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回复 Bear_031X , 我理解的业和业力。
我没读过佛教方面的书, 这是我对业和业力粗浅的理解, 请这里的高手指正。1 c" z4 j6 S$ \* k, y- j1 @1 g
$ z" f4 \7 o- k' O; F& ^, V业 是佛教对这个世界运行规律的总称, 包括物理的和精神的世界。
% B* T+ N, c3 G" o5 c, Y; y
! F4 j3 F9 A- x* e0 C* r4 Y温习一下:) i7 s1 n4 o+ t
比如牛三定律是对物理的世界运行规律中力学的基本表述 (1 物体如不受外力影响,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 作用力与加速度定律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唯物哲学对世界的 三定律是 1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量变质变规律; x! \1 c1 |2 |; J# P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3 m9 b2 \0 k% @* e; _( }唯物哲学的“事物“ 比 牛三定律的“ 物体 “范围 大一些, 包括了社会运行规律. 我认为这些规律范围不同, 却非常一致。/ M# ]7 v7 k5 p8 I, `& b
# w8 f" Q1 q H _
佛教的业又 包括了精神范围的运行规律 --- 众生从无始以来思想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F' Y6 ^" `) O) l9 u& c
缩小到物理学看物理世界 --- 难道不是 --- 众物体从大爆炸以来力 的相互作用的总和(或称 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转换的总和)。 8 Y& T+ e; L0 Z+ k4 c
佛教的业力缩小到物理学看是作用力: 你把物体放到高处(给与势能),物体有掉下的趋势(引力) 。 放大到社会看是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作善事想善念(善业), 有得到善报的趋势(业力)。 + c7 p+ D$ A9 k1 v7 @, V
佛教徒在谈到的业力时, 多谈精神方面,如 业力即念力 境随心转。 我认为业力! P3 u/ s5 d. X) r, P/ T/ l1 [
和物理学里的作用力,唯物哲学里的对立统一律 是一致的。 境随心转就是移民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 由于物理学和社会学的规律平时看的讲的比较多了,佛教徒在谈到的业力时,多谈你平时想不到的 ---业的范围更广:包括精神方面, 时间更长:从无始以来。如果你一时难想象,就从你熟悉的生活中的规律开始。生活中的规律都是业的体现。
* ?- M/ d0 Q: c' ], x+ l7 g1 N* J' W% x" |' a. q7 @, I5 g
记得我们高中学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时,我们才知道 牛第二定律:作用力与加速度定律 只是适用于物体的低速运动的情况, 此时偏差可忽略不计。 在物体的高速运动时,如果还根据牛第二计算,偏差就很明显了 。 牛第二定律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在物体低速运动的体现。 狭义相对论适用于物体运动无论它的速度。 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狭义相对论作计算吗?我想没人会用狭义相对论算他的BMW从静止加速到100km/hr 的 时间。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是牛第二定律。所以老师在讲狭义相对论时,总是强调高速运动的情况,这不是说低速时狭义相对论就不对了。我们要自己弄明白 狭义相对论在计算低速时,如果略去哪一步,就得到牛第二定律了。
* X- J' s6 B7 S6 }, W8 P' x. G
1 {5 h7 _! }& ]; b从我现在所知的一点点佛教知识, 我是比较赞同佛教的. 与我已学的知识不冲突。 比如 “一滴水一世界”, “纳虚弥于介子”。 反观基督教的诺亚方舟,上帝告诉诺亚造60feet的船舱,装上各种动物各一对, 开一个4 feet的透气窗! ! o+ ? D* g; V7 N4 y5 m8 [9 g1 [) S
一个大范围的抽象的真理,应是涵盖包容小范围的具体的真理,并且在小范围的具体的真理中体现出来。 佛教徒常说 佛法无处不在, 在你的呼吸间,吃饭睡觉,待人接物都是佛法。1 b5 S3 q( Z- E h0 G- r- L% W$ ~
7 x3 q+ X1 G7 S' v/ M( ` v
如果读不懂狭义相对论,学好牛第二定律也不错, 日常计算可以对付了。毕竟我们都是初中学牛第二定律,高中学狭义相对论,大学才学广义相对论的。 一个初中学生要是牛第二定律没学,我说破了天,转贴多少遍狭义相对论的定义,他也不会明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