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5)  鸡蛋( 0)
|
比施暴更可怕的是施暴的逻辑——李阳事件续读(2011-09-23 10:39:41)转载标签: 李阳石家庄家暴南都周刊董珊珊情感 " T2 K# A6 R; c: Q1 T
# ], }% |! X" N* Y$ `
" {! r# Z; ^! y ~: R9 z; W对于依靠人气来维系事业,并已经从中获益的人来说,任何可以获得关注点的事情,无论是好事和坏事都不应该被放过。4 |2 j. }3 L9 W- F0 Z
1 f' I* d, v# o$ J# b/ M# {) R% H李阳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r l% f f6 X* v; y2 w9 L( x
. u! o( ?2 b* }2 S9 R* ]0 y S5 M
因为家暴问题,李阳已经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丑闻刚刚过去半月有余,在《南都周刊》记者的眼中,谈起这件事情他已经“故事说得很熟练,面色和语态也轻松起来,像是在分享一部昨天睡前看的美剧。”
4 ^) ]8 r) Q' Y) K8 w- @
2 n- {! {( q! }; g他当然有资格感到轻松。一个被追随者誉为“神”的励志型教育工作者,被发现有家暴的阴暗面,本应该对事业造成重创,但李阳本人却意外的发现,当9月6日,家暴事件正处风口浪尖上的时候,他在上海给一班妈妈做家庭教育讲座,本来设想现场可能会有妈妈打出抗议横幅来,结果三天过去,课堂平静如昔。他主动提起这件事,有妈妈说,“你老婆也太不像话了”。
+ N5 M9 _& V, H2 H( r a
" @3 n& M1 |. p4 r“最后竟得出这个结论,中国人还是给面子。”李阳说。+ u7 R3 Z( _# A6 F- ~5 Y
9 O; \. t8 x5 Z& t! V- `- ~& e, {- U
与李阳一起创办“疯狂英语”品牌的前“疯狂英语”总校校长欧阳维在李阳的外籍妻子Kim曝光家暴之后,曾意图前去探望,遭到Kim拒绝,理由是欧阳也曾有家暴史,而且是在妻子怀孕的时候。
/ I& P; {, y9 p8 }; r' L- V
6 W6 W/ H$ O' e+ H1 }) @0 [而时候欧阳维为李阳辩护说:“李阳打老婆可能是无意的,但你知道他不对你还骂他,你伤害李阳就是有意的,其实你比李阳更坏。下一个打老婆的人就是从骂李阳的人中诞生的。”
9 k( A B* H7 K; h! h' s S& b, A& F. d# h7 y7 z
这话连李阳都有些听不下去,笑着说:“这只是一种解释方法,他们肯定不认同。”) t6 O& G$ Z$ _
2 ]' q, S$ Y" b, Z《南都周刊》的记者在采访中同时问几个学员,家暴事件之后怎么评价李阳老师。回答很统一也很熟悉:一个伟大的神。
1 D; P8 [7 d* o1 ]! s& [9 y; N$ }$ d+ v) s
这些看法和李阳对自己的认识如出一辙。当被记者问到:撇开这次家暴事件不谈,他觉得自己有没有人格缺陷?李阳笑着说:“我修养还不够,对持续激怒自己的人,没有做到无限的容忍。基督教说“爱是恒久忍耐”,我觉得这是全世界最经典的一句话。”: i8 O9 ]; K3 h
2 y6 c. m$ H ]" v) @
他承认自己接受家暴的全部责任是一种高姿态,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一半一半”。“如果从中国角度出发,那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有暴力倾向。但我承认错误的时候没说这个,其实我不动她也会动,只是女人(暴力)的形式不一样,她是砸东西。”
6 x* j3 B5 n: P) X2 }5 U3 ?* {" Y8 y0 C3 Z& U; X# S1 S
李阳还认为Kim是自寻烦恼,缺乏智慧,跳不出自己的圈子,情商有严重问题。他说:“我能在冲突之后把电视节目拍完,把课全上完,这是情商高的体现。”
' M2 P5 B8 u0 d7 {2 D
5 @2 Q( \) |: \" T ?- c/ }看看,他最大的反思不过是想告诉大家,他只是忍的不够而已,而对方的行为才是导致了自己被打的内在因素。外界反应出乎意料的宽容,让他可以继续在“神”的境界端坐。神当然也有可能犯错,而且因为犯了错,愈加显得自己有血有肉、贴近群众、可亲可敬。' Q. A; @* \( \
( X, E, s1 L. n) m1 V. `
与一如既往的喜欢将谈话的核心引到自己身上一致的是,李阳对自己正深陷的丑闻,也有着出人意料的攀谈热情。他好几次逮住周围的人问:“你结婚了吗?你跟你太太没问题吧?你有没有打过她?有没有差点控制不住的时刻?”$ T0 V M2 U/ J* ]9 N1 @+ E* G
6 O5 D( u: X0 H2 m5 |2 A
一对夫妻宽慰他说:“人有压力,可能就在家发泄出来了,人没有万能的。”“嚯,人没有万能的。”李阳笑着品味这句话,转头对记者说:“你看,我的舆论环境特别好。”
