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检察官的行动揭开了摩根士丹利小儿科的“欺诈”手段,两位曾经风云一时的已故总统,他们往日的厄运,缠绕着摩根士丹利跟他的朋友们。跟美国监管层抗争百年的财团,好日子在5月20日那一晚,画上了历史性的句号。中国监管层,该管管沉默的受害者了。. ^8 j2 {8 W2 [9 P0 @3 W
9 a# j% S$ c- C4 n2 p2 h _2 Y* v0 y
罗慰年/文
/ G+ u. D+ {1 \1 P. a% \
( Z9 R$ g. T; |4 b' g: } 5月12日,摩根士丹利股价大幅度下挫,美国检察院的行动令摩根士丹利的持有者惶恐不安。在之前,高盛因为欺诈发行CDO,遭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尽管股神巴菲特力挺高盛,最后高盛不得不认罚了结。这一次,摩根士丹利面对的不是SEC,而是检察官。* ~2 P( |" ?) k! n6 B
8 n- R! x) G7 U% E0 G
美国检察官盯上摩根士丹利,缘于2006年发行的两项CDO交易计划。摩根士丹利设计了模拟基于住宅与商业抵押贷款证券的衍生品组合,每笔交易发行了约两亿美元的债券。摩根士丹利在设计CDO的同时,又设计了相对应的对赌掉期交易CDS,摩根士丹利自己持有了全部的CDS。
4 k8 a5 X, j1 n. z7 X
& e# i$ q2 N. s4 }: f( d+ e. u; a t 摩根士丹利设计的两款CDO产品,是以美国历史上的两位去世的总统命名,这两位曾经风云一时的倒霉总统,如噩梦般缠绕着摩根士丹利,以及相关产品的合作伙伴。检察官深入调查的摩根士丹利设计的CDO交易,却是如此的小儿科。
/ j+ w, A- h+ w# p: j( @- t. e6 Z7 `
CDO,还是老套的“左手唱多,右手唱空”的“欺诈”打法,跟此前SEC调查高盛的状况一模一样,摩根士丹利向机构投资者销售CDO产品的过程中,自身的交易部门却在做空这些产品。
$ m3 V4 S& h# y% B6 R
+ s. _* d5 d) G8 Y+ K: g* a 一直跟美国监管层对抗的摩根士丹利,再也没有好运气了。5月20日晚,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奥巴马政府提交的金融改革法案。奥巴马政府还推动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该局将加强对场外衍生产品、私人金融合约和衍生品交易商的监管,并增加市场透明度。美国金融改革的号角,给中国监管层启示,监管中国海外金融衍生品投资已经迫在眉睫。
& f E2 X- W8 z
2 Z" M- W2 D7 t. S: g “故去的总统”噩梦 % m1 S& S1 K: {+ C2 i
/ z" ^+ H8 H( v* j1 ]' x- J# b 这一次,摩根士丹利的玩儿法令人啼笑皆非。1 C+ P7 J7 M9 N* |& L: H; K) ~/ M
7 [4 W$ ^ s, U4 {& z" Z. c; ~2 r
摩根士丹利在设计CDO的时候可谓煞费苦心,给这CDO产品取了个政治意义的代码,用前总统的名字命名,企图讨一个好的彩头。
6 i- p- a: C! C C: m
' w. K+ \% u! X# K( v5 i+ P 名为“故去的总统” (Dead Presidents) 的系列产品创立于2006年年中,A交易计划名为“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B交易计划名为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 U/ c- \$ K0 n( U4 U: C0 D
2 t( U8 N( l; a0 E2 L2 \
名如其人,人如其名。无论是A计划,还是B计划,都没有讨到好彩头。; o0 T. O5 j% r
/ o* n. y7 j# r9 m# x+ w0 r
A计划:“詹姆斯·布坎南”
. n; Z9 Z: K6 R% {( e% W- Q* D g" C1 L5 [% k8 W
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是美国第15任总统,1857年坐上美国总统宝座,美国南北矛盾激化,不得不在1860年下台,下台后一个多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布坎南成为战争的替罪羊。悲愤的布坎南在下野后的第二年去世,由于曾经的未婚妻服用大量的镇静剂死亡,布坎南旧情难忘终生未娶,人称“老光棍”。& y# Q% y" B$ \
- W/ ^- C8 S. p9 t
摩根士丹利推出的“詹姆斯·布坎南”CDO产品可不是“老光棍”,这一次摩根士丹利让“老光棍”搭上了瑞士美女。摩根士丹利的“詹姆斯·布坎南”产品最后由大名鼎鼎的瑞士银行(UBS)担任承销商。* t- H- L- t. Z! q+ P; \: a
' P7 C/ _) W' y: `. l5 N
摩根士丹利的操作手法与当初高盛跟保尔森对冲基金的交易手法一模一样,摩根士丹利只是负责设计“詹姆斯·布坎南”交易A计划,具体的产品的承销、分销全部由瑞银去搞定。接下来摩根士丹利跟高盛一样,进行反向操作,持有A交易计划全部相关的掉期交易CDS。
; R# v5 v6 z& d' V: Q
$ b1 C% K: `/ W) y0 j 瑞银拿下了“老光棍”后,摩根士丹利并没有给他带去丰厚的回报,中国人民却看到“洋大小非”出逃的一幕。瑞银抛出所持中国银行(4.09,0.08,2.00%)全部股份。瑞银抛售中国银行背后是高位套现还是另有隐情?
