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13|回复: 2

[加国新闻] 渴望话语权的强音:华人自强必经之途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2-27 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王迅雷
5 b1 f. ~+ }5 x/ c/ L
6 @) Q+ k7 y- {- x6 b「话语权」是一种现代社会公民权力行使的象徵,对公众舆论及族群权益影响至深,没有话语权的族群常难以伸张其合理权利与得到公平对待。华人移民虽经百馀年争取话语权的艰辛之途,然至今仍显弱势之音,在社会议题上困顿依旧。增强华人话语权是时势所趋,更是自强必经之途。 & ]0 n: v3 O: r
老话题 新伤痛 1 M+ d7 a( A2 X$ s. {
- F* P7 f9 C" T  n/ Q
从「卖猪仔」的华工开始,华人移民在北美的奋斗史充满血泪,如今欣慰的是,华人社会已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少数族裔之一,在加拿大经济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历史纵向而论,华人的话语权肯定比过往壮大了很多,包括最重要的因素是更多华人走上政坛,成为三级政府的民选代表,但从横向比较而言,华人的话语权仍远远落後於华裔人口的成长比例及经济实力,甚至与其他少数族裔也存在差距,话语权的弱势不利於华人社区的成长,更容易造成很多偏见及歧视。
) O3 H9 c  G8 I$ X9 E& x2 l2 n3 S
法国现代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话语即权力」的名言常为理论学者津津乐道,但他以结构主义揭示的话语、权力与知识的互动关系却是非常深奥的理论,而华人社会面对的话语权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要让整个社会倾听到自己真实的心声及真相,引导公众舆论对华人社会的了解及尊重,这很简单吗?实情远非如此!
( C* H$ k3 [+ D" a( @6 ?2 J: Z
  I; H8 Q  W; z* @6 ?$ K1 L以语言及微笑打破隔阂
( [0 I2 w. i4 {+ s7 n" t) M$ T  Z8 p/ ]; I
6 s0 V) m( ?4 V1 W, a# n6 n
就在不久前,「麦克琳」杂志(Maclean’s)加拿大大学「太亚洲化」的报导,引发了华裔乃至其他亚裔社区的强烈反应,抗议之声不绝於耳。但问题?结不在於对「麦克琳」杂志所述观点的赞同或反对,而是在於其後主流舆论是否真实将华人社会的教育观念及不同意见全面反映出来,这即是「话语权」的真实体现。
/ h' ^) S3 D$ n7 p% L# B4 U1 j* @# }; @0 {7 r  B8 f
加拿大唯一华裔参议员利德蕙对此报导感受到不受尊重的屈辱及愤怒,其後她更有华人观点不受重视的切身之痛,於是她发动起谴责「麦克琳」杂志报导的运动,并要求联邦政府重审「麦克琳」杂志一直以来接受政府获拨款资助的适切性问题。
( x5 c& [( V# n/ U' o# D4 h1 s+ g( g9 W0 w! m0 O
对华人话语权期许很高的利德蕙,非常强调华人社会应增强在主流社会政经、文化的影响力,对於如何提升这股公众力量,她认为,很重要的环节在於英法语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先掌握上佳的语言沟通能力才能融合於主流社会中,让他们真切听到华人的声音,因为语言的隔阂是最容易造成误解及偏见。其次,华人应学会微笑面对困难,包括对於存有偏见者,笑口常开可以更容易结识不同族裔的朋友,包括对左邻右舍,对同事,对周围所遇的所有人,这是中国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让所有人感受到亲和力,而不是一种对立。再者,华人要更大发出声音,在积极参政、投票之外,更需要积极参与各类型的义工服务,将影响力扩展至不同领域。另外,很重要的是在主流传媒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多一些投书建言,同时,有实力及有理想的华人实业家可以投资主流传媒,掌控主流舆论工具来为华人发声,使公众舆论不受有特别政治倾向的传媒集团左右。 ; I. ]; V. d: g! `) K8 h8 C8 Y  Q
5 o/ y+ R) `* N5 ]  l4 r
恐惧带来的偏见与歧视
& _! f) M' t! u: B+ H" ^
$ V4 @$ m1 \' G
少数族裔如何融入主流,并发挥应有的话语权,这不仅是少数族裔自身的问题,同样也是整个加国社会关注的议题,联邦自由党团负责多元文化事务的评论员Rob Oliphant对此有着精辟的论述。 5 Z, |; U6 B$ M' o' |
: ]6 l* Z. l. t2 L/ l
Oliphant认为,在出现族裔文化间不同观念及歧见之时,他主张以「宽容」(Generosity)而非「容忍」( Tolerance)处之,大家应当互相沟通,交换不同意见,分享不同的文化及社会价值观。现在很多华人不了解如何去融入主流社会,甚至害怕与政治人物交流,这就无法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华人社会应更打开大门,像很多华人节庆活动,应当至少邀请一半的非华人参与,让他们分享中华文化传统及家庭价值观,这样才能共同发展加拿大的文化与社会价值观。华人还需要更多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建立社会网络,发挥在主流社会中的影响力。
) j% i. m" F, B% w. @, b, y2 H3 s/ e# P2 k3 o% `- p3 M! t' o
Oliphant更指出,反对种族歧视,倡导多元文化,正是加拿大立国宪法的基石。反种族歧视不单单是华人社会的议题,其本来就是加拿大全社会的议题。但族裔文化的互不了解,再加上恐惧往往是造成偏见甚至歧视的起因,有人会担心自己的文化传统被侵蚀,社会地位受损,於是以排斥的方式对抗其他的文化传统,包括恐惧「太亚裔化」,但只要积极融合沟通,就可以消除恐惧带来的分歧,分享不同的价值观。
7 f3 h" N$ F' X4 b1 {; b: K- t; r
5 v8 q& w2 [) ^; @4 [1 pOliphant非常乐观未来多元文化的发展以及华人话语权的提升,他表示,相信到了移民的第二、三代,很多歧见问题都可以自然解决,因为所谓加拿大的价值就是融合共享不同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观。 9 v: W# |5 g  w

