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舞在枫林9 n" w6 W/ B2 c( J* I6 H! k
6 B* G9 P' b9 H
老爸最近才刚刚从医院回到家。他老人家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差不多每年都要住两 " W, ?$ R" n" ]3 F. W0 S
次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
. G% Z9 w. }& [9 d& @6 D. k: Q5 v- [0 j4 q
入院前和我们通视频时,老爸和老妈异口同声地向我们强调,老爸的身体没什么问 题,反正在家里呆着也是呆着,干脆去医院做一下例行检查,权当是度假疗养了。
5 @; C$ ]5 H9 g- O. [5 b: e4 X2 O5 s% C! y g
我心里却很清楚,父母如此轻描淡写,无非是怕我担心而已。好好的,谁会喜欢去医院闻 ) k9 V8 K# z! ]
来苏水味儿?且不说,这一进医院,老妈和姐姐她们整日要陪伴、送饭,肯定得忙得人仰 1 C3 A, u- v. h+ W r
马翻。父亲这辈子最不喜欢麻烦人,即使是自己的家人。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轻 l( H( G0 u( t0 O
易答应住进医院的。/ Q: o& p. g$ w4 K, d, P) ?1 f; ?+ ~
" K5 e2 z3 i3 v4 @这些日子,姐姐们一直请假在医院里忙碌,七十多岁的老妈为此都累瘦了。如果我还在 # Z% f* }$ y% ~; t( y
国内,多了个人手,她们也许就不会这么辛苦了。可现在,远在加拿大的我,却只能
6 b4 t- {- M3 _/ m/ b2 l8 z干着急,什么忙也帮不上。此时此刻,焦急、担忧、惭愧和内疚争先恐后地涌上心头。
9 |3 N4 Q4 ^$ T4 l# G1 c虽说有古训:父母在,不远游。然而,为了要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我却义无反顾地选择
. x& n1 C# i- a4 F2 L0 ?1 z6 W$ W了移民。那时,我的父母才六十几岁,身体也还算硬朗。在我的心目中,我的爸爸妈妈似 5 h. a: c0 P$ H* {- o5 \( R
乎永远也不会老,他们会永远是我最最坚强的后盾和依靠。, p* q, X& z( z/ |( p
0 i4 n7 x2 v" A" R* u |3 \来到异国他乡,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也有太多的事情要面对。特别是孩子小的时 % \) P2 C' K- Q# O$ {
候,每天忙碌得焦头烂额,连自身的很多需求都无暇顾及,也就更没精力关照国内的亲人 9 [* C( R" R' t U! V7 \9 x' u
们了。
( r O$ ~% m# O1 a: H
# O H0 l0 h# \* o2 P# N, V一晃九年过去了。当一切终于稳定下来,开始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时,我才猛然意识到 2 Q5 A7 k" o, }
:远在故乡的父母已经越来越年迈体衰了。, r1 @4 B# ~- v, e; Z# u1 H
% A6 K. m; r! D& W# F6 ~! P: Q& k去年回国,在机场见到母亲,不禁吓了一跳。才三年不见,妈妈竟苍老了许多。原本乌黑
+ L% Q* Y5 U0 u; I$ i的头发已经斑白了不说,连一向笔直的腰板也有点驼了,整个人都显得比以前矮了不少。
* s- ^4 \) \) P/ E0 u/ \: ]! c好在,母亲的身体倒还没出什么大问题。而久病缠身的父亲就没那么幸运了。在我移民后
8 ?6 J8 Q" o6 e) l的这些年里,老爸的身体是每况愈下,住院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这些情况,家里人对我
7 U# a6 R6 H& K# k! K& U }总是能瞒就瞒,往往是在老爸出院后,才向我报个平安。
5 l/ P; F2 m/ I6 B# D+ m: W. U3 J$ ~/ o2 G
用姐姐的话说:告诉你又有什么用?只会多一个人担心而已,又不能每次都把你叫回来。
% s+ t; ?. o2 d, N! _8 j& W9 b: R, ~一般没什么大事,就尽量不惊动你了。
( y. I2 |* h$ q
/ c% E* v' H8 w7 y! v我的心里却“咯噔”一下,猛地一沉。这么多年了,家里人始终很体谅我,不仅从未给我添 % p5 [& N* d! P; I
