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1|回复: 4

转载--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

[复制链接]
鲜花(140) 鸡蛋(0)
发表于 2013-5-11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 u0 T$ c4 K3 S) P. q# L转载: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 2013-
9 s5 P* _3 W6 z+ {$ H8 h05-11 00:51:26  
6 I5 w; w& R6 C) {3 r# M6 ~+ N7 y8 c 9 M4 x% _7 }" N6 \4 `2 i! L+ t

( Y" ^; W$ V% q" [9 C母爱伟大,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情深似海!
5 H; \5 Y. f1 _* k* _; D- W  e$ u1 z2 ?( `/ e: g: w
父爱如山,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恩重如山!0 l9 [9 |4 G$ Z6 a. }% T
# a  d- a1 U4 X
谨此转载共享!2 B% V* T$ g7 B  W9 b" I

: g1 _, {5 y( s1 E, ^" n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
* q( j- ?: d: S2 D! Y4 D; D0 \6 a' |- S$ X! R. z0 P
首先说明一点,写这篇文童不是为了谴责父母,不是为了表达愤怒,不是为了博取同情。只是希望曾经受到伤害的现在已经长大的孩子们,在看完这篇文字后,能有勇气面对我们内心的伤痕,化解对上一代的怨念,并阻断原生家庭对我们的负面影响继续往我们的下一代延续。7 V7 t- V' N! I1 s* v6 j2 e

$ f* Y0 R6 N8 p* C4 | 我是八十年代初的独生女,父母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朗,成长在文革时朗,又经历了上山下乡。他们并没有因为只生我一个就对我呵护备至、宠爱有加,而是按照他们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祖辈的方式来养育我。$ E; R  ?8 {" m4 a  ~. _# X2 B, A
1 R0 S1 x) _  H# O) ?
我想用我的成长经历告诉父母们,一些也许你们不在意的事清,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巨大的心理伤害。
  p- n$ ~( ^% j9 B7 o, V9 v; \     一、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d' l) {5 W/ d* H8 G! J7 Z

  o  u" v+ ~" B" o    自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就经常吵架,甚 至大打出手。幼小的我只能无助的看看这一切。他们吵架从来都不会避开我,如果某次吵架正好我没在场,等我回来了,他们还会再演示一遍给我看,然后逼问我父 母离婚我跟谁。这个问题我至少被问过上百次。小时候看到他们打架,我还会在一旁哭,上初中后,我就已经彻底麻木了,通常都是他们在一旁砸东西,我在一旁写 作业或者看电视。我不再流泪了,但其实儿时的心理阴影一直都在。直到现在,每当我听到重物落地的声音,都会浑身发抖。
  j/ p/ y7 Y/ L- @  U( G   
4 D9 @6 w# Z; F) S这种经历导致我一直都不相信爱清,不相信婚姻。我一直计划着一个人生活,又怕不结婚会引来议论,于是打算随便找个人结婚,然后马上离婚。我不懂得关心人,因为没人关心过我。我不会经营婚姻,婚后头几年经常和老公吵架,也曾有离婚的念头。
& K$ M8 U1 b' q5 z    二、不要贬低、挖苦孩子
! Q  Z$ ]4 s& E0 N6 Q- b
. p/ {' J7 j) m; `" N' Q/ D    母亲脾气暴躁,对我的要求极为严格,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她并不吝借在我身上花时间,因为从小她便教我背诵诗词,带我读故事。可是她吝啬的,是赞扬,是爱。8 M8 K. [2 ]: }+ G0 g
   
