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c: z- h* W! c/ s9 L) Y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歪理,是由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也算是高级专家高培勇在CCTV经济频道“经济热点面对面”做报告时说出来的。针对一个关于燃油税的提问,高的回答(大意)是:人们通常认为燃油税有助于环保(或节约用油)是错误的,燃油税最主要作用是替代低效率的养路费。专家具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当然是可贵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如此标新立异也太不顾事实和悖于理论常识了。然而,高的回答却透露一个信息:即使开征燃油税,税率也不会太高,因为只是替代养路费。另外,若只是替代养路费,替代不替代就无所谓了。若真要以燃油税替代养路费,养路费制度养活的那一大帮人的出路就非常令人头痛了,改革的成本太高(所以燃油税几次流产)。# i: _" \9 x% t, x4 |9 ?4 r9 c! O5 U
1 N, [+ h, j J7 P2 }9 Y
现行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通常不会就燃油税问题说话。燃油税与油价密切相关,谈燃油税就必然涉及油价(原油价格和消费者支付的油品价格)。在网上和新闻中,很少看到有石油方面人士谈燃油税,他们经常谈的是石油价格投机问题。石油大学有个董专家,常出现在CCTV谈石油类节目的嘉宾席上(注意,发改委下属能源决策部门的领导、专家也多来自于石油部门)。前两天在新华网看有关燃油税问题文章时,其中有一个链接,就是某报记者对董嘉宾关于石油定价机制的访谈。董嘉宾认为目前是改革石油定价机制的好时机,应做到与国际接轨和按市场定价。但是他又说,由于国际油价波动大、波动快,又不能完全接轨。完全接轨的话,会导致国内经济因油价的不断波动而不断波动(中国人看来最怕波动,而美国人却不怕)。我想,他的意识聪明人都明白。另一个现行体制的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养路费集团,则根本见不到他们说话(并不表明相关部门没动作)。 - h! V0 S1 D6 j* o/ g: R # m& l5 Y7 ?3 K( ` 汽车业站出来呼吁燃油税,有点出乎麻子意外。因为,燃油税高到一定程度肯定会抑制汽车需求。当然,若燃油税只是替代养路费或燃油税不太高,则会刺激汽车消费,特别是据说我们有优势的小排档、节能型汽车的需求。另外,清洁能源产业,肯定是欢迎燃油税的。环保部门的潘先生应该支持燃油税,但现在久不见他说话了。然而,发改委资深专家韩说却说,“限制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鼓励清洁能源消费是一个长期目标。但当前要在能源价改中体现资源稀缺性这一目的,是不合时宜的”。“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如果大幅度提高能源价格,会对我们刺激经济发展的努力给予当头一棒,这是不可取的。”看来,目前要使燃油税真正起到燃油税的作用,仍然不会时宜。很明显,国际油价高时,燃油税和高燃油税更加不合时宜。也许,燃油税本来就不合中国时宜。即使不得已实行之,也只能是低税率。6 S; S/ a+ E8 `$ p( X: g
1 L- l5 k6 O4 K 实际上,目前征收燃油税确实是最不合时宜的。除了燃油税会提高成品油价格,从而抵消我们刺激经济发展的努力外,还有:那些靠养路费养活的上百万人怎么办,特别是在经济困难时期。燃油税,肯定也会使三大石油公司的收益下降(因为只要需求有弹性,燃油税就必须有一部分由石油企业承担;特别地若实行较高的燃油税率使中国石油需求下降时,还会导致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跌,会被外国人士批评的),从而使中国股市还会下跌。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既不征燃油税,也要扛住油价不下降。 k! y* k+ I9 Y4 K0 a
- N' B" b" ?8 \' N& V3 d/ K. l “至于如何理顺能源价格,韩文科表示,价格将由市场力量来决定,在具体价格制定上,要使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河协”。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三个至上”的神话,在燃油税和油价问题上,我们也要实行三个至上:社会河协至上,可持续发展至上,市场力量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