过任何麻烦,反而一直竭尽所能地帮我。如果某一天他们需要我马上回去,那恐怕就是父 7 r' b# I: f: k! c+ U' P9 h
母的身体真的出了大问题。而这,正是每个做儿女的最不希望发生,也最不想面对的事
1 k8 j8 W+ l- k认识几位年长一点的老移民朋友,他们的父母都已经不在人世了。这些人提起他们的父母 & }; F& Y% L0 K5 ?+ V0 S) ?5 s
时,几乎没有一个不内疚,也没有一个不后悔的。# A, ^, }3 C" f3 |1 U
5 w/ N0 ^+ j$ z) M0 P' A, [年轻时,他们忙于拼事业,忙于照顾自己的小家庭和子女,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关心
# Q$ c6 a! R# Q自己的父母。大家总觉得,等把别的事情都忙完了,再抽时间孝顺父母也不迟,反 $ H' i% i+ c, z" Y
正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呢。然而,年迈的父母却没能等到那个时候,就撒手人寰了。 1 y6 x( O4 [# i( x) z+ j4 d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相信没有哪个人愿意留下这种终身遗憾。 , [5 y5 R2 y3 K3 Q0 G# x
可是,已经移民加拿大的我们,与父母远隔千山万水,到底该怎样孝顺老人呢?
( ]" M5 d) y2 m1 X1 T曾经听到有人说:想孝顺父母还不简单?给他们办理移民,不就可以骨肉团圆了吗? ) ]% ]0 H# L; W ~5 K6 c
在我周围,也确实有不少朋友都给父母办了移民手续,当然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本身是独 ; D8 U) p+ F/ e- v. O4 Z. s
生子女,办移民是为了和父母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有的是因为老人在国内的农村,各项
% s. e( e* U: p0 @2 x社会保障措施尚不完善,来这里后就能过上更有保障的生活;还有的是想让老人来这里帮 & n# e+ b7 x }2 D$ _" {: C' X
忙带小孩和料理家务。。。。。。
3 X4 w( N. A L9 N r
5 w9 ^8 M* ?9 V# ]# S不过,这些老年移民的生活状况其实也是大相径庭。有的老人来加后很喜欢这里,对一切
4 h+ z' ^) q) X8 z6 C2 b F心满意足;而另一些老人却过得并不顺心,甚至归心似箭。在我家附近的公园,就曾经几 ; F# X0 e3 x5 [
次见到一些中国老人聚在一起,彼此倾诉着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说到伤心处,竟黯然泪
$ @) d6 N9 E. f5 r0 A下。这把年纪了,乍然来到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的环境,还要妥善处理好三代同堂的
3 Q# i( l' d. b' u( J& l" a8 l0 A0 t家庭关系,谈何容易?
* c* _ K' i- h# U9 j$ M! K: k- Z4 A: a( }- P$ \
也许,并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移民吧。像我的父母就一直认为,他们在国内有很好的 # C6 h2 y) R- [3 E, r; e5 d& d3 s }: a
退休福利和医疗保障,还有广泛的朋友交往圈子,而且年事已高、需要频繁就医,
$ h7 o3 N0 v" K ~其实更适合留在国内生活。他们很高兴偶尔来加探亲、旅游,却对移民兴趣索然。 % J( j! O' j, |: ~ v
我还有一些朋友,总是尽可能地多抽时间回国看望父母,这自然也是孝敬父母的好办法。
2 i8 ?. c7 G6 Y; m/ ?! Q有一位老大姐告诉我,自从女儿上了大学以后,她差不多把所有的假期和积蓄都花在回国
2 m9 C. J6 n0 ?' i- Z2 B探亲上了。她对我说:孝顺不能等。她现在把年老的父母放在首位,就是不想为以后留下
( }( q c9 Z1 ^7 {# R, b遗憾。9 P1 D L6 y7 ]
/ c( A$ c$ f" x) M5 U4 h$ w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什么时候想回国就能回的去。特别是那些孩子正在读书的家庭,
