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80|回复: 22

“我混吃等死的加拿大生活”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5-28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文转自: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 ... ws&MsgID=405020: p# G+ @1 j. h5 p6 H; z
转载此文,并非我认同他的观点,只是让大家看看罢了。

' \' P, D6 d3 s8 q4 |/ n* h" P  d4 C7 R
我混吃等死的加拿大生活和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
% S1 s3 G: m5 b1 Q% l6 p
5 N- `% |3 }! n7 g, V+ m首先,我得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且不说在我这个年纪的Michael Dell和Bill Gates已经名满天下富可敌国,也不去谈比我小上个十几岁的陈士骏,就连我的manager都比我小上几岁。在这个年纪还在做小职员的我,的确没什么资格可以谈论事业。
6 c! u9 f% X; J+ j+ i0 i' u" F/ V9 z# ?& e0 D
曾几何时,我也是人人羡慕的职场精英,也曾经在竞争激烈的商业战场上叱咤风云过。而如今,坐在办公室里做做plan纸上谈兵,看着别人忙忙活活,更觉得自己很失败。
! Q$ U) J& j% N: G5 D
# I1 J5 [0 O6 E6 W说这些话的目的是想让那些定义我为loser的朋友知道,不劳您费神,我自己已经把这事给办了,谢谢!0 x' |/ K* u! G% D& p& B, @$ [5 R& `
3 M9 d- v% B+ T. P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移民后的感想,那时候对加拿大的生活感受不深,对移民后的生活没做太多的评论,所以对于移民前后生活的对比很不对称。几年过去了,对加拿大生活的了解深入了许多,对于在加拿大与回国生活的对比,相对来说更清晰更丰富。今天的我,如果听到有人抱怨中国如何如何不好,无论他是白色人种、棕色人中或是黄色人种,我都无一例外地给他脸色看。尤其是每当听到那些自以为是加拿大人的我的曾经的同胞洋洋自得地夸耀自己在加拿大的悠闲、安全、洁净的生活并拼命抱怨那个曾经是他们的祖国,他们曾经在红旗下高声宣读过要如何热爱的那个国家是多么多么的令他们厌恶的时候,我的胃液就阵阵上涌,我的拳头就不由自主地握紧和抖动。一般这时候LP就会拉起我的手离开,以免我做出什么令发言者感到后悔的事。
+ w5 S2 x3 W6 {( q3 @% L* T5 W" [0 b4 M
/ E1 H3 y) Y  J3 t1 o加拿大是一个很好的国家,她的很多地方都比中国优越。实话说,我不认为中国国内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一天能够赶上加拿大,但这并不说明我不喜欢我的祖国 —我唯一的祖国。来加四年多了,我还没有申请入籍,原因是我还没想好。回头看看自己的移民之路,在想一想自己的将来,希望我的看法能够给大家一点参考。( o* m6 [% a- H6 p$ x$ P

' a/ v2 V" G, Z% ~! ~# `! L5 [一、 困惑. z" [- p# o! q9 z: o
3 u' ~! }. B9 L3 N
两年前,LP硕士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专业工作,薪水不高,4万多,可当时对我们一家三口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惊喜了。要知道,在那以前我们全家都只靠着我打累搏挣来的一年2万块和LP做助教挣的1万块生活着,那时我们是在“挣”钱(现在也是)而并不是“赚”钱。“挣”这个字的意思按照结构来分析的话就是用手靠劳动来争取,这与“赚”是不同的;“赚”的意思则是用钱去“兼”来其他的钱。
. d" R5 A1 ^/ n: O+ X' k) ^8 L
0 P) t- u, z; B3 V这个话题我们暂且不讨论,继续说我自己,当时每个月的钱都不够花,又看不到前途,心里很着急。相信很多移民也都有这个过程,就不多说了。后来我自己也读书毕业了,也找到了一份专业工作,作市场和策略分析,薪水也不高,5万,这时候LP也涨了薪水也5万—2006年,我们实现了LP移民前的生活目标,有专业工作,生活相对稳定,自认为融入了加拿大主流社会,这里的主流社会是指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这里的融入是指自以为融入。# Z/ [. W! V  P7 `; u; N