- `% K: N1 g. ~& J/ `/ w( c( W听家人说,我不满两岁就会背诵岳阳楼记,三岁时便可讲出几千字的《哪吒闹海》,不到四岁时,就独白解开 了外公的九连环。邻居告诉了电视台,于是记者来采访。母亲很得意但却故作谦虚地对别人说:“有什么啊,没用的东西,都这么大了还要我喂饭呢!会这些有个屁 用!”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记得,我真的记得这件事,记得很清楚。当时我默默的把九连环放在一旁,躲进房间里。% q; u3 f5 E$ w( g' s
    : j8 a; Q: J/ p7 V
上学后,我的成绩一直很好。我得到过无数老师的表扬,但我最渴望的,却始终是家人的赘赏。但母亲认为我 这是理所当然的,我带回的考卷和评语,她从来都不会看。并且依旧按她一贯的方式,当别人在她面前夸奖我时,她就不断的贬低我,嘲笑我,说我这不行那不行, 然后再得意洋洋的听别人说:“哎呀,这么好的女儿要是还不行的话,那我们家的娃娃就该扔啦!
4 ?; z* q2 i1 O0 k5 k& v   : s2 J8 @4 z3 m& ^+ a
母亲的这种方式,让我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把对白己价值的判断建立在了别人的评价上。如果别人批 评我的某一个做法,我会感觉他是在否定我的整个人。我没有强大的内心,我做每件事都畏首畏尾,总想看如果失败,别人会怎么看我。这让我活得很累,因为我一 直都在为别人活,而不是为了自己。' ]# N. r6 i( A7 J4 ?% C( ]
     三、不要打骂孩子
, Y! z  l, S* g; u0 h7 ~/ g. Q4 C! k  ]0 |; F
    我 一直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女孩,但我小时候挨过很多打,甚至比男孩挨打都多。母亲只要和父亲吵架了,就会拿我出气,随便什么事清没做好,就会劈头盖脸一顿打。 因为爬假山,被反绑双手;因为字写得难看,被扇二十个耳光;因为忘记写作业,被打得一个星期不能坐椅子;因为不小心把馒头掉到地上,直接就是一巴掌,还有 无数句“没用的东西!蠢玩意儿!死不死啊你!”记得当时我很消沉,在母亲心里,难道我真的不如一个馒头重要吗?
% C/ J5 O- c8 a) L4 w   
& _5 D  g! p; v有一次我偷拿了家里的钱,我妈愤怒极了,要把我的手剁掉,然后就把我往厨房里拖。我挣扎看,哭看求饶, 但没有用,很决手就被按在了菜饭上。菜刀剁下来的那个瞬间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绝望的心清。虽然是剁在了旁边,但我在那一刻就止了哭声,不再有任何表清。随后 我被扔在厨房里呆坐在地上。
, }1 ~& B$ q) f; i  
* o+ \  K  ^* s当时的父母基本都会打骂孩子,所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那时候楼前的一户人家,把12岁的儿子衣服扒光, 从家里踢了出来,就那么撂在马路边。男孩不断的嚎哭,我透过窗户惊恐地看着这一幕。这时我妈说:“看到没有,下次你不听话,也这么对你。”该句话彻底的击 碎了我的心,我是个女孩啊,难道就这么没有尊严?
% K8 [' |# Y3 }: u    , V3 V0 \0 P3 k5 e
所以我一直想不通一些家长,一方面口口声声说,为了儿女愿意牺牲白己的生命;一方面又不肯付出耐心和爱,稍有不满就非打即骂。
5 n2 C" @: I2 c+ P     四、不要用情感控制孩子
( v5 P% l, l% G, e
- F' C) K0 a/ b. I    母 亲从小一直给我灌输的观点,就是因为我才导致她这么不幸。她经常会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有一次我和母亲一起看电视,演的是一个小女孩,妈妈 去世后,她把想对妈妈说的话贴在风筝上,说风筝可以飞到天堂,就可以看到妈妈。母亲边看边哭。我问她为什么流泪,她却忽然咆哮起来  “要是我死了,你就不会来看我!”当时的我不知道白己又做错什么了,非常惶恐,以为是自己惹妈妈生气了。+ U& c  K0 `% q
   " J$ M: a3 S. d
长大后的我,依然分不清个人的情感界限。看到别人心情不好,我都会有一种负罪感,总认为和自己有关,会想办法去讨好对方。如果看到别人摆脸色,我会把他的负面情绪全部接收过来,然后搞得自己也无比郁闷。0 g3 n$ `) P; K$ ^# f
    五、让孩子永远信任你  
: T( P. |( b$ z/ D5 _/ ]
4 c; P' U+ G7 ?4 x. s小学时的一个暑假,我和母亲坐大巴去秦皇岛。大概是六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般情况下司机只停一次给乘客解手。可是小孩子膀胱控制力不强,到了四个多小时的时 候,我又想上厕所了。因为从小受母亲打压,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不敢告诉她,因为我不相信她会帮我。强忍了半个小时后,我终于对她说了,果然换来的是“就你 名堂多!谁让你刚才喝豆浆了?活该,忍着!”, {8 E- O5 h- _1 d
   
