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1)
|
BC官宣推迟开学! 感染飙破纪录! 外媒称Delmicron现踪!* J/ k# u( ~" u) x, I
; H8 t) \$ C6 Y7 E; ]加新网CACnews.ca| 2021-12-29 18:11 |来自: 加西周末0( Z- _# z. U' x2 d& F+ i
加拿大日增破3万
8 v5 A9 n. s- B5 x; R" o# d( _9 q. u/ p+ i5 w% w
6 K) d5 X0 ~+ T2 P. _& E
加拿大的第5波疫情已刹不住车了!" O! u7 Q1 B. n7 [5 L) o+ C9 H& F4 P
. i- z! z K* M0 _6 O- v4 V$ g7 t( ]8 b6 ~) y' e
日增破2万还在昨天,才一转身,今天,加拿大“轻松”破了日增3万。' m q9 D+ O, n
9 b$ J8 q" R% ]0 \
! @! [% a" P" a8 k0 Q& v: x( lBC省卫生厅今天下午刚刚公布,日增感染2944例,直接飙破纪录。值得留意的是,因为极寒天气等原因,一些检测点关闭。
# ^0 v9 O3 z$ \8 I e2 l, l' @+ |1 S) _1 h9 ]" N
8 j7 X3 I9 C ~5 f3 t, @
因此,这日增近3000的数字,还只是BC疫情冰山露出海面的一个小角……
2 T' i* b0 M/ b; y: B/ j; B! W' ~: X9 }. [& [
首席卫生官Henry Bonnie在今天这个节后首次通告会上,表情凝重,目前全省的活跃病例已经高达1.6万,住院病例193,重症66,死亡5人。1 N1 n1 B6 B/ Q5 g/ [
: l# H* u0 w5 R. t0 ]
6 h7 x9 U* ?- U; i$ p1 Y与此同时,BC省府今天官宣,将k-12年级的开学时期往后推迟1周到1月10日!$ |( | A0 |/ [$ `3 c2 ]
0 ?- X- }7 g4 g5 i( ^' N6 k# J- i; e省教育厅长Jennifer Whiteside在今天的记者会上表示:“众所周知,大流行正在发生变化,现在我们需要多花几天时间来为学校做好准备,争取最好的开学。”
1 c t4 K, h; ], k$ \6 d. k& C; B3 V1 M# O
省府表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医护人员的孩子将按计划于1月3日或4日返回,但其他所有人将在 1 月 10 日返回——比原定计划晚一周。3 n9 l5 h" d* W4 x
$ H+ w! g8 Q- l$ O$ x% c& f2 p6 c2 ]4 ?2 z# g
这样可以为省府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评估Omicron 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后以返回教室。' n, ?# ]" H- J( L+ A9 l
6 Q3 Y2 {/ \. B/ n这些措施将包括“交错开学”(staggered starts)或其他工具,以实现更有效的接触者追踪。' X* e' }( L, V: n1 s
- y; G+ H) v" \8 q4 }$ ^; s' A- M/ Z* f6 G3 {7 x/ j
学校教职员工将被要求以虚拟方式召开工作人员会议,将不再允许面对面集会,并且暂停课外体育比赛。
9 q% i8 w; b. F" M; _8 n2 _$ B. k, _1 P( t1 }: v1 `1 ]. K
# M( @8 M& Q" r4 w; ]; a
但是,省府暂时不会像过去一样,为大多数学生提供线上教学,剩下的学年,学生最终还是需要回到课堂,参加面对面教学。3 r4 K, V; z0 g% [
# j; L6 Y+ ~2 A, ~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继续努力,让学生在本学年剩下的时间里安全地在校学习。”教育厅长表示。2 g' \3 T; L% d8 L- [! N
: |/ W, i; N/ M! W# U1 f
# K% I" C0 H# S" I7 |9 K消息一出,家长们集体“炸翻”。0 O0 i/ M2 c; ^1 v5 Q
2 W7 p- V8 @ I0 V7 G" D0 y
0 Z# W2 @5 [! @# Q4 P& F! R2 m6 C一些本来还在观望儿童疫苗,害怕有副作用的家长立马上网预约。6 n1 E% ?' v4 i: n* N
9 n9 k; B3 N+ y; W, s/ A* A6 L
有家长寒假期间为带孩子已经请假2周,“如果10日后还继续推迟开学,我这工作也丢了。”( f! c9 n" E& f
* u A$ f n3 U* q' @- i7 X: Q8 ^6 z
: N; N4 F, l0 `: N4 H1 K7 M疫情沦陷至此,首席卫生官也十分“痛苦”:亨利表示,病例的激增是由Omicron驱动的,该变种的潜伏期仅3天,为以前变种的一半时间,完全压倒了 BC 的接触追踪能力。
+ j! I; U& s O7 H# h; D- }6 I) @4 J
, A. J' i8 Y. ]4 X$ Q8 e" W
“人们感染的速度要快得多,而且往往在他们意识到自己会传播病毒之前,就已经传染给他人了。”. }- _" F! B. V2 q# `
7 @) H; {; O T$ [9 ~5 a$ g" |/ k
2021收尾的世界,每个人都期待着听闻好消息,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 I0 M( I _: G- A) O: j& Q. C/ `: |& b
1 p- w7 U, ~# p9 N- R
