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0|回复: 14

[加国新闻] 和洋人交友为啥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2-2-27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爱平
+ T9 `: s; e- o! B6 C
) m% T$ R: d( l: e! v) q来加十年了,有心无心或多或少地,也有过若干个“洋人”朋友,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发展到无话不谈、倾心相见的“闺密”关系,令我不由得想起张爱玲说过的关于外国人的一句话:“……好像蝴蝶落在戴着手套的手上,总隔着些……”。洋人邻居同事,隔着就隔着,本来也要保持距离才好;可一旦到了交朋友,“隔靴搔痒”总有些令人瘙痒难耐。
/ f" m( V/ X5 S1 m3 [+ m1 A, t, W' u* b; d& N* j

+ _2 a/ Q$ Q0 u) t2 a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哪个不是在“微群”的环境中长大?酒肉朋友不算,金石竹马金兰也不论,即便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谁没有个世交故交至交的?闺密哥们儿那更不在话下。可是和一个外国人,哪怕你认识他有十年了,到最后可能也落得个“君子交”——澹如水。
  @# n9 y# r- V# O. ^6 R我总结了一下,这和外国人交友的第一“隔”隔在不同的“交友观”上。% x! m2 h4 ~3 Q7 n" w4 v1 N

7 m( o! d! d1 d0 ~+ Q前不久我通过一个在外地的中国朋友认识了一对当地的中国朋友,大家一见面发现彼此很谈得来,于是你请我还你来我往,每次见面都是杯盘满桌、小孩子乱跑、大人提着嗓子聊天(因为有几对同时在聊)……不到一个月就溷得跟一家人似的,彼此见面的时候都很快乐。跟外国朋友见面,因为关系到“国际形象”,无论是他来还是我往,地板要打蜡餐桌要放花小孩子的衣服要一丝不苟,吃饭不可以说话喝汤不可以发声谈话的主题不能太低俗……这样下来,大家都累,所以这种聚会不可能常举行,一年见个三两次的,已属多,十年下来,也还是客客气气的熟人。$ k7 t. h: U& k

9 V6 f8 |3 Z' c) g. `中国人好朋友的观念,到最后就是“亲如一家”:想起来就拨个电话、不预约也可以登门拜访、今天你帮我接孩子明天我孩子去你家吃个晚饭,小孩子的功课可以谈,大人的隐私也不避讳……说到底,所谓亲人是为了个啥?不就是一个可以和你分担分享解忧解闷的伴儿吗?1 o! w+ R/ w; Z

+ r. j' d" P! M; e而外国人所谓的朋友关系,依我看,就是比生人多一层认识、比熟人多几次见面的机会而已,你永远也不可能和他们处得像一家人一样。因为他们“事儿”太多:收入年龄体重疾病政治信仰都属于比较“忌讳”的事情,不可以随便说三道四;能谈的就只有天气,可是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园艺,中国人大部分都不是很在行;文化,外国人知道的往往就只有自己的文化,没法互动……这种磕磕绊绊和隐隐讳讳多了,可不就有“隔靴搔痒”之感。
! w  d+ V+ j# x
6 j& u4 x+ `9 U这第二“隔”隔在兴趣不同上。
( e7 J8 P  c' g. Z  l- T) o
+ D; _$ i5 [  K& v7 l' Q' s好在这“兴趣”还是一个可谈的话题,但是有一点,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业余爱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外国人生性好动,爱的是滑雪游泳家装园艺收藏旅游……中国人好静,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做菜上网(看国产剧)游览博物馆,本质上就有区别。你说这个不重要,可我觉得我就是因为这个失去第一个女朋友的。
- R& `. ]+ D9 A, f" l* Z) r" q" t) }
6 h; i  i5 H8 u0 e8 X9 q0 Z! {我认识第一个女朋友是因为俩人同时参加一个学校的面试,等她面试完出门的时候发现我还站着等公车,就问我愿不愿搭她的车回去——这哪还有不愿意的?同时我想这个女孩子心地善良,所以马上就喜欢上了她。女孩和我一样也是个毕业不久的候补老师,刚搬来本地不久,是波兰籍的加拿大人。
5 y. i" m: q. v4 G# @6 d
0 `" s; ]# _. R& k  T为了感谢她,不久我就请她来家里吃饭。后来她也回请,做了很不错的意大利面招待我们。这一来二去的,很有些朋友的意思。但后来我们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不久我就发现别看我这个女朋友瘦小单薄,却是个运动健将,而且很不一般,什么慢跑游泳马拉松自行车高山滑雪,没有她不爱的,她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放在各种运动上。暑假到了,我思量着这回总有时间聚一聚了吧?写信过去,谁知杳无音讯,直到假期结束了,才看到黑黑瘦瘦的她。原来她一放假就飞去了欧洲,旅游运动运动旅游,折腾了整整一个假期。* o7 Q( b* [0 _

