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2|回复: 6

zt 新型流感病毒潜伏地球90年 病死率后两波更高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5-19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新流感病毒分离出来的八个片段,最老的已经90岁了,源于1918年的西班牙猪病毒
6 I& z8 M5 t  ?; T8 Z& P$ k8 j! L( ]
病毒密码& \- r2 _/ B9 e: {: y

. Q& B- Q4 s. Y+ e它在显微镜下,像个穿着盔甲的小刺猬,它的核心是一个八片段组成的RNA,一层基质蛋白就像骨架,紧紧包围着内核,外面穿着一身磷脂双分子层膜,层膜上插满刺突,就像一把把小尖刀。500把尖刀是被称为H1的血凝素刺突,还有100把尖刀是被称为N 1的神经氨酸酶刺突,它们控制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染性,也控制病毒的亚型。: ]* V! m5 R' |8 ?! J

" ]  r3 d) T  `4 g2 d, q. T7 A" y% w它的直径只有70纳米,1000个它重叠在一起,才能被人看到。但它却令世界感到恐慌。它就是今年新流行的甲型H 1N 1病毒,科学家称它“看似陌生,却似曾相识”。
9 `2 A- u: j4 i4 w, f. R0 M% I$ ?% O7 m' o4 Q
据媒体报道,墨西哥卫生部长科尔多瓦13日说,甲型H1N1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变异后比艾滋病更可怕,而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病毒变异的迹象。
% P1 |2 {8 `5 b- @+ \0 ^+ y3 B# }
( C5 I4 U) ?1 B' B“从4月24日世卫组织确诊新型H1N1以来,病毒确实发生了变异”,香港大学微生物系教授管轶告诉南都记者,但目前观察到的差异还比较小。没有人知道,这种变化将把2009年蔓延全球的新流感带向何方。) C; `+ _0 ]' H' D
+ ^: V' z2 M7 W, f) n. @" S- e. e7 E
' Q3 t2 Q; n1 H4 C/ e; y
新型H1N1显微镜下照片1 K7 M4 ^' L/ S) c4 b8 n2 _
' W: i' N) Y- Y$ j2 V0 s8 T8 j: X
1918年西班牙病毒显微镜下照片& l0 y0 s9 d6 [) h% |

; j* t  `8 W, w! o6 b流感病毒结构图
9 x* r) b. w5 Z4 t' D2 k
2 I; z' Z$ ]4 |+ H; H0 {. p" k) M病毒似曾相识
8 q% \" @8 R( Z2 d* O
6 M4 g' n* _6 E% c" ~# O新流感病毒分离出来的八个片段,最老的已经90岁了,源于1918年的西班牙猪病毒
0 b# b- z9 y8 b% `. z: a1 \6 d, o6 W  V5 H
管轶曾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医疗英雄”,他是全球首先分离出冠状病毒的专家之一,他在中国青海等地长期追踪禽鸟病毒,5年时间里采集了10万份禽类病毒样本,对250多个H 5N 1毒株进行过排序,基本追溯清楚了亚洲候鸟迁徙和病毒传播变异过程,被称为“禽流感猎人”。! t8 w" o1 E6 e/ W9 T% r

