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回45楼和46楼
绿荷问:“学习佛法这件事,您认为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 道理何在”。我在前贴说过:“那有个容易的啊!”。但如果问我:“不容易也有个程度差别啊,谁比谁更不容易啊?”,之于这个问题,就像问我:“让你用锹移走一座大山和让你讨得宋祖英的欢心,哪个更不容易?”,我一定茫然,也一定还是那句话:“哪有个容易的啊!”- y, s% x+ i# h' i& p' d1 |& D
对扁大师把“两个意思”硬说成是“一个意思”,我说了指鹿为马的典故,意思是:任你再有权势,但鹿总还是鹿不会因此就真的成了马。但扁大师回贴说:“此马彼马,亦有差别。鹿马牛羊皆存共性。所说马,并非马,是名马。”。这话真的让我觉得高深莫测,难道马和马有差别,鹿和马有共性,就可以把鹿说成马?话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其实是没法再争论下去了。我说个前几年经历的一个故事吧。我与同事出差坐火车从甲地到乙地去,以下是我俩的对话:
0 ?" ~ o6 k3 p我:(火车从甲站徐徐启动)差不多再有一小时就到乙站啦!
x# O, F( @2 P6 M他:(毫无表情)不,得两小时。
. \4 |3 c, _, X8 E% o% D我:(耐心地)一个小时能到站,因为这列车我已经坐过几次了,都是差不多一小时就到了。
5 m3 p- d$ [+ _4 X. u2 g他:(毫无表情)不,得两小时。
, |$ t. h9 Q3 c3 D0 D4 l我:(拿出列车时刻表指着本次车发车和到站时刻)你看,时刻表上写着呢,是差不多一小时; A; u' k, t+ j* U$ Z/ R) o
就到了。
' p' C9 e. a, _: L他:(接过表看了看,仍毫无表情)不,得两小时。
7 d3 `0 x; K3 \1 g! T0 O# S) l我:(有些着急,找来了乘务员)乘务员同志,您说从甲站到乙站得多长时间?6 W! M6 w8 h2 |# |
乘务员:差不多一小时吧。2 ^3 R: b& S- }/ ~2 w
他:(毫无表情)不,得两小时。: q: q8 G( h4 z# t& c C
我:(列车在差不多一小时的时候到了乙站)你看,我说的不错吧,是差不多一小时吧!
2 Q! O" r# }, B- ^9 B% g3 t他:(毫无表情)不,得两时。0 q# H* N: H+ N' @6 C2 ?
我:?!?!?!!!!!!
9 v/ D+ q+ S9 B, T8 ^6 [7 C; i上学的时候老师给讲过一个词叫“不可理喻”,我当时总也理解不了。有了这次乘车的经历后似乎有点理解了,但真正完全理解是这次和扁大师辩论以后。意外的收获往往更让人高兴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