% |: B- W+ G2 C) ^然后我们买了房子,不算好,三十多万,三十多年,但那是我们能负担得起的最好的房子了,LP很满足。我也经常对自己说,这种生活多好,安宁、稳定、生活内容健康,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相对于在国内的那种常年四处奔波,压力大应酬多,没时间陪伴家里人的生活,这种宁静不正是我当年所希望的吗?那么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M3 X  Z! w6 T% b: A7 K! o

" @; e' U6 l& h9 ]8 ]4 }& `可我心底里就是隐隐约约觉得不妥。
! }$ N: B, w) j7 _
* [  O. I: H/ @. a2 u' z我想了很久,后来终于明白了,这种不妥的困惑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则来自于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梦想的破灭;第二,父母;三、割不断的中国情结。
" p0 N8 F% k6 _( R
4 Q: Q- ^: T& [$ U这种日复一日,今天就能预测出一年甚至多年以后的日子,这样的生活对我个人来说,和死了没什么区别。就像一位漂亮的女歌手曾经声情并茂地唱的那样:
+ ?, \7 D8 S  v5 r! S1 B“2006年,那是一个夏天,有一位中年人,在自己的脑门上画了一个圈。”----我的人生梦,就此终结。2 J& ?/ z3 Z- `2 }2 [" z5 o( j7 O

# @* S% J& Y2 s' \/ i/ Q二、 梦想的破灭* n5 n3 r( K! R$ a9 u

! T' l5 e6 _% W7 d# r二十几岁的时候,出身商人世家的我一直立志做一个成功的商人。上大学时我最喜欢的两本书就是李艾柯卡的《假如我当总统》和他的自传,后来对照着读亨利福特的自传和福特公司的发展史才发现这个艾柯卡整个就是一个自大狂。这并没有让我失望,反而更增强了我的信心,我当时想,连艾柯卡这种人都能当上福特公司的总裁,我凭什么不能成功?
3 C3 d( @! Z" b1 t/ l! V: o3 K
1 f' `0 f2 {" }$ V中国有句老话“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死人”。大学毕业以后在父母的帮助下我和朋友开了一家电脑公司,开始生意很好,赚了很多钱,1992年,我的个人资产是70万人民币,当时我的同学们正在挣着每个月300多块的工资。可是好景不长,1993年我和朋友因为经验不足阅历太浅被人骗走了100多万,公司倒闭。当时我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懊恼和沮丧,反倒觉得这个教训很好,用100万换这个教训不吃亏,因为,我毕竟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6 ^' ^6 y7 {* a2 T/ \% e0 z; q( O* y/ L& g: ?" Y, ~
后来我先后在三家美国公司工作了十年,从市场部、销售部一直做到区域经理。那时我已经三十几岁了,然后辞职,跟着LP移民到了加拿大。我相信一句话“狼走天下吃肉,羊走天下吃草”,我能在中国混的还算不错,在加拿大应该也能。成功的机会大家均等,我凭什么不行。
# @; x0 g, P/ \
# N) W" f: n  x# \! w; h“就凭你语言不行,文化不了解,肤色不对。”四年以后我对自己这样说。
8 O* V. t* f  N) H# W# N
3 f+ C+ u) S1 v; u( M+ q" O5 H0 F四年的加拿大生活终于使我认识到这样几件事:
* m7 H1 v0 \) ^1 ~; O; `: t: a+ A- Q- @  i" K3 z- T& L6 X; I2 G
1、加拿大是一个很好的国家,但不是想象的那么完美。无论你承认与否,那个玻璃天花板确实存在着。你看得见上层的那些人,但看见的只是鞋底。
3 X8 h! A4 @2 M$ N
  m+ ?5 B: x  I2 ~+ o/ G9 P2、我不会再有机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了。
/ h' M1 t- i; `( {& [: w7 O
* m" r# q1 }( }8 l" P& j* s! G( Y3、虽然也经常会白人同事来我家聚会,但他们从来没真正把我当作他们社交圈的一份子。( W( t( y0 A- k% N6 k/ E9 V

