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7-2-19 22:11 编辑
4 t, x/ X9 M9 E: g" o7 {1 G) ]& A$ b" s/ a4 H
大师篆刻——毛泽东印章欣赏!
9 \: Y7 q! H' Z' m8 \0 z u7 ~. j; s. v5 r) S' k
: t$ W2 T3 f! _. X. K* s$ p8 U$ b; r- a
毛泽东非常喜爱中国篆刻艺术。他一生使用过不少印章,大多系名家所刻,流派纷呈,风貌各异,殊为珍贵。有些还蕴藏着他与艺术家们交往的种种轶事。- `! ?2 f( R. }5 x$ ]
* @8 W( o9 q# ^- Y d4 J& T
一、著名书法家金石家邓散木) H+ d' G! ]3 |; |
U; W7 U) |3 u+ Q! w5 a; P) x
著名书法家金石家邓散木(1898—1963),以寿山田黄石为毛泽东刻的这枚龙纽大印堪称“文物极品”。
, ?% b, z0 H4 w: N& p" ~ ]+ e 这件作品是在1963年8月赠给毛主席的。大印呈立方体,明黄色,顶部镂空琢双龙,因此又称“龙纽大印”,印的一侧刻有“1963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瑑时六十有六”。
% J, S: s: Z+ H 邓散木治印“毛泽东”% Z7 `/ Z- o& e. f. l7 y5 W
这枚印章的印文在章法上独具匠心。, _; T+ j$ C( z( l' ]; W" V/ }
印文中,繁体“毛泽东”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泽”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从而使详略更为得当,结构更为严谨,布局更为优美。笔画较少的“毛”字的最后一笔反向倒旋,以寓“反手掌乾坤”之意,从布局上填补了“泽”字右上端空白。这是毛泽东所有印章中创意最为大胆的一个。 n4 w1 e3 J! l& L2 i, [/ |1 R2 p; \
这件龙纽大印原存于中南海,1990年经XX中央办公厅批准,此印和中南海数千件毛泽东遗物回归故里,由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
$ ~5 U5 d9 T8 i
9 t9 C3 K& Y( T- k二、“三百年来第一人”陈巨来) c. m" N9 N' H, `6 d$ t. e
/ S2 y+ T6 F! X* y T 陈巨来治印“湘潭毛泽东”
) [, Z% A. J" }& K 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请陈巨来刻“湘潭毛泽东”一印。陈13岁就开始刻印,平生治印逾三万方,其篆刻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对“湘潭毛泽东”一印,陈巨来慎审精思,三易其稿,一反他擅长的元朱文,最终决定以白文布局,处理得雄壮浑厚,大气磅礴。
. x2 f7 }4 k, ]$ ]2 |! V 不久,陈巨来收到XX中央办公厅的致谢信,大意是:陈巨来同志,主席收到你为他刻的印章十分高兴,特附上三百元以作润笔......
