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2 P" u T$ s ?8 d2 k6 [7 a. w( {5 h* n
「為了完成非洲弘法的大業,我願埋骨非洲,五次轉世為黑人僧伽,以一世之不能,願以五世做拼搏。生命是無盡期的延長,不能以一生一世來計量,有了無盡期的生命延續,有了眾生的共同成就,非洲佛教何愁不能生根茁壯!」
4 x/ ` E% Q: R% o" Z8 ] ──慧禮法師採訪摘錄 i1 i2 s! l; o
# |: N" M0 ^ r' \& f清瘦的臉龐,儒雅的身姿,一襲佛袍,一雙布鞋,身為佛光山南非南華寺住持、非洲佛學院院長,七年來慧禮法師為了他的非洲佛教偉業不停地奔波忙碌著。他最信奉的是師父─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話,「替眾生服務,滿眾生所需,解眾生苦難,忙,就是修行。」' X! d/ b7 |! e$ z4 j3 b# c
: Q. s7 j$ u. T8 h興建南華寺
+ q! x0 h' I5 q, _% b- | F* }* z9 q2 G4 Y3 J
──南華寺的興起和存在,使華人在非洲有了精神依歸,因而活得更有尊嚴。
# w9 [, ?+ q) s W( w5 C* f0 I% G, [3 R" G% m! `* k
1992年3月31日,慧禮法師遵照師父星雲大師的囑託,為了實踐師父「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常流五大洲」的弘願,踏上了從台北飛往南非的客機。從這一天起,一副在非洲建寺弘法的重擔就壓在了他的肩上。9 P7 D9 ?6 n f( ?
( S' z A T9 j0 \ 布朗赫斯特市政府贈送的那一片建寺的土地,就在R25和N4公路交叉的立交橋底下。望著這一片長滿雜草,高低不平的土地,慧禮法師幻想著一座莊嚴的梵剎從地底湧出,閃耀萬道金光。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卻使堅強的慧禮法師歷盡折磨。
( V1 s) f x- P4 v& T4 J1 Y
( Y" d2 Q+ W) h1 ~4 a. Y4 g6 g反對的聲浪
: f% i9 U; ]& X! R; @7 N+ ^/ S5 i4 g7 r& h1 C9 E
聽說從台灣來了一個講佛法的和尚,而且還要在南非建宏大的寺廟,一教堂的牧師號召學生及群眾走上街頭舉行抗議,反對佛教在此建廟。對於這一舉動,慧禮雖覺吃驚,但想到南非被聯合國制裁多年,等於鎖國多年,文化和宗教比較保守還是可以諒解的。可當南華寺蓋臨時佛堂時,許多宗教人士成群結隊地趕來反對,他們說,我們反對崇拜偶像。慧禮反駁道,佛陀又不是歌星、影星,又不是貓王什麼的,怎麼說是偶像呢?
5 K7 q( z" {& R" U E" z- P! Y. u, c. p5 F
可是這還不算,當慧禮法師奔走於華人圈中,宣傳弘法建寺的思想時,得到的卻是這樣的回應,「佛光山自大張狂,哪裡不好建寺,卻跑到南非來」,「不用費心建寺,我們只是來做生意賺錢的,將來還是要回去的,建寺要給誰拜呀!」這些冷寞的反應,像給慧禮澆冷水一般。
( c0 j2 d8 @0 L2 ?3 R$ Z- D
9 u" X/ T8 ?2 Y 反對的聲浪雖大,卻擋不住慧禮法師非洲傳法的決心,南華寺在得不到認同的情況下,悄悄的動工了,而且隨著工程的進展也有信徒慢慢地聚集了。6 u# ~8 I* h! G- @9 f
& i$ R/ @9 X r「落地生根」與「埋骨非洲」
6 h0 B. s* }( ~. N \ ──文化的弘揚比信仰的傳播更重要。
! u) Q4 q. C& p" m% Q0 E* A# K# W0 }( q$ E( r0 I
慧禮法師在弘法建寺的過程中發現,華人和西方人在移民觀念上有很大的不同。這種差異決定了華人的移民大都以寄生性質、次殖民地地位作客他鄉。而西方人歐洲人的移民,則是拓荒者的心態,走到哪裡,哪裡就是他們的家園。所以他們都能建立國家,建立家園,以統治者自居,有尊嚴的存在。反觀華人的心態,卻都是做客他鄉,等到老死之後還要葉落歸根,這種移民方式是值得檢討的。 7 r. r- |! \" E9 F0 M5 Q( M
6 y: d) w% t; B 慧禮法師認為,在非洲的這一代的移民若不在此生根,下一代就斷根,將如浮萍隨處飄泊。所以這一代的移民,辛苦在此創業,就要立志作南非人,下一代才能認同南非。我們不避諱做南非人,但要堅持做南非的華人,也就是具有華人文化、傳統和信仰的南非華人。
, x. H" j4 \7 b& G; }2 `% @
7 }2 ^" E# N: q% F. y: v, n. P 基於以上思想,慧禮法師在南華寺推動「埋骨非洲,共同發願」,為的是讓華人拓展更廣闊的生存空間,為的是讓下一代華人能更有尊嚴的生存。鼓勵華人將骨灰免費存放於南華寺,讓後世子孫因為祖先長眠於此,而認同這塊土地,而長住久安。更希望全世界的華人都能有落地生根的觀念。" C1 F% M2 l1 V
