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一直想要记录下来我生活的点点滴滴。小说开了个头只写了序便再也无法动笔,毕竟任何真实的只剩下生活的东西,都会变得沉重。收到jms的纸条,决定开贴记录下来点东西,也许无关紧要,但是毕竟是我的青春,回头也要有迹可寻。否则迟早是忘得一干二净。写的凌乱,思路乱飞也没有章程,大家随便看看。 * H- f# D* b# f+ C( j# ?9 E
5 E: T% u# W! F# c9 O6 j
我来到温哥华的时候是18岁,这个年龄在留学生中不早不晚。出国留学在我身边朋友同学们中并不稀奇,从小到大的同学,走得七七八八,而留在国内的也大致计划着出国。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我执意要走,从小就莫名的坚定。我不原意我的人生限制在那一个小小的城市里,10年如此,20年也是如此。我想看更大的世界,想要慢慢实现我高远的不现实的理想,所以我背弃父母远走他乡。其实,出国的苦对于所有的留学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剩下的只有靠自己的本事,能争得怎样的生活。是学业有成还是荒废青春。我也不过是记录下来一些共同的,不算是什么苦的生活。又或许,我有着比别的同龄人更多的经历,写出来,做个借鉴。亦或是,告诉大家,国人在外,都是怎样一幅嘴脸。
' ]* V' e. {. S! B: ~+ a: n. C) x9 U0 h, u7 T
我想说的是,留学,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 ?8 N' a3 E( @4 Q1 x& \/ [$ M# ]1 G
0 u$ b0 g- _) P' y' K. s 决定到温哥华是因为父母的好朋友一家七年前就已经移民来此,可以照顾我。不过事实证明我似乎并不需要人过多的关照。还记得下飞机时看见的不一样的蓝天白云,那时决定自己要努力开始新生活。我们这一代人,在家都是父母宠惯了的,要什么都有,什么苦都没吃过。一个人生活谈何容易。而我的生活轨迹,不算跌宕起伏,也多多少少有些激荡。 % d, l$ v1 n) w
% Q! `' L; }0 t 简单说来,我在温哥华的第一年半是醉生梦死的狂欢。昼伏夜出短暂的欢愉带来欢场人脉广泛,说出去多多少少都听过我的名字,小女孩的虚荣心。该玩的不该玩的我都玩过,所以就累了倦了。而之后,又彻底沉淀回那个原本的自我,那个一心一意看书学习不问世事的人。我从来不后悔之前的放纵,因为那代表我肆意过我的青春,也让我知道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不是灯红酒绿之下人人虚伪的笑颜。
; ?% ^3 ?' S! }/ J# ^4 N% M0 c$ d/ W1 u! \: Z# e; w% d6 S
我住的阿姨家在湖边的富人区,我有一间房和3个室友。最开始照顾我的,就是我其中的两个室友,一男一女。开始的日子,总是新奇。等到忙完所有需要办理的事宜,也就无所事事。那时我读语言,整日闷在家上网。忍不住在华人论坛发了交友帖,奠定了我之后所有朋友的基础。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温哥华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我说的朋友,就是其中一个加了我msn的男生。 6 `7 k- A0 ~3 ? f# J
% T' @! [3 X8 j* Y 那时他在策划弄一场大型的clubbing来推广他的网站,无意中对海报颜色的指点跟他熟了起来。结果当晚,4个大男人出现在我家门口给我印好的海报,给我带来无限惊吓。因为我答应他们贴去学校帮忙宣传。第二天这个哥们便开车来找我带我去他们的集会,吃小肥羊火锅。晚上则去他们大哥家集合讨论活动细节,所谓讨论,就是边打升级边讨论,我在旁边玩电脑,郁闷不已。因为一群人中只有我和大哥的女朋友两个女生。还好嫂子带我亲近,她说一眼看我就有好感。我也隐隐觉察出这大哥是个有钱人,而这帮兄弟,真是有意思的人,我喜欢他们。