$ u5 r8 ~2 N( ~# f0 n, i
- c3 M+ t% ~! K# t 现在一切都真相大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瑞银也无可避免地出现资金链紧张的局面,“詹姆斯·布坎南”产品这个“老光棍”开始变得一钱不值,瑞银不得不向持有“老光棍”全部CDS的摩根士丹利进行大量的赔偿,“洋大小非”瑞银抛售中国银行股份套现是迫在眉睫。7 X; l7 O5 \, z* y' g
$ s' k. }( a. N* w5 V. B B计划:“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 0 B' Z7 E$ \3 X
- \. [2 ~! k6 o, ]) T2 r
摩根士丹利设计好B交易计划后,花旗集团成了B交易计划主承销商。当然,拿下B交易计划的花旗集团,也免不了被讪笑的命运。
$ c2 w0 t' } k0 p9 J' o" R5 d- z; G6 o! w; X% }
前总统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是美国民主党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民主党总统。此人行伍出身,新奥尔良战役中一战成名,人称“老山胡桃”。霸气十足的杰克逊娶了下属的老婆当妻子,桃色绯闻让这位将军一怒之下跟人决斗。后来杰克逊入主白宫后不到两个月,非议不断的总统夫人就神秘死亡。任人唯亲的杰克逊在参加葬礼的时候,遭遇一个笨蛋刺客,尽管杰克逊当场制服了刺客,也拉开了美国总统刺杀史的序幕。' p2 i7 o( y( Z* J& r. ]. u
) H' p9 A w) E
是历史的嘲讽,还是摩根士丹利跟花旗集团开了一个玩笑呢?牵涉进摩根士丹利的CDO案,花旗集团如同杰克逊的妻子一样,也落了个耳根不净。不但接到了SEC的传票,而且,SEC还派出精兵强将,收集到了花旗集团若干高管关于花旗联袂摩根士丹利销售CDO的庭外证词。这下好了,花旗集团真的啃到了一个砸不开的“老山胡桃”,差点把门牙给磕掉。5 x; k2 c! m9 L) z4 x
# d# q0 G+ d% {& o' j+ w6 n5 v
摩根士丹利的两笔交易总额并不大,只有4亿美元。可是两笔金额不大的CDO交易,让瑞士银行跟花旗集团噩梦缠身。无论是瑞士银行遭遇“老光棍”,还是花旗集团遭遇绯闻缠身的“老山胡桃”,他们跟摩根士丹利交易的过程之中,摩根士丹利却在做空自己设计的CDO,他们做空的手法依然是CDS。
4 ]& O9 ]1 @) K& |8 _" g& g6 P1 |0 | ?; l* K
摩根士丹利的战争 ( e2 f. t' Q, U& \' D* b# H
. u. f' ^2 L, o* p& I0 r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但却会重演。” 在美国金融监管的历史上,摩根士丹利跟美国监管当局,已经玩儿了上百年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历史不仅在重演,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还在不断地将悲剧升华。' F7 ]" f* K/ Q f! n
- V# }- n* A$ M6 D6 C 如果我们沿着摩根士丹利的历史回溯,摩根士丹利的前世今生——摩根财团,早有前科。1912年前后,摩根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摩根联盟。摩根联盟占有当时全美金融资本的33%,保险业的 65%。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美国政府以一道“反托拉斯法”的利剑,砍断摩根财团伸向美国经济的金融大手。6 B& O0 L, I+ @; v- {' O! ~! q0 V
, N6 u8 u6 a5 W* s3 Y" w- p- @9 J6 G 1933年,美国正处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的深度经济与社会危机中。律师佩科拉对摩根财团的丑闻进行了调查,摩根财团卷入佩科拉听证会的调查漩涡。$ j5 I. g+ D; R* I2 ]
9 O" s2 |8 }( Z 70年前,华尔街是将别国的债务打包给本国国民消化。过去几十年,华尔街行骗的伎俩有了惊人的提高。不在本土卖拐,而是将编织的金融衍生品拐卖到了远离美国的国家。而且,明文规定,不允许销售给普通的投资者,只能销售给投资机构。
) W9 y; ~, ^- a+ T3 Q7 S; j5 u3 K7 P; {4 _4 e
从中国香港暴露出来的情况来看,以雷曼公司销售的“迷你债券”为例,在香港的厚厚销售章程里,有一行小字这样写道:“Our notes are not available to US persons.”也就是说,即使在香港,这种债券也不能销售给美国人。中国人买到的是欧美人的金融鸦片。
. y9 p- S. l5 j" ~5 c# b8 c- l" t+ a' w* |0 y ?
