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5 O9 ^! g( l8 E我能够理解她的父母,其实何止是我们的父辈,就连我们这一辈,也受过勤俭持家的培训。那些古老的传说,诸如雷公打雷,闪电娘娘照镜子,专寻那些不珍惜粮食的人;富人倒掉的饭,被和尚收集起来,待到饥荒年的时候送给富人吃,等等。有太多的故事是教我们要节约的,我曾经不仅遵照执行,还把它们奉为好的教育材料。 2 b/ H Q! }# S, \9 ]: ~* a
1 Z% r- d# G7 o% u- _$ T" M
在北美长大的儿子小的时候还是很听我这一套的,随着年纪的渐渐增长,他有了自己的主见。儿子生就一张挑剔的嘴,很多东西不吃。如今他成了一个信奉健康生活的人,每天计算自己摄入的营养,原本爱吃的食物,有许多被淘汰,或是因为所含能量不够,或是因为不健康。和他出去买东西的时候,他往往自言自语似地解释给我听:我知道那种产品好吃,可是含的糖份有点高,所以我还是选择这一种。让我不得不钦佩他的控制力。 * f* p* h/ z" K. K
+ z3 ]; [- j! z. D q' y8 C; n' K
有了这样的儿子,多一口不吃,不健康的不吃,烹调方法不对的少吃,自然就有剩下的时候。剩下的再热,不仅营养流失,味道也不好,而且不健康,已经变得讲究饮食卫生的我,自然也不会吃。但是总倒剩菜,从小受的教育还是让我心里有内疚之感的。于是我养成一个习惯,老公,儿子先吃,我吃他们剩下的,同时提高烹饪技术,减少菜的份量,增加菜的种类,尽量不倒或少倒剩饭剩菜。 " Y2 O; W t e1 w7 a: U3 S' k& c: f) H H6 u0 I2 ?! n
关于是否吃掉的挣扎,在吃自助的时候也会碰到。回国的时候,朋友的儿子很骄傲地告诉我,他妈妈很会搭城墙,把免费的那盘沙拉堆得到了极限。无独有偶,爱吃的女友也对自助敬而远之,因为她怕无法控制自己。 + c8 j( c; D; E' n, P7 L. r' T - X7 Z6 \+ L6 h. b5 S* J, Z2 W8 X我最初吃自助的时候,也是恨自己胃小,无法最大极限地容纳。后来遵循7成饱的养生原则后,再去吃自助的时候,也就回到了浅尝辄止的状态了。拒绝美食是需要勇气的,往往是肚子答应了,嘴却不肯放弃咀嚼的快乐。然而健康当前,还是挂挂眼科为好。 4 C% ~7 O' A) D8 R! y/ i: }
9 R9 S$ P* K' F/ x我的孙辈怕是更要讲究的了,不过如果是那样,我应该快乐,这至少反映了经济情况在好转,为了这个缘故,我也应该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