) g6 _. `! G1 l8 H
. ^8 m: [! N- V7 \$ H 而后,就是为了这场clubbing四处宣传的日子。经常地出现在大哥家里聚集,讨论。开始见各种各样的人。这是一段漫长的日子,足够我跟他们混得熟透。他们,我到现在已就这么认为,是一帮难得的好人。而我也飞速的成长起来,开始频繁化妆,研究穿着,非高跟鞋不穿,尝试接触各种娱乐。我们的clubbing是在圣诞节后举行,中间惶惶准备的日子带过。12月27日,寒冷飘雨的日子,clubbing开场了。 7 ~) d* _, ?: e) w
$ t( _7 F1 k+ c) {
想了想,梦断其实是指儿时那个虚幻幼稚的对于国外的梦想,也许是觉得国外的月亮比较圆吧。真正开始的,是我现实,残酷,需要无限努力真正的理想。
, ?, ?! N7 X( [) M# e I1 Z6 a$ c# b9 B
首先,温哥华是个特殊的地方。它特殊在华人的数量,不是一般的多。而且他特殊于加拿大这个sb的国家,所谓的criminal heaven,和中国没有引渡条例。所以GOV官员的孩子,上市集团总裁的孩子,等等这一类人都喜欢去加拿大。之前看了凤凰卫视关于赖哥赖昌兴同学的报道,赫然发现他现在住的地方就在常去的大shopping mall旁边的高层。我之所以记得是因为我去那看过房子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了。另外就是,海外华人充分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什么攀比欺诈是非多,等等。而偏偏温哥华这地方什么都没有,就是华人多。 . o' D" V% ?: a$ H
, d/ U! X7 ~1 T& b* I# [
说到有钱,在国内时我真的没有什么具体的感觉。身边的朋友家境大都差不多,就算是巨富[包括GOV领导的孩子],父母也都知道藏拙。因为多多少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不是暴发户。单纯的生长环境下小孩子也不知道钱是个什么概念。到了国外,才真的明白,什么叫中国人有钱。 2 Q% N+ O5 v- r" L: a' l3 n
听过这样一个说法,在见过这么多人之后我认为是正确的。在温哥华的留学生分为5等人。原谅我是用钱来划分等级,因为,怎么划分都没有钱来的直接,而且在国外,一切向钱看。 ( o4 ]3 V! O8 X; h3 u2 n* \7 v6 v
* F/ q& @( U5 ?# O& G) h 最低的一等是家里很穷但是抱着国外的月亮就是圆的思想死命把孩子送来活受罪。我佩服那样能把书读完的人,五体投地的佩服,因为我认识这样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光要承担课业的压力,还要不停奔波赚学费,一天几份工。有的例子就是上一个学期的学,打两个学期的工赚了学费再上。这需要非人的毅力。 - T+ c+ M) i. ?3 @5 U# P. L
* B; H/ O3 m4 q7 R+ A. @9 _ 再来就是普通白领中产阶级以下家庭的孩子,家里资产百万计。这样的孩子平日多多少少需要打工挣个生活费减少家里压力,也不会挥霍钱财。 + Q: S7 s& E- j/ `, R$ |7 ^0 N
) S9 W" a4 F; j, }) c
第三等是公司老板的孩子,家里资产是几千万的,不用愁吃穿用度,但是也不能开法拉利住豪宅。 - S3 L1 M$ T; W: Q" J
4 \6 N; T9 A ?& a1 o
第四等是大老板的孩子,也许家里有着多少间上市公司,他们的生活可以为所欲为。 : R, p' }0 ~+ H+ J4 K. E- ]& x
0 A, {- }% s2 q! X0 y# R/ d 最上等,是背后有着超级家族势力的孩子。这种人我见不到,也从不会高调出现。你无法计算他背后家族的金钱实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