% [, T' X; d7 C* p“人类的知识对病毒的认知相当有限”,管轶承认,下一次流感大暴发的威胁究竟在何方,我们可能会猜错。管轶说,他在美国田纳西州读博士时,攻读的学位正好是猪流感病毒,当时也绝不会想到,猪流感病毒在若干年后,会成为席卷全球的新流感病毒。
8 Z" h- s  ^1 b% ^2 j; @3 c9 N" R, e) e* X0 |0 S
猪是“病毒混合器”的概念,是两位学者在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其中一位是管轶的导师。科学家们认为,由于猪比人更容易传染禽流感病毒,同时猪亦能传染人流感病毒,病毒在猪身体里重组的机会大,所以猪在病毒的进化和传播过程中,可能充当“混合器”的角色。4 i$ ~6 x8 `" Q: O* n' U
' E; `2 U  q$ ]5 w
新流感病毒正是在猪身体里长期进化不断变异的结果,其中大部分为北美猪病毒。管轶说,分离出来的八个片段,最年轻的在猪身体里生活了10年,最老的生活了 90年。第一个是1998年的北美鸟样病毒,第二个是1997年的人样病毒,还有1978年欧洲鸟类身上发现的病毒,其中最早的是1918年的西班牙猪病毒。
/ q6 W4 W! Y  s5 |! W* L
' t& D, n9 o: `9 Y8 n( C世卫组织曾公布,新流感病毒含有猪流感、人流感、禽流感病毒基因。; G" F; O8 r. h; F- F
0 W: H7 s: _% _
“ 虽然有猪的、有人的、有禽的,但说是禽的、人的还是猪的病毒,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最年轻的也在猪身上待了10年”,管轶说,这个病毒里大部分都是美洲猪里面的病毒,但也有美洲病毒、有欧洲病毒、有亚洲病毒。这是一种新型H 1N 1,它的八个片段被包装成这样广泛传播,还是第一次出现。
. p* R) {6 H& M- k, N% q, }
8 g9 n# ?" e) f: E& V1 o4 p9 K& r“ 看似陌生,却似曾相识”,管轶说,“我们知道每一个片段来自何方,但却不清楚它们在什么时间、地点重组。现在最缺乏的是美洲的调查数据,这种病毒在北美发生重组的可能性大,因为那里最先发现死亡者”。这种重组有可能发生在美国,也有可能发生在墨西哥,不可能说这种病毒来自中国。0 }  }/ H3 W* O

. M% Q0 t( E6 Y# `2 Z: `) ]( E5 A. m$ x: p4 d; @7 X
入侵人体实例
4 L& c2 U% E; A) c' t, A+ \( W! p& P: P, w8 {! O
1991年,广东一个两岁男童身上分离出甲型H1N1病毒,这是1977年俄罗斯病毒后少见的病毒实例
* o+ M  [7 n; M% P' Y# Q, w: c% i% v8 Q/ ]+ j. x
这并不是甲型H 1N 1第一次入侵人体。原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疾控中心研究员郭元吉曾在两篇文章中详细讨论过一次中国南方的甲型H 1N 1感染事件。1991年6月,从一个广东2岁10个月的男童身上分离出甲型H 1N 1病毒。这是1977年俄罗斯流感后少见的人感染甲型H 1N 1病毒实例。
4 b+ F- h& b, T: K  p
; C6 l! q5 ^% u9 l9 }经核苷酸全序列测定表明,这个被命名为广91-6毒株的H 1N 1病毒,并非来自实验室污染。在关于这个病毒的第二篇文章中,郭元吉提醒人们应该重视甲型H 1N 1病毒,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引起大流行。  r9 U* @9 m+ p# O  B. A

& k* b1 E- M1 x* m而此次大流行,是一种更新的H 1N 1毒株,它具有比广东H 1N 1病毒更强的传播性和更广的适应能力。
5 A) Z. L1 Y6 {$ ^" L4 N* d2 r, M2 r- W  m! |4 m- z
在农业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抗议下,世卫组织已经把这次新流感从“猪流感”更名为“A型H 1N 1流感”,但一些学者认为,新名字容易和之前发现的人感染H 1N 1病毒混淆。比如郭元吉就曾向媒体表示,这次新流感可以命名为“北美病毒”。管轶亦称,新流感可以命名为新型H 1N 1,以区分此次大暴发和以前的甲型H 1N 1。" B! z8 B6 f: q( n: k5 j4 p7 T
$ P/ X: T. q" t4 D0 d, |9 j
在1918年大入侵之后,甲型H 1N 1病毒于1946年后逐渐在人群中消失。直到1977年,它重新显身,被命名为俄罗斯病毒,在全球儿童中广泛传播。之后,H 1N 1在全球呈散发状态,逐渐消失,直到2009年,它在重新组装后,东山再起。
$ D0 [8 l5 T1 G0 J/ N' ^
  z  }" J  ~* d' W病毒进化树4 G% J9 l; @9 i! z