事实上,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投行,他们不敢将衍生产品卖给本土公民。1 M# V% N! w+ b9 L' l
6 E4 @8 q8 c' |
一个倒在石榴裙下的金融监管英雄、前纽约州州长斯皮策,在担任纽约州检察长期间,联盟媒体、SEC,强强联手、各司其职,合作组成了“扒粪三人组”,领导了与摩根士丹利等一批顶级投资银行的抗争。! i2 W1 d, \! H$ |% j0 B
/ F8 O- G9 x% c, F) g$ i) ~
实际上,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一直没有放松,但却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法律从根本上制衡金融机构。从这些年摩根士丹利的被处罚,我们可以看到端倪。7 |5 H8 H3 t" {6 A# E
% P- ], L! a e7 D; D+ y1 ?
2003年11月,因未能向客户提供向他们购买共同基金的份额重要信息给顾客,SEC做出裁决,摩根士丹利将向客户支付非法所得和罚款5000万美元。
7 I3 z0 U( h3 t# H1 e0 [8 D" }: a/ V
/ y4 _# a; z) Y+ X 2006年6月,SEC指控,多年来,摩根士丹利未能适当地维持和执行书面政策和程序,以防止滥用非公开信息资料——内部信息。作为和解的一部分,摩根士丹利支付1000万美元的罚款。
5 \$ \- G i3 j) `# `: V8 E6 }
2009年7月,SEC控告摩根士丹利和公司一位前基金投资经理,原因是没有披露利益冲突的信息,误导客户。摩根士丹利已同意解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指控,并支付50万美元罚款。' d, O6 Q% d2 \4 Y+ O
/ D1 U( e- c9 w/ }' y' F0 }2 c
2009年2月6日,摩根士丹利一名交易员与一瑞银经纪人进行原油巨额交易,双方协议延后到市场收盘后才呈报交易。而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 规定巨额交易需在执行后五分钟内呈报。2010年5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摩根士丹利罚款1400万美元。- V6 E1 C! _4 o6 u
( J6 ?3 {2 T/ o* m3 f# k 无论是百年前的金融垄断,还是近年来跟美国监管当局的抗争,摩根士丹利为首的华尔街大佬屡教不改,是金融逐利的天性使然。因为自身的逐利性,会置道德、良心与消费者的权利与利益不顾。即使SEC耳提面命,美国仍然没能及早预防并躲过2008年金融危机。
6 R5 E3 W2 t0 G# v/ v7 K0 ^
* Q) `: V8 R1 n2 ^ 美国总统奥巴马一上台,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收拾金融危机的烂摊子。美国需要更加严厉的政府金融监管。需要找出避免金融系统风险的新方法。奥巴马不希望再看到监管当局跟华尔街大佬们永无休止的战争,一定要通过对银行和华尔街进行金融改革,现在是一个改革的好时机。
; _, l) b; C( C7 y
$ S- ?0 t. m& I; E' `; @. w1 d7 f 奥巴马的胜利 ) k7 G; f6 z0 _
. J5 ^( p6 o* t c+ \- }( F 5月20日晚上,美国国会山灯火通明,参议院的投票刚一结束,奥巴马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对摩根士丹利为首的华尔街投行大佬们不无嘲讽地说:“在过去的一年,他们(华尔街)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用来打广告和游说议员,以阻止法案通过,不过他们没能让法案胎死腹中。今天我可以很客观地说,他们的这些努力都已失败。”4 M% F0 ]3 z) n
( j4 @; E0 Y" \* f5 [+ c+ s 这是一个值得奥巴马纪念的日子。当地时间5月20日晚,美国参议院经过了激烈的辩论后对政府提交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进行表决。最终以59票对39票的结果,通过了这项法案。该法案的通过,拉开了70多年来,美国历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金融监管改革的序幕。1 C4 _ T$ t2 M' G4 C# t; U
! c0 p! F1 _$ b 当天晚上参议院表决的是《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白皮书》,这是奥巴马进驻白宫以来,面对金融危机的烂摊子,一直酝酿的一项重大改革。奥巴马力推的金融改革之中,消费者金融保护成为这一项改革的重中之重。奥巴马在改革方案中希望增加对场外衍生产品、私人金融合约和衍生品交易商的监管,并增加市场透明度。
6 O7 m& G' a- T0 G0 B4 I. Q
