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通过持戒修定进而达到显发本有般若智慧的目的。基督教的祷告,其实也是在修戒定,类似佛门中的诵经念佛,基督徒在祈祷时就排除了其他的种种杂念,一心向往着自己信仰的神,但是基督教的祈祷所修的戒定以及与其祈祷相应的对象处在很浅的层次,与佛法的戒定最终要达到的显发般若智慧的结果完全无法相比。 , {& C; D f: u* {# f* u% D % k t8 w2 X& m; o8 N( x神和佛菩萨都能看到我们凡夫的一举一动一思一想,这就像摄像机的监控作用,因为我们凡夫是处在低于上帝和佛菩萨的时空层次中,神又处在低于佛菩萨的时空层次中,所以神无法看到佛菩萨,但佛菩萨可以看到一切。/ J c7 b8 O' L6 a c+ V
2 I. L1 T0 @# h: k. f9 F' J3 x1 B基督徒通过祈祷、佛弟子通过诵经念佛就是把自己的天线指向特定的对象,同时摒除妄想就是排除干扰,这样就能把自己的功率调整到最大,从而使得自己的信号能够指向并且达到特定的对象那里,然后才能得到特定对象的感应,所谓我们有感,神或佛菩萨才会有应。这就好比是打电话。 3 J3 m% Q/ ^% E- m- H8 M* [) S, X
当然也不是有感必应,首先自己的求要与教义相符,第二自己的感要真诚,也就是佛教强调的一心不乱,第三因为自己不能预知前因后果,有时所求不应正是神或佛菩萨给自己最好的安排,其实这时的不应就是应。不过佛法的根本在于因果定律,所以佛法强调个体的修持,而不是对于佛菩萨的一味的依赖,佛菩萨的根本身份是老师,而不是包办一切的神灵。 ( g8 e/ L9 g4 n- O" F - l4 y; X; W) I, H& C7 w4 s因为佛法告诉我们人人都具有佛性,但因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通过修学佛法的戒定慧,不但能与佛菩萨沟通,而且因为通过戒定达到了去掉妄想分别执著的结果,最终自己也就成佛了。3 L- q" Z6 u, z8 D F7 G
0 w. I8 R5 z( P0 u [( ?0 L) u[ 本帖最后由 nianfo 于 2007-7-13 21:0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