( [/ V o2 L) r$ m7 X( ?1 ]4 I1 ?) d+ [5 |
三、写雨景的大师傅抱石
: p. v. A8 |0 @: m8 v
% C2 U) ]6 O6 P) f6 I 傅抱石治印“毛泽东印”6 i8 y: x8 v% o: Q" ]
1959年傅抱石听说毛泽东要为他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题字,事先精心准备了一枚印章,便于毛泽东落款时盖用。' k" S) L0 s5 J2 O% M1 {/ x
此印寿山石质,取法汉印风格,刚健朴茂,平方正直,极有气势,南京著名印学家王本兴先生评论这方印是“大气魄,大手笔,是一件壮美无比的艺术珍品”。& e' j+ ]9 l% ~9 H) Z
毛泽东看了印拓,十分欣赏,赞叹道:“不愧是当今艺术大师力作。”但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一向不盖印,这次也不打算破例。他说:“这印章请傅先生代为保存,待我退休后再取来使用。”0 y8 M0 \( d Z
这枚印章一直由傅抱石精心珍藏。直到四十年后,国庆50周年,傅抱石儿子傅二石才将该印印拓公诸于世。+ a7 G: Q% H! f/ E3 C" }/ W
% u }* ]& T. R* a- M9 _
四、上海金石名家吴朴
* m2 x. \1 {- j0 i& \0 M- @9 F
/ m% Q: T6 |3 s- ?6 C 吴朴治印“毛氏藏书”
8 g% e& _! X- c' M8 N 这是一方毛泽东用得最多的印章,是刻的朱文“毛氏藏书”印。毛泽东藏书不讲版本,但盖印是必不可少的。此印是毛泽东在1963年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请上海金石名家吴朴(1922—1966)所刻。9 E: Q9 C# W9 e4 R9 @3 U/ d" l7 i& z
吴朴后来解释说:“毛主席身为国家领导人,所藏之书多不胜数。书多,盖印也多,印面就容易磨损,上下线条又必须一致。”故选定了铁线篆。毛泽东对这方印章非常满意,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这一藏书章。4 g. I9 a A7 A l( {
) _- x) }2 d6 P) E1 r% {9 P, D0 `6 T( V五、“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 t8 \# o( b' D7 m
I" P' C. O8 z) C# X
齐白石治印“毛泽东”4 H) L( q8 b1 v v
齐白石治印“润之”9 {$ g! F& Q* ^$ {* R
自称“三百石印富翁”的大师齐白石,也曾为毛泽东篆刻两方印章。/ i9 g) Z5 O( K! h6 S) N) e) V: q
1949年,毛泽东写信邀请齐白石参加新政协会议。齐白石欣喜之下,用一对名贵的雕有狮子滚绣球钮的寿山石,精心镌刻了朱文“润之”和白文“毛泽东”印各一方。. p0 p3 z( ~( p! n
这两方印章法上大开大合、俯仰有致,单刀冲刻、极有气势。这两方印章法上大开大合、俯仰有致,单刀冲刻、极有气势。 Z/ C+ Q9 b+ b7 ]
# Z. y0 ]# C* q) c j" K2 q# u
六、著名篆刻家钱君匋" ~7 z! c; x9 W7 C5 j
/ n7 X$ @3 j9 w% B
钱君匋治印“毛泽东印”: } q2 i& b+ S; w& y+ @3 P, A
钱君匋治印“毛氏藏书”
2 A2 b! q, }. B 在上海解放不久,当代著名篆刻家钱君匋1906--1998)怀着崇敬之情给毛泽东篆刻了 一方“毛泽东印”。并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转赠给毛泽东。后来,毛泽东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君匋,请其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7 i* y6 p+ @7 K) E2 |/ I% n8 U M
七、“篆刻王”谢梅奴$ ?# _" Z8 q* l5 n2 i& E" v
* \6 S# @% S7 t7 p 谢梅奴治印“毛泽东印”
" Q$ H, x( \9 F& j3 C5 N 谢梅奴治印“润之”& a: k$ I E+ y/ L1 ?