1 \  @4 P# U4 K  o; d; }( ^8 ~4、无论我怎么努力学习英语,我也不可能达到本地人的水平。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文化障碍,我们不是在这里成长的,对这个城市以及社会的变迁所知甚少,对这里的人文基本上没概念,这是我以及我的下一代融入社会最大的障碍。
; i! _# T/ e% ^
' M8 B. o1 r, X4 L% e' \% \5、看着国内的朋友越来越成功,我妒忌得眼睛通红,肠子发青,胃酸上涌,竭尽全力也无法平复自己那颗躁动的心。加拿大的平静生活没能使我的内心真正的平静,除非我能够做到完全与中国断绝一切,可是这连加拿大本地人都做不到,他们也同样妒忌。我的一位令全班同学都很尊敬崇拜的教授就曾经对我说:“你们几个中国学生在加拿大一定会有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你们在中国应该有巨大的机会获得成功。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会愿意留在加拿大。”+ r) e, K3 i/ |
3 E+ {6 R& c# W, Y* o/ }
6、我无法说服自己重复这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无论这生活有多宁静、安逸。无论这里有多少鱼可以钓,无论这里有多少鸟鸣可以悦耳,我还是更喜欢紧张刺激、充满机会、环境脏乱差的中国。
. j9 M7 H/ Y* a  m  k0 n- t+ Y6 W) P. h' {9 I
7、如果有一个原因使我不愿意回中国,那就是害怕失败----仅仅是针对我本人而言。我不认为其他的华人移民也是这样,也不认为其他人也和我一样见钱眼开财迷心窍见利忘义。但是从小到大的打架经验告诉我:中国男人,有种的很少。
+ p$ x2 Y7 L4 p$ H% x  T9 h+ o7 f9 o; `' S% k  o- P5 V8 f
三、 父母  v  a3 W$ _! z6 V2 c0 x" E- N* W
! d- q3 U- j/ }- l5 a
我是家里的独子,LP有个弟弟在美国。我的父母和岳父岳母的晚年基本上只能依靠我们夫妻。他们四个老人都不是什么有钱人,如果有一天他们需要照顾,那么以我和LP目前的收入来看基本上没有可能。那么办法只有两个:1、不去照顾父母,自欺欺人地过着禽兽不如的下半生。2、未雨绸缪,现在就改变生活方式和赚钱手段。
5 Z5 [  J; a- b+ A5 {8 c! R
. `$ i* H1 r( e2 U$ c我选择后者。
6 P7 e  W% I/ R& m- K3 D$ O- K! H; i
四、 割不断的中国情结% v! {; ?0 e  S1 B' B6 v* v

, h8 S' ~+ f! Y/ g( n虽然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千疮百孔,但是这体制正在改变和进步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用了几百年才完成的事情,你不能指望象中国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在几十年之内完成。中国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初见成效,我相信他们的名字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仍然会散发着光芒。也许他们的子女利用了他们的权力,影响了他们的形象并使人们质疑于他们的品格,但是他们的治国策略却是正确而英明的。
9 s7 @9 f& R' O3 @$ e+ ]
: F0 ^/ W- ]+ E3 {1 w' T; Z9 a如果说怨恨中国政府,我比大多数人都有资格。那一年六月四日的凌晨守在纪念碑下的最后四十几个人中,我是其中一个。时至今日,我仍然不为那时的行为后悔,虽然这种坚持让我丢了学位丢了毕业分配的机会。但是今天身在海外的我回过头重新审视那场运动,我得承认当时我们的行为是错的,虽然愿望是好的--- -好的愿望不代表什么。
! ]% p0 ?0 \0 p4 j% Y5 l+ {. _
0 J" j8 w" ]; |  d! c1 ], {& ^再说工作,无论在加拿大打工整来的薪水兑换成人民币会给我带来多大的安慰,会告诉多少在加拿大打工的优势,都始终掩盖不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创业的机会永远比在加拿大多很多。
8 _1 z) y5 o6 }1 n6 ~
8 l3 n8 A5 W. T4 j9 }! B有人说中国的商业环境充满着肮脏和腐败,很多成功者其实是靠着做父母或兄弟姐妹或与之勾结的高官的势力。我承认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靠着自己的智慧、勤奋以及专业知识在国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是事实。2 T6 R5 K& g- `2 q6 v0 A8 m