# V/ F& Y" B# ?6 G1 Z! ^+ V到那时为止,我们几乎有一年都没见面了。我思量着我基本上是个“宅女”,而她是个喜欢满天飞的人,硬放在一起,彼此都有些拖累,还不如她痛痛快快地做她的飞鸟,而我则安安心心地做我的木鱼。也许是心有灵犀吧,我俩同时撒手,这朋友的关系也就渐渐断了。2 h  F9 M# h4 Q& C6 I) J1 ?' _

8 T( F' b0 j) ]1 a) W这第三“隔”隔在性格不同上
& i- f6 D/ M2 ?. U: w
1 K- M: U7 h& d别看这外国人个个喜欢将“non-judgemental(不说三道四不乱判人是非)”放到自己的profile上,其实骨子里,都还是很挑剔的人,也不容易理解别人。: x) ?* g' J1 ~

' a6 I" T: f% c" V7 h# s$ k8 ]" j! `( |我发现凡是和外国人处得比较好的中国人,都是和外国人的个性比较接近的老中;而温吞内向谦恭不苟言笑的中国性格,往往得不到外国人的青睐。俗语说性本天生,这是没法改变的,而外国人就不理解。
1 u8 c  P5 A# {8 }/ ^' i5 V
3 p! l; R) N& K0 e. ?我有一个中国女朋友,虽然心地善良待人热心,但却是个粗枝大叶不修边幅之人,头发没样子衣服没牌子颜色乱搭一幅乱配,但她似乎浑然不觉,照样一天高声喧哗大声嘲笑,很自信自在的样子。就是这个常常让我觉得没有一点儿“女人味儿”的女人,倒是很和外国人的胃口,倒还有几个外国朋友来往。于是我总结:和外国人交往,邋遢不怕,没“女人味儿”也不怕,怕的是你放不开自己,不能与人打成一片。5 p6 a' D! }; C% C& A
( d! V/ P3 t9 E! t! o  |
这儿有一个相反的例子。我在一所高中实习的时候,看到校办公室里居然还有另一个中国人,很惊喜,于是主动搭讪。一聊才知道她是被雇来做办公文秘的,不过还在试用期。后来我每次在办公室见到她,都看到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着或工作着、眉头微蹙,也不和人说话,和周围纷扰的人群格格不入的样子。果然不久,她的身影就从办公室消失了。要是我选择,我肯定愿意和这个女孩子交往,因为她的一看就是那种很知性、有修养的女人,只不过性格有些内向而已。但“洋鬼子”不懂这些,他们看人从表面看起,表面上看不到,那就是没有,毫无想象力。所以说这“内”外“”两种性格的差异,也是和外国人交友的一大障碍。
; {" z  p; Y; @' d
0 }3 [, R- F: `, \7 q7 I& Z; D8 |这最后一“隔”隔在文化习俗上。  |) X' A/ N" g$ C  \! u

# X6 t$ P( v! P1 J' I这是我从我第二个外国女友身上得来的教训。这个女友的名字叫Betty,是我和女儿在playground玩时认识的。这个Betty呢起初很主动:主动给我留电话email,主动给我打电话,主动约我和女儿去她家play-date,还主动烤了松脆的苹果scone来款待我们。自然,我也不是不懂礼貌的人,等下次我约她和两个孩子来我家的时候,也勤勤恳恳地烤了纸杯蛋糕来取悦我的小客人们。知道Betty越多,就越觉得她是个很难得的人。她是美国人,读书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就嫁到加拿大来了;她目前在家看孩子,但也积极地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她在网上写很不错的博克、做有偿的兼职摄影师、积极参加教会活动等,所以很愿意和她保持友谊。
0 f) t' q3 Q& q6 L# b; V" \( z- `. [4 ]
我们的互访持续了一段时间,一直到了冬天因为天气的缘故,渐渐减少了互相见面的次数。这本来也都很正常,总之我没太在意。我们最后一次约见的时候是圣诞节前一个星期的时候,Betty说请我们去她们家,并特别强调说准备了贺卡给我们。我一听很感动,赴约的那天赶紧准备了一大盒巧克力和两件不同的玩具给两个小孩。可是等我们交换完了礼物,我觉得Betty好像并不是很高兴,我想也许是因为别的事情吧。
: F) Q7 p  ^: U8 n# t
( R0 F6 P. P& D  e+ F那次以后,我又写信约过一次,但是没有接到她的回信,而且从此音信全无。本来这种随手“捡”来的友谊就不可靠,来来去去也无所谓,但这种不明所以的“不告而别”还是有些令人困扰:和Betty的交往中,我究竟踩了哪个“雷区”呢?6 i" O7 E/ |9 z9 j5 u