( C3 D( r! M% H其他的孩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用哭闹引起司机的注意,但我不敢,我怕挨打。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我在心里说  “尿 裤子就尿裤子吧,受不了了。”我不记得小时候尿裤子后母亲是否打骂过我,但潜意识里就是控制着自己不能尿,不能尿。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时候记不住事 情,就可以随意对他。孩子记不住事清,但是记得住感觉。我不敢告诉我妈,不敢请求司机,不敢尿裤子,这大概都是幼时的心理阴影导致的。
. o3 k2 L2 ]4 G    1 t( x1 B# ?$ ^! c
后来终于忍到了目的地,我连滚带爬地冲进车站厕所,却无论怎么努力,都已经尿不出来了。不知道有几人有过这种体会。我跪在地上用头撞墙,无声的哭着,却不敢惊动等在门外的母亲。
" q3 b+ f/ ]' A   
1 \! D  m5 T' h% H. |2 U/ k1 L" v长大后,我遇到任何事清,不论我处境多么艰难,我都不会对我妈说。哪怕是大一时医院给我下的病危通知, 我都直接撕了。我不想告诉她,因为我不相信她。我一直都很羡慕那些在外面受了委屈,可以回家在父母臂弯里倾诉的孩子。而我遇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却无人可 说,我只能自己硬扛,直至内伤。
8 _3 o3 l8 A5 P5 f8 G     六、不要把孩子当情绪垃圾桶
! o" g7 w7 N+ O7 ^. F: }' R
) Z/ [& `8 `2 @  r  Q" L: Y    母亲经常对我发牢骚,说自己童年不幸、婚姻不幸、晚年不幸。每次和父亲吵架都要对我控诉。一件事情翻过来调过去的反复说,过去十年的事清依旧天天挂在嘴 上。这些负面情绪让我背负了很重的思想包袱,我不相信亲情,觉得未来一片灰暗,对任何事情都不抱有希望。我觉得我一定会重蹈她的覆辙,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 活着?
& k  D$ E/ W+ w9 T$ S# {4 l' r9 Z   
4 Y- {6 W, G" M2 T0 G( U小时候的我经常站在阳台上往下看,心想只要轻轻一跳,大概就不会有烦脑了吧。即便是现在,每当我站在高处的时候,我都会有往下跳的想法。只不过是现在我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冲动,让理性主导我的思想。% W& S. w. i) e; |/ i
   七、不要吝啬夸奖' x+ Z4 b' c9 h
- R2 J6 F9 {( t$ t% E
    我父母奉行的是“打击教育”,也就是无论我取得多么优秀的成绩,他们也都是撇撇嘴说“这有什么,不值一提”。时间长了,我就真的学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了。
. z# x7 m$ `3 m) ?$ T. Y# M   2 S$ y! {5 h. `" `( X, }
参加工作后,有一次我在网上发了个长贴,有位网友回复说:“有个细节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楼主的标点符 号使用得非常规范,没有错别字,并且每个自然段之间都会空格,这么长的帖子看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了,感谢楼主为读者考虑。”就是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让我泪流满 面。我忽然发现我是多么渴望被人称赞。
% g3 k6 C. l5 L: q& u& C   
2 U- n! I( `1 e( P2 E& [4 @: H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打击教育”能够让孩子越挫越勇,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强心理,能够让孩子奋发 向上。不可能的!不断的打击只会给孩子造成伴随终生的低价值感,让孩子在自卑、自贱中痛苦的挣扎。在孩子心里,父母是最重要的人,一句小小的夸奖哪怕是非 常细小的事清,都会让孩子铭记在心。
, W( s: L# Z6 W& {- h* o     八、家庭教育中父亲不能缺席4 [4 r1 z1 y* o- P( }( i$ i