- b+ E4 p+ Y | s' P- ]+ [ 金融衍生品曾经是华尔街投行盈利的利器,最后统统演变成了击垮他们的毒药。作为摩根士丹利设计的“安德鲁·杰克逊”CDO产品承销商的花旗集团,在金融危机之中不得不依靠政府拯救,才得以生存。发行摩根士丹利“詹姆斯·布坎南”产品的瑞士银行,金融危机爆发后减计了300多亿美元的损失,最后在瑞士政府的救助下存活下来。
1 ]0 f+ f. S4 t. w
/ o, @, x+ U. z0 A0 H% w8 G# d 摩根士丹利为首的华尔街大行们,在奥巴马政府推行金融改革开始,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并不希望带给华尔街短暂危机的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在改革中消失,这样就让他们失去了长久赚钱的通道,所以他们不惜掏出巨资打广告,游说国会议员,在金融改革法案投票的时候反对,让奥巴马的改革计划破产。( A6 L8 c- N N( H w3 d& p
( t& I8 ^5 j! d8 e- F
5月20日晚,参议院的投票也出现小插曲,有4名共和党支持法案,2名民主党人反对。最终的结局是法案超越了两党界限,以绝对优势获得了通过。奥巴马在第一时间对参议院的投票结果做出反应,声称参议院通过了法案是华尔街阻挠的失败。; j, A1 a- a; D0 U+ g
* @& e2 e' J: f6 w* I 按照程序,该法案将在近期与众议院去年12月份通过的类似方案进行整合,最后将由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在7月4日美国国庆节前该法案将成为法律。摩根士丹利为首的华尔街投行,在CDO这一类金融衍生品领域,将戴上法律的紧箍咒。
, P# G3 g2 _# n* q. j
b, ?! d3 S) S6 ^. n 目前,在奥巴马和国会的力挺下,美国酝酿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该局拟选择5名理事管理此机构,其中4名要由总统提名、国会通过,另一名由即将成立的国家银行监管局局长担任。此机构可以制定法规,还可以取缔不公平的金融产品,并对金融机构实行罚款和其他惩罚措施。4 a1 _/ O$ T/ R$ _' Q
, {& p7 A; h/ S& c# H 在奥巴马政府推行的金融改革法案通过之前,美国SEC已经先行一步,从4月16日拿高盛开刀,到后来大规模指控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花旗、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法国农业信贷、美林。他们无一不是在销售CDO业务时,未及时披露“关键性信息”。一边销售CDO,一边购买CDS大量做空自己的销售客户,以达到牟取巨额利润的不良目的。
2 v) C/ D. l G' v- \) \( {+ h: F6 g, J" [& ?- v
随着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被调查和起诉,以及美国参议院对奥巴马政府金融改革法案的通过,在严格的金融监管面前,以投行为代表的华尔街的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这也给中国监管层重要的启示,美国在监管投行们欺诈时,一直没出声的中国受害者,也应成为监管者未来的重要监管任务。
5 v7 l, i- R! R8 O* f% P- |
- O0 U, a$ p$ E( ^" M( ~5 f 金融改革法案要点(参院版)
# E s7 D0 D: w0 A) U: N
. X) x, `* p# }8 R8 y5 V& }% } 1.成立美国历史上首个金融衍生品监管机构;
0 v9 X) s: @/ u- i* D1 K2 N; c( }9 e$ H0 ~% s
2.设立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监管局,归美联储管理,该局制定和掌管有关金融产品消费的相关活动;$ s+ r' ]1 B. B% G7 i- ^$ d& g, S" G
0 K$ W& l6 \' S/ ~' k a; N% H 3.设立监管金融业系统风险的委员会,美联储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可以对大型金融企业进一步加强监督;; k9 N* J# g3 S9 q, q" A% b8 R
2 {' v0 ]; c& x+ T) \6 d1 _
4.合并储蓄监察局和货币监察局,以便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 o/ Z. R4 @, e' B; C. h. Z
6 O! h8 z( j0 z) I
5.规定国会可授权政府出台针对大型金融机构的清算制度,以避免因它们经营不善倒闭而让纳税人受损失;
8 \% V8 u7 _1 D" b$ ~! Q7 G8 Y7 v! T! E, V4 _) c8 i
6.规定金融机构不能进行对客户产生明显损害的自有资本的投资交易,比如私募投资和一些对冲基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