0 f; U7 N+ S3 S) J有人说中国的生活环境肮脏而恶劣,人口素质差,我同意。但是来加四年,我并没有感觉到加拿大人的素质有多么好。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人口数量和密度的不同,如果中国有和加拿大一样的人口密度,恐怕还不见得该谁瞧不起谁呢。
0 @3 Q0 k( z( \* |+ v- p/ E& y! c7 B# |) v
再说国内的业余生活,在国内打高尔夫、钓鱼对普通人来说都有很大难度,户外活动方面环境也没有加拿大好,这是事实。但就此说中国的业余生活仅仅是 “国内对男淫就是洗脚、按摩、XX。对女淫就是美容、时装、不用做家务。”未免肤浅而阴暗。国内的业余生活在形式上虽然没有加拿大丰富,但在精神层面却比加拿大丰富的多。有点阿Q?我知道会有人这么说,举个例子吧,在中国,你可以可知心的朋友一起坐下喝杯茶聊聊天一起度过一个悠闲的周末下午;可以在健身房和与你使用同样语言的陌生人一起大声呼喝(表示声音,而不是动作);可以和朋友一起举办家庭聚会,而不必担心礼节问题。
3 |+ o7 w" X& W6 r( ^6 o7 L, A
- ~2 D+ T. F. M' x" w# Z0 I同样的形式,不同的实质,这就是我对国内业余生活的看法。关键是,在国内有亲人有朋友,在这里,虽然也有很多人可以交往,但是问问你自己,这些人里面有几个是真正的朋友?缺少了亲人朋友之间精神层面的交流会给人带来什么,很多人可能都不太了解。简单的说,会使人偏执而尖刻,缺少包容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论坛上会有那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移民、专业人士说起话来那么尖酸刻薄了。
0 h. m" H1 D( v2 [4 Y6 B( W/ w& g' Q
五、 最后) p9 L1 U* C: {8 A

4 M- H" w4 v: D6 O罗七八嗦的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无非是两句话:喜欢加拿大的同胞大可不必那么尖刻地批评中国,回国的同胞也不见得就是什么loser。中国再不好,那块土地也养育了我们几十年,作人要懂得感恩。
+ Y3 |) F+ A: r( l; S$ K! ?9 b
- t( E9 d3 f: B$ H$ E9 u[ 本帖最后由 tuluto2 于 2007-5-28 20:19 编辑 ]
鲜花(662) 鸡蛋(1)
发表于 2007-5-28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
: g/ W1 ?# D- A2 _# l% d6 }- m. c3 y" I/ g; q# _0 G5 L! B
思考ing
1 @: J5 g3 y6 Q9 r# _3 V% o. D/ }/ ?" e0 ?5 p