# i& [5 ~2 @$ |$ T5 ]7 s6 r/ C3 ~& R    父 亲有着传统大男子思想,认为做家务、带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所以总是高兴起来就像逗宠物一样逗我,玩不高兴了就当我根本不存在。所以除了和母亲吵架以外,父 亲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记忆。我不否认父亲很爱我,但我感觉不到。再加上母亲不断的在我面前控诉父亲,所以我始终迈不过这个坎儿。2 P# `' ~3 l& ^* ^! P4 Z! i; c
    ( n4 g6 O+ V, {
我上大学的那一年,父母正式离婚。后来父亲又组成了新家,并又生了个女儿。这几年,他一直在对我说他当初多么无奈,其实他有多么爱我。我也知道他再婚和再育都是他的权利和自由,可是我就是不能原谅他。不知道是不能原谅他的再婚再育,还是不能原谅他对我成长的不作为。
1 Y, z4 W* m0 I( j" H    九、成绩不是一切,能力更重要1 t% K  X/ _4 M' v

$ O. ~2 t+ L' k- ?5 M. U8 l; R  @    自 小母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只要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于是我很顺利的考上了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公费研究生。可是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我才 发现我什么都不懂。我不会为人处事,不会交际应酬,不会团队合作。读书时成绩好的优越感,一下子全被踩在脚下。刚开始工作的前两年,我总是躲在厕所里哭。 我有太多太多的不适应,太多太多的不明白。后来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慢慢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r% N% d1 T& [) p: o. K' \
     十、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
9 d, W; R6 \% V4 H  S5 E! ^
( i  p9 u; r6 f0 Q% R6 o$ [    母亲是一个控制欲望很强的人,从小我就必须按照她的意志来生活。我穿什么衣服鞋子、买什么东西、考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嫁什么人,都是她决定的。我的所有事情,我都不能做主,久而久之,形成了我懦弱、胆小、毫无主见的性格。/ d# V& v5 i4 e# u  F# @
   
" f' A" p8 [8 j# | 上大学之前,母亲一直控制看我的生活。考上大学后,因为大一时生了一场病,母亲以此为理由来陪读,又延续了七年她对我的控制。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一家私企工作,母亲以当初把房子买了给我治病,现在无家可归为由,搬入了我的宿舍。于是我就成了一个奇观,带看妈妈上班的人。
9 S! U$ `  f; p* q( U   # Q9 l: J; t3 n" n7 j( _
当时的我,根本就没有想过拒绝母亲,因为在她的教养下,我根本不知道“界限”的含义。我仿佛是跟她共生的,我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沿有自己的边界。0 f% k+ v0 X/ C+ t3 s
    . ~/ i* Y3 n) g6 S, O' S4 n
在她的强力包办下,我没有真正谈过一次恋爱。工作后,又是在她的包办下,我嫁给了现在的老公。结婚头几年,我总是和老公吵架,不止一次想离婚。我恨母亲毁了我的一生,我恨为什么她的行为,要让我用一生的幸福与安宁来偿还。% ^1 k. r1 M& N6 E! Q, U
    ! \9 Q: K' j2 B+ l5 S8 J
其实,如果我的母亲看到这篇文童,也许我说的这些回忆她一件都不会记得。但正是这些不被记得的细节,在不断的伤害着我,计我痛苦不堪。: F* n5 I, f# H/ @. o  u& y- L

