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40)  鸡蛋( 0)
|
最近在思考人生的时候,总想起汪峰的一句歌词: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5 M' \# ]7 [$ h# b- s3 D+ M P" e( i
' A7 |; w! F* W* ]
老无所依,太可怕了! # t- l: y( a3 Q- p
! C( t, X" K5 v; M3 x 人老了以后,是有所依还是无所依,这绝不仅仅只是个养老金的问题。等有一天你又老又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在身边照料你,你有养老金又怎么样呢? * o4 i1 q# E( K, j, \, i
8 i+ a6 I. @! h9 J! R3 V1 ?$ t4 u
所以听说国内在研究推迟养老金领取年龄的同时,又有砖家提出来应当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要让俺说多此一举,因为共和国《婚姻法》上早有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你想,赡养扶助都是你的义务了,你不常回家看看,行么?
* M' n4 b4 V' I; |. M6 S7 o8 J! d
砖家们之所以这么猴急着要立法,俺觉得他们还是怕“赡养扶助父母”这事儿在老百姓身上做不实。因为这事儿在老百姓身上做不实,官府就得担起来。
5 T8 P: {8 Y# [. E- X L' X; x- L$ P' S( ?, b
“赡养老人”不是官府的义务,那就只能是老百姓自己个的事儿了。不仅法律上是这么规定的,在道德层面上,“孝敬父母”也被立为了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朝历代地宣传了上千年。所以,咱中国有句老话儿,叫“养儿防老”。
7 s6 M+ J% }6 l3 v" P( U
6 Z5 \! d$ h+ l 养儿防老,这4个字中透着无奈:既然“养官府”不能防老,那就只能“养儿子”了…… * q( C6 s; b* W, }8 S
: G0 x! a F4 [
但是养儿就能防老吗?
; _( T, L5 c2 @1 q
( y$ x+ D- O' h T% C* v4 O0 O 现在一对儿四十郎当岁的夫妻,终日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上面得“赡养扶助”4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儿老太太、下面还得供着一个准备中考的孩子。如果再“不幸”点儿,也许这对儿夫妻双方90多岁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活着呢,按最极端的算法(如果双方三代都是独生子女的话),他们得同时照顾着12个老人!
0 r2 m, |5 t- L, I2 C! k
s% @, m" k3 ]8 w/ k0 T# k' H你说他们就是有那份“孝心”,还有那份“孝力”吗? + X) n% F4 M! z+ z; _* q5 v: A
" ] ]4 W) u; \# B! A7 f 有一次俺从温哥华飞回北京,在飞机上跟邻座的大姐聊天。说到移民加拿大的目的,大姐语出惊人:趁着自己有这个条件,也还能动,赶紧移民加拿大,将来养老的重任就交给加拿大了,省得给自己的子女添麻烦。
( [7 Y# q& K- Y5 o& b/ x- E1 k
8 }# q0 I& i# e* o移民加拿大是为了让加拿大政府给自己养老送终?这个理由俺以前还真没想到。不过大姐的话确实引起了俺的好奇心,加拿大人是怎么养老的呢?
* z. b% ?# \& W: j: g. O$ `8 G$ b4 k
打那儿以后,俺还真留了心了,东一耳朵、西一耳朵的,多少也了解了一点儿关于加拿大人养老的事儿,在这儿说出来与大家听听…… 8 t; O l) J$ I! H
* e# Z* J/ E; ?$ S4 Y
加拿大孩子一毕业走出校门,基本上就算是离开家了。除了少数实在混不整、懒在父母家里住地下室的,多数都是自己在外面租房住或是买房付按揭。孩子长大成人、分门立户之后,跟父母的来往就少了。对父母养老的事,子女们帮把手,是情份;不闻不问,也不犯法。这是因为加拿大人冥顽不化,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孝顺”这个词儿;在他们的法律里,也没有“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义务”的规定。
! e- I: q2 Z( \9 d/ m8 {
# U# h+ _' T8 c& M+ Q5 H 儿女不管父母养老,那谁管呢?——政府!中国是“养儿防老”,加拿大则是“养政府防老”。他们认的是这么个理儿:俺给你政府纳了一辈子的税,现在俺老了,干不动了,该你政府养着俺了! & {0 `# R4 Y6 U( R, [
2 M0 n" [6 l! w- {; I
加拿大政府对他的纳税人承担养老义务,不仅是出钱(养老金)、还包括出力,也就是说照顾老人生活、伺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全由政府担着,理论上说没老人的子女们什么事。
! x# D* |8 H2 D C; `$ E1 G; K u. J+ `5 _6 _
除了在自己的老屋里呆到死的那种,加拿大人的养老方式主要有这么几种: # `$ ]* c- t- |: x; n
$ ^" ^. v' N9 c' ]- O2 ~
首先就是住老年公寓或老年社区。 " @' g. d7 T" L& H
L, r E+ @: O) A4 V3 p0 y) \+ U 加拿大的老年公寓、老年社区与我们国内的养老院不同,它仍以一家一户为居住单位,但是只有符合条件的老年夫妻或单身老人才能入住。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由政府筹资兴建、并以低廉的价格租给提出入住申请并被批准的老人们居住。 + `5 r2 s! P- @4 n) f, ]6 V
6 e7 r3 U! O( [1 O8 _0 [- B
住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的好处,一是出入方便。加拿大人多数都住House,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种。但是人老了、腿脚不灵了,爬上爬下的不方便,就不如住公寓或者大平房了。
# ]( r5 J1 f- X2 `
i: V1 e, E# c$ F& S: ?9 J" ~再者,人老了最怕孤独。住老年公寓或社区,一群老头儿、老太太聚在一起,在会所里打个麻将、下下象棋啥的,早晚也是个乐子。
" G! S, R. A1 l+ U6 g7 H4 Y5 N* P7 t9 }2 u1 z/ k
更重要的是,老年公寓或社区的管理方负责向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比如:每天的定时巡视、送餐、保洁、家庭医生……等等。 / U' t; n% E- {4 ~7 l
# Q, n# g2 J( I& e7 B% `& e
所以,很多加拿大老人,在House里住到七、八十岁时,觉得自己再独立生活下去不方便、不安全了,便会向政府申请入住老年公寓。到时候把老宅子一卖,揣着钞票躲进老年公寓里过“最美不过夕阳红”的小日子去了。
3 [" a) w0 Y* n6 H: |7 o* V! k. V6 N
但是住老年公寓,得是生活能够自理的。如果是又老又病、瘫在炕上等着人伺候那种,老年公寓就不中了,那就得去养老院了。
- C0 F3 B; ^7 y' z# N
, q1 i; h( K3 r5 |2 z% L 加拿大政府办的养老院,一般都是由公立医院进行操作管理,医护条件绝对没的说,院方提供24小时的护理服务。食宿条件也好,一人一单间,食谱有专职营养师精心设计。
; G1 K/ [! z0 ]2 s' P) j) R: F+ A( u) u3 k' O: W6 L
在加拿大住养老院,医疗费用走医保,其它费用自己掏。但他们的收费标准很有意思,不管你挣多少钱(养老金),每月税后收入的80%交养老院,剩下的就不用管了,差多少政府贴,要是有富裕,也就算捐给政府了。养老院的费用与老人的子女们完全无关,既使儿子是亿万富翁,老爷子每月只有2000元的税后收入,那也只按2000元的80%交费即可。 9 G4 g3 F7 ]) f/ w
4 s: a$ i- y* [$ m
加拿大的官办养老院不错吧?条件好,而且多穷的人也不会住不起。但是,这类养老院有一个要命的问题:数量太少、容纳能力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入院养老需求。
+ E; L; L& W! R0 D' s8 A. q: b/ Z2 o0 r% h3 m
想住公立养老院,得排队等,里面抬出来一个,外面才能递补进一个。也搭上这些公立养老院的条件太好了,老头儿、老太太一旦住进去,往往一活就是九十多岁、一百岁。所以,很可能外面排队的还耗不过里面养着的,排到死还没住进去的有的是。 + j9 w3 x( u- B
& G% j3 C" M8 ~! @- O4 e7 @ 其实不仅是公立养老院,包括前面介绍的老年公寓,达到申请条件的老人,一样也得排队轮候。近年加拿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兴建老年公寓、扩容养老院,但是无奈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越建越不够用的。
A0 a0 R$ O6 p8 B! q- Y& Z: n! M) {/ x. `& U! ~# X" s' G0 u8 w
说到这儿大概你也听出来了,加拿大政府跟中国的为人子女者一样,虽然在法律上承担着赡养扶助老人的义务,但他们同样有“孝心”无“孝力”,想把所有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衣食父母”都照料起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 j) R) y1 h. A9 B4 o, |$ { U
2 e8 a. {1 ^) M9 w. S/ d1 Q3 f 所以,加拿大的终极养老模式——公立养老院养老,好固然是好,但只有少部分幸运的老人能轮候到。而对其他老人来说,有钱的可以自掏腰包入住收费昂贵的私立养老院;住不起私立养老院的,就只在在家里朽着了。尽管政府为弥补养老院床位不足的问题,采取了一些变通措施,比如提供上门的护理服务,但那个效果,跟住公立养老院是没法比的了。 L; B0 K4 G# C/ Z j- \ H' f
2 ~5 {; A1 P) x7 P3 r: [, f# {
十几二十年后,中国将迎来史上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但是加拿大在养老方面面临的困境,也未见得能好到哪儿去。
) P7 q4 }1 J* G; l' d: ]1 O$ t+ j1 \1 P- R+ w. \$ f
说来说去,如果你在国内养老,除非你足够有钱并且有几个既孝顺又有闲的子女;如果你在加拿大养老,除非你足够幸运住进了公立养老院或是你足够有钱住得起私立养老院,否则,你的晚年境遇都只能用汪峰歌词里那四个字来形容——老无所依! - O, S L l% m% U1 I
( k- H* f# S) E! ~8 j9 J# F
8 `) t, H0 u8 E4 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