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多伦多信息港】邀请嘉宾 百灵移民中心总裁 杨海峰- R* [% ^# _ H8 C) ~0 G/ }; q
7 N4 k. s3 _7 b9 D3 E C9 i9 e( \& H
访谈时间 2005年11月2日# p0 N2 u! j1 \/ f% d
+ g4 W- i3 W) R
11月1日, 联邦移民部长胡平藻(Joe Volpe)向议会提交年度报告,建议调整移民政策,从明年开始五年内将年度移民配额提高至30万。年度报告还建议增加临时工作签证数额,补充加国贸易领域劳动人口退休所留下的空缺;加快审理七十万宗移民申请积压案;并调整相关政策,允许持临时工作签证的外国人或留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申请移民等。
( O% [# ]/ N6 g& w! r! D3 k8 y6 l/ `8 Z9 M2 {- ~
2006年,将面临大选问题,联邦移民部长在此时推出未来新的移民政策构想,此举究竟是为大选而“构想”,还是真的会如计划推行?关于胡平藻的构想能否在明年一一实现,移民律师均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因为在他们印象里,移民部历来是说的比做的还多。
) a1 k. P1 J" G8 O& y
# Y9 q2 `9 `6 T% X, C4 y 政府说的比做的多?
% M7 v. Y/ T) g4 X" B# }) x2 g: x2 i1 M4 ^5 y3 O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有两个数字,胡平藻提出增加移民配额,有说是增加到30万人,也有说增加到25.5万人,究竟哪个是真实的?
5 [3 p# ]4 d5 X# M% g, k
W5 X' R. n5 D8 _- C0 d 杨海峰(以下简称“杨”):我到移民部网站上去看了一下,准确的说法是,2006年,将会增到25.5万人,未来将逐步增加到30万人。
$ k0 g- F8 Q# G8 x' t) E' W4 S$ _9 |. l0 A- Q) F& F
记:据了解,去年移民总数是235,824人,如果明年增加到255,000人,那么实际增幅是1,500千人左右,这个数字是不是比预期估计的少呢?8 c% k) g% y! F+ g, I
: k$ U# F$ _# l9 }8 I8 I; G 杨:确实是比原来估计的少,因为之前移民部长提出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引进的移民数量,将会达到全国人口的1%,或者是每年增长328,000人,现在看来,第一年的增长没有我们预想的那样。
$ Q2 F3 W( w" V) _5 D/ ?* _, ?/ c+ I0 y/ C# L% V
记:这能否说明,政府说的,和做的,还是有一段距离呢?
; n- h, X4 F8 ^7 C" y0 i8 E% b3 M' m# U6 p" g, |4 h
杨:也不能这么说。如果大家留意胡平藻的报告,应该很清晰地看到,他的构想不仅仅聚焦在增加引进移民,而且,还将增加临时工作签证数额,加快审理七十万宗移民申请积压案,允许持临时工作签证的外国人或留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申请移民等一系列设想,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加国劳动力短缺的举措。应该说,移民部的这个新设想,假如能在2006年得以实现的话,来自加拿大以外的劳动力输入,其增幅远远超过2万名。5 L9 w" i+ c+ l: L3 u. b! I
* t% q* h( p7 `, ~: }) a 记: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戈梅里调查联邦政府赞助丑闻的报告已经公布,马田得以解脱,估计自由党会顺势宣布大选,移民部于此时推出增加移民配额,是为选举而玩数字游戏,你能接受这种说法吗?
4 R* J9 Y% l- y+ O
$ z+ Q, i* b0 v {' b0 O6 { 杨:我不接受这个说法。增加移民配额这个方案,假如从政治上来看,是把双刃的剑,有人支持,也一定有人反对。谈不上是讨好多还是不讨好多。主流社会里,反对增加移民的呼声也有,这个看本地报纸的专栏就很清楚。
' g W* ^! E* ~7 f9 ^, {. J: B0 A" ~+ O0 O1 H) J, }1 ?* v2 u5 O
所以,说增加移民配额是为了大选的说法,论据是不足的。政府其实真的是想做些事情。93年自由党上台后,政府一直向增加移民人口1%这个方向靠拢,如果真是为了大选,那么,可以这样理解,他们这么做,无非也是为继续履行承诺而已。所以,可以相信,移民部的这个构想,假如获得批准,是会去实施的。 I* }2 ~" O) b1 N- X" S b