, {" Y- b' e4 ~% f提醒:不会有多少人发表看法的。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7-5-28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思...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5-2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但不论如何,对于生我养我的祖国,我永远都只有感激,只有思念。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5-29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道中人~~~~握手~~~我们就 打算在这里把值得学习的学到手,就回国去~~~人生苦短,偶一直觉得偶的精彩人生在中国~~~~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5-29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作者出国前的经历还真和我很有些相似之处!6 }1 C' e" }% _! A% d* {
9 U# I- V- T* J* l3 N3 c# z  X
作者的论点俺不敢苟同,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不同,加拿大就像个围城,却是能耐得住寂寞的人的天堂,精彩少了些,安逸多了些。/ u( o5 l2 W: o5 i6 _5 R6 e6 y( C
3 V9 H2 G& @% w  d/ c/ b% M3 i2 B
呵呵,有空可以喝喝茶、鼻鼻Q,多读读周易嘛!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5-29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加拿大就像个围城,却是能耐得住寂寞的人的天堂”,如果愿意,中国也一样是那些能耐得住寂寞的人的天堂。. {, r0 e8 [& C, o- ~& m/ L
就象无解所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每个人的对人生的体会是不同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5-29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学习并积累点原始资本再回国去
鲜花(1394) 鸡蛋(16)
发表于 2007-5-2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5-29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爱我的祖国
鲜花(116) 鸡蛋(0)
发表于 2007-5-29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搂主。4 p. Z. B; R# s9 q% Y( h
' H9 z6 H- n9 b' d2 b
不管你尊不尊敬自己的祖国,都不要嫌弃他。你不尊重他,别人更不会尊重他,也就不会尊重你。就像一个媳妇如果整天在婆婆家说自己的娘家不好,一般情况下,婆婆也不会对她多么好的,因为她没有了根。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5-30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身边出国的同学  多数都是不愿回国的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应该放在“移民故事”栏目里……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这个帖子应该放在“移民故事”栏目里……
鲜花(776) 鸡蛋(24)
发表于 2007-6-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这个贴子在rolia上首发的时候,还招了不少板耳砖,无非是说回国就回国吧,别给自己找借口,另外还有人找出了作者不久前发的想在Tim hortons找份工作的贴子,证明作者是在YY
+ `9 Q7 a" O9 l; r$ \: `7 j其实从贴子本身来看,是写的很不错的,也写出了不少人都曾经有或者将会有的感受,至于该不该回国,是不是因为中国的情节,那就真的见仁见智了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7-6-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在这里心里总有障碍,那就回去吧。人与人差别太大,选择也不应该相同的,认清自己是很重要,要是我,都想的这么明白了,就回去呗,不用一定发出来吧,别人又不是你。
: s, w) B! V$ i$ E7 k好像作者还在犹豫,这种性格估计回国了又会犹豫着回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16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章
鲜花(754) 鸡蛋(0)
发表于 2007-7-16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康派鹫 于 2007-7-16 23:56 发表
. Q  n! B+ z( n# I4 A' p很好的文章
, ~! \3 k0 K  a- {  L5 B; S+ Y
康兄这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20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融入社会本就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任务.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8-6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有深度!能把自己剖析的这么透彻,是一位勇者,也是智者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8-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年薪5万不算少吧。。。节省一点,国内的老人生活费也该够了。# E0 `, i% x% w6 V8 ~+ Y
本地人还不都是过一辈子,欠一辈子债。仍然过得心安理得,自由自在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8-6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LZ是一个男人, 但似乎是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后, 有些缩手缩脚了.
$ e9 ~' p# U% |% }大丈夫立足于天下, 自信, 自尊, 自立, 自强是不可缺少的.5 S& |3 e% D$ m9 \7 b( Q% |8 K
但LZ似乎已无自信, 至少是没了一博的勇气
' @7 \  s; [' P; q5 P/ P. B愿平平静静的生活能给LZ带来曾经期望的真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7-8-12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心声那!!!!!!!!!!!
鲜花(14) 鸡蛋(0)
发表于 2007-8-12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毕业 - 拼搏 - 混吃等死,那里都一样。不见得只是加拿大。$ r. z+ N# j: |" m
* M, [1 m! Y2 i
人都有求稳的一面,没有几个人会拼搏一生。经过几多拼搏之后,要么头破血流,累了,该找个地方静下来混吃等死了;要么,功成名就,不需拼搏了,那个时候也是混吃等死。成功人士,一路拼搏,对自己的专业已经是驾轻就熟了,要他改行或者是改变做法?不可能。他也是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也是混吃等死而已。
+ ]7 ^( E: L& x1 e' e7 Y' W& a! O. |  ]" T( w( P8 p# Y, d% n" {
1、加拿大是一个很好的国家,但不是想象的那么完美。无论你承认与否,那个玻璃天花板确实存在着。你看得见上层的那些人,但看见的只是鞋底。( @" q6 b9 V# s2 o
) Z/ Q; [5 \% p7 ~, O' E5 |. ]
哦。。。看上层鞋底的人,难道只有你我中国人吗?没有其它族裔的人,没有加拿大人?那里的结构不是个金字塔?上面的人,只有那么一个。下面的人,就得看那个人的鞋底了。中国没有天花板?你回中国,就不用看上面天花板人的鞋底了?为什么看加拿大人的鞋底就不舒服了呢?中国天花板上的人,可以把你踩死的,像一些台词说的,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那个加拿大人的鞋底可以把你踩死,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
. v- e5 K) ^( G9 u" h9 `$ Q( c
2 z' `/ O0 ?* [( c8 a2、我不会再有机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了。1 S9 v2 p! l) |/ w4 O! i7 R  w0 s