$ f) t' S. k5 o/ I+ u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猪型H1N1保留至今并不断演化,终于成为2009年的美洲新流感
4 n% L: ^8 W$ O% Q0 w1 p; B3 R7 s: |) s' f* u7 ^$ k
而此次席卷全球36个国家(统计至5月16日)的新流感病毒,正好也是西班牙病毒的后裔。西班牙流感中的甲型H 1N 1病毒经过90年的发展,繁衍出一棵枝繁叶茂的病毒进化树,就像一个庞大的家族。% J. d6 R* H0 N1 A
) ^& i3 d' }) m+ N
管轶这样描述新流感病毒在这棵进化树中的位置:1918年流感大流行,出现两个分支,人型H 1N 1和猪型H 1N 1。人型H 1N 1引发了当年的流感大流行。而古老的猪型H 1N 1保留至今,并且不断演化,终于成为2009年的美洲新流感。
- S4 y+ E. @1 O% o4 g
( I. `- T5 k! d& E; }+ F7 z9 T( ?/ g值得注意的是,上个世纪的三次流感大流行,都和H 1N 1有或亲或疏的关系。6 I# s$ b# P7 A- C; [

; _* u& k) b! f; Y1918年西班牙暴发流感时,人们还无法描述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人类是1934年才第一次了解到H 1N 1流感病毒,直到1997年,从尸体中提取出甲型H 1N 1病毒,才弄清这场导致全球2200万人丧命的疾病的元凶。' F) Z: O8 F+ M- i% j2 T

7 f: T; e. n/ h9 _第二次流感大流行,暴发在1957年,从中国蔓延至南半球,再到美国,也有H 1N 1的身影。这种导致100万人死亡的毒株,由3个源于野鸭的H 2N 2亚型和5个其时流行的人H 1N 1亚型毒株经基因重组而成。
5 X4 s, L* f# U, f1 x0 G1 x! K5 P2 A- w/ u( d' |. j
第三次流感大流行,和第二次流感大流行中的H 2N 2有关。1968年的“香港流感”,由2个禽H 3N 2和6个人H 2N 2毒株重组形成。7 R7 }5 e8 A  M. R- `( {' \& I
. \  k9 O  D' H* Y
病死率的担忧2 t; S5 o9 m; _( I; S

0 A. p& c6 S: u. F; T+ d& h目前的致死率还不至于引发恐慌,但一个坏经验是:大流感的第二波或第三波,破坏会超过第一波' i! {7 d+ B: N! P

" v5 ]6 q% {$ E% n2009年的新流感是新世纪后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第一种病毒,目前它正在逐步扩大它的版图。不断有新的国家报告疫情,根据世卫组织数据,每24小时,这种新型病毒就会入侵1000个人身体。# c# T8 C" @) e6 ^; B0 [: y7 Y
6 z2 k+ \% `% Y8 D' X, m
虽然病毒随着人口迁徙传播,但它的病死率似乎在逐渐降低。最早报告疫情的墨西哥,死亡人数约占肺病人数的7%。在随后的病毒全球传播过程中,它导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记者初步统计,目前猪流感导致的死亡率,占确诊人数的0.8%。$ _; N% @  h4 R; x4 m
) ?6 w; i( g8 [; R/ O6 c, ?, z
一周前(11日),世界卫生组织流行评估小组在《Science》杂志发表H 1N 1研究的早期成果报告文章,称新型的H 1N 1流感病毒是继1957年流感大流行后的具有危险性的病毒毒株,但是目前新流感的死亡率比1918年流感低很多。参与这项研究的伦敦皇家学院的流行病学家 N eilFerguson表示,“它的毒力还不至于引发人们的恐慌”。! n5 t; r! M& T

/ g: Z  V$ s' @# X通常情况是,病毒刚开始传播的致死率会比较高。管轶说,但后期病毒会逐步适应人体。如果不发生新的变异,在逐步传播的过程中,这种新病毒的致病性会逐步降低。但这并不代表这次新流感病毒毒性一定会变得更弱。一个坏经验是:大流感会有两到三个波峰,第一波的病死率比较低,第二波或者第三波会超过第一波。
. I  q5 Q" d4 H1 W! _8 W" C+ z: |( V5 Q  |& ~
比如西班牙流感,就先后出现过三波疫情。第一波发生在1918年春末,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发病率高而病死率低,很快传播至欧洲其他国家;同年秋天,第二波疫情汹涌而来,大部分感染者是青壮年,除了发烧,还有咳血症状,第三波疫情发生在1919 年冬季,疫情较第二波有所减轻。& i! q: ~7 Q5 Y# P- T  g- k( q2 U