& D9 G* p$ H, o9 i7 q) I 鼓励新移民往边远省份流动设想难奏效7 p) ]% A7 B# c* {
7 T" k% z+ W X8 p 记:对于政府提出的这个新构想,你如何评价呢?
3 p. {/ [: X& |& T3 v& |* A
) |' F1 q2 d/ j1 N+ |7 j 杨:移民配额的增加,当然是件好事情。一方面,会令加拿大劳动人口年轻化,纾缓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另方面,可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 G, \% I- O7 D/ u9 S. s( ]+ Q0 s' ~1 e9 h% }- N8 H
商业移民将会带来巨大的财富。根据资料介绍,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商业移民为加拿大带来了10多亿的投资额,这对活跃本地经济,刺激投资市场,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算技术移民所带来的资金有限,但他们带来了技术,同样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 P9 m2 y. w T ^( {# T5 x% P$ v9 e: f) V% L; ?! x) ^( s
大批华裔移民的到来,对壮大华裔社群,增强华裔移民的声音,强调华裔权益,都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 X& G% F" y
( m3 U3 I8 x1 `. |4 _ O2 M
记:正如大家所看到的,绝大部分的新移民,都选择在安省,或者是卑诗省落脚。资料显示,有近40%的新移民会选择安省。目前的情况是,不少新移民因为缺乏加拿大经验,因为专业背景不被认可,还有语言,无法融入社会,找不到工作,生活景况令人担忧,现在加大移民配额,会否令如安省这样的新移民聚居地雪上加霜呢?# r' c: \+ k6 y8 R2 q: n/ Z
1 v. o A; F1 |8 Q) M 杨:确实,从安置上看,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最常讲的一个问题,就是专业学历不被认可。有些专业行业,事实上是存在着保护。政府在专业技术资格验定上,是相当失败的。举个例子,譬如某人在国内已经完成医学硕士学位,有相当长时间的临床经验,该人移民加拿大后,完全可以通过一个短时间的培训,进行补课,然后再实习一段时间,其医生的学历应该被承认,但政府从来没花力气往这方面努力。6 b3 B5 Y5 O# B( p' N
' q N% ~: \4 Q0 A9 H) f
记:政府一直希望新移民能到边远省份去,避免过份集中在几个地方,但这个建议谈了很多年,为何一直没有结果呢?是不是政府没有花很大的力气去做这件事情?9 m! I9 t: ^- e7 X. q0 u, y
9 m6 O0 h+ K: |+ \: x( i+ ^, W" I/ T
杨:这个提法愿望是好的,但是不切合实际。首先,加拿大是个讲求人权的国家,它没有权要求移民住哪里不能住哪里,就是说,政府不能运用行政手段限制新移民的定居取向;其次,边远地区不一定有很富裕的工作机会,就算有,也不一定适合新移民。最近我到了好多个小省份去作调查,发现那里的工作机会并不多。7 a" s" O: M! a2 D- ^
$ W P' D h4 y& ] S2 M! d 移民部的计分制有问题
3 }( V, }# b6 @9 t2 Z% U$ E- |( [2 e4 `' c. g# P' \" J( ^
杨: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外,移民部目前所采用的计分制,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对工作的需求,也是造成大批移民无用武之地的原因。
. B1 w$ G0 E. q. ^, m7 [: o K8 i4 A% R+ h% U/ q, }
大家都知道,移民官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移民条件,多采用打分的方式作判断。加拿大的计分制是怎样制定的呢?这是依据加拿大统计局的资料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定出相应的指标。问题就在这里了,统治局拿出来的数字,并不是马上被移民部所采用,就算马上被认可,到方案的完成,来回一折腾,起码也是三、五年的事情,等到真正实施的那天,可能现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适日“火爆”的专业,今日却无人问津。
+ a# ~9 J9 V/ y( L3 U3 N2 J; ?& N F7 v' y9 g5 R8 ~
记:照你这样说,移民计分法根本是个不科学的办法?4 `( ?1 r) t# }) d$ S
- y2 Q* F0 ?2 I/ G 杨:方法是科学的,但政府缺乏积极的检讨与考察。我刚才说了,有些边远省份,确实存在着一些工作机会,但主要是制造业,养牧业之类的,假如我们的计分制,能适当地向这些省份,向这些专业倾斜,相信能正面地将一些专才,引导到这些省份去。9 [7 Y5 v: ~1 ~& U/ H: S9 o0 x' D0 l
* }! L3 a/ Y+ m6 H' o 记:政府为何不考虑这些情况,不尝试这样做呢?5 Z/ ?! I, v5 H& |
