤怒,他们就会让占领华尔街变得更像是真正的茶党了。(子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0 23:49 , Processed in 0.10332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