; k8 f$ a1 k, Y& I0 i+ ?$ s
' [0 b* A2 \: N危险在何方?
, I5 o- |9 N" w; l* W* o" h0 p4 F- e$ k5 o; j0 n# \' x7 [4 a
学者们在担心,新流感病毒会和高致命性H5N1禽流感病毒重组,增加H5N1传人可能
/ ]# E' l1 a& ]" l
& C) X) H/ R- ~: ~- c3 C"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实验室里观察新流感病毒的变异,包括英国科学院医学研究所。一位病毒学家表示,目前的基因图谱没有显示毒力会变强,但也没有显示它不会变强。9 y$ J  X& A4 }4 l8 C1 z

% G. h0 \: V1 t" @! \* _, q5 f, w学者们的普遍担心是,新流感病毒会和高致命性H 5N 1禽流感病毒重组,形成同时具有高致命性和高传染性的毒株。
' t* k0 R4 Z, s( [
2 s. s9 a& L0 G6 X- g这种几率比较小,但担心是有道理的,管轶说,目前已经有60个国家发现了H 5N 1,而且,在一些国家长期存在,比如东南亚、埃及、中国,还有一些中亚国家。
- `6 R- G# W8 m+ U* O1 P# s8 p, ~  D; _3 C
H 5N 1是流行于禽类特别是水禽中的一种病毒,已有的科学调查表明,水禽包括鸭子,已经成为H 5N 1的健康带毒体。偶尔H 5N 1病毒会传播给人,病死率超过SA R S,今年一月,北京、山东、山西、湖南、贵州各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一半以上感染者死亡。& _* U  n- w  q% ~5 g5 \  I' t. ^7 L
% _" t4 w- y" Z
今年1月19日,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感染H 5N 1禽流感的散发病例在我国还有可能发生,但目前尚无大面积暴发的迹象。
. w0 d, t& \& Q; {. B, J" L
" _. c, k9 v+ C2 W而新流感的暴发,会增加H 5N 1病毒重组形成高传染性病毒的几率。管轶说,一般的季节性流感只有10%的感染率,而新流感病毒的感染率可能达到人口总数的三成。大流感的暴发会增加H 5N 1重组的可能,但我们不知道,这种重组是否一定会发生。
4 G2 V' k4 r2 W
! H5 H7 _( Q# o4 I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长李德新也向记者表达了这种担忧,但他认为,新流感病毒不一定会和H 5N 1混合,流感家族非常庞大,也有可能和H 3N 2、H 2N 2混合。3 F! x0 y4 Q" i! D& Y
, t+ }9 d- L& ]% L# u; j  p6 q4 r! ^
疫情的演变可能比人们所能预想的复杂,猪传人还没有确证,人传猪却已经得到了证实。5月2日,加拿大食品检验局首次发表声明,证实该国一家养猪场220头猪感染新流感病毒,该病毒很可能由该国一名从墨西哥回国的男子带回。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9-5-19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015) 鸡蛋(1)
发表于 2009-5-19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好!通俗易懂~~~~
鲜花(78) 鸡蛋(0)
发表于 2009-5-1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16) 鸡蛋(2)
发表于 2009-5-19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通俗易懂,对我们认识这次流感有大帮助。
鲜花(16) 鸡蛋(2)
发表于 2009-5-19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很担心,老外这么不重视这次流感,我们身在国外,没有医疗保险,一旦感染了怎么办?
鲜花(1015) 鸡蛋(1)
发表于 2009-5-19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5# 常华 [local]1[/local]# C- x  m5 `! j4 X4 @
为了方便理解,我把楼主文章中提到的三张图片贴一下~~~

新型H1N1显微镜下照片

新型H1N1显微镜下照片

1918年西班牙病毒显微镜下照片

1918年西班牙病毒显微镜下照片

流感病毒结构图

流感病毒结构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8 07:12 , Processed in 0.11223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