" [8 Z! K" ^9 @0 u; a- {8 m3 }
多年來,慧禮法師本著「為佛教、為華人」兩個目的,走遍非洲宣講佛法、普渡眾生。為了南華寺的工程建設,七年間,他僅回台灣募款就達100次之多。1996年4月,在回台途中,他遭遇車禍,手折腳斷。儘管如此,他連住院都沒有,硬是堅持繼續辛勞。3 \" W/ ]! X0 s
6 V" X% f7 l2 p% t6 I9 h- }& A
非洲是佛教的處女地,要在53個國家,6億人口的土地上弘揚佛教是一粧艱辛備至的事情。來到非洲不足兩年,慧禮法師的頭髮就全白了。他在佛祖面前發下宏願:「以一世之不能,願以五世作拼搏,以個人之不能,願借眾緣共成就」。
0 H; G" b+ X5 s" w
' N9 r) S' G" M& f; i7 @1 j/ `; S創建非洲佛學院" w" M% d( s% W! Z) c D7 J+ ~6 Q
0 V+ V0 v- D( a) m% _; U2 W( N1 K
慧禮法師認為,所謂非洲佛教,必由非洲本土出家人,融合非洲本土人文思想及風俗、文化傳統等推展出來的具有非洲特殊風貌的佛教。南華寺以推展非洲佛教為目標,要培養非洲本土的出家人,就必須建立佛學院。
n1 U: S, y/ V' f
' ?' D, Q# R! ^0 b3 q5 ^1 n% x 1994年初創的佛學院可以說是世界上小而又小的佛學院,只有10名學僧,可是在4年後的1998年招生時,就有462位高中以上學歷的各國的非洲人來報名。這種情勢的轉變和發展,就像擋不住的因緣,非洲佛學院必將成為非洲僧伽人才的搖籃。4 Z% d" C' q, ]+ S2 f
# T `5 @0 r2 j- K' F' o 非洲佛學院旨在面向非洲53個國家,以系統的運作有計畫的培育訓練僧伽人才。學僧的來源全是異教徒,招生的時候讓他們了解佛法,短期出家、剃度入學。兩年後,亦可重新選擇原來的信仰,多數學僧將被送到台灣佛光山繼續學習。待完成佛光山四年教育後就可回到非洲佛學院作師資,未來的佛學院就升格改制為五年的正科教育。
( N5 x' J$ T, n3 n% c" F4 T0 P6 S9 }* m. T) r3 d# Y ^2 R
談起非洲佛學院將來的發展,慧禮法師說:非洲佛教涵蓋全非洲53個國家,6億的人口,非洲佛教的推展必須借助佛學院來培養僧伽人才。這個培訓計畫不是三百五百人就能了事,三千五千的僧伽培訓都不嫌多,須在萬人以上,才算略具規模。( W- I+ ]! G, r# c; B
8 _7 l; l) d7 g# x* G0 R+ l大雄寶殿建築群
$ e; t8 S$ `( a! A$ s; t
# I# _8 T! _- i+ i8 S 多年來,慧禮法師一手抓僧伽人才的培養,一手抓硬體建築的建設。
3 J( @5 e: ^: h8 ^+ C
2 v) y6 F1 w/ _$ F5 M3 I 1996年10月10日上午10時,大雄寶殿舉行奠基典禮。一個投資8億台幣的宏偉工程開始了。這所跨世紀的宏偉建築不僅將是釋迦牟尼佛駐錫非洲的寶所,也將確定「法傳非洲」的歷史地位,是佛光山為非洲佛教「建立戒法」的成功標誌。
, B! d8 M- l( s+ Y- ~) G% {) r5 z, |! B
為了建設這座萬眾矚目的建築,慧禮法師特別跑到大陸聘請建寺專家、中央美術學院屠教授擔任建寺顧問。幾年來屠教授與慧禮法師跑遍日本、澳洲及東南亞諸多國家,博採眾長、費盡心血。已建成的南華寺寶殿景象壯觀、氣勢宏偉,其中南華寺內那座四柱七樓的塔樓在建築風格上堪稱世界之最。4 w8 h& ~- H, ^) b# r$ f
+ {3 [( `4 \% Q 南華寺建寺顧問屠教授談到建寺的體會,深有感觸地說:從1992年至今,我與慧禮法師一步步地走到現在。這是一項淨化靈魂的事業,做為一個華人,能夠在海外建造如此龐大的工程是很興奮的。雖然我不懂佛法,但是我們弘揚中華文化的目標是一致的,我深深地敬重慧禮法師崇高的奉獻精神,我願陪伴他直到大雄寶殿竣工的那一天。
2 `8 T* a- J- `% _8 `. M+ W; S9 z0 z1 i
後記) E! i* s- X7 L9 |$ ?5 P4 V
" M! V2 ?0 @7 C8 _) M8 s: s# N4 S
慧禮法師「法傳非洲」的大業任重而道遠,他抱定「為佛法,為華人」兩大信念,以無私奉獻的胸懷,剛強堅毅的意志忘我的工作著。
- p; c( V7 |! {
- \! R ?" u4 t- H 他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更是一個品格高尚的人!(1999年10月23日)
& j$ l4 _2 p( w2 z7 Y! ~
. B* c$ o3 ?" ~' h1 G+ h[ 本帖最后由 purifiedmind 于 2009-4-6 08:08 编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