现在,不只是加拿大,全球疫情都在持续恶化,对比日增3万的加拿大,隔壁邻居美国日增50万的现况也让人瑟瑟发抖。4 M- d0 l; C3 p+ k2 u
8 h8 e: l" J: f: c- {! l
. T7 h8 D' s# ~7 Z" M疫情不会有结束之日了吗?近日,印度多家媒体惊报出现Delmicron新变异毒株,再次引发世人恐慌。/ p- [5 R9 O3 L% G" i- b* G
9 G) r0 z; f* p& O# V顾名思义,Delmicron是Delta与Omicron两种变异毒株的组合。
, [; b) O% C/ T4 e6 f
4 R6 f( r+ N& S# |6 b% y+ M& p: [# u( W0 X. ?" f7 e
《印度时报》报道,由于德尔密克戎是两种毒株的综合体,所以被认为传播速度极快和引起的症状比较严重。Delmicron引起的常见症状是发高烧、咳嗽不止、失去嗅觉和味觉、头痛、喉咙痛。
. S6 n+ H5 k% @- f
5 G. P2 J% o! G! k
* J/ j! V6 e2 M8 G1 U
& f0 m; g( K! c5 W" G0 g* F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组报告称,德尔密克戎毒株已经导致全美和欧洲新冠确诊病例飙升。
. e: Q- C2 W: I' z. _, i2 N& m4 l M" v
3 S$ |4 L9 g, w' s5 X
《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报道称,印度疫情防控工作组负责人Dr. Shashank Joshi称,Delmicron在欧洲和美国引发了一场小型的病例海啸。他认为Delmicron不是新型变异毒株,而是同时患者同时感染Delta和Omicron。/ F5 p5 @% }0 Z8 L8 E8 z/ `
3 L# R& g: r$ D _+ z/ q
事实上,早在12月15日,?Moderna疫苗的首席医疗官Paul Burton就发出过类似警告,称,如果Delta变种和Omicron变种同时感染某个人,就可能产生一种新的超级变种。0 s# H3 V y1 [
3 a f. E$ ]- u* C+ f8 Z
9 ]" {; \' r! Z他说,”目前在英国传播的大量Delta变种和Omicron变种病例,使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
, s! ^# V$ ?: O; c+ ?6 K0 j) y7 X' F( o
$ T) T. C/ d" p# z* x目前,世卫和美国CDC等并未对Delmicron发声。但是,就在今天,世卫组织WHO秘书长谭德塞发出了警告——他担心,Omicron 和 Delta 变体会联手发威,一起导致确诊病例“海啸”般激增。, P% K' H b5 u) @6 ~- D
2 O) R& M' M4 G: i+ v1 t) i( T
“如果我们不改善集体应对措施,这种病毒将持续进化并威胁全球公卫系统…持续拖延下去,新变种病毒可能对当前的疫苗产生疫苗逃逸或具完全抗药性。”
+ Q3 d6 h& v5 n
6 e# F7 X4 ` n% }5 R {
/ S$ [* n0 `% h R N9 U1 n P这可能就是最糟糕的情况之一了——变种完全抗药,疫苗也没有用,面对病毒完全束手无措。
" h& ^+ I( `9 F% ?' d# X3 A3 [) g/ I% D
就在近日,加拿大安省新冠病毒科学顾问小组科学总监Dr. Peter Jüni指出,虽然两剂疫苗确实能保护那些感染该病毒的人免受重症的影响,但其完全预防感染的能力正在急剧下降。6 a: X, z% o) E: H% h+ z* q* m
1 `3 `+ `) W9 s8 Y: q, Z. l: I
$ E3 C6 b: T1 m# v% }数据显示,疫苗防不住南非Omicron变种病毒,已接种两剂疫苗的感染保护率已从一个月前的近90%下降到14.9%。一旦感染,没有办法区分出到底是没有接种还是已经完全接种。% W3 h t8 ^' n( }0 c4 y8 b; u
% x2 f+ S s9 A. `面对如此强大的病毒,在折腾两年之后,有华人表示已经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4 w L: d/ \% l( @
# v6 s4 d% j3 B5 I一位大温华人就表示,“我觉得最终相当一部分人都会得新冠,只是症状没那么严重”,他说,周边已知不少人确诊了新冠,“只要不拖垮医疗系统就行”。
! \* g. W& e7 T& y3 P; N W' k4 F+ k+ h# T6 y
另一位华人更说,“做你能做的,剩下的只能交给主了”。对疫情过度焦虑无论对身体还是心理,都没有好处。
; q3 n% y: U4 v6 @& _8 Y4 z9 w& X* ?& r Q' p
% f$ M; V' O+ i
她现在已经减少关注疫情新闻,“知道了反而徒增焦虑”,“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最重要”。! H3 U; ^* s ^. w% y7 G7 J
4 v C) V6 Z! [3 P. G再有2天,就是2022了,真心希望这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3 j* w+ v2 t/ q: m0 [3 }- v0 d' _/ W0 l
期待一场苦尽甘来。
" B% L7 g, k, A: A3 ~) W% O/ X2 V$ k; b& R3 h5 L4 q
2 z ]* L! F5 W4 Y9 h2 Bhttps://cacnews.ca/118699.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