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逸君5 Y. R" W6 A0 s! p+ x: {0 }9 i' g
2 W' P+ } E' {( h, K' z: B接孩子的时候,常能遇上孩子同学的妈妈们,自然而然就会聊聊当下和孩子教育有关的话题。此番闹得沸沸扬扬的新版儿童性教育课程的无疾而终也是我们谈论的话题之一。 - J( a' j9 N+ W- w! F/ b
8 @* L+ s" b: P) ~4 M1 T9 [7 a
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对性的认识从懵懂到好奇,进而探究和询问。我们多少都有过面对孩子的“我是怎么生出来的?”之类问题时,该如何回答的犹疑和尴尬。而公立学校在合适的年龄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启蒙和引导,无疑解决了大多数家长难以启齿却无法规避的教育难题。
& P, t) ?! | W/ G/ R1 T
, B3 T, Q: Z) [$ q! K因此,在教育体制完善的国家,自青春期伊始就向孩子逐步地灌输正确的性知识,成为一种共识。也已经为大多数家长所接受。但是此次的新版性教育为何引起轩然大波呢?
+ y$ j) q& I$ x Y
! X- [3 b5 \& Y" z5 X; u( y/ I妈妈们七嘴八舌,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字“早!”太早了!此计划让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了解性取向的概念,六年级则要学习非常规的性行为,观念和意识大胆超前,令人瞠目结舌。
1 i3 {% h& j0 u+ C N4 Y
9 F; ?" r! E; ]' C6 g: u: S$ T: k' x" e. i# \# v' W3 I P1 ?
% P% q. O' }: Y. t# o6 G$ ?5 U# h
三年级的孩子才八九岁,虽然已经开始形成“我是男孩”或者“我是女孩”的基本观念,但由于大多数孩子尚未发育,心理和生理上都还未达到对性别充分理解认识的高度。此时告诉他们性取向的问题,无异于打破他们刚刚形成的基本观念,重新让他们思考“我究竟该是男孩还是女孩?”。除了令他们陷入迷惘和无助外,正面的影响能有多少?
! \9 N7 b- a2 S& |0 {! R8 E8 ?
2 ~8 V; }& H$ t9 _9 N( u/ l$ A而教导非常规的性行为更是匪夷所思。且不说在某些国家,例如新加坡,非常规性行为甚至是违法的。试想,一旦在教科书上出现描绘非常规性行为的画面和文字,此教材又与色情刊物何异?
& H, C# x/ _- L! w! u8 f2 H' d" M8 u% j3 h/ Q, q7 P7 { p
成人可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基于一个成熟的头脑和身体,有足够的判断力作出负责任的选择。而六年级的孩子才十一、二岁,刚刚开始步入青春期,即使教导正常的性行为都要考虑到循序渐进,小心谨慎。一向的共识是:一些含有色情内容的网站和书籍都应该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以免他们在判断力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行差踏错。此时,堂而皇之地向他们介绍A片中出现的种种招式,难道不会让家长和师长陷入两难的境地? 6 \+ @4 E2 p% F- b- t: }9 T
|+ Q+ L0 Z& B; i任何学习都要适应学习者的人生阶段。从幼儿开始露骨直接的性教育,和教导未成年人喝酒有什么两样?因为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行为能力,对酒精可能造成的后果负责,于是乎对购酒者年龄加以限制。那么,凭什么可以判断,未成年人有足够的能力对自身性取向和性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负责呢?
7 L6 ~& `0 \7 i3 Y9 e5 X; T$ k) B/ _8 O3 S6 Y- ?6 ]0 M% O
而且,从某些国家提前进行性教育的后果看来,过早的性教育非但不能令青少年更好地对性行为负责,而且还造成了更严重的性放纵。事实证明,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背离正常的成长过程,后果堪虞。
7 t/ p8 W# L; O" u8 }
' M" P' D7 b0 Q+ |5 Y所幸,权衡了各方面意见和反应之后,省长很快宣布收回成命,推迟实施新版性教育课程。都是身为人父人母者,应该不难理解家长们的担忧。只是,此类关系到大多数公民日常生活,却没有征求过大多数公民意见的政策,居然能够出台,让人不禁怀疑,高高在上的政客们在作出各种决定时,是否常常遗忘了自己身为普通人的一面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