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最近,一名温哥华华裔母亲的孩子疑似在学校感染了新冠病毒,她按照政府和卫生部的指导让孩子居家隔离,可没过几天,家庭成员几乎全被感染。
/ `9 c8 n3 T" t' R2 E& `5 f" h
# Y! F0 E& ^( ^/ `/ C# D {安女士的儿子在过完寒假、返回学校的第一周后开始出现了发烧的症状,随后孩子被确诊,并被要求居家隔离。
+ M) L* @8 @, U' ^" u+ V
, v3 r, v& R3 [/ D隔离对于他们来说相当困难,因为他们生活在一套只有两卧的公寓中,作为一名护士,安女士清楚这种隔离意味着什么。$ L4 v! E; L5 W# F+ a$ b6 p
2 H1 L0 o+ E6 t& H3 Q3 y. Y儿子才6岁,尚不能完全自理,: O; _# v$ C8 N+ [; C. W
+ X; I) B N4 o2 T; Z9 k, |
隔离?真的不现实。
" e& d+ A* b" m1 P( ]. r- @
9 Y- u( u2 G- x2 p# }思忖良久,安女士决定和18个月大的女儿搬进客厅,让丈夫和儿子各住一间卧室。
. b. |7 `' n3 `* G1 o1 s! {3 L6 h1 [' z+ _. i
/ }' [$ o+ B2 U$ c V! t% S# t
8 L* M; a3 c; z; m0 |
房间隔开了,洗手间怎么办?- M6 n: d3 {$ j6 Q! b6 l% J4 d
- V3 u. s K/ M" {' m* l: M
毕竟他家只有一间浴室。无奈之下,夫妻二人不得不将浴室分成"两半"。他们在一个水盆旁贴上"妈妈和爸爸用的水槽",将另一个水槽单独留给儿子用。
3 r& U$ W, a6 O7 }7 F; o
# j, J5 r7 i& _9 a即便如此,儿子还是确诊了。不久,安女士和丈夫也相继感染。目前,全家只有18个月的小女儿暂时幸免。: a" @! V, d+ b* K# ^$ I
- B6 m; }& f, X# c8 |安女士这一年经历了太多的压力,身为护士她早已学会了调整。2 Z8 k+ z1 A4 X0 A* l8 C) P
4 A+ M* x. @! g但面对此事,她还是相当崩溃,用她的话讲:"整个过程就很令人沮丧,你必须时刻警惕,想着保护所有人。只能说我们正在努力让自己不灰心吧,但想想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结果就很难不感到很泄气。"$ {/ c/ x% H) b- g& e* Q
( |; }* L6 I2 \. z! `儿子确诊后,即使是在房间里,全家人也都得戴上口罩。她以为只要按照隔离指南上的建议去做,一切都会很快过去。, o7 D# V8 ^# {3 n3 g0 U: |
! r5 M$ T- z9 a( K; p% i1 y然而……再次事与愿违。' S5 Y' z! v- ~
7 h0 [ |2 ?+ V5 b1 k# y' O
儿子有限的"活动区域"
5 g6 T! b+ }/ Z
6 W1 K' ?/ Q" y9 }+ X6 [$ l安女士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改进措施加强校园的防疫力度,她说:"社区都出现了感染变种毒株的病例,学校的防疫措施却一成不变,这像话吗?"% U- M( M7 q M/ D& g
5 S8 U% O+ \0 c. H6 C
迄今为止,加拿大的很多省份仍然没有强制学生在校内佩戴口罩的规定。/ M! N$ W* A, _- ]$ g/ D! F+ E
9 ]' g6 K5 r: E0 K$ M成群的学生聚集在操场上,既不戴口罩又没保持2米的社交距离。
1 Q8 m/ [; o: E2 t. ~6 r% H8 n9 a0 Q- D1 Q C* g) B
如此感染岂非难事?/ @1 q7 F" F+ r* q
9 e' N2 J3 ]& I- M( p' f: V/ C/ w& 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