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来源:加中时报
7 r' I6 q$ R3 W! }6 {
/ }9 ?; j3 v7 f c& b1 F在多伦多,曾在多次场合听到,「Stanley是我的偶像」,「我是听他的新闻播报长大的」。打开晚间OMNI粤语新闻,你会很放心的听他把最新消息诚恳、平实的报告出来,他就是传媒电视界的苏凌峰。 9 z5 `. t" F2 X# O& i5 Q2 I
: I8 j1 y8 H4 C" {+ s0 y" u
人生的际遇无奇不有,有些人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有些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碰到机会,苏凌峰(Stanley So)是後者。 ! B& g1 B/ C1 \9 f# y
" h" M& G( A* Y- h/ p' D7 Y0 D1989年民运之前,苏凌峰是香港无线电视台TVB最受欢迎的新闻主播,90年移民多伦多,曾在「中文电视」任职,後转到「北美影城」担任节目制作,「中文电视」取得加拿大全国性的执照後被港商冯永发收购,改名为「新时代电视」,聘苏凌峰为新闻总监,1998年Stanley被当时的多元文化电视台(CFMT)挖角,担任晚间粤语新闻主播,CFMT後来改名为OMNI,苏凌峰一直留在主播的职位上,除休假外,逢周一至周五,每晚9至10时的粤语新闻时间,观众总会在OMNI 2看到他。
" W' t. V3 g) H% O$ G" I9 G8 Z: _, J( n4 s$ F
9 \7 b. X }! p1 G* c, z
! l+ r& q. {& y4 R 苏凌峰获「红枫传奇」人物+ ?1 A/ G, N( D4 Y4 E" m: W
培训结束 应聘兼职当主播 + c$ r% p4 u" c5 p+ f2 {
+ ^ J3 e: i. z) i
苏凌峰自师范学院毕业後,被分发到港岛华富村的「鲁班小学」任教,同时担任训导主任。教书这一行虽然不富裕,但香港教师的待遇不错,也颇受学生的欢迎。当时香港商业电台登报开设广播训练班,「我报读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口才,并没有入行的打算,培训的时间约半年,最後结训时大约有卅来人。结训後突然收到『佳艺电视』的电话,邀请我试镜,并录取为兼职的电视新闻主播。」经过考虑,决定仍以教书为主,白天教书,下班後先到九龙一间小学担任夜校教师,9:30夜校教完,乘的士赶到电视台播新闻,播完回到家已近午夜。
4 L$ {+ F$ `! e9 J5 c
. h/ |, Q- F- H6 |. H「电视台知道我是兼职,认为我应该朝广电方面发展,游说我转为全职,这是一大转变。」苏凌峰回忆入行当教师时的每月工资是港币675元,在加入佳艺电视台前,银行存摺内只有300元。妻子有一份稳定工作,她认为既然获得电视台看重,不妨尝试一下,於是在1975年加入佳艺电视为全职人员,担任记者兼新闻主播。1978年8月,佳艺电视突然关门,苏凌峰已被无线挖角过档,签约决定9月1日起上班,没有经受失业的?徨和压力。 5 V" [& X9 P0 r: T. e8 J
0 W; _+ c5 q2 b+ R( @: ~佳艺关门转入TVB / e% w% }/ H$ e/ e4 q8 e
- G7 o0 M$ I$ j8 A% t ?' x
在TVB一待就是12年,1989年爆发的民运事件,是他人生另一个转捩点,当时每天最热门的新闻就是北京TAM发生的民运风潮,由於他身为电视台新闻主播,责无旁贷必须将手头的新闻播出去,但中国政府不明白电视台运作,以为他有意炒作,将他列入黑名单。他觉得既然已有阴影,对自己日後的发展可能不利;亦觉得97後香港前景不明朗,关心两个女儿教育,加上90年香港正掀起移民潮。他在1989年民运之前已申请移民,TAM事件强化了移民的决心。Stanley 说:「当时TVB曾作全港的民意调查,我被评为最受欢迎的电视新闻主播,当时公司并没有公布这项调查结果,是公司同事告诉我。但未影响我移民的决定。」 & h5 [) I Z2 v! m& {3 f7 T( \
' [. Q! C5 R+ \; a4 c# b# p4 a「TVB最不愿意看到优秀员工跳槽,当公司知道我真的是移民多伦多,终於放心。我是申请『技术移民』,在这个栏目内,我和妻子都得到满分。」在动身之前,Stanley曾致电多伦多「中文电视」的新闻部门,对方表明欢迎。许多人选择移民,来了之後却找不到工作,或者为了生活被迫改行。苏凌峰说:「1978年我加入TVB是9月1日开始上班,1990年来多伦多加入中文电视,也是9月1日开始上班,这一天正好是记者节。」) b5 S K+ h3 |6 Q8 o