5 A  l2 `3 z: o, Y! m" I; ]成功商人怎么定义?你在中国就一定成为成功商人吗?中国人那么多,成功的商人也没多少啊。
: f+ I7 A) i+ ^0 @, {. h7 o
0 L  G3 \' ~% y% i/ ?3、虽然也经常会白人同事来我家聚会,但他们从来没真正把我当作他们社交圈的一份子。" z6 J9 E0 Z8 r. U' j

0 e8 Z8 H/ b; E7 M俺没白人同事聚会。俺不在乎。可能俺接触的都是低层次的,可怎么觉得他们加拿大人,同事之间也淡的要死呢?你要近乎,恐怕还让人家担心你心术不正呢。
' l3 [( }0 e1 l( p6 C; h0 P% x7 B/ k) p8 [7 T+ J
4、无论我怎么努力学习英语,我也不可能达到本地人的水平。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文化障碍,我们不是在这里成长的,对这个城市以及社会的变迁所知甚少,对这里的人文基本上没概念,这是我以及我的下一代融入社会最大的障碍。
! v% M' c3 D/ m4 l" ^6 n% J4 v0 x9 C0 I
下一代,再下一代,英语再好,也是中国人。这没什么不好。
: o  }( F* c! R) d7 V6 C0 N# z  l6 p5 M3 F
5、看着国内的朋友越来越成功,我妒忌得眼睛通红,肠子发青,胃酸上涌,竭尽全力也无法平复自己那颗躁动的心。加拿大的平静生活没能使我的内心真正的平静,除非我能够做到完全与中国断绝一切,可是这连加拿大本地人都做不到,他们也同样妒忌。我的一位令全班同学都很尊敬崇拜的教授就曾经对我说:“你们几个中国学生在加拿大一定会有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你们在中国应该有巨大的机会获得成功。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会愿意留在加拿大。”; z4 \9 k! E- {8 O
% [% ?1 S7 J3 `. X; ^
有人成功,有人倒下。那里都一样。大家只看到成功的,以为自己也一样可以成功。为什么不想想,你有可能是倒下的那些人呢?
" p$ L: V7 `, L4 M5 ?
9 p1 p* D. O! y" l$ [写到这里,累了。也忽然觉得,人和人不一样。看法观点不同。他既然说服不了我,我也别想说服他。1 X3 g  ?; h4 I8 m) a2 Q3 R# e4 I
- ~# b$ Q+ s  ?. D% ^: a
还是省点精神吧。既然已经写了这么多了,就发表了。不过,就此打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4 07:46 , Processed in 0.178698 second(s), 5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