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区内经济大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下,欧元区财长2日决定启动一套总额达11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以帮助希腊渡过债务难关;但这个总人口1100多万的小型经济体的未来命运,显然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哺育了西方文明的希腊,落到今天这般田地,既是本身不进则退的产物,更是被西方经济学家们誉为人类迄今为止最好制度的市场经济在21世纪异化的牺牲品。% _: t2 X M( l. i
+ s3 `+ d9 ^! r" d/ Q. u 历史多次证明:彻底的资本主义是无耻的。今天,当欧洲人谴责标准普尔在这场主权债务危机中扮演着落井下石的不光彩角色时,是否理解,这就是标准普尔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理性行为”。因为站在市场主体的行为分析,标准普尔并没有错。那么究竟是谁错了呢?错就错在资本主义不可以太彻底。应当承认,发端于欧洲、兴盛于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金融化,大大改变了人类经济生态,也创造了史无前例的金融财富。不过,有责任感的西方学者阿尔贝尔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越是成为短期财富的创造者,就越会成为长期社会价值的破坏者”。回顾三十年来美欧经济演化史,我们发现:在以美元为中心的支付体系和无休止的金融创新的支撑下,极度繁荣的金融业在缔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繁殖速度的同时,也把本应是经济发展最扎实根基的实体经济挤到了一边。以至于从华尔街到伦敦金融城的金融寡头们再到美欧各国政府的经济高官认为:仅仅依靠金融资本,就足以引领经济发展。 : e- k) x9 X' R- z- j+ Q/ i 5 X7 b/ K1 |$ r2 ^ 笔者曾在一年多前说过,由次贷危机演变的金融风暴,尽管让美国付出了金融信誉受损和经济重创的代价,却“成功”地打压了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欧亚经济大国;对免疫力较低的中小经济体来说,更是一场“达尔文主义”式的洗劫。表面看来,这场金融海啸一度猛击美国的腰部,但山姆大叔有足够的经验与实力来应对,而且历次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不仅没有走向衰落,反而变得更加强大与可怕。而对广大中小经济体来说,迎面而来的却可能是灭顶之灾。这不,当年,美国参众两院在政府的“软硬兼施”下通过救市计划之后,美国政府的操盘手们反而暂停了救市手术,救市方案批准的国债额度迟迟没有启动,监管部门甚至在市场处于极度恐慌的情况下还敢解除放空禁令,导致2008年10月9日股指进一步雪崩,全球股票和期货价格随美国市场的波动而出现巨幅振荡,美国以外的市场对经济衰退甚至崩溃的恐惧进一步放大。其结果,近年来表现强劲的欧元成了首要洗劫对象,欧元牛市急转为大崩盘。如果说,经济基础雄厚、抗击打能力较强的德法等国还可以抵御危机冲击,但欧元区的中小经济体就难有好运了。也许,人口不到30万的冰岛是否重拾捕鱼之路并不重要。但当希腊濒临破产,葡萄牙和西班牙有可能步其后尘时,曾经雄心勃勃的欧元区首脑们恐怕再难镇定了。3 b4 w. z6 H6 a" F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