谢梅奴(1913—1991),湖南长沙市人,有“篆刻王”之称。
- w( Z" |6 r8 q+ Y: f5 _0 b' W 谢梅奴刻治的这两方印章分别是白文“毛泽东印”和朱文“润之”印,毛主席特别喜欢这两方由家乡的篆刻大家创作的印章,使用频率很高,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两方印前者以回文排列布式,寓巧于拙,雄浑苍劲;后者细文粗边,结体流丽,颇具周秦玺印神韵。
2 F' D! F8 u# F2 x' P 据了解,谢梅奴在1948年还将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内容刻在印章上,整套印章共30多方,这是当时问世的第一组毛泽东诗词篆刻作品。解放后,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了毛主席。此套印章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 ~0 q; J: f. g2 ?8 [$ A: b0 n* k
八、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 z! X6 ?' q/ c
% Q6 {( Y, [4 r- J7 I3 i: P
刘博琴治印“毛氏藏书”8 z% y# Q( z/ S$ I3 c+ H- X, n
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1921-1984)受人之托,曾为毛泽东刻过一方长方形的朱文“毛氏藏书”印。在此之前刘博琴也为毛主席治过印。
4 a( `; V# W, g% K% |8 c& i4 S/ W1937年七七事变后,有人曾到北平取灯胡同找到他,说是要刻一枚“润之”印章送给远方的朋友,他于是精心刻了这枚印章。北平解放后,他才知道“润之”就是毛泽东。
f+ V/ E7 `% B6 v 刘博琴出身于篆刻世家,擅刻铁线篆文,风貌稳重,功力道劲,平整中见精神,在京城琉璃厂有“博琴铁笔”之誉。 ' u! m7 v1 E+ E, G
刘博琴所刻的这方印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等部分书籍上钤盖。: H" u* E9 c1 e+ q. r
' ]. w; a1 ]3 b: Y/ a九、奇女子谈月色
9 }# y/ n' w$ h5 j4 ^$ K
3 s) z7 X6 ^' @& j7 x Z- C 女金石书画家谈月色治印“毛泽东印”$ U y$ u2 n) S3 y+ ]
毛主席还有两方印出自广东顺德女子之手。这位奇女子,就是曾出家为尼后还俗,以画梅、篆刻、书法驰名于世的现代女金石书画家谈月色。
% c* T8 L8 B8 m9 O ?' ^建国初期,柳亚子曾向毛主席热情推荐谈月色的篆刻,后来国家民政部曾通知谈师为毛主席治印。谈月色大师以瘦金书、园朱文入印,刻“毛泽东印”、“润之”二印(印谱未搜集到),并刻边款“奉润之主席,睿见存念”。/ B- z! n/ [6 x3 Q3 _% _
( s, V, a, @" J( u4 T, }
十、十万印楼主曹立庵) T$ Y, O! ^, @) Z- ~9 g
, i( t# n) k% U. j: z& C 柳亚子请十万印楼主刻“毛泽东印”
% y, n7 U! A/ r, d3 Z 柳亚子请十万印楼主刻“润之印”
7 E3 }% K2 D1 J% i 1945年8月8日,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历史上著名的“重庆谈判”。期间,柳亚子在送给毛泽东《赠毛润之老友》一首七律诗后,又向毛泽东索诗,毛泽东写了《沁园春·雪》一词赠送柳亚子。柳亚子发现上面没有落款和印章,便请毛泽东重写。毛泽东写好后,说没带印章。柳亚子就特请在重庆的著名篆刻家十万印楼主曹立庵(1921-1991),选了两块寿山石料,刻了一方白文印“毛泽东印” 和一方朱文印 “润之”。
( A' I+ x( I. ~4 g, [ 柳亚子先将两方新印钤在毛泽东抄送他的《沁园春·雪》后,再将二印奉致毛泽东。现这一组篆刻已视为革命文物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P. _2 \2 v! q3 y2 J+ Q
# T p% T" ]" L8 L! K7 W6 k1 k9 v
下面是毛泽东的两枚早期印章
. T1 q! w& H' i! m" y q
# C; K6 } G: ~! K& n9 a; ~0 V( z毛泽东1936年使用的印章+ f' \7 }, m; T% `) u" p/ X5 ?
! A1 e9 P6 x/ C. l; w* C+ K- u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抗日先锋队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渡过黄河,东征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适逢大雪,于是写下气势磅礴、雄壮豪放的《沁园春·雪》。当时,毛泽东手书该词后,曾于落款处钤有一方白文“毛泽东印”。
4 H2 S/ y. G0 S, I这枚印章,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毛泽东印章,使用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这可以从很多毛泽东早期签署的公函、命令等文件和资料中看到。
+ ~1 t C' w8 f2 i( w以上两枚毛泽东的早期印章作者现在已不得而知。2 e- v- y4 h( j, h
8 Z0 U: Z1 v# j6 _# P来源:顶尖藏品
+ N- \+ Z! T; F1 p0 L3 F% ]8 g! F; Z* Q8 Y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UoGP4ZyQiwqRtA4e#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