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星期天,弟妹决定带四岁的小侄去无锡动物园,因为他还从来没有去过,因为有空,决定带女儿陪她们一起去。3 P3 J4 k5 D; W; P
: D, n- ~1 I l* l 动物园在锡惠公园里面,因为忙碌,已经很少去公园了,而且即使进去也不到动物园,感觉那是小孩子玩的地方,孩子大了也就没有了那份心。) A$ b% @( W) ~! Q3 h" ]
' Q; s* M {5 T# g* {9 d
这次是完全陪同侄子去“见识”的,不过小时去动物园的情景还是印象很深刻的,恐怕记得最牢的就是猴子和狗熊了,因为只有他们是可以和游人互动的,那就是你把吃的扔给他们,看着他们那灵活的样子,就会很开心。而且狗熊也摸透了游人的心思,只要以双掌朝你一拜再拜,人们就会把食物扔给它,所以最终是它吃到了想要的食品,游人也得到了满足,于是嘱咐弟妹带些食品,五香豆、饼干、苹果、带了一大包。9 u; r4 ^; L. T
7 i1 b. E, p' u$ ~+ T一个小时后,就到了公园,因为目标明确,也就直奔动物园。很巧,刚进去就赶上动物表演会的开始了,没坐了,站着。在一个庞大的笼子里。驯养师和动物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小猴骑车,狗熊骑车、大象戴帽、卷人、老虎、狮子钻圈、小狗跳栏……精彩的表演,博得了游人的众多掌声和笑声。6 }+ l0 j: q. z) M
) L4 t& E" g% c3 z+ }6 ] 可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小动物们在表演的同时,驯养师始终在旁边扬着一根鞭子,只要他们不愿不动的时候,那根鞭子就会无情地抽下,那响亮的啪啪声,让人听的真是心惊。我不知道游人大笑的同时,小动物们也在笑吗?女儿的一句“妈妈,我觉得它们很可怜的!”把我的心也抽动了,是的,如今站在动物园里的感觉再也不是小时侯那种欣喜,欢快的情绪,也许,人长大了,看的多了,想的多了,也会多滋生一些莫名的善感。看着那些小动物们活灵活现的模仿和表演,我想这背后的艰辛也许只有它们自己能体会,因为他们无从表达。
6 \' @3 a: [% |& \6 s" }& i" O$ F& {& F
看完表演,就顺着笼子一个一个去看望这些久违的动物朋友,所有的动物们看上去已然失却了那份兽性,手持终端,我们来到笼子前,摸摸它们的头,抚抚它们的毛,它们也是温顺地享受着,伸出手的饼干、五香豆等食物它们都很乐意的享用。但是更多动物表现出来的是那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睡觉、慢腾腾的在笼子里走来走去,看不到它们眼神里流露的光,看不出它们眼里的笑。8 \5 ?! S$ f: o' V' y4 ~) B
z8 Q3 h. h1 Y' L; J1 x! F, h
也许如今的孩子确实很辛苦,很累,女儿早上五点半起床,看会书,六点十分去学校,中午赶回匆匆吃饭,十分钟而已,下午要到六点回家,然后就是做作业,吃晚饭,复习看书,然后睡觉。也许是她联想到了自己,一路走,总是在爱怜这些动物们:我看这些动物真可怜,整天在笼子里没有自由,大自然才是它们的家啊!我觉得它们一点也不快乐!许是女儿也是一个善感的人,看到的事物总会和别人想到的不一样,可是女儿的话也不是没有逻辑可言的,也许我们站在笼前,不会有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可这又是孩子对动物们发自内心的一种真实感受啊!. G7 N4 E u, R8 c; ]
" U+ k% q) \" t% d+ H
游历动物园回来,想到了些什么?
6 i& `" o* l- y0 @
+ r8 a |0 A1 z# t4 M 大千世界,动物万千,我们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这些动物,动物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资源库,为孩子们增长更多感性的见识,与动物们能有面对面的接触,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可是这又是以什么作为了代价呢?动物们的自由,动物们的欢乐,不禁想问问这些动物朋友,你们快乐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在那一方小小的空间,窄窄的天地,一切看似多么安逸,不需为食物奔波,不需为生存抗争。可是这没有争夺,没有依偎的生存带给它们的是什么?
0 ]7 f# e; Z* _7 c, X' I& r8 V. ^
有一则新闻,苏州动物园的猴子群集体大逃亡,人们没有办法使它们再回归那一方小小的笼子,既然这样,人们就在思索是否使它们回归自然也是它们所向往的,估计周围的环境可以使它们能够生存,真的渴望回归的猴子们能重新享受那份自然的亲切。
' L$ g8 i O6 F% j" L$ o8 h0 j
4 q9 q/ ?3 f P6 `, ^, F由此,也想到我们的孩子,当他们忙于古筝考级,忙于丁冬弹钢琴,忙于背诵古诗,忙于奥数,忙于绘画,忙于背着书包沉浸在学习的海洋里,他们就丢失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那份自然,那份自由,我们是不是不应为儿童的未来牺牲儿童的现在,不能从儿童未来的角度提早设计儿童的现实生活呢?苛求等于毁灭,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儿童也还给儿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