! y" V, q w& |1 @5 C6 `
! s2 T2 y) M: D/ {' M0 M+ u谈到电子传媒这一行的酸甜苦辣,苏凌峰有颇多的感触。「我是师?学院毕业的,本来以教书为本行,进入传媒界是个偶然,记得最初进入佳艺电视担任新闻主播兼记者,将自己每天播出的新闻稿带回家,用录音机录下之後与妻子一起放来重听,检讨有何缺点需要改进。由於我不是学新闻出身,入职的薪资比其他员工高,有时难免被人『排挤』,面对这些『白眼』,我只有更加努力把工作做好,知道自己的不足,多学习,多请教。」
9 j d- k6 E+ N$ W1 J* ?* f8 l7 |" c% S X s1 y1 p$ e- g7 J, { y
移民初期抗拒回流诱惑 & p9 G1 a8 c& |, ]$ F/ [! J
; U2 c/ l& i5 S- _- r+ V$ R, S/ ?: i苏凌峰当年在香港电视新闻广播这一行的名气响亮,所以尽管移了民,仍然有行家远道从香港过来游说他「回流」。「我曾面对重大挣扎,以前同事筹备在香港开办新的有线电视台,专程飞来邀我返港效力,香港无线和亚视电视台亦向我招手,坦白说,诱惑相当大,一下子让我亢奋起来;但当冷静思考,并与妻子商量後,终於舍弃回港的念头;我不愿看到『家不成家』的样子,坚持一家人共同面对苦与乐,做一个有承担的丈夫和父亲。」 6 R9 l$ I# K% Q0 o; N1 s6 M- _9 n
5 f# n9 t5 _- L& R" ^# w
苏凌峰坦承,移民最初的两三年心情一直静不下来,除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常感到孤独寂寞。「我在中文电视做了两年多的新闻主播,1993年中,本地华人开设『北美影城』,由於开出的条件不错,我转到『北美影城』上班,工作是负责拍摄有关移民的专辑『枫叶录』,卖到香港和大陆播放,也协助公司办些展览。」1995年,香港的冯氏家族投得加拿大广播电视管理局(CRTC)的牌照,将原来的「中文电视」改名为「新时代电视」,苏凌峰担任新闻总监,三年後,CFMT多元文化电视台每晚粤语新闻主播王成伟因就读神学院而辞职,电视台希望找一位有公信力的主播兼新闻节目主持人,CFMT高层认为,苏凌峰是不二人选。 + t; Y: P7 {; L
- a- `4 u2 Y7 Y* @1 ?2 G
由「新时代」过档CFMT多元文化台 V3 C$ V1 {0 I d
) ^- u, k8 L" T* {' m6 V6 N在多元文化电视台度过十三个寒暑,早几年还亲自访问过不少华社知名人物,制作成56集相当受欢迎的「真情对话」。他认为世上没有任何一种行业是100%满意的,「只要尽其在我,对得起自己良心。」这些年来,除了在电视台工作,Stanley成为推动「燃动青年」-Across U-Hub这个组织的核心成员,协助多伦多大学的方伟晶教授推展活动。他说「燃动青年」-Across U-Hub是社区组织,构想是源於香港的「突破海外使团」,後来改名,使其更具有本地的特色,宗旨是希望提供年轻人一个活动平台,除了校园生活,有机会透过不同的节目和学习过程,循正确的人生方向,过健康的群体生活,培养开放自信的性格,以及领导的才能。成员除了来自中港台的华裔,还与南亚裔、韩裔、越裔举办活动,每年举办领袖训练营。
% K9 o% }- ^9 a8 i. R3 N4 N& w6 F0 `' j" n$ t
苏凌峰在新闻界经过数十年的历练,早已成为专业。他认为香港传媒竞争几乎白热化,搏杀的精神令人钦佩。记者要有热忱,不要等着派工,应该自己找题材,主动发掘新闻。他承认作为传媒有时碰到一些敏感的问题,难免在处理上有些顾虑,例如是否要从「政治正确」着眼等。碰到这类新闻时,他的原则是尽量保持平衡报导。 ) v; K9 S+ o; ~8 P
* C1 n0 y' l: y, f1 W( [
欣赏加拿大争做义工的风气
- T% |; j, j0 F6 @4 d1 z
8 L( z7 l* H# N# g4 R9 U香港一些大公司不让属下参与任何公益团体做义工,这种狭隘思想和专权的做法,使香港成为一个人情淡薄的社会。加拿大是个义工风气盛行的国家,此地上至大集团的CEO常为慈善食堂的穷人送餐。「我移民加拿大转眼已21年,当初选择移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两个女儿的教育,如今她们都已长大成人,大女儿在怀雅逊大学学传播後返港工作,现担任网上新闻的记者;小女儿大学毕业,在本地一所教学医院担任放射治疗师。由於她们受到加拿大社会风气的影响,对社会充满爱心;我和妻子庆幸当初选择移民是走对了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