7 R. f- j4 X: C 杨:政府其实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关键是他们对这样细节的问题,考虑很少。这与加拿大法律精神有很大关系。一个方案,从提出到通过实施,要走比较长的路程。不过,说政府置之不理也是不对的,政府过去也力图积极地改变这种状况,像对计分制的检讨,增加临时工作签证数额,给各省一定的移民审批权。这些措施对纾缓新移民找工难起到较积极的作用。
4 d5 @! q0 j2 U/ Z- a p2 d" |& g5 Q5 w
2006年安省移民政策应有改变$ e7 O$ `9 Z6 k* h! ]# \( Q' \2 }( P
& V0 P1 j m7 ^- u2 _4 n 记:加拿大目前最紧缺的,是某些专业领域的人才,而不是更多的人口。安省目前积聚的新移民最多,存在的困难也很大,很多新移民,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这是否与省政府没有与联邦政府签订省移民提名计划(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有关?! Y8 z& Z4 K" ?: J3 T9 A' p
3 g2 O% I* ~% S% I. A
杨:确实有这个问题。现在全国就只有安省没有签订这个计划。PNP计划的最大好处是,省政府有权根据本省的需要,吸收适合本省需要的人才,向移民部提名,由移民部核发移民签证。省政府通过这项计划,可以更有目的性地吸收新移民,以及作一个方向性的导向,避免落地的新移民,出现找不到工作,以及聚居在同一城市
' t [" d' z4 u% C; @. |
& O! ]. x9 Y2 f! \: Y7 p8 X. g记:为什么安省一直没有与联邦政府达成协议?9 {! C6 R( y9 e9 {
/ y \9 \7 j; J) }. R' e: u" p6 l
杨:这个协议估计在明年初可以签订。过去没有达成这个协议,关键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安省过往是保守党政府,与联邦自由党政府谈不到一起去;其二,是安省自由党政府上台后,提出了很多要求,譬如要求联邦政府增加拨款,解决新移民安置问题;要求安省与魁省享受一样的待遇,包括在海外设立办事处的要求等,而联邦政府不想给安省这么大的独立权,这是PNP计划迟迟得不到落实的原因。目前,据我们的了解,安省与联邦政府已有了共识,明年上半年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2 }2 o; U& {1 z8 j w. R
- X& e( G7 w0 z, l: _! i- I
记:除了安省将签订PNP计划外,还有没有其他新的措施?
: T( U$ Z) [ D5 p- A* E; W6 j8 D9 [ A
杨:在2006年,由于移民部增加了临时工作签证数额,这样对安省的制造业,以及其他一些紧缺人手的行业,将是个好事。这些持工作签证进来的人,可能会在工种上,工作地区上,或者工作时间等受到限制,因而可以有效地改变移民过于集中于一个城市,或者找工作难的困境。
+ F/ P8 j* ?5 }. {+ Q8 Q) j
3 f$ W" a* ?6 o4 ]1 D* N! l( v 加上,政府允许持临时工作签证的外国人或留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申请移民,实际上是对目前移民政策作出了技术上的修订,目的是改变移民计分制与现实需要之间的脱节,保证移民质量。
! k* W' D# y' `4 B5 l- r5 ]5 ^7 x& \: V; S" v# y! r; g. g
技术性大赦非法居住者计划令人忧虑 k; ?4 N9 H' u) Q7 {
) B0 a: q: v# k: Y+ S5 _, u 记:多伦多非法居住者目前有多少人?10万?20万?怎样安排他们的出路呢?
4 h% ~* g# E6 F# B/ ?8 B2 K4 C l, O
杨:目前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93、94年政府大赦过一次,至今已经是十年了,他们主要在建筑业、清洁业工作。日前移民部长曾提出,将会对非发居留者,采取有限制的大赦(limited amnesty),虽然胡平藻在这次报告中没有再提有限制的大赦,但是,事实上,联邦政府已经在作技术上的处理,譬如允许非发居留者与当地人结婚后,可以在本地轮候,这就是“技术性”的一面。6 J* j' o+ v% f& W$ N1 R1 w
/ b$ ~7 s: e/ Y# [ 记:有报导说,联邦政府目前正在增人手,部署特赦4类非法移民,包括:非法劳工、被拒难民、持工作许可的海外人士以及持加拿大人力资源部签发的劳工纸的海外人士,对此你怎么看?5 n& M# k& t7 _& ^
' t% d4 M" o' f6 V( t3 {8 B 杨:我并不赞成政府开大赦的路,因为这不是一条可行的路。大赦一批人,必然再涌来另一批人,形成恶性循环。政府应该全面地检讨相关的政策。事实是,我们有很好的移民政策,但这个政策的低端设计,却是相当失败的。8 z$ y) B9 i3 e# D) c
0 T5 h$ n* D7 l* y$ m) q6 C3 \+ v; [ 移民部目前正在研究,希望找到一个技术手段,可以将大部分非法居住者合法化,但是,解决了目前这一批,你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政府还会面临相同的问题。因此,我们寄希望于政府,在检讨相关的移民政策时,要有全局观念,有整体的策划
$ l2 ?. F( i8 O7 e4 a! e
/ z/ a9 b) h. G[ Last edited by tedarencn on 2005-11-6 at 07:16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