" C* S5 t+ ^8 K    后记
" z& Q; J7 ^! o! [& t    在结婚之前,我一直坚持着独身主义,或者结婚也一定不生小孩。大概是因为自己的童年太不幸福了,所以不想再将这种不幸延续下去。我学得我没有能力当一个好母亲。 " [, Y5 T6 C: ~, @+ N
7 y1 T( W; \5 V4 H/ }8 y
随看年龄的慢慢增大,我开始有些动摇了,特别是看到别的小孩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样子,忽然好想也拥有这么个小家伙,能让我用我全部的爱去呵护。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补偿心理?
' @7 {: O$ l5 |; {- B- I   # ?5 R+ E# d# R' \6 @6 l! I
婚后三年,我怀孕了。在知道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就决定,我一定不会用我父母的方式来养育我的孩子。我要给他真正的爱和尊重,我要让他成为他白己,而不是为我们任何一个人而活。
1 M: k) A, T0 [8 g7 y3 Z& ]4 M/ ^6 }+ F, L
    孩子真的是上天派来治愈我们的天使,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内心再次成长、自我疗愈的过程。儿子出生后我读了很多关于爱、关于自由、关于接纳、关于界限的书藉,明白了很多以前根本想都没想过的问颗。
3 x9 o" a9 Y- z; p0 G" _    ( x; O/ e& v; _5 D, e  o
我开始明白母亲一直在侵犯着我的生活,越过界限控制着我。我开始懂得母亲的情绪和生活是她自己的,我的生活是我的,我可以做主。我逐渐自信起来,开始有了白己的主张和判断力。
' F! K6 |' r+ E# k: }) h) N   3 s5 y1 E: l" ^4 C/ S
在育儿的路上,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不会因为儿子打碎花瓶、扯下窗帘而训斤甚至打骂他,在我 心里,儿子远比那些物品重要。我和儿子一起在地上爬,一起捡石头,一起在纸上涂鸦,一起互相泼水,每天都拥抱他、亲吻他,耐心的对他、尊重他。儿子在自己 玩的时候,经常会突然跑过来给我一个拥抱,让我的心里暖暖的。有这么一个全心全意爱我、信任我的小人儿,我怎么能不努力成长,才能不辜负这份信任。7 n: I+ B! a' P7 G
    5 C0 n8 C, s' Q& D  C+ \2 T
我关注了不少教育专家的微博,每天看他们解答一些令家长头疼的幼儿行为,同时也准备着,如果我的儿子出现同样的问题,我该如何解决。但是,不知道是我的运气比较好,还是我的正面关注起了作用,儿子到现在都没有出现让我头疼的问颗,或者是也许出现了,但我没把它当成问颗。) {/ Q& `8 j1 E; q, V9 h2 q( }& |; C$ m; _
    + N& q/ d7 @  P" M& x
我小心的呵护着这个上天给我的恩赐,同时感觉到白己内心的伤痕在慢慢平复。更加神奇的是,我和老公的关系越来越融治,他更加尊重我,我也不再因为一点小事就委屈伤心。我俩一起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家里每天都有笑声。
! U( T1 V- p0 h    , S3 I7 x5 _% U, n/ c# k" p
对于母亲,我托人给她介绍了个老伴儿,人很好,我很放心。虽然我无力改变母亲的心态,但我还是一有机会就开导她。她也会经常来我家小住,但我会守好自己的边界,不让她影响到我和儿子。; w, I& b2 s& i  s: E* L5 X) Y
    / h6 p. ~' i9 J9 ?
最后,我再次说明,写这篇文童不是为了控诉什么。我的母亲应该代表着中国的很多父母,其实他们都曾是一个受伤的小人儿,只是他们不曾意识到,于是又把伤害一代一代往下延续。* _8 O+ B. p: Q) s
    1 P. v! t( X" _
我依然有着很多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阴影,这些缺陷和阴影可能会伴随我一生。但我会尽力来自我修复,快乐生活。同时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回顾反省我们的成长经历,在阻断原生家庭的伤害往下延续的同时,弥合自己内心的伤痕,幸福快乐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2 _% L% X) y+ s0 r$ {1 i* e( Y+ ?

. W; h% _8 M( n2 v* w! n, b! w( j/ i, k* D/ o4 Z. m

' R" r% F' ]. g  c! \8 I 5 S4 F) m; a( `4 x# E/ m# P" p) C6 h
# {6 X3 I  v6 I' [8 \
鲜花(9) 鸡蛋(54)
发表于 2013-5-12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3-5-15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好像缺网银,顶帖!
鲜花(79) 鸡蛋(0)
发表于 2013-5-16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中国文化里把母亲父亲的角色神圣化了,其实人无完人,即使做了父母。“人渣"也没都自己去绝育了,就应该理性看待他们。父母给孩子的伤害和阴影是一生回的,哪怕出于无知。 非常好文,谢谢分享!
鲜花(33) 鸡蛋(0)
发表于 2013-5-17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女儿还是很像她妈,性格很强烈,只是少了一点暴力倾向。
" [5 t1 H* s& E5 U7 k9 Q2 z% t
/ F6 \$ @1 ?0 c: c$ Z8 `3 r2 r& W: o所以她也很难理解她母亲。把她母爱忘却,把怨和恨记在心里。
9 Y# O& ]1 ]2 z9 T# n) `' i( i6 e
* |% L' f' ?  i7 J/ h' g- K还是加拿大华人第二代小孩,虽然不很求上进,宽厚仁慈为大多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5 05:06 , Processed in 0.21319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