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谈海
6 C# ?# t- u1 I0 E; y对许多移民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移民来说,加拿大的生活总会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些大大出乎你的意料,有时甚至让你觉得手足无措,更不用说那些刚来几年的新移民了。最近一段时间,就有几位网友致电本网编辑部,讲他们各自的经历,希望把他们的经验传达给更多的新移民朋友。这些事情看起来都不大,但仔细回味一下,感觉的确会对大家有帮助,为此本网特地把这几件小事串起来提供给网友借鉴。
$ Y$ ^! q! o9 d& e
, V! s, p& i) V* G4 c汽车还在,车牌没了
" G s7 q/ r" D c/ I( w g
! p% k* b3 ?0 _% e0 G# r网友宋先生住在士嘉堡一栋住宅楼里,因为方便,他平日上班乘TTC,只有周末买菜或出去玩才开车,平时车就停在停车场里。) Y% M0 G# K4 |8 S7 l
6 ?3 X# ?- f' E! F% d宋先生来电话说,这个周末他的车牌丢了。这让他很郁闷,上网查了一下,补个新车牌只要20元,好像还不算贵。但是细心的太太提醒他,这事得报警,这小偷不偷汽车偏偏偷个车牌有什么用呢?
n- N: v& g' ^ q& p% [; e; o2 q5 |7 ?
宋先生马上打911,911告诉他一个号码,416-808-2222,这是专门负责车牌的一个警方部门,打过去如实报告,警方详细询问了情况,然后告诉他备案完毕。宋先生好奇的问,小偷偷车牌会做什么用呢?警察告诉他,挂上这个“假”车牌,偷牌者可以用于犯罪,从而让警方无法找到作案元凶,警方顺着车牌只能找到倒霉的宋先生,当然宋先生不会有什么大事,但麻烦肯定不会少。最简单的是偷牌者挂上假车牌去加油,或者上收费高速,或者闯红灯等等,如果宋先生不报警,所有这些费用或罚款都会寄到宋先生手中。不过宋先生既然已经报警,所有这些费用都不用他操心了。
2 J8 k0 U# I* V$ K% D+ r/ `& S% A) O- {
宋先生吓出一身冷汗,幸亏早报警了,否则不知道要捅多大的漏子。为此宋先生提醒那些平日不经常使用汽车的朋友,常检查一下车牌,发现情况立刻报警。
7 d0 e' }% q' ?8 w! Y, f$ T
! m# r) N5 o g0 g! ~6 p% o( o( c交了5年RRSP,全替别人忙了
+ Q2 V( q( V5 p T, ?: v0 D8 X; x O% ~5 ^9 Q: k2 Q: s
宋先生算是心细的人,和他相比,刘先生就堪称马大哈了。
6 T2 w# X3 V3 v- J; D, W9 D- x4 p7 Q; F/ O
刘先生从2005年开始购买RRSP,每月定期供款,银行直接从账户内划帐,几年来随着收入变化,每月供款从最初的50元长到现在的75元,一直平安无事。直到最近又到报税季节,太太问他,年年报税怎么从没见银行对帐单里有RRSP供款的数目呢?
: Z& d0 M1 ^# u" K9 b
( \3 A8 J* l# g& w5 A太太这一问,刘先生糊涂了,每个月银行把款都直接扣了,还要啥单子呢?不过太太一提醒,他马上去查银行账户,这一查不要紧,发现银行月月扣款,但他的RRSP账户内一分存款也没有。这就奇怪了,难道银行把他的RRSP账户保密了?马上去银行查,银行职员也纳闷,RRSP账户是你自己的,银行有啥权利给加密呢?这是不可能的。经过仔细核查,银行告诉他不用担心,是个错误。原来银行每月扣下的RRSP供款全给存到一个不相干的人的账户里去了。刘先生哭笑不得,银行说很快就会改正这个错误。. H! i- R3 d+ v& d7 |; n( d2 ?
4 u3 w2 p; @2 r( ]1 l7 O刘先生告诉记者,平日他很少查自己的账户,只因为他对银行太信任了。这样的错误发生了5年多他居然丝毫不知情,也太粗心了。为此提醒网友,平时经常关心一下自己的账户吧,别再像他一样闹笑话了。
L* {$ R: }& M$ i- O0 |
2 S& j @# Z* l$ s多打几次电话,孩子成功入学了
0 |. G4 x% b; f
3 Z7 b' R, |, X# U( N8 Q s; C6 b和上面二位比起来,张先生算是最细心的了。
6 ^7 F9 s, [3 A9 Z4 ]8 s E- p9 D
: c1 J, r: D+ p8 M' G6 m张先生说,他的小孩准备进一个法语班,但是因为名额有限,学校说只能把孩子先放到等候名单,一旦有空余名额,学校会打电话通知。7 a. ^6 |0 p$ A& g2 j5 P
1 |/ m! q! ]7 T5 f# K! [. L) g$ G
没办法,只有耐心等候。张先生知道,加拿大办事是比较公平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会像国内那样,你有关系或交钱就有,没关系或不送钱就没有。然而在等候的过程中,一个朋友提醒他,你最好隔几天就给学校打个电话,询问进展,这位朋友说,学校接到你的电话后,会把你从等候的名单中往前提,因为你很关注,自然就比那些不关注的家长获得优先的机会。张先生依照朋友教诲,每隔几天打一次电话询问,礼貌客气,有礼有节。果真,打过3次电话后学校通知他可以来办手续了,原来刚巧那天有一个已经注册的学生转学走了,空出一个名额。
( U- X4 g' G: c$ t& U d/ }- U6 I9 V# \3 G; X2 q" @' p) K
张先生非常感谢朋友的指点,也想把这个指点转达给网友,许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是因为我们不理解里面的游戏规则而失去了机会,一旦了解了,机会可能就在那里等着我们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