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现在,巴黎和华盛顿都在进行一项重要的测试,测试应对汽油价格上涨的最新武器。这武器就叫做“吓唬市场”,而且初步结果还很乐观。7 L3 r) h% }& V. h: a# n* o
: R$ w- v+ V2 M- z5 o1 ` 周三,政府官员们证明,法国、美国和英国正在讨论可能的协同动作,要动用各自的战略储备,向市场投放原油。他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持续上涨的燃料价格已经在损害消费者的信心了。接下来,任何经济学家都知道,当消费者情绪变得沮丧,原本就虚弱的全球经济复苏,就会彻底偏离正确的方向。
; E! H/ e. |& M9 s" q! m3 Y5 _8 [6 q9 k/ ~" m% Z( H3 y
更加不必说,烦恼的消费者还会变成愤怒的投票者,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齐来说,这对于他们寻求前任的打算都是巨大的压力。0 a' t1 ~* b/ O& N+ S! E9 |( q! r
, V, u1 K, U; n% E6 | 在美国的一些地方,汽油价格已经越过了每加仑4美元的红线,而在法国,油价更达到了令人吃惊的8美元。政敌们动作迅速,将油价的上涨归于奥巴马和萨科齐“失败的”能源政策——尽管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根本就是超出两位总统控制范围之外的事情。
4 } k9 e8 g9 B6 N: R& Z3 l% g1 T6 W
不过,他们也有自己能够控制的东西。
1 _1 [* i+ }& s( L# `
! A1 N% Y ]' v2 L! k 整体而言,原油价格一般而言还都是反映着供求基本面的情况,但是与此同时,它也受控于那些非常乐于贩卖各种传言的交易商,后者可以因为相应的价格波动而大发其财。这些传言一般都与战争或者其他威胁供给的因素有关,自然就会造成恐惧情绪,并推动油价上涨。6 C' V* O; X1 J, x7 I0 q9 m
/ D; [ H5 }/ c6 F. k
那么,怎样才能击败这些古老的把戏呢?比如说,散布一些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将向市场上倾泻储备的说法?接下来大家自然就会猜测将要遇到供大于求的情形,于是乎,油价自然就要下跌了。8 K; b" B5 k; R2 L
6 n0 h& P( g1 o/ M [9 g+ H- E
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报道称,美国、法国和英国正在考虑联合释放自己的战略储备油,而胆小的交易者自然就会被吓跑。在纽约,4月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了2美元以上,跌至105美元,单日跌幅为近一周之最。
1 l% j" g0 U9 a& V6 |' X
$ |6 `! l& l* \5 [/ \ 不消说,奥巴马和萨科齐的挑战者们一定会大声指责在任总统,说他们太过鲁莽,在没有真正出现紧急状况时动用紧急储备是不对的。他们一定会大造声势,毕竟,客观而言,他们的立场是正确的。
* E/ V* ? Y4 A- n! V5 k, ?/ Z, N6 B8 I/ s
可是,等等,战略储备并没有真正被动用,市场上并没有出现更多的供给。油价之所以下跌,只是因为大家预计它会下跌而已。这可谓是一种不费吹灰之力的动作,便将疯狂市场的风向转向了——至少是暂时转向了——有利于熊派的方向。1 _( g9 y: a# P, K2 N
: \( ^1 w- Y9 C3 ^$ S3 w 既然伊朗这样的大产油国可以通过威胁减少供给来推动油价上涨,那么,那些大进口国为什么不能通过相反的威胁来打压油价呢?+ u' _- o+ P3 X2 d: ]
+ g: {5 n6 ^8 @% i8 T4 o 当然,这只能是一种短期的战术,归根结底,这是与原油市场的基本面相悖的。不过,在正确的时候动用,对于谋求连任或许就已经足够了。(子衿)* F; l5 e; N; {, Y0 E5 {
$ p4 b' T; Z-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