  ~) n$ _( s  J+ i2 t向老公请教,他听了我的陈述后说:“你不应该带礼物去啊,你想她特意告诉你准备了卡片给你,并没有说准备礼物给你,你拿礼物去岂不是给人家难堪?”
- O4 q  O  W/ D$ k  @* @% f+ ^& Z, K
可是我以为礼物都应该是“surprise”的啊,如果我提前告诉她我会给她的小孩带礼物还有什么惊喜可言?而且我如果说了是不是也意味着我暗示她给我的孩子准备礼物?其实我根本就没有期待她的礼物,而且也根本不在意她没有给我的孩子圣诞礼物啊。别看这外国人人高马大的,心眼儿倒是比针眼儿还小。
$ J6 N0 t& a2 l- g7 [% y
' y' n4 Y$ L% Z- @9 C8 \! \: O2 M! s9 I+ s2 o
于是我学到一点:我们中国人所谓的“礼多人不怪”的说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有些外国人,尤其是像Betty这样的外国人。+ Q1 \. `  h* I0 B

5 T9 p2 {9 ^! t之后我又交过几个外国女友,有的渐渐地疏远了(因为大家都没时间?),有些仍旧保持着联系,但无论如何,我的感觉是:和外国人交朋友,多好都没有和中国人交朋友来得那样爽快、有满足感、有趣,我本人一向是本着好奇、了解和“外交”这几个目的和外国人交往的,至于找闺密和哥们儿,还是得自己人;和外国人,也就是君子之交的程度吧。; }& ^2 A! P/ L3 E" C! l# ?1 m
- m$ P6 p2 V# X2 k3 n1 y; f  Y
2 K6 F& @4 a: I1 I8 ]+ M' |7 E( d
2 L: \- n  U" y' a
) J3 w" p2 T6 h/ _* u. y( f  z3 K5 ?

, ]3 F' w0 H  L  { . P6 G! ?: h) R9 M  J) Y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12-2-27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源于生活,文笔细腻,值得一品
鲜花(34) 鸡蛋(0)
发表于 2012-2-2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2-2-28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32) 鸡蛋(0)
发表于 2012-2-29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2-2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2-2-29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2-2-2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345) 鸡蛋(0)
发表于 2012-3-1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评论!有人说可以交到好朋友,有人说不能。我想还是语言和文化的问题,如果沟通得好,应该不是大问题。所以,要学好外语。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2-3-4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写得很好,很有同感。
鲜花(34) 鸡蛋(0)
发表于 2012-3-4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 至今我都没有深交的外国朋友。 文化差异太大, 很难有共识。
鲜花(33) 鸡蛋(1)
发表于 2012-3-15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森林 发表于 2012-2-27 17:33
8 k: {7 t* V( k, Y$ P源于生活,文笔细腻,值得一品

5 @3 x4 O9 y2 Q% ]# R5 \$ Q$ Q& d7 z
鲜花(647) 鸡蛋(4)
发表于 2012-3-18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来加拿大快4年了,一个白人女朋友都没有。谈不来。实在没有什么交集。
- v4 `0 d& B6 a; V0 ^$ e5 E其实,我觉得有白人女孩做“闺蜜”应该也不错啊。但是,实在没啥谈的。
鲜花(224) 鸡蛋(0)
发表于 2012-3-29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交朋友很容易的......) o3 p% Z. h: `1 q* ^% I; c
我的hunting, ice fishing, camping etc都是我的canada朋友带我一块去的,我们可以一起喝酒,喝到醉,可以住在他家里,可以是baby sitter。我去他家里吃饭也没有那么多讲究,我没地方请他吃饭,但是我可以请他在饭店里吃饭,可以泡茶(中国功夫茶)一起喝茶,聊天,看电影........: Z) ^  ?1 U- T7 m9 ^2 P
可以专门开车出来带我去买东西,和中国交的朋友一样。估计是我碰对人了,碰到投脾气的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4-5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7 02:21 , Processed in 0.181317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