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9月19日《江南日报》报道,外交部提供的资料显示,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古巴等10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同级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标准基本是统一的。这些国家或地区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普遍高于本国(本地区)的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尤其是工资以外的福利待遇普遍优厚。相比之下,中国内地公务员收入较低。" ?+ }% Q1 q" |9 T& c
" u# H, ^( u% }& P) v5 v
看到这条新闻,第一感觉是公务员是不是又要涨工资了?涨就涨嘛,反正老百姓说了不算,大可不必先声夺人。尽管如此,人们可能还是会大声诘问:和境外公务员相比,内地公务员的平均收入真的那么低吗?我的回答是:恐怕不见得。但作为人力资源成本研究的门外汉,倒觉得有几个问题必须弄个明白。0 `9 V% T* {9 h7 g
1 A: V& r n% y 其一,内地公务员的隐形收入有多少?仅从工资表上看,内地公务员的收入可能低于美英日法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但倘若将他们的隐形收入一并计算,情况或许就大不一样了。比如,内地资深公务员三、四万元就可以“买”一套一百平方米左右的福利住房,其他国家的公务员就占不到这个便宜。还有,在公车使用上,内地一个小小的科长享受的待遇甚至可以超过外国元首——法国总统大礼拜就只有亲驾私车的份儿,而不能擅开公务用车。如果将诸如此类原本该由自己掏腰包的支出累计起来,内地公务员的平均收入莫非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撇开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巨大差异,简单地将境内外公务员收入做横向比较,究竟有何价值?4 v. n3 S, w, u3 C$ H
% e3 c) T$ C$ a0 Z6 @+ Z% l' Y
其二,内地公务员的灰色收入谁说得清?小而言之,上级政府部门办事人员因公“深入基层”,食宿、交通费用基本上都由下级对口部门悉数包揽。打道回府后,出差费用全部照报,半个籽也不少,统统进了个人钱包。大而言之,今天到这个协会兼个顾问,明天到那个论坛讲几句话,私人银行卡上便陡添了数千乃至上万元“咨询费”、“出场费”。有的公务员俨然以学者型官员自居,动不动“应邀”到大学去卖弄喉舌,几个小时的收入竟抵得上自己半年的工资。在境外,作为公务人员,哪怕职级再高,如若没点真知灼见,谁会花钱请你东扯西拉,空耗大家的时间?从这个层面上分析,能说内地公务员的享受的经济待遇比境外公务员差吗?! V6 ~6 t8 c4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