3 y+ ~( b( ^$ h! D6 B3 M* R- [要想协调好大人、孩子的时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4 _% D Z7 w8 |2 x9 d# z/ S
/ F7 @2 P6 v$ W$ y# N, j
此外,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还不得不有经济上的考量。这里有很多夫妻是来自不同的省 8 h$ U. S! V. P* E3 ?/ S
份,如果一大家子人浩浩荡荡地回国,且需要两头奔波,各种费用确实也不是一笔小数 + M: Z9 J; s Q8 t' @: Z1 A) @0 a
最简单、一般人也最有能力做的,就是给父母按期寄些钱,表示一下我们做儿女的心意。 6 Y/ _3 n. X; I
可据我了解,有相当多的国内老人不仅拒绝接受来自海外儿女的金钱,而且还会反过来通 6 B6 _" _" z8 n5 Y
过各种方式帮助儿女。/ D) G' a- j4 _5 t5 X
: z6 B, }0 ` T; V, h可怜天下父母心。老人们总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处处替我们着想,体谅在国外生活的人
8 `# P$ E! E2 r5 s0 @6 E8 S. H谋生不容易,各种负担又重,于是想方设法地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助孩子们一臂之 3 W' L# n1 ^$ Z* _0 e3 q
有多少父母在子女买房时拿出自己的老本资助孩子付首期款?有多少老人频繁地给孙子、
( V' T8 S1 e+ E0 u8 l. b孙女寄钱、寄物,嘴上说是给孙子的,其实还不是为了替儿女排忧解难?又有多少老人 ' q. _9 A# w" Y% A G
放弃了国内相对舒适、自在的生活,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地来为儿女带小孩、做家务? , x6 }- {0 c& n( X$ F
像我的老爸老妈,就总是强调他们的条件比我的更好,根本不需要我们给予任何经济资 ! r5 V1 o. H% H+ W
助,我们有这份心意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就算我硬塞给他们,他们也会想办法再双倍地 " F r1 y! r$ I' V# Y
还回来,让我也无可奈何。
& G/ s4 ^" i0 ]$ G) O9 `$ D# Q- X; @1 @" ~0 r
都说“至亲不言谢”。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我们做儿女的真是这一辈子都还不清。
* [ f1 o& Y. M1 K0 P) H) T给父母勤打电话,经常通视频,或者定期写信,是我们这些人在海外的儿女力所能及的最
( ~' d. j: h# d9 B4 K基本责任和义务。' [. L) e* M% V. e, Y) d3 ?0 k
, N, S5 @# |) d2 }我的老爸老妈其实对我要求很低。他们从不奢求我在国外大富大贵、飞黄腾达,只求我能 ) E( v" H, }, R& q2 ]) x
平安健康。能够经常听到我和孩子们的声音,看到我们的笑脸,他们就已经很快乐、很满 0 B; |0 D A: k/ H+ z* z
足了。
* H P% y; j# ^" [) f& v/ D3 u6 P/ g$ G4 p; ~% X% ^3 F. q
和老人通话,我向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专拣好的说。自己在这里无论遇上了什么不顺当的
5 S0 h/ U2 k8 N; e2 w窝心事儿,都对老人们只字不提。
+ O7 g. A" ?( d& B8 D9 v6 G9 O3 T7 q6 r5 {& y* p
常常想,父母已经到了最需要用人的阶段,我作为他们的女儿,不能侍奉在老人左右,逗
. X3 I1 w3 f% a- c0 p9 u1 k他们开心一笑,已经算是不孝了。如果再给他们增添额外的烦恼和负担,我可就真的是枉 0 K* b/ E+ m# m, x8 [* @
为人女了。
/ b |. Y0 s1 P" Q$ F Q' J$ V6 ^( g5 B
现在就盼着老大快点上大学。到那时,我就可以毫无牵挂地经常带着老二回去探望老爸老 2 R, m% u; T) W7 v1 L
妈了。! y: I. F* B8 h
* F8 @+ |. P# E6 ` X2 q% M; R
移民了,父母对我们的爱丝毫未减,而我们对老人的牵挂也是与日俱增。让我们尽我们所 * b4 M4 ]* X% ?
能地好好孝顺我们的父母吧。孝,真的不能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