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委员语出惊人:农村孩子不宜入大学(图) 多维新闻 ; f0 @! d1 W# Z) i- a- J & J& h5 I$ M2 b* W8 Q* c - {) L. [7 v. W5 ]/ B4 U* V0 \. e2 j+ Z" f. C3 O
" n9 N5 J# b" U* k1 C
中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7日在无党派联组分组讨论中,语出惊人,奉劝农村的孩子不要去上大学,她解释培养一个大学生成本不低,而且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而城市就业又困难,于是身处夹缝,势必成为一个悲剧。# K$ a. ~9 E9 C- U) a
) }7 O8 z& x3 k# ], V/ R据中国《信息时报》3月8日报道,王平称,“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她说,自己常年深入农村地区,认为城镇化让每个地方都千篇一律,甚至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8 F5 t' M8 d' N8 A
]: x. c% y7 v# v
王平认为,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并不容易,农村的孩子上了大学也可能连工作都找不着。“而且你看看现在,咱们花了多少钱供一个大学生,上大学是要很大费用的,往往一个家有一个大学生就返贫了。”她还说,供完了大学生进城以后,就不回农村了。: H' h1 n1 {0 n6 h% R7 [& A
- K! d2 O2 M( I/ C4 w! T
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自己不愿回农村。“在城市里呢,蜗居在北京或者蜗居在他读书的地方,可是蜗居后,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像这么高的房价,什么时候买得起?好了,这样他自己这一代牺牲了,将来他还得有他的第二代,到那个时候,他可能才适应这个城市。”王平认为,农村的孩子如果读的是中专或是高中的话,他就会回到农村。“他们不用来城里,在农村也许就发展起来了,有技术,有目标,有幸福。” 7 ^- _% q; H5 h3 E4 w/ L 5 V0 _: i/ m: p+ P) o: P% j她解释说,自己说这话的意思就是不要鼓励包括城里人在内,人人都一定要去读大学;也不是要鼓励农村人都进城才叫幸福。 8 b4 z- H) [: y% L; D- r2 r* n/ C/ v. z i
再深一层次,王平认为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而只有农村保证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要认为只有城镇话才能让人们生活幸福。“我们的地理环境包括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决定我们就是一个农业国家。既然是一个农业国家,就要保护我们中国的文化。”她认为中国的文化也要在农村广大老百姓身上体现,只有他们在农村生存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民族传承的载体,“他们可以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7 }+ ^ e0 |6 I, l2 C
& C [$ q, B0 E7 D3 f她认为,城镇化在搬迁的过程里,把每一种文化的发源地都给断了,然后换一种生存方法强迫他生存。中国文化的延伸,农民也是一种传承,“我们不能说它是一味的落后,大家应该从一种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农村,你们不知道田头上那个八九十岁的老头比我们有文化多了!人家坐在田里面,看看天,就知道会不会下雨,收成好不好。我们有这个本事吗?我们没有,所以我们对文化的看待,不是说我们拿哪种文凭来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