, ^: x2 v( z0 K7 ] r6 G$ ?0 ]3 w8 f [' U7 K! C
比施暴更可怕的是施暴的逻辑。打你是有理由的,可能是你脾气不好,或者你不会做家务,你对老公不体贴,你是非处,你出轨,所以你就应该被打。即使男人打了你,你先要自我反思,否则有可能下次还要挨打。
; F/ @% k: @' M* T
: z* Z, M3 B. r t这是一个荒谬透顶的逻辑。暴力是人与人之间最原始也最粗暴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暴力的源头常常不在于对方怎么做,也不直接和矛盾的性质有关,而是和当事人对暴力的理解和认知有关。小混混因为与行人擦肩而过的碰撞就会大打出手,那是因为这就是他们的世界唯一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有的人却可以在更大的伤害面前保持克制合理性,这是自我修养和人格完善的光辉。- N; A& h: h* a; l. g
; X; h/ p& S+ j3 f6 ~
法律对于家暴缺乏制约,对遭受家暴的妇女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的现实,让整个社会对于家暴保持了过度的宽容和游离暧昧的态度。无论是欧阳维为李阳做出的辩护,还是那些依然喜欢当“神”来仰视李阳的学员,大家似乎都认为家暴是个人小节问题,不仅无损大德,而且是瑕不掩瑜,遮盖不了李阳成功的光芒。( @0 q( Y2 p! s$ `
9 z; x- M- ]% M此种毫无底线的,甚至是蔑视法律的态度,才是家暴频频滋生的根源。有时候婚姻并不能够成为女性情感和精神栖息的港湾,相反,会让女性处于极端危险和孤单的境地。
G# x3 n* z1 b
; s6 }& D- j$ g# r6 m% P结婚仅仅一年,26岁的北京女子董珊珊经历了丈夫王光宇的多次殴打,并被非法监禁,最后虐待致死。最终,王光宇被市二中院终审以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半,未认同受害者家属提出的故意伤害罪。经过被法律专业人士扫盲可以得知,原来虐待罪最高刑期是7年,法院很人性化的给没有按照上限执行,大概是因为打了一个月才打死,在力量和速度上有欠缺。/ M" q* b9 ~$ K9 Y8 M
$ b; N, U* S. g9 F( ^9 A4 L) L+ v1 T有人说董珊珊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但据董珊珊的母亲说,女儿遭受家庭暴力的过程中,他们曾8次报警,警方都以找不到地址、家务事不好处理等方式拒绝采取措施,最终董珊珊仍未躲过一劫。法律这一利器对于董珊珊就像一个画中的大饼,看得到,只是救不了命。
c- g* \1 J% x. S, f& _
( I4 o* R; e# R+ t* I( L还有人说与其被打死,还不如索性先下手为强灭了他。有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就这么干了,央视曾经做了一期《新闻调查》,专访河北石家庄监狱女子监区,十几个因为将长期施行家庭暴力的丈夫杀死而被判重刑入狱,刑期分别是无期、死缓、有期徒刑,刑期最短的也被判了12年,基本都是以故意杀人罪获刑。看明白了吧,男人慢慢的将女人折磨致死那是虐待,而女人没有这个体力优势,只有借助工具或者他人的帮助才能置人于死地,就很容易被视为故意杀人罪。
1 @" M. L7 i7 H) H
: b: g$ j! y8 |/ m( s每次看到这种新闻,就感觉到我们好像生活在一个错位的时代,一面是光鲜的现代社会中的文明进步,男女平等,一面却是黑暗的角落中斑驳的污渍和丑陋,男性对于女性的肆虐和轻视。 m3 X' |: t. ~- l3 t
' j3 X. j8 E/ ^" z6 o0 D
李阳说自己虽然已经写了再不动手的保证书,但不知道有没有信心做到。
1 ?% D5 o' b) a9 B/ `2 T* B# `: E
: s! L3 j" ] U5 L( S采访中Kim给李阳发来一条短信:“你不问我头怎么样了,你就想问我电视台采访怎么样,你的行为已经把我对你剩下的一点点爱全都抹掉了。”李阳说:“这就是她一贯风格,多挑衅,幸好没在一起。”. G+ K* S% v% G7 s) m. s& ~+ B2 m7 g
+ D$ J" L% s' L$ ?4 u
如不出例外,李阳肯定还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对妻子动手,因为反思的不够彻底,正视内心的丑陋不够深刻,接受治疗的决心不够大,当然不会真正的改变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陋病。更何况,还有周围这些施暴有理、动手无罪的逻辑为他提供着强大的心理支撑。
7 g: M+ s2 p4 R. F$ z. U8 |" c
下一个李阳也一定会出现。 |
|