/ W- b) }. x) H! k3 O主动沟通表达 扩大提升话语权
# l5 P% f, i0 F. q# r8 }
+ u- e+ A7 y) c* k) A
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抓小偷反被控的「陈旺事件」已经尘埃落定,华人社会都普遍自豪迎来一个圆满的结局,陈旺不仅获得司法公正,而且还推动了加拿大「公民拥有拘捕及自卫权法案」 (The Citizen's Arrest and Self-Defence Act)的诞生,总理哈珀为此特意探访了陈旺,使华人商家成为媒体焦点。 3 l  L. Z# ~4 s- ]+ ~/ u

4 X8 K% ^- Q  a, L3 E此一事件引发华人话语权及社会地位提升的评价。在案件程序方面,案件由华人商家引发,得到华人社会的支持,并群起组织後援力量奔走呼吁,这毫无疑问展示了华人社会的政治力量,提升了话语权。但另一方面,从社会价值观而言,「公民拥有拘捕与自卫权」并非是华人社会独特的价值观,观念认知与社会价值本来已经隐蕴於整个社会之中,陈旺事件触发了新法例的建立,这就不能简单解读成华人带来的价值观改变了加拿大社会制度。 # D% C5 ?. T- a, z7 z

& R8 V! g: _; S# R( ]4 c- `0 s4 R陈旺本人也认为自己只是一单纯的商人,这种事很多商家都会遇到,只是发生在他身上,加上传媒的报导,引起更大的关注。他是一个很平常的生意人,以往也从不关心政治,但通过整个事件,他感知以後华人应更多参与政治,这才是提高话语权的途径,他今後也会更多支持华人参政。
0 l. }+ `: m; D$ i( v% S$ h% @# p/ o/ {8 B7 e9 S' T+ h1 [  |
陈旺事件给予的启示在於,任何的平民事件都可能引发政治影响力及话语权的提升,华人团结一致推动社会议题,就能达到更大的社会效应。
% F& L) u8 u% @$ ~) E# M. Z& M* U2 ]
0 }6 s- d0 G4 P1 j5 s% V1 V1 j掌控话语权是强势社会力量的显示,争取话语权也是弱势群体或新兴势力所追求的目标,如同中国在近三十年来崛起过程中,不断争取着国际话语权。加拿大华人社会长久以来缺席於主流社会的话语权,处於被动发声的地位,且总是以「反歧视,反压迫」的抗议姿态显现於社会之中,如今掌控自己的话语权已是大势所趋,就让我们从积极沟通表达开始,从让他人倾听自己的声音开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2-28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9 01:53 , Processed in 0.09505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