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63)  鸡蛋( 1)
|
本帖最后由 雲吞 于 2013-12-6 08:46 编辑
# L2 I: K# F8 r; E+ ~1 x8 ]8 v
" r* b& e" W7 X0 s- ^$ ~7 n# ~正如坊间传言,我目前因为学钢琴,英语学习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出现负增长。今天趁着天冷来讨论一个文化现象。这个现象就是,据我的观察和体会,中国人的口语中把主观判断当成客观事实来说的现象,比西方文化的人要更普遍一些。换句话说,很多中国人的口语里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主观判断。/ G/ g$ C+ p1 t
4 {) n1 W, \ k1 @) Z
一个陈述句,有的时候陈述的是客观事实。比如说,今天早上八点埃德蒙顿Century Park车站显示零下二十七度。比如说,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一百八十度。这两句话陈述的都是真正的客观存在。所以说这两句话没有问题。 q. Q2 B) z' G) u. z6 }
- d( s6 Y# J3 a9 \
问题是在人们的口语中,真正陈述客观事实的句子,占的比例并不是特别大。很多情况下,你说出的句子难免带有主观判断的成分。4 m1 z; \: \" |7 s
" B3 {) m* e9 [/ R# A) j
主观判断的成分有大有小。比如这句话,我认为主观判断成分就很小:“埃德蒙顿今天可真冷。” 尽管这里有主观判断,我相信没有人会反驳这句话,除非有人刚从俄罗斯西伯利亚或者南极赶回来。所以这么说问题不大。9 a% a& p, F! c" o# C, h
: q# }9 u' c5 _% p8 A+ q+ @3 q再看这句话:“曼德拉的逝世是非洲人民的重大损失。” 这句话主观成分就更大一些了。你又不是非洲人民,你凭什么说这就是非洲人民重大损失呢?说不定很多非洲人民盼他早死呢。 B: W' W* z) X$ R* R
- j7 S' a, l; ~( A! E
在我看来最最主观的话,就是带有“好”与“不好”的主观判断。比如说,“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好喝。” 这句话听起来就是完全的主观判断。而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别人听起来,就是你在把你自己的主观判断当成一个客观事实来说。这种话的效果,让人感觉你在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我认为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尤其是职场中,是一个大忌。
6 K2 n7 ~- g/ [( K! D: [3 d, j& }) s+ j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说的话,你当成客观事实来说的,显然不是客观事实。比如说:“中国人都喜欢买日本车。” 如果一个人平时喜欢讲这种话,在人际交往中我觉得他碰壁的机会比别人更多。
" [$ e/ ~, v0 H, l( s2